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

社火

社火(Shehuo)是中國漢族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也是高台、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社火”來歷源遠流長,史料稱:“社火,在節日扮演的各種雜戲”。原始社會中,人類為戰勝野獸而生存,常在獵獸之後慶賀,或聚會扮獸慶賀,教育後代,樹立智、勇、謀各方本領。這是最早的扮獸戲和“村儺”活動。農家以戶族設“堂”,以村、堡設“社”;與“社”有關的事稱“社事”,諸如“香火朝山會社”、“社火會”、“孝義會”、“自樂班會”、“曲子會”、“吃割食”(有地方稱吃合食,也有的縣鄉稱‘吃割四’,買賣土地寫契約,讓四鄰同意、最後劃押寫契,四鄰不找麻煩)等等,把各種不同愛好的人組織起來,設會頭,訂會章,收會(社)員,交會費,有一定的感召力量和威望,遇有不規行為,也有權力處理。這種會社,每逢迎神報賽、慶賀集會,必然舉行遊藝活動,鑼鼓火把助威,獅子龍燈遊行,人群相隨,顯然是“人威”助長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風俗,它與民間的“香火”還願風俗(廟會風俗),如同攣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娛神,香火娛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長。

基本信息

簡介

社火社火

社火,亦稱"射虎",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也是高台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社火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歷史

起源

社火社火

社火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遠古時的人類正處於幼稚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許多現象如對日月、災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藉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

社火的起源,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係。圖騰崇拜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

到了商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宮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儀式,周代稱之為“大儺”,是一種帶有巫術性的舞蹈《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樂府雜錄)記:驅儺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為四目,衣熊裘,執戈揚盾,口唱巫術咒語,在室內到處亂打,以使鬼懼怕而逃遁。

發展

在漢魏南北朝、隋唐時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還保留有大儺儀,後逐漸被社火取代而融於社火之中。

社火一詞始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六月二十四日,歡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廟前露台上設樂棚,有“社火呈於露台之上”。可見宋朝的民間社火已是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當時的社火由祭祀、巫術、儺儀、百戲樂舞、參軍戲、民間雜耍等組成。每逢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組織、舉辦使節慶、迎神賽會,有上竿、躍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說渾話、雜耍、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雜戲表演。

隨著歲月的流逝,經朝歷代,這種驅儺由宮廷傳入民間,逐漸形成巨大的民俗禮儀活動,演變為鄉村祭神、娛神、迎神的賽會,並加進雜戲表演。

社火這一活動千秋萬代地流傳下來,但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演變,其形式、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時代賦予社火以新的內容。到了20世紀80年代,社火這一傳統民間娛樂活動才得到恢復。現時,社火從根本上摒棄了對“神”的崇拜和對祖先的祭祀,純粹演變成了一種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名目繁多、生動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也成為一種新的民俗。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中國各地都要舉行盛大的、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

類型

社火以民間傳說和戲劇故事為題材,通過一個或一組人物展現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即為一轉社火。人物要畫社火臉譜,穿社火服裝,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馬在前,後面跟著社火會旗、火銃隊(炮隊)、旗隊、社火隊,最後是鑼鼓隊。

社火根據其表演形式可分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兩類,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藝;表演社火主要在場院進行鬥打表演。主要的社火種類,有布社火、背社火、馬社火、車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蹺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

芯子社火可以說是中國戲曲人物藝術風格的造型藝術,這是以童為主,將孩童們古裝打扮成各色歷史、神話戲劇人物,且多為英雄俠義人物;並將孩童捆、梆、扦裝上一設計牢固的鐵支架上(俗稱芯子),支架上人物累疊一般三層,有的更多層,服飾將鐵架遮蓋,好似人物凌空垂懸,小演員在高空晃晃悠悠、搖搖欲墜,驚險壯觀,給人以觸目驚心的感覺。而芯子講究得就是高、驚、險、懸特點;其芯子早期是由幾名壯漢所抬,而今是將芯子安裝於機動車上或直接在芯子下面安裝輪車,緩緩游示,供人觀賞。

