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學:
Bardet-Biedl氏症候群(Bardet-BiedlSyndrome;BBS)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此症患者在出生後會有肥胖、多指(趾)(Polydactyly)、視網膜萎縮、性腺發育不全、腎臟畸形及學習困難等問題。除了視網膜萎縮的表現較一致外,此症具有高度的異質性(Heterogeneous),即便在同一家族中之患者,其臨床表現也有明顯的差異。雖然詳細的致病機轉仍不清楚,但目前已找到14個與致病相關的BBS基因,這些基因的產物稱為BBS蛋白(BBSprotein),可組成細胞的纖毛(cilia)和基體(basalbody)。
發生率:
此症之發生率在北美的統計約為1/100,000,在瑞典約為1/160,000,但在科威特地區因近親通婚比例較高之故,盛行率約為1/13,500,而紐芬蘭島可能因為共同祖先之故(FounderEffect),其盛行率也有1/17,500,台灣之發生率目前則尚未有確切統計,僅有幾個零星個案被報導。
臨床上表徵:
患者一般會有輕度至中度的智慧型障礙,也會有學習困難、發展遲緩、特殊的語言病理(音頻較高,對某些唇音及齒音有發音的困難)等問題;些患者會有多指(趾)、短指畸形、併趾,腳短、寬或扁平、沒有足弓現象等;大部分患者的腎功能有輕微的異常,會影響尿液濃縮能力,有時會造成腎小管酸血症,少部分會導致腎衰竭而需洗腎。兒童時期因視網膜萎縮合併視網膜桿狀與椎狀細胞退化,會導致夜盲,其他可能的視力問題還包括近視、斜視,視野狹窄,對色彩視覺異常,視網膜電圖(Electroretinography)異常等。患者的視力會隨著年齡而退化,5~10歲有15%的患者會表現非典型的視網膜色素沉著,到20歲時有73%的病人已經全盲。 肥胖的問題多半從嬰兒期就會出現,而且不易改善;性腺功能不足是因為原發性生殖細胞發育不良,或性腺激素不足所致,這類男性患者常見陰莖短小、睪丸較小或隱睪症,長大會導致男性不孕;女性雖可正常發育,但經期不規則,有些患者會有陰道閉鎖、殘存的泌尿生殖竇、陰道分隔、子宮發育不全等問題。茲將其臨床表徵整理如下表:
主要的異常特徵
眼睛
100%視網膜萎縮
75%近視
63%亂視
52%眼球震顫
22%青光眼
44%被膜後白內障
30%成熟白內障或無晶狀體
8%典型色素性網膜炎
四肢58%多指/趾(polydactyly),50%併指,短指畸形(brachydactyly),腳寬短
生長83%肥胖
行為心智遲緩(mentalretardation)
性腺官能不足88%陰莖及睪丸小
腎臟95%腎盂異常,62%有交通性囊腫或腎盂憩室,59%有瀰漫性腎臟皮質缺失,24%有局部斑痕。
次要的異常特徵
先天性心臟病,後天左心室肥大,頭大,泌尿系統異常,糖尿病,第五指頭彎斜,肝臟纖維化,總膽管囊腫,多毛,卵巢基質增生,陰道閉鎖,中耳炎,傳導性的失聰,不穩定的性格,身材較矮(與父母及手足比較),氣喘及反應性的氣道疾病等。
遺傳模式:
目前已知的致病基因已有14個,傳統上認為此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但是近來的研究指出,此症之遺傳模式也可能是較為複雜的「三等位基因遺傳」(TriallelicInheritance),就是指在某個BBS對偶基因產生兩個突變外,還需要再加上另一個BBS基因的突變(第3個突變)才會造成異常的表現型。
診斷:
在診斷方面以臨床表徵為主,若有上表所列的4個主要的病徵(包括視網膜病變)或3個主要病徵加上2個次要病徵即可診斷。在分子診斷方面,約有18%~32%的患者有BBS1基因突變,最常見的突變點位為M390R;另外約有10%的患者有BBS10基因之突變,其他的基因檢測則為研究領域。
治療:
目前仍以症狀治療為主,視網膜萎縮至今尚無有效阻止視力喪失之方法,亂視及弱視的應儘早矯正,多指(趾)可以在出生後二年內開刀治療,腎臟病變的介入,則視其為結構性或功能性的問題而定。男性性腺發育不全經確認為睪酮素(Testosterone)過低者,可予以賀爾蒙補充;女性患者可利用影像檢查卵巢、輸卵管、子宮及陰道,以了解是否有生殖器官的異常。肥胖可能需要依年齡做適當的飲食管理及運動計畫,過度肥胖可能會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與脂肪代謝異常,所以也需定期評估內分泌功能,以避免相關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