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屬於黃茶類針形茶,有“金鑲玉”之稱。君山茶舊時曾經用過黃翎毛、白毛尖等名,後來,因為它的茶芽挺直,布滿白毫,形似銀針而得名“君山銀針”。君山又名洞庭山,島上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溫和,年平均降水量為1340毫米,三月至九月間的相對濕度約為80%,氣候非常濕潤。每當春夏季節,湖水蒸發,雲霧瀰漫,島上竹木叢生,生態環境十分適宜茶樹的生長。

基本信息

簡介

君山銀針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的製作工藝非常精湛,需經過殺青、攤涼、復包、足火等八道工序,歷時三四天之久。優質的君山銀針茶在製作時特別注意殺青、包黃與烘焙的過程。

根據芽頭的肥壯程度,君山銀針可以分外特號、一號、二號三個檔次。君山銀針的質量超群,風格獨特,為黃茶之珍品。它的外形,芽頭茁壯、堅實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內質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淨,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君山銀針產於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中的青螺島,色澤鮮綠,香氣高爽,滋味醇甜,湯色橙黃,是中國黃茶珍品。

綠茶精品。產於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故得其名。君山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時就曾選帶了君山茶。後梁時已列為貢茶,以後歷代相襲。

歷史

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據《巴陵縣誌》記載:“君山 產茶嫩綠似蓮心。”“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十八斤。”“穀雨”前,知縣邀山僧採制一旗一槍,白毛茸然,俗稱“白毛茶”。又據《湖南省新通志》 記載:“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銀盤裡一青螺”。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著淡黃色茸毫,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沖泡後,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特點

全由芽頭製成,茶身滿布毫毛,色澤鮮亮;香氣高爽,湯色橙黃,滋味甘醇。雖久置而其味不變。沖泡時可從明亮的杏黃色茶湯中看到根根銀針直立向上,幾番飛舞之後,團聚一起立於杯底。其採制要求很高,比如採摘茶葉的時間只能在清明節前後7-10天內,還規定了9種情況下不能採摘,即雨天、風霜天、蟲傷、細瘦、彎曲、空心、茶芽開口、茶芽發紫、不合尺寸等。

君山又名洞庭山,為湖南岳陽市君山區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溫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三月至九月間的相對濕度約為80%,氣候非常濕潤。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瀰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山地遍布茶園。

相傳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駕崩於九嶷山下,兩位愛妃娥皇、女英奔喪途徑洞庭,湖面飄來七十二隻青螺聚成君山,為了不讓君山島被淹,在湖底還有“定海神針”可隨洞庭湖水漲退而伸縮,其後,二妃將隨身所帶的茶籽播於君山,這就是君山茶的母本,也是天下黃茶正源之所在。自此君山有茶,後來人們模仿“定海神針”之形將君山茶製成針狀,取名君山銀針。

工藝貯藏

工藝
君山銀針的採摘和製作都有嚴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後七天到十 天採摘,採摘標準為春茶的首輪嫩芽。而且還規定:“雨天不採”、“風傷不 采”、“開口不採”、“發紫不採”、“空心不採”、“彎曲不採”、“蟲傷不採” 等九不採。葉片的長短、寬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計算,一斤銀針茶,約需 十萬五千個茶芽。因此,就是採摘能手,一個人一天也只能採摘鮮茶200 克,製作這種茶,要經過殺青、攤晾、初烘、初包、再攤晾、復烘、復包、焙乾等八道工序,需78個小時方可製成。

貯藏
將石膏燒熱搗碎,鋪於箱底,上墊兩層皮紙,將茶葉用皮紙分裝成小包,放在皮紙上面,封好箱蓋。只要注意適時更換石膏,銀針品質經久不變。

製作工序

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再包、乾等8道工序,歷時三四天之久。

殺青

在20° 的斜鍋中進行,鍋子在鮮葉殺青前磨光打蠟,火溫掌握“先高(100~120℃)後低(80℃)”,每鍋投葉量300克左右。茶葉下鍋後,兩手輕輕撈起,由懷內向前推去,再上拋抖散,讓茶芽沿鍋下滑。動作要靈活、輕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頭彎曲、脫毫、茶色深暗。約經4~5分鐘,芽蒂萎軟清氣消失,發出茶香,減重率達30%左右,即可出鍋。