鑼鼓類

鑼鼓鑼鼓

以節奏強烈明快,場面壯闊粗獷為特點,充分展示了黃土高原人民質樸豪放的氣質。

太平鼓是蘭州地區最著名的社火表演,氣勢雄渾豪邁,曾在北京天安門的遊行檢閱中作過大型表演。太平鼓有兩種表演方式,一種是平面大鼓,表演時一人擊鼓,周圍的人隨鼓點歌唱;另一種則是長約1米的腰鼓,掛在肩上,左手舉鼓身,右手用粗繩擊鼓,還伴有翻滾等動作,稱“身歌路鼓”,一般為群體表演,規模宏大,聲勢振天。在甘肅其他地區還有類似的“眺鼓”、“騎鼓”、“桶子鼓”、“方鼓子”等。

秧歌類

有的側重歌唱如“傘頭秧歌”、“小秧歌”,俗稱文場秧歌;有的則歌舞結合,以舞為主,俗稱武場秧歌。既有本地鮮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藝術的特長,如鳳秧歌,模擬插秧的舞蹈動作,體現了中國文化兼容並蓄的特點。

車船轎類

以精湛的技巧裝飾成各類民間交通工具的形狀,表現豐富的時代內容,主要有《小車會》、《旱船》等節目。山西燈火,其特點是:一方面繼承了傳統燈火的藝術,具有全國各地燈火的共性特徵,另一方面發揮山西地理資源優勢,具有獨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燈展,都與山西煤炭生產有關。

模擬類

模擬禽獸類和模擬鬼神類的民間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蘊見長,表現了遠古時期人類與自然界凶禽猛獸的鬥爭,反映了人類對邪魔鬼怪的迷信與敬畏,透過它可以窺視到民間娛樂由娛神到娛人的發展過程。武技類有九節鞭、鞭桿拳、劍舞、刀舞、穿心槓、跳火籠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藝引人。

閣蹺類

在晉南最富特色的是閣蹺類。它以道具製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驚險動人而為廣大民眾喜愛。

1、中黃高台

高台高台

襄汾縣中黃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種。每年春節期間初十前後在本村、鄰村表演,從十五起到縣城或地區演出。傳說,中黃高台最早也是來源於祭祀,由人裝扮成神,先在廟內表演,然後相繼走出,串街表演,民眾都跟隨圍觀,有時水泄不通,後面的人無法看到。後來,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設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體性,又方便觀眾欣賞,由此產生了中黃高台。

中黃高台的表演先是鑼鼓隊在前面開道,接著是許多裝飾艷麗的旗傘,後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著,鐵拐根據表演內容設計,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個演員伸出手臂,上面站立著另一個演員;有的是荷花高空盛開,一個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鏇轉;有的是一個演員兩臂伸開,一手抓著一個小孩的辮子,小孩懸在空中一動不動,還有的是一個演員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條腿上又站著另一個演員。高處的演員漫舒廣袖,輕輕擺動身體,卜面抬的人穩步向前,密切配合,這些民間藝人根據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們形成錯覺的心理特點,虛實相生,真假混同,把結構奇巧的鐵棍綁紮成“空中舞蹈”,令觀者提心弔膽,而表演者則神態自如。表演的內容以傳統戲曲為主,同時也反映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年年有高台,歲歲翻花樣。太原地區將與之類似的藝術形式稱為“鐵棍”、“背棍”,有的藝人能同時擔負三位小演員。

2、高蹺
踩高蹺踩高蹺

高蹺,俗稱“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蹺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蹺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達一丈五尺,一般為四、五尺。高蹺有文高蹺、武高蹺之分。

文高蹺用弦樂伴奏,邊走邊舞,變換各種隊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裝為戲劇人物,既表現歷史故事,也表現現代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不拘一格。

