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詞目梨園弟子發音líyuándìzǐ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蛾老。”
示例通省梨園子弟各班願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唐玄宗是一位熟悉音樂的皇帝。他不僅懂樂理,還能親自演奏樂器。為了培養更多的音樂人才,他親自在全國挑選了三百名青年子弟,安置在長安城內光化門北的梨園中。
每當閒暇時,他就親自教他們演奏樂曲。這三百人被他稱作“皇帝梨園弟子”,意思是說,這些人都是梨園內的學生。
後來,他又挑選了幾百名宮女,也當作梨園弟子,讓她們住在豪華的宜春北院。然後又從宮中挑選出三十人,組成一個小樂隊,專門為他演奏樂曲。
有一年六月一日那天,楊貴妃在驪山過生日,唐玄宗親自率領小樂隊在長生殿演出。當一支新曲演奏完後,楊貴妃:“這么好聽的曲子叫什麼曲名?”唐玄宗說:“曲子是我譜的,忘了取名了。”恰巧,這時南方送來荔枝,唐玄宗靈機一動,笑著說:“就叫它《荔枝香》吧。”
說完,玄宗、楊貴妃和一旁的梨園弟子都笑了。
簡介
舊社會常稱戲曲演員為“梨園弟子”,其實,這種稱謂最早並不是指戲曲演員,而是指樂器演員。《新唐書·禮樂志》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喜歡音樂,精通音律,尤其欣賞清雅的《法曲》,於是,他就挑選了三百樂工在皇宮裡的梨園專門教他們演奏《法曲》,李隆基親臨指導,稱這些樂工為“皇帝梨園弟子”,這就是“梨園弟子”的由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末明初高則成的著名戲曲《琵琶記》有一句開場白:“今日梨園弟子,唱演琵琶記,”可見已是指戲曲演員了。
由來
戲劇界雅稱梨園,演員稱梨園子弟,這是來自唐代的典故。說起緣由,得從教坊和唐玄宗說起。唐代設教坊,為全國最高的培養宮庭音樂人才的機構,全國各地都有,在這裡集中了全國高水平的歌舞、器樂人才。唐代流行法曲,所謂法曲,實際上就是今天大型歌舞的雛型。唐代法曲不管有歌唱,還有舞蹈,全是用器樂現場伴奏,且陣容龐大,有幾百人之眾。這樣高難度的音樂表演不是一般藝術團體就能勝任的。唐玄宗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他不滿足當時的樂工,於是自己親自培養樂工。梨園便是唐玄宗培養樂工的地方。梨園因設在當時長安禁苑附近的梨園而得名。“開元二年,上以天下無事,聽政之暇,於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皇帝梨園弟子。” 梨園弟子是從太常樂工中精選的,有幾百人之眾,可謂陣容龐大,由唐玄宗親自組織排練。公元714年設“梨園亭”供樂工演奏樂曲,宮女習舞演唱,有會昌殿為唐玄宗親自教習之所。梨園包括男藝人三百人,女藝人幾百人。男藝人是從坐部伎子弟中選出來,其教練地點是在長安西北禁苑裡面的的梨園;女藝人是從宮女中挑選出來的,其教練地點是在宜春北院。可見唐玄宗教習的其實全是男弟子,又以器樂人才居多。唐玄宗的音樂才能是相當高的,他從小就跟宮庭樂師學藝,能演唱、演奏、作曲,他創作的法曲《霓裳羽衣舞》流傳至今。男女藝人分頭練好之後就要合演,“這絲竹之戲,音響齊發,有一聲誤,帝必覺而正之”,幾百人的表演里,唐玄宗能辨出誰對誰錯,可見其音樂造詣之深。梨園子弟實際上全是皇帝的音樂學生,全是技藝超群的音樂人。
唐玄宗的梨園弟子每年一考核,不合格的弟子就會被辭退,也有因為年齡大而辭退的,梨園絕沒有濫竽充數之人在裡面,這大大地保證了梨園子弟技藝超群的權威。這些職業樂工後來有的流落民間,又極大地帶動了民間音樂藝術的發展。唐代的音樂藝術發展到了中國封建皇朝的最高峰,就連後世的宋元明清都自嘆不如,領先於世界。據史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教於梨園。”法曲發展為歌舞,歌舞又發展為戲劇。戲劇常托古喻今,也是因為本來是做給皇帝看的。梨園,實際上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戲曲學校,梨園,也就成了後世演藝界的代稱。
因唐玄宗善用羯鼓指揮樂隊,後戲曲仍以司鼓板為樂隊指揮,尊稱打鼓佬,為戲曲伴奏樂隊的主心骨,其它人都要以他的節奏為準,沿用至今。現在位於舞台九龍口,常供奉戲曲之神,祈求保佑戲班平安,實際上戲曲之神就是唐玄宗。唐玄宗時代乃是戲曲人才的黃金時代,為了得到庇護,戲劇人甚至自稱梨園子弟,意思是“皇帝的人”;還有另一意思,那就是技藝超群!