攤涼

殺青葉出鍋後,盛於小篾盤中,輕輕楊簸數次,散發熱氣,清除細末雜片。攤涼4~5分鐘,即可初烘。

初烘

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溫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鐘,至五成乾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適當,過於,初包悶黃時轉色困難,葉色仍青綠,達不到香高色黃的要求;過濕,香氣低悶,色澤發暗。

初包

初烘葉稍經攤涼,即用牛皮紙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於箱內,放置40~48小時,謂之初包悶黃,以促使君山銀針特有色香味的形成,為君山銀針製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葉不可過多或過少,太多化學變化劇烈,芽易發暗,太少色變緩慢,難以達到初包的要求。由於包悶時氧化放熱,包內溫度逐升,24小時後,可能達30℃左右,應及時翻包,以使轉色均勻。初包時間長短,與氣溫密切相關。當氣溫20C左右,約40小時,氣溫低應當延長。當芽現黃色即可松包復烘。通過初包,銀針品質風格基本形成。

復烘與攤涼

復供的目的在於進一步蒸發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質,減緩在復包過程中某些物質的轉化。溫度50℃左右,時間約一小時,烘至八成乾即可。若初包變色不足,即烘至七成乾為宜。下烘後進行攤涼,排涼的目的與初烘後相同。

復包

方法與初包相同。歷時20小時左右。待茶芽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即為適度。

足火

足火溫度50~55℃,烘量每次約0.5公斤,倍至足乾止。

加工完畢,按芽頭肥瘦、曲直、色澤亮暗進行分級。以壯實、挺直、亮黃者為上;瘦弱、彎曲、暗黃者歡之。

貯藏

石膏燒熱搗碎,鋪於箱底,上墊兩層皮紙,將茶葉用皮紙分裝成小包,放在皮紙上面,封好箱蓋。只要注意適時更換石膏,銀針品質經久不變。

名茶鑑賞

金鑲玉色塵心去金鑲玉
君山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因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後如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而一度被稱為"黃翎毛"。相傳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時就曾選帶了君山茶。乾隆皇帝江南時品嘗到君山銀針,十分讚許,將其列為貢茶。

君山銀針屬黃茶類,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稱。銀針茶在茶樹剛冒出一個芽頭時採摘,經十幾道工序製成。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故得雅號"金鑲玉" ,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銀針,故名君山銀針。沖泡後,開始茶葉全部沖向上面,繼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渾然一體,確為茶中奇觀,入口則清香沁人,齒頰留芳。

傳說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

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為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里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裡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裡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為“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為美觀的。

其他傳說:君山銀針原名白鶴茶。據傳初唐時,有一位名叫白鶴真人的雲遊道士從海外仙山歸來,隨身帶了八株神仙賜予的茶苗,將它種在君山島上。後來,他修起了巍峨壯觀的白鶴寺,又挖了一口白鶴井。白鶴真人取白鶴井水沖泡仙茶,只見杯中一股白氣裊裊上升,水氣中一隻白鶴沖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鶴茶"。又因為此茶顏色金黃,形似黃雀的翎毛,所以別名"黃翎毛"。後來,此茶傳到長安,深得天子寵愛,遂將白鶴茶與白鶴井水定為貢品。

有一年進貢時,船過長江,由於風浪顛簸把隨船帶來的白鶴井水給潑掉了。押船的州官嚇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魚目混珠。運到長安後,皇帝泡茶,只見茶葉上下浮沉卻不見白鶴沖天,心中納悶,隨口說道:"白鶴居然死了"!豈料金口一開,即為玉言,從此白鶴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鶴真人也不知所蹤。但是白鶴茶卻流傳下來,即是今天的君山銀針茶。

茶詩

君山銀針君山銀針
汲君山柳毅水試茶於岳陽樓下(三首)