武高蹺用打擊樂伴奏,以表演特技為主,襄汾縣盤道村,素以高蹺表演聞名,木蹺高達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專門設定場地,每隔二丈遠擺一張方桌或條桌,連續擺四、五張,舞者逐個跳過之後,還要大劈叉,觀者屏息靜觀,直為舞者的驚險表演捏冷汗。浮山縣高村、莊裡、張家河、火壁一帶,也以武高蹺著稱,表演的特技有“過天橋”、“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雙凳’等,頗有武術色彩。垣曲縣胡村的高蹺,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上抬、組合抬等高難抬法,把驚險的表演與優美的造型藝術融合為一體。武高蹺表演驚險緊張,動人心魄,與文高蹺的氣氛熱烈舒緩形成鮮明對比。

活動時間

一般從正月十一日以後就開始了。所以正月十一日也叫上彩日,晚上吃上彩飯。社火可延至正月二十九日。各鄉里、各村境都有自己的社日。社日這天晚上,社頭將平日準備好的節目編成順序,演員裝扮成各種角色,分乘各種交通工具穿街過村,讓民眾觀看。社火的規模大小,一般顯示該村社的興旺程度,為各鄉村慶賀一年成就的盛會。

社火臉譜

在整個社火的表演程式中,化妝是神聖而關鍵的一步,而臉譜更是社火靈在的標誌和內容的陳述。因此社火臉譜亦是這一古老行為在千百年傳承中秘而不宣的玄妙所在,老的社火隊都有各自歷代相傳的圖譜,可惜大多數毀於文化大革命中了,留存自今的已屬罕見之物。

風格

社火社火臉譜

社火臉譜是從古代"假面"、"塗面"發展而來的,因而堪稱中國最古老的臉譜。陝西系周朝的發源地,有些社火臉譜還殘存著周文化“大儺”塗臉的遺痕。從殷商青銅器上的饕餮、夔龍、夔鳳等圖案看,社火臉譜也不乏帶有商代遺風。經歷了世世代代的社火臉譜日臻完美,從繪畫、設色、章法、布局都有一定的格式,自成體系,形成鮮明的藝術特色。民間藝人大膽構思,想像奇特,利用色彩、圖案、線條等穿插變化,產生了奇麗的藝術效果,繪製出一面面五彩繽紛、古樸典雅的社火臉譜,其造型粗獷,紋樣稚拙,色彩濃烈,既簡練單純,又複雜細膩,既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給人一種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

角色

社火臉譜人物眾多,古樸無華,開臉嚴謹,用色講究,藝人們編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訣:“紅色忠義白為奸,黑為剛直青勇敢,黃色猛烈草莽藍,綠是豪俠粉老年,金銀二色色澤亮,專畫妖魔鬼神判(官)。”此外,還有畫眼、眉、口的口訣,畫眼訣里又分順眼、吊眼、環眼、三角眼、雌雄眼。畫眉訣里有臥蠶眉、梳子眉、吊勾眉、瓦眉、疙瘩眉、獸角眉。細緻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紋飾、眼神、色塊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間藝人根據不同人物進行不同的臉譜設計,以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加進象徵性、寓意性的紋樣,以表現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社火表演是一種啞巴戲,為了讓人一目了然,其臉譜更為強調人物的主要特徵,一般是專人專臉,如牛皋周倉,額頭上畫有圖案化的“牛”字和”周“字,宋代秉公辦案的包公、人稱“包青天”,其額頭上的“日”、“月”,象徵他鐵面無私,公正廉明,與日月同輝。此外,還有在臉譜上畫有心、肝、肺、金、木、水、火、土、人參、苦參等圖案。

又如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蜀國大將關羽為世人傳頌,其死後被佛教神化,尊為“關公”、“關帝”,作為神靈來崇拜。社火中由誰來扮演關公可非同小可,這個人必須是最受大家尊敬,威望最高的。給他開臉化妝,一切準備完畢,最後勾點七星痣(“七星”即北斗星)。人們認為這是最神聖的時刻,因為一旦勾點了七星痣,神靈就附體了,於是大家對頂禮膜拜,婦女抱著孩子"老爺"(關公)摸頂,同時還爭著將"老爺"臉上化妝的顏色(銀硃)用手沾一點,抹在孩子的臉上,據說這樣就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不招災生病。

