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
亞歷山大病
英文名稱
Alexanderdisease
定義
亞歷山大病是一種少見的非家族性白質腦病,典型病例表現為以額葉為主的白質異常和巨腦。腦記憶體在Rosenthal纖維是確診亞歷山大病的組織學前提。
診斷標準
(1)以額葉為主的廣泛腦白質異常。
(2)腦室周緣在T1加權像呈高信號而在T2加權像呈低信號。
(3)基底節和丘腦異常。
(4)腦幹異常,特別累及了中腦和延髓。
(5)一個或多個結構(包括腦室周緣,額葉白質、視交叉、穹隆、基底節、丘腦、齒狀核和腦幹)的對比強化。
5條標準中符合4條即可確認為亞歷山大病)。
病因與發病機制
亞歷山大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有關RF的研究很多。1990年Bettica等在超微免疫定位研究中已經證實RF對膠質纖維酸性蛋白有免疫反應,而膠質纖維酸性蛋白是星形細胞中間絲的主要成分。RF含有兩種小的應激蛋白(aB-晶體蛋白、熱休克蛋白27),其中aB-晶體蛋白已經能從RF中分離、純化出來,可能是RF的一種主要成分。1993年1waki發現缺氧能導致這種aB-晶體蛋白升高,在破碎紅纖維中這種蛋白也升高,因此認為本病與線粒體功能有關。
1982年Horoupian發現將鎳絲植入鼠腦可制出RF的實驗模型,但他對RF的形成機制未搞清楚。目前對本病作了更深入的研究,1996年把人類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鼠模型中,導致了神經膠質蛋白的過度表達,鼠的中樞神經系統出現了廣泛分布的RF,鼠出生後第10天死亡,這種轉基因鼠提供了RF的形成,成為亞歷山大病的模型,有關本病明確的病因與發病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臨床特徵
嬰兒型
目前為最常見類型。症狀通常在出生後1~2年發病,病程多數在2~3年,罕見病例可以存活到十幾歲。典型症狀為發育遲緩、巨腦畸形和癲癇,接下來出現精神運動性遲滯、痙攣和四肢癱。嬰兒通常沒有反應,不會學笑,頭圍漸進性增大,出生後6~18個月頭圍通常超過正常的98%,頭失去控制,偶爾患兒出生時就有巨腦畸形,但也有罕見病例因為顱縫已閉合不出現巨頭。此外部分患兒合併梗阻性腦積水,原因可能為室管膜下出現羅森塔纖維(Rosenthal fibers,RF)導致腦室系統狹窄、閉塞影響腦脊液流通所致。
少年型
比嬰兒型少見。發病年齡6至十幾歲,可存活10年或更長。不同之處在於主要為腦幹受累的症狀,如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和構音不清)、眼瞼下垂、眼球震顫和面癱,也可出現全身痙攣、無力,不出現巨頭,智慧型可以不受損或表現為緩慢進行性下降。
成年型
罕見,其臨床表現類似多發性硬化或少年型亞歷山大病,但發病年齡較晚,以剛成年的患者居多。
亞歷山大病多為散發,沒有家族史,但罕見。Wohlwill(1959)和Klein(1988)等報導嬰兒型亞歷山大病同胞兄弟姐妹中有患病者,推測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所致;Howard等(1993)報導1例家族成年型亞歷山大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治療
目前對任何一型亞歷山大病,都無特效治療。營養、抗感染和抗癲癇等各種支持、對症治療對病人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