譚元春

湖中山一點,山上復清泉

泉熟湖光定,甌香明月天。

臨湖不飲湖,愛汲柳家井。

茶照上樓人,君山破湖影。

不風亦不雲,靜瓷擎月色。

巴丘夜望深,終古涵訊息。

沖泡方法

沖泡君山銀針,用水以清澈的山泉為佳,茶具宜用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徑4~6厘米。每杯用茶量為3克,太多太少都不利於欣賞茶的姿形景觀。沖泡程式如下:
(1)賞茶
用茶匙攝取少量君山銀針,置於潔淨賞茶盤中,供賓客觀賞。
(2)潔具
用開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並擦乾杯中水珠,以避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的豎立率。
(3)置茶
用茶匙輕輕地從茶葉罐中取出君山銀針約3克,放入茶杯待泡。
(4)高沖
用水壺將70℃左右的開水,利用水的衝力,先快後慢沖入茶杯,至1/2處,使茶芽濕透。稍後,再沖至七八分杯滿為止。為使茶芽均勻吸水,加速下沉,這時可用玻璃片蓋在茶杯上,經5分鐘後,去掉玻璃蓋片。在水和熱的作用下,茶姿的形態,茶芽的沉浮,氣泡的發生等,都是其他茶泡時罕見的,這是君山銀針茶的特有氛圍。
(5)奉茶
大約沖泡10分鐘後,就可開始品飲。這時雙手端杯,有禮貌地奉給賓客。

研究鑑別

品茶講究:

君山銀針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在沖泡技術上也與其他茶葉不同。茶杯要選用耐高溫的透明玻璃杯,杯蓋要嚴實不漏氣;沖泡用水必須是瓦壺中剛剛沸騰的開水;沖泡的速度要快,沖水時壺嘴從杯口迅速提至六、七十公分的高度;水沖滿後,要敏捷地將杯蓋蓋好,隔三分鐘後再將杯蓋揭開。待茶芽大部立於杯底時即可欣賞、聞香、品飲。

鑑別方法:

君山銀針,產於湖南嶽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製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後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後銀針不能豎立。

美食

君山銀針雞片

製作材料:
主料:生雞脯肉300克、君山銀針茶1克、雞蛋清3個、百合粉40克、濕澱粉25克、精鹽2克、芝麻油5克、熟豬油600克(實耗100克)。

君山銀針雞片的特色:色澤白、綠相間,雞片鮮嫩,銀針清香。

做法:
1、將雞脯肉剔去筋膜,斜片成約3、5厘米長,2、5厘米寬的薄片。將雞蛋清盛入碗中,用筷子用力攪打成泡沫狀,放入百合粉、精鹽、味素調勻。放入君山銀針茶,用沸水100克沖泡。兩分鐘潷去水,再倒入沸水75克沖泡,晾涼。

2、炒鍋置中火上燒熱。放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時,用筷子夾雞片逐片下鍋走油,約十五秒鐘,達八成熟時,連油倒入漏勺瀝油。鍋內留油5克,倒入雞片,再將茶葉連水倒入,加入精鹽味素少許,接著用濕澱粉調稀勾芡,持鍋顛兩下,出鍋裝盤、淋上芝麻油即成。

銀針茶藝

黃茶的性質接近於綠茶,所以可用綠茶茶藝的程式來沖泡黃茶。不過,黃茶中的君山銀針很有特色,且是我國名茶中的佼佼者,為了突出宣傳該茶,筆者特為它專門設計了一套茶藝程式。

(一)器皿選擇

水晶玻璃杯4隻,酒精爐具一套,茶道具一套,青花茶荷一個,茶盤一個,茶池一個,香爐一個,香一支,茶巾一條。

(二)基本程式

1.焚香——焚香靜氣可通靈。

2.滌器——滌盡凡塵心自清。

3.鑒茶——娥皇女英展仙姿。

4.投茶——帝子投湖千古情。

5.潤茶——洞庭波涌連天雪。

6.沖水——碧濤再撼岳陽城。

7.聞香——楚雲香染楚王夢。

8.賞茶——湘水濃溶湘女情。

9.品茶——人生三味一杯里。

10.謝茶——品罷寸心逐白雲。

(三)、解說詞

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嘉賓一同品飲黃茶中的極品——君山銀針。君山銀針產於洞庭湖中的君山島。“洞庭天下水”,八百里洞庭“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每一朵浪花都在訴說著中華文化的無限。“君山神仙島”,小小的君山島上堆積布滿了中華民族的無數故事。這裡有舜帝的兩個愛妃娥皇、女英之墓,這裡有秦始皇的封山石刻,這裡有至今仍在流淌著愛情傳說的柳毅井,這裡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陸游等中華民族精英留下的足跡。這裡所產的茶吸收了湘楚大地的精華,盡得雲夢七澤的靈氣,所以風味奇特,極耐品味。好茶還要配好的茶藝,下邊就由我為各位嘉賓獻上“君山銀針”茶藝。

第一道程式“焚香”