譜式

社火社火表演
臉譜 的譜式雖然有一些不能改動的規程,但也有許多隨意性。人們有時可以按照個人的經驗和對角色的理解去發揮與創造。這也是臉譜藝術豐富複雜、變幻莫測的原因。中國人自古就在一張臉的整體結構中,賦予了“天庭”、“地閣”、“四方”、“五位”等天地大象和這一無邊無際的觀念空間。也便很自然地由此獲得了其遼闊的表現空間。因此人們會將天地萬物巧妙地安插於一張臉上,將一齣戲和多篇故事呈現於一張臉上,所以說社火臉譜藝術並非是對一張臉的裝扮,而是萬物的抽象陳述,也是民間時間空間 觀念的體現。

臉譜的譜式很多,如:對臉,破臉,碎臉,懸臉,轉臉,定臉等最常見的是對稱形和鏇轉形兩種。對稱形即是左右形與色都成對稱分布,以五官為準,飾以各色紋樣,頗似先秦青銅;鏇轉形則放棄五官中線,向左或向右成一條斜線,並飾以盤鏇遊走的紋飾,有很強的運動感。

顏色

畫臉譜的顏色早期只用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暗合五行明表忠奸。這也是表現社火臉譜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語言。黑代表忠誠、鐵面無私、白代表奸詐、紅代表俠義,綠代表草莽,金、銀代表鬼怪,粉代表蒼老,黃則代表殘暴。有口訣曰:“紅為忠勇白為奸,黑為剛直灰勇敢;黃為猛烈草莽綠,藍為俠野粉老年;金銀二色色澤亮,專畫妖魔鬼神判。”

表演內容

社火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一個大人背著一至三名兒童表演的“背社火 ”;有騎著馬、牛、騾子表演的“馬社火”;以及“高蹺社火”、“車社火”、“山社火”等。耍社火時,靠的是演員的動作表演,並配以旌旗、儀仗、羅、鼓、鐃、郄等,規模浩大,場面熱烈壯觀。

社火表演內容也極其豐富、廣泛,由於社火進行中不說不唱,可以不受時空、內容的限制,從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話傳說到歷史故事,軼聞野史,傳奇英雄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演。現代的社火節目中有《軒轅黃帝戰尤》、《神農氏拿野苗》、《共工戰祝融》、《禹王治水》、《藥王收五臟》等等,都是非常古老的。每次耍社火的開始和結束,人們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廟宇舉行祭神集會,然後依次擺開陣勢,由扮演青龍、白虎的二神在前面開道,關公、周倉最後壓陣,數以千計的人們,畫上臉譜,身著歷代服裝,騎著高頭大馬,手持刀叉劍戟,幾百面大鼓齊鳴,震天動地,一二公里長的隊伍威武雄壯。那四人齊敲的大鼓上面繪的是金色盤龍和八卦太極圖,場面頗和古代祭祀禮儀相似。古書《周禮•地官•鼓人》就有記載:“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

社火社火

春官:由聰智靈活、口齒伶俐的一人扮飾,當兩隊社火相遇時,雙方的春官以“縣官”身份用詩詞句式對話問答“諞官”。

跑場子:是社火進場後的第一個節目。表演時,除打擊樂隊外,由兩人領頭,不斷變換隊形,場面頗為壯觀。

紙馬舞:用竹子分別紮成馬的頭胸和臀尾部燈架,裱糊彩繪成駿馬燈樣,一般八至十匹,各系在騎馬人的前腹後腰,騎馬人披衣圍裙。表演時,馬隊進退穿插,左右環繞,做出各種舞蹈造型。鞭梢聲、口哨聲、雀鈴聲和鑼鼓點融為一體,使舞蹈的剛健豪放達到高潮。

臘花舞:由四至八個巧妝打扮的小姑娘演出,每人左手托著絢麗奪目、點燃蠟燭的紙糊臘花盆,右手提著絲綢彩帕,踏著十字舞步,隨著伴唱人所唱的民歌小調和各種民族器樂的伴奏節拍,翩翩起舞。

