簡介
硬皮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膚水腫蒼白或淡紅,繼之皮膚乾燥、光滑、增厚、變硬、變薄、毛髮脫落,指端及關節處易出現頑固性潰瘍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稱為局限性硬皮病。有些可累及心、肺、腎、消化道等多系統,這種情況被稱為系統性硬皮病,往往病情嚴重,預後較差。
本病在結締組織病中僅次於紅斑狼瘡而居第二位,患者以女性較多,女性與男性之比約為3∶1。發病年齡以20~50歲多見,生育年齡的婦女發病最為多見,兒童、老人也可發病,有報導礦工和接觸矽的工人得硬皮病的病人較多。
種類
分為兩種:
•局限性的呈點滴狀、片狀和條狀,邊緣明顯;
•系統性的常從肢端開始,逐漸發展,形成邊緣模糊、較為廣泛的大片,分布對稱。
在新加坡有一特殊病例,一名女子每當在低溫的環境下,皮膚會變得像石頭一樣的硬,以至要經常穿著厚厚的衣服來保暖。
病變
病變可以分為三期:
1、水腫期:皮膚光滑、發亮、腫脹;
2、硬化期:皮膚纖維化、堅實、不能折皺;
3、萎縮期:皮膚萎縮變薄,伴以色素沉著。
症狀
腫脹期
對稱性的非凹陷性的無痛性腫脹,皮膚緊張增厚,皺紋消失,皮色蒼白,手指呈臘腸樣,並向近端發展,手背腫脹,有時前臂也有相同的變化。也有少數由軀幹發病,逐漸向其四周擴張的。
浸潤期
數周或數月之後,皮膚由腫脹期進入浸潤期。這時皮膚增厚,變硬,失去彈性,並與深層組織粘連,不能移動,不能捏起,光亮如同皮革,病變可累及手指、手背、四肢、軀幹及面部。面部表現具有特徵性的面具樣改變,缺乏表情、皺紋減少,眼瞼活動受限;張口困難,儘量張口時上下唇間最大距離較正常人明顯縮小(小於3.5cm)
萎縮期
再經過5—10年,皮膚損害進入萎縮期。這時皮膚發緊變得不明顯,甚至有不同程度的變薄、變軟,外表光滑如牛皮紙樣,有時有色素沉著或減退。萎縮期在最晚受累的皮膚出現最早,患處汗毛和毛髮可出現脫落。由於皮膚的萎縮變硬和彈性喪失,再手關節處的皮膚很容易在摩擦和碰撞後出現潰瘍。
檢查
• 血常規檢查
•尿常規檢查
•生化檢查
•免疫學檢查
•X線檢查
診斷
本病根據皮膚硬化即可確診。感覺時值測定,皮膚毛細血管鏡和組織病理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治療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部分病例治療後可停止發展或緩解。兩型在治療上無大的差別。
系統性硬皮病的治療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血管活性藥、抗纖維化藥物等。
併發症
•關節損壞;
•胃腸道平滑肌的損壞;
•營養不良;
•心肌形成纖維組織,這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害和/或功能退化;
•腎臟損壞和/或腎功能障礙;
•甲狀腺形成纖維組織。
預防
由於病因不清,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