我們稱之為“焚香靜氣可通靈”。“茶須靜品,香可通靈”。品飲像君山銀針這樣文化沉積厚重的茶,更須要我們靜下心來,才能從茶中品味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

第二道程式“滌器”

我們稱之為“滌盡凡塵心自清”。品茶的過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靈的過程,烹茶滌器,不僅是洗淨茶具上的塵埃,更重要的是在澡雪茶人的靈魂

第三道程式“鑒茶”

我們稱之為“娥皇女英展仙姿”。品茶之前首先要鑑賞乾茶的外形、色澤和氣味。相傳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駕崩於九嶷山下,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英前來奔喪,在君山望著煙波浩淼的洞庭湖放聲痛哭,她們的淚水灑到竹子上,使竹竿染上永不消褪的斑斑淚痕,成為湘妃竹。她們的淚水滴到君山的土地上,君山上便長出了象徵忠貞愛情的植物——茶。茶是娥皇女英的真情化育出的靈物,所以請各位傳看“君山銀針”,稱之為“娥皇女英展仙姿”。

第四道程式“投茶”

稱之為“帝子沉湖千古情”,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女兒,所以也稱之為“帝子”。她們為奔夫喪時乘船到洞庭湖,船被風浪打翻而沉入水中。她們對舜帝的真情被世人們傳頌千古。

第五道程式“潤茶”

我們稱之為“洞庭波涌連天雪”。這道程式是洗茶、潤茶。洞庭湖一帶的老百姓把湖中不起白花的小浪稱之為“波”,把起白花的浪稱為“涌”。在洗茶時,通過懸壺高沖,玻璃杯中會泛起一層白色泡沫,所以形象地稱為“洞庭波涌連天雪”。沖茶後,杯中的水應儘快倒進茶池,以免泡久了造成茶中的養分流失。

第六道程式“沖水”

因為這次沖水是第二次沖水,所以我們稱之為“碧濤再撼岳陽城”。這次沖水只可衝到七分杯。

第七道程式“聞香”

我們稱之為“楚雲香染楚王夢”。通過洗茶和溫潤之後,再沖入開水,君山銀針的茶香即隨著熱氣而散發。洞庭湖古屬楚國,杯中的水氣伴著茶香氤氳上升,如香雲繚繞,故稱楚雲。“楚王夢”是套用楚王巫山夢神女,朝為雲,暮為雨的典故,形容茶香如夢亦如幻,時而清悠淡雅,時而濃郁醉人。

第八道程式“賞茶”

也稱為“看茶舞”,這是沖泡君山銀針的特色程式。君山銀針的茶芽在熱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開來,芽尖朝上,蒂頭下垂,在水中忽升忽降,時沉時浮,經過“三浮三沉”之後,最後豎立於坯底,隨水波晃動,像是娥皇、女英落水後甦醒過來,在水下舞蹈。芽光水色,渾然一體,碧波綠芽,相映成趣,煞是好看。我國自古有“湘女多情”之說,您看杯中的湘靈正在為你獻舞,這濃濃的茶水恰似湘靈濃濃的情。

第九道程式“品茶”

我們稱之為“人生三味一杯里”。品君山銀針講究要在一杯茶中品出三種味。即從第一道茶中品出湘君芬芳的清淚之味。從第二道茶中品出柳毅為小龍女傳書後,在碧雲宮中嘗到的甘露之味。第三道茶要品出君山銀針這瀟湘靈物所攜帶的大自然的無窮妙味。好!現在請大家慢慢地細品這杯中的三種滋味。

第十道程式“謝茶”

我們稱之為“品罷寸心逐白雲”。這是精神上的升華,也是我們茶人的追求。品了三道茶之後,是像呂洞賓一樣“明心見性,浪遊世外我為真”,還是像清代巴陵邑宰陳大綱一樣“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中國十大名茶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各種各樣的茶類品種,萬紫千紅,竟相爭艷,猶如春天的百花園,使萬里山河分外妖嬈。中國名茶就是在浩如煙海諸多花色品種茶葉中的珍品。同時,中國名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名茶,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

