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橦

尋橦,古代百戲之一。橦,竿。據現存漢畫,系一人手持或頭頂長竿,另有數人緣竿而上,進行表演。

簡介

(圖)尋橦尋橦

中國古代爬竿、頂竿技藝。漢稱都盧尋橦,晉以後稱都盧或尋橦,又稱橦伎東晉陸 -《鄴中記》:“虎(後趙王石虎)正會,殿前作樂,有額上緣橦,至上鳥飛左回右轉,又以-著口齒上亦如之。設車馬,立木橦其上,長二丈,橦頭安橫木,兩伎兒各坐一頭,或鳥飛,或倒掛。”

演變

漢代“百戲”中的高竿技藝“尋橦”,渠縣漢闕石刻有生動的描繪,到了唐代“尋橦”從雜技中分流成為“高台社火”,其主要特點是用綁紮在高台上的人物造型來表現主題。至明代,發展為“行香走會”,其主要內容就是“抬閣”,抬閣與今天的彩亭已無二樣。

歷史評價

人間百戲皆可學,尋橦不比諸餘樂。重梳短髻下金鈿,紅帽青巾各一邊。身輕足捷勝男子,繞竿四面爭先緣。習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躚皆著襪。翻身垂頸欲落地,卻住把腰初似歇。大竿百夫擎不起,裊裊半在青雲里。纖腰女兒不動容,戴行直舞一曲終。回頭但覺人眼見,矜難恐畏天無風。險中更險何曾失,山鼠懸頭猿掛膝。小垂一手當舞盤,斜慘雙蛾看落日。斯須改變曲解新,貴欲歡他平地人。散時滿面生顏色,行步依前無氣力.

史料記載

張衡 《西京賦》:“ 烏獲 扛鼎, 都盧 尋橦。”

王建 《尋橦歌》:“人間百戲皆可學,尋橦不比諸餘樂。”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亦有記載。現代雜技仍保留此一節目。古代百戲之一。

《漢文帝篡要》載:“百戲起於秦漢曼衍之戲,技後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尋橦等也。”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