學藝生活
自從唐玄宗在西京長安、東都洛陽設“梨園”,調教歌舞百戲藝人,人們便把戲曲界稱作梨園,把戲曲藝人稱作梨園弟子。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戲曲是主要藝術形式,梨園弟子也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的苦辣酸甜,他們的生活和習慣,有許多已成為歷史,很少為現代青年所了解。舊時學戲的大多是貧家子女,一般十歲左右開始學藝。或進窩班或隨戲班。拜師學藝先請客送禮,找擔保人,並立契約書,契約書上寫明,徒弟“車軋、馬踢、投河、奔井”,老師概不負責,三年內任打任罵,一切收入歸老師。三年滿後,對老師還得生養死葬。見老師先下跪請安,給老師倒便盆、抻床疊被,端飯端菜,老師吃過,徒弟才能吃些殘羹剩菜,天熱給老師打扇,晚上揉背捏腿,老師遂意,伸手便打,徒弟不能哭泣。徒弟學藝練功很嚴格,清早起來先喊嗓,然後拿大頂,燃一支香,香燃不完,不能下來。
學徒在演出時或生活中有所閃失,便被打罵,或罰跪,或打屁股,用二尺長二寸寬的木板,或用白蠟桿,專打後大腿處,一桿下去一道血痕。學徒多時,常將平時失誤記帳,集中起將所有徒弟挨個兒打,叫作打“滿堂紅”。故住廟時徒弟先看廟高不高,廟高了白蠟桿揚得高,挨打就挨得重。
老師往往保守,不肯輕易傳藝。當時師徒都無文化,學戲不只練功,更重要的是傳戲詞,學唱腔。徒弟須趁老師高興,才敢求老師教幾句。跟班唱戲時,學徒爭著穿兵打旗,站在舞台上心中默記,或扒著幕沿偷學。
梨園世家
過去戲曲界大都是世代相傳,子承父業。這樣世世代代的傳了下來。因為老祖宗曾是“梨園行”的藝人,因此,這個家族就被稱其為“梨園世家”。比如京劇界最負盛名的梅蘭芳先生的家庭——梅家。第一代梅巧玲是唱旦角的,第二代梅竹芬也是唱旦角,梅蘭芳的伯父梅雨田為琴師,到了第三代梅蘭芳更是旦角里的名角,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女兒梅葆鑰,前者唱旦角、後者唱老生。
再舉一例:梨園界有名的譚家。第一代譚志道是老旦,第二代譚鑫培唱老生,第三代譚小培唱老生,第四代譚富英也是唱老生,而第五代譚元壽則是文武老生,第六代譚孝增又是唱老生的。
象這樣的例子在京劇界數不勝數,這些都是有名的“梨園世家”,弟子們自然也都是“梨園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