滿漢全席菜譜

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時至今日,仍有大量的人痴於研究其做法。也有一些菜式在民間廣泛流傳。現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令無數人神往、充滿寓意和文化的菜品吧。
紅豆膳粥
烤山雞
持爐烤鴨
暇油黃瓜
草菇花椰菜
釀冬菇盒
炒時蔬
清蒸時鮮
紫香乾
芙蓉香蕉卷
扒魚肚卷
腰果鹿丁
桂花辣醬芥
滑熘鴨脯
猴頭蘑扒魚翅
松子海羅乾
蜜餞鮮桃
山珍刺龍芽
雞絲豆苗
小豆糕
燒鷓鴣
原殼鮮鮑魚
罐煨山雞絲燕窩
金糕卷
蜜餞馬蹄
五香鱖魚
五絲洋粉
蜜餞葡萄
蜜餞紅果
醬甘螺
甜醬姜牙
醬小椒
麻辣乳瓜片
蜜餞鳳梨
椰子盞
可可桃仁
鞭蓉糕
蜜餞哈蜜杏
蜜餞荔枝
蜜餞小棗
糖炒大扁
糖炒花生
酥炸腰果
柿霜軟糖
奶白杏仁
福建烏龍
雙色軟糖
奶白棗寶
生烤狍肉
烤鹿脯
持爐珍珠雞
掛爐山雞
蜜餞桂圓
慧仁米粥
肉未燒餅
蜜餞蘋果
蔥燒鯊魚皮
水晶梅花包
花菇鴨掌
乾連福海參
豆沙蘋果
絨雞待哺
紅燒赤貝
奶汁魚片
玉面葫蘆
木犀糕
山珍刺五加
炒珍珠雞
繡球乾貝
四甜蜜餞
金絲酥雀
炒墨魚絲
蚝油仔雞
雪山梅
八寶野鴨
芫爆仔鴿
爆炒田雞
祥龍雙飛
玉筍蕨菜
八寶兔丁
奶汁角
豆面餑餑
宮保野兔
紅梅珠香
鳳尾魚翅
蜜餞檳子
蜜餞菱角
蜜餞萊陽梨
蜜餞龍眼
鳳梨軟糖
五香杏仁
冰糖核桃
芝麻南糖
熬乳茶
泡綠菜花
楊河春綠
荷葉膳粥
鮮豆苗
奶白葡萄
刺龍牙
鮮魚肉
魷魚卷
野鴨脯
五香仔鴿
山雞片
狍子脊
飛龍脯
鹿肉片
怪味大扁
烤魚扇
御膳烤雞
蝴蝶暇卷
醃水芥皮
香麻鹿肉餅
溜雞脯
金菇掐菜
三仙丸子
甜合錦 | 五彩抄手
鳳尾燒麥
川汁鴨掌
虎皮花生
醬燜鵪鶉
滑溜貝球
龍舟钁魚
什錦花籃
千層蒸糕
肉丁黃瓜醬
香油膳糊
四喜乾果
甜醬蘿葡
沙舟踏翠
罐燜魚唇
椒油茭白
蝦籽冬筍
三絲瓜卷
天香鮑魚
怪味雞條
陳皮兔肉
宮廷小黃瓜
乾果蜜餞
桂花大頭菜
蜜汁辣黃瓜
宮廷小蘿葡
合意餅
果醬金糕
白玉奶茶
花盞龍眼
蜜餞李子
蜜餞香蕉
蜜餞金棗
蜜餞桔子
蜜餞瓜條
五香腰果
水晶軟糖
怪味核桃
杏仁佛手
年字口蘑髮菜
茉莉雀舌毫
稀珍黑米粥
麻仁鹿肉串
掛爐沙板雞
牛柳炒白蘑
蘋果軟糖
核桃粘
松樹猴頭蘑
萬字麻辣肚絲
福字瓜燒裡脊
蟹肉雙筍絲
桃仁山雞丁
巧手燒雁鳶
金腿燒圓魚
菊花佛手酥
長春卷
山珍大葉芹
父子同歡
龍抱鳳蛋
參芪燉白鳳
洪字雞絲黃瓜
長壽龍鬚麵
百花鴨舌
首烏雞丁
茶食刀切
蜜餞青梅
長春鹿鞭湯
疆字紅油百葉
無字鹽水牛肉
壽字五香大蝦
萬字珊瑚白菜
椒油銀耳
油燜草菇
蕃茄馬蹄
桂花醬雞
麻辣口條
紅油鴨子
鹽水裡脊
蒙古親藩宴
四喜餃
九白宴
萬壽宴
廷臣宴
蜜餞鴨梨
節令宴
野味火鍋
墨魚羹
甜酸乳瓜
蜜餞銀杏
羅漢大蝦
龍井竹蓀
醬桃仁
高湯水餃
蜂蜜花生
白扒魚唇
清炸鵪鶉
重陽花糕
如意卷
佛手金卷
香酥蘋果
酸辣黃瓜
熊貓蟹肉
喇嘛糕
鴛鴦卷
鮮蘑菜心
雙色豆糕
蓮子膳粥
串炸鮮貝
明珠豆腐
糖蒜
慈禧小窩頭
什香菜
桂花魚條
黃金角
金糕
砂鍋煨鹿筋
玉兔白菜
一品豆腐
蚝油牛柳
蜜餞櫻桃
辣白菜卷
怪味腰果
薑汁魚片
山東海參
喜鵲登梅
素炒鱔絲
珍珠魚丸
蕪爆散丹
醬黑菜
鳳凰展翅
豆沙糕
龍鳳柔情
琵琶大蝦
二龍戲珠
雙色馬蹄糕
豆沙卷
蜜餞海棠
棗泥糕
翠玉豆糕
千叟宴
荷葉雞
核桃酪
獅峰龍井
百壽桃
玉掌獻壽
五香醬雞
芝麻卷
蓮子糕
蓮蓬豆腐
珠蘭大方
維族烤羊肉
片皮乳豬
紅燒魚骨
菊花裡脊
白扒廣肚
杏仁豆腐
龍鬚麵
金絲燒麥
五彩牛柳
御膳豆黃
糖醋荷藕
臘八粥
蔥爆牛柳
陳皮牛肉
花生粘
蓮花捲
酥炸金糕
箱子豆腐
爆炒魷魚
野鴨桃仁丁
五彩炒駝峰
湖米茭白
香烹狍脊
鹽煎肉
山珍蕨菜
金蟾玉鮑
三鮮龍鳳球
烏龍吐珠
麻辣蹄筋
鼓板龍蟹
雞絲銀耳
蛤什蟆湯
蜜汁蕃茄
油燜鮮蘑
腰果芹心
芝麻魚
一品官燕
松鶴延年
甜辣乾
香辣黃瓜條
北京辣菜
奶油鳳梨凍
鴿子玻璃糕
芸豆卷
糯米涼糕
五香熟芥
龍鳳呈祥
月餅
信陽毛尖
紅燒麒麟面
麻辣鵪鶉
刺五加
野豬肉
艾窩窩
君山銀針
貴州茅台
豌豆黃
廬山雲霧
栗子糕
洞庭碧螺春
人參果

