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舞台藝術是指在舞台上表演的藝術,其中主要包括戲劇(含戲曲)、曲藝、音樂、舞蹈、雜技、魔術、武術等藝術形式.舞台藝術編導是指上述各種藝術的編創與導演。
舞台藝術藝術的一種類別,指利用舞台這一三維空間由演員進行二次創造為中心的綜合表演藝術,民間舞、民族舞與芭蕾舞,中國的各類戲曲在舞台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舞台藝術也屬於四維藝術。舞台設計在舞台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也稱“劇場藝術”。戲劇藝術的通稱。通常指戲劇的舞台演出藝術,包括表演藝術、舞台音樂和舞台美術等,以別於戲劇的文學部分——劇本。
發展
2008年12月17日,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甘肅文化藝術研究所承辦的“西部文化論壇———甘肅省舞台藝術創作發展戰略研討會”在省文化廳召開。來自全省各級專業藝術院團、高校、省劇協、全省藝術科研院所的代表共同就“甘肅省舞台藝術創作發展”進行探討。與會者在總結我省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舞台藝術成就的同時,也提出了我省在舞台藝術發展上存在的不足,以此來更好地提高我省舞台藝術的發展。大多與會者認為,舞台藝術產品要見天日,文藝團體要形成企業化的原創、生產、銷售一條龍產業鏈服務,努力用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豐厚的地方文化資源,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打入市場、開拓市場、鞏固市場,形成自己的銷售體系。
甘肅文藝合力衝刺“文華大獎”
改革開放30年來,該省舞台藝術創作了一批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舞台藝術作品。舞劇《絲路花雨》、話劇《西安事變》、京劇《南天柱》、舞劇《大夢敦煌》、隴劇《官鵝情歌》、京劇《絲路花雨》等一大批作品先後獲得多項重要的國家級大獎,但該省的舞台藝術卻還沒有獲得過國家級最高政府獎———文華大獎召開“甘肅省舞台藝術創作發展戰略研討會”目的在於回顧甘肅舞台藝術歷程的同時,為發展尋找新的突破點,運用舞台藝術更進一步地來提升甘肅形象。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胡豫川表示,在無愧於“戲劇大省”的美譽下,各級藝術院團應合力衝刺“文華大獎”。
劇目股份制帶來新契機
省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顧善忠對藝術院團體制改革有獨到的見解。他說:“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作為文化產品生產者的藝術院團,是長期由國家撥款扶持的事業單位。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由於體制轉軌過程中諸多矛盾的困擾,多數劇院團經費缺乏,步履艱難,藝術生產力受到束縛。面對這種情況,甘肅省的一些藝術院團近年來勇敢突圍,在演出補貼制的激勵下大膽探索,推出‘劇目股份制’,在我省省直院團中率先走出了一條產業化發展之路。這是一種方向,這種全新的運作方式,對專業藝術團體的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甘肅省歌劇院創演的大型樂舞《敦煌韻》,已連續在省內外演出100多場,顯示出了良好的市場前景,成為我省難得的在‘劇目股份制’嘗試和市場運作中取得成功的藝術產品,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另外,走文、企聯合的道路,也是甘肅一些藝術院團走向市場的選擇。”
舞台藝術創作應與旅遊相結合
天水市藝術研究所所長鄒軒認為,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和支柱,文化增加了景觀的厚度,文化內涵是旅遊需求的出發點和歸宿。而甘肅特色文化資源在促進文化旅遊業中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藝術創作對發展文化旅遊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藝術創作是旅遊品牌的傳播載體和亮點,對文化旅遊資源的高度提煉和系統最佳化,是熔鑄于山水人文景觀的又一嶄新的文化景觀。發展以演藝為主的藝術創作,服務於旅遊業,是繁榮文化藝術創作的載體。鄒軒還列舉了西安大唐芙蓉園的《大唐樂舞》等成功典範。
甘肅舞台藝術原創力亟待提高
