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戲

引戲,戲曲名詞。宋雜劇、金院本演出人員之一。又說“引戲”並非角色,是來自“竹竿子”,主要是劇情的敘述者和演劇的解說員,因而可能是“副末開場”的前身。

簡介

戲曲名詞。 宋雜劇、金院本演出人員之一。

宋吳自牧 《夢粱錄·妓樂》:“且謂雜劇中末泥為長,每一場四人或五人……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浄色發喬,副末色打諢,或添一人,名曰裝孤。”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院本名目》:“國朝院本、雜劇,始釐而二之。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浄,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又謂之五花爨弄。”

詳述

“引戲”又稱“引”,王國維先生認為“引戲”與古代舞蹈中的“引舞”有著密切的關係,“引舞”是在舞蹈演出中處於率領和指揮的位置。而在杜善夫[般涉調·耍孩兒]散套《莊家不識勾欄》[四煞]描寫院本演出開場情景的時候寫道“一個女孩兒轉了幾遭,不多時引出一夥。”這似乎表明了“引戲”的表演其實是一個開場的舞蹈。明代湯舜民《筆花集》中說:引戲“舞態裊三眠楊柳。”更指出了“引戲”的舞姿優美。河南省溫縣宋墓雜劇雕磚中間一人,左側立,上身右扭,左手揮扇至右肩,右手左伸握絛帶,右腳左前伸,兩腳成丁字舞步,造型生動。且形象秀麗嫵媚,縴手細足,為女性形象。

另一方面,“引戲”的工作是“分付”。因此“引戲”的工作又不單單是開場的舞蹈,在雜劇表演的過程中“引戲”還擔當著解說人物動作,介紹劇情和指揮上下場的作用。中國的戲曲是一種高度虛擬化和程式化的藝術,這樣的表演要被人接受就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觀演之間所建立起來的一種極高的默契,但是在這種默契建立之前,觀眾要想看明白舞台上的表演就必須要依靠其他人的一些口頭或動作上的解釋,那么在那個時代,“引戲”就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就像古希臘時代的戲劇中的歌隊,在解釋劇情,表達人物內心衝突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引戲”是在當時的戲劇環境下由於觀演之間的隔膜所產生的一種很特別的角色行當。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