茶葉的分類

分類名稱典型代表
按茶色不同分類綠茶 | 紅茶 | 青茶 | 黃茶 | 黑茶西湖龍井 | 碧螺春 | 黃山毛峰 | 武夷岩茶 | 鐵觀音 | 黃金桂 | 凍頂烏龍茶 | 君山銀針 | 普洱茶 | 溈山毛尖 | 安化黑茶
按發酵程度不同分類不發酵茶 | 半發酵茶 | 全發酵茶清茶(15%) |茉莉花茶(20%) | 凍頂茶(30%) | 鐵觀音(40%) | 白毫烏龍(70%) | 紅茶(100%)
按季節不同分類春茶(4~5月) | 第一次夏茶(二水茶,5~6月) | 第二次夏茶(三水茶,7~8月) | 秋茶(8~9月) | 冬茶(10~11月) | 冬片茶(11~12月) | 雨水茶(冬三水、不知春,12~4月)
按調萎程度不同分類不萎凋茶 | 萎凋茶綠茶 | 黑茶 | 黃茶 | 白茶 | 青茶 | 包種茶 | 烏龍茶 | 紅茶
按製造程式分類毛茶(粗製茶、初制茶) | 精茶(精製茶、再制茶、成品茶)
按茶樹品種分類(台灣)青心烏龍 | 青心 | 金萱茶 | 台茶13號 | 硬枝紅心 | 大葉烏龍 | 鐵觀音 | 四季春 | 青心柑仔 | 黃柑 | 武夷茶
按薰花種類分類素茶 | 花茶
茉莉花茶 | 珠蘭花茶 | 樹蘭花茶 | 桂花茶
按焙火程度分類生茶 | 半熟茶 | 熟茶
按產地分類高山茶 | 平地茶
按新茶、陳茶分類新茶 | 陳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