“目前我省編導原創隊伍稀缺,演出隊伍表演水平參差不齊或行當不全,地方院團表現更為突出。其演出設施破舊落後,大部分團體只以熱剩飯度日,就是我們常說的老戲老演,老演老戲。這樣一種演出模式,所謂的排戲就是拉場面,有的團體乾脆以碟盤為樣板,照貓畫虎的各角色看各角色的戲,各角色拉各角色的場,在同志們戲稱的‘碟導’下,進行的所謂二度創作,其演出效果可想而知。”武威市天馬藝術劇院岳永進直言不諱地說道。他的發言引起與會者的關注和共鳴,可見甘肅舞台藝術原創力亟待提高。
國家舞台藝術十大精品工程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02年聯合啟動實施的劇目評選文化工程。每年初選30個劇目,進行前期資助。加工修改和接受市場檢驗後,再評選10個劇目確定為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再進行重點投入,每年注入4000萬人民幣,專款專用,到2007年5年期間,資助2億人民幣,推出50台國家舞台藝術10大精品工程劇目。
歷年10大劇目
2002年-2003年
京劇《宰相劉羅鍋》(北京京劇院)
川劇《金子》(四川省重慶市川劇院)
話劇《商鞅》(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歌劇《蒼原》(遼寧省歌劇院)
京劇《貞觀盛事》(上海京劇院)
京劇《華子良》(天津京劇院)
舞劇《紅梅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歌舞團)
閩劇《貶官記》(福建省實驗閩劇院)
雜技歌舞《依依山水情》(貴州省遵義市雜技團和貴州省歌舞團)
2003年-2004年
舞劇《大夢敦煌》(甘肅省蘭州歌舞劇院)
話劇《父親》(遼寧人民藝術劇院)
兒童劇《一二三,起步走》(江蘇省蘇州滑稽戲劇團)
歌舞《八桂大歌》(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歌舞團)
話劇《虎踞鐘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話劇團)
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
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央芭蕾舞團)
京劇《膏藥章》(湖北省京劇院)
川劇《變臉》(四川省川劇院)
話劇《萬家燈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2004年-2005年
豫劇《程嬰救孤》(河南省豫劇二團)
話劇《黃土謠》(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話劇團)
壯族舞劇《媽勒訪天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藝術劇院)
舞劇《紅河谷》(江蘇省無錫市歌舞團)
歌舞《雲南映象》(雲南映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崑劇《班昭》(上海崑劇團)
話劇《凌河影人》(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和遼寧省朝陽市話劇團)
兒童劇《紅領巾》(北京兒童藝術劇院)
話劇《生死場》(國家話劇院)
呂劇《補天》(山東省呂劇院)
2005年-2006年
眉戶戲《遲開的玫瑰》(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桂劇《大儒還鄉》(廣西省桂林市桂劇團)
雜技劇《天鵝湖》(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
舞劇《一把酸棗》(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舞劇《風中少林》(河南省鄭州歌舞劇院)
芭蕾舞劇《二泉映月》(遼寧省芭蕾舞團)
話劇《立秋》(山西省話劇院)
話劇《我在天堂等你》(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
兒童劇《寶貝兒》(山東省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
京劇《廉吏于成龍》(上海京劇院)
2006年-2007年
崑劇《公孫子都》(浙江崑劇團)
豫劇《鍘刀下的紅梅》(河南省小皇后豫劇團)
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
舞劇《築城記》(武漢歌舞劇院)
雜技晚會《ERA—時空之旅》(上海時空之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上海雜技團上海馬戲城)
話劇《郭雙印連他鄉黨》(西安話劇院)
兒童劇《檸檬黃的味道》(武漢人民藝術劇院)
川劇《易膽大》(四川省川劇院)
話劇《天籟》(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
京劇與藏戲《文成公主》(西藏藏劇團、中國京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