旱船舞:俗稱跑旱船。分單船、雙船兩種,單船表演時,船姑娘"坐"在船艙內,艄公和船姑娘對舞。雙船則船姑娘"坐"在船艙內,艄公"坐"在船的前板上和船姑娘同舞。兩種船體都用木、竹紮成,外用布、紙彩裝,四角懸吊繡球,船艙前後固定著美麗的臘花盆燈,把船打扮的異常華麗美觀。此節目表演時從始至終,跌宕有致,波瀾起伏,艄公和船姑娘配合默契,樂而不俗。

高台:用鐵棍焊接成五六米高的骨架,下端固定在車上、上端妝飾成五彩繽紛的樹枝或花朵,把小孩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扎立其上,宛如巧站花心、葉面,並按戲劇情節,作出亮相姿態。

獅子舞:俗稱耍獅子。表演時兩人頂獅、一人引獅,耍法因頂獅人的技藝高低而各異,開演時,鑼鼓齊鳴助威,引獅人以快速舞步引雄獅饒場一周,然後以箭步或筋斗躍身於出場正前約五六米處,舉燈、揮手高聲喊逗,獅以猛虎下山勢撲來,雙方反覆搏鬥多次,打完四門(即十字形),雄獅作馴服狀,然後由引獅人指揮作雜技表演,如打滾、跳桌凳、上高台、滾繡球等。最後,引獅人手牽獅頭或飛身騎獅繞場結束。

社火傳說

社火社火
很久以前,有一個皇帝叫苗莊王,他在瑣陽城裡過著安閒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敵人的千軍萬馬包圍了瑣陽城,苗莊王並不著急。他慢慢的招集部隊,商議對策。只見,敵人離城有二十里,安營打寨,營挨營,旗連旗。最前面有一個高士,騎著一匹駿馬,後面有一字長蛇旗,二龍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門兜底旗,五處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連環旗,九宮遮陽旗,十面埋伏旗……那場面真是旗幡招展,號帶飄揚。

不一會,有幾位大臣獻計說:"皇上,我們有一個辦法,不知皇上聽不聽,"皇上說;"快!馬上講出來聽聽,"於是他們就講了起來,"讓兩位大臣妝扮兩位財主。讓財主後面再跟上兩位率兵大將,其中,一位大將後面跟上若干名背打小鼓的人;另外一位大將後面跟上若干位男扮女打鑼的人打小鼓的人,後面跟上幾位拿兩根木棒互相敲打的小男孩。男扮女打鑼的人後面跟上男扮女的小孩,一支手中拿一條把扇子。皇上說裝扮成一位最自由的人,反穿羊皮襖,畫成鬼臉,一支手提一個墨水瓶,另一支手拿一根毛筆。(當是,皇后懷胎了)讓皇后扮成麻臉人大肚婆,最前面再打幾面旗子……皇上一聽說:"妙,好極了,一切照這樣安排,你們傳令下去,找好打扮的材料。"一會兒,他們都妝扮好了,整個隊伍都活動了起來,鬧了起來,轟轟烈烈的。敵人仰面撲來,首先抓住了兩位財主,以為這其中的一個就是苗莊王,於是把他們倆人抓了起來,察看了一會,發現不是苗莊王,他們再沒有動手,苗莊王乘熱打鐵,跳著,鬧著,出了城門,逃了很遠。這時敵人才發覺,這就是苗莊王的隊伍,可他們追趕已經來不極了,苗莊王的這一計,使他們得救了。

原來,那兩位財主就是現在社火上的老爺,兩位大將就是頭場子背打小鼓的若干名就是腰鼓隊;男扮女打的小孩就是毛女子;畫成鬼臉,反穿皮襖的就是寡娃子,麻臉人就是麻婆了(大肚婆)……。從那以後,社火這種民間藝術就留傳了下來。

中國傳統文化(2)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傳統藝術、習俗、文化等領域更能體現出它的深厚底蘊!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