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曲

集曲

所謂“集曲”,並非“集成句而為曲”之意,而是一個曲學名詞,指南曲中的一種曲調形式,也可兼指南曲中的一種創製新調(新曲牌)的方法。

簡介

集曲集曲

南曲中較為普遍運用的一種曲調變化方法。它是採用若干支舊有的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樂句,重新組織成一支新的曲牌,因此,集曲乃是多首曲調的綜合。集曲的曲牌名稱,也常為所集各種曲牌名稱的綜合,例如〔五馬江兒水〕一曲,便是由〔五供養〕、〔駐馬聽〕、〔江兒水〕三曲集成;〔山桃紅〕一曲。系〔下山虎〕、〔小桃紅〕二曲集成;〔朱奴戴芙蓉〕一曲,由〔朱奴兒〕、〔玉芙蓉〕二曲集成。

北曲沒有集曲,卻有“借宮”一法。所謂借宮,是將別一宮調之曲,移入本宮調來使用。集曲與借宮,又統稱為“犯調”。集曲的運用,為戲曲音樂提供了一種創作和發展曲調的新方法。由於有了集曲,南曲曲牌的數量迅速增加,並且隨著作曲技術的進步,後來集曲的運用變得越來越廣泛、複雜,例如《長生殿》,其集曲的數量之多,在有的摺子里甚至超過了單支曲牌。同時,這種集曲的結構也越來越龐大和複雜,由開始不過集二、三曲為一新曲,發展成集十幾曲甚至幾十曲為一支新曲。

產生

集曲釋名集曲之名首創於《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它把南曲統稱作“宮”或“調”,分“引”“正曲”“集曲”三類曲牌,以“集曲”代替傳統所謂的“犯調”。其凡例中說“譬如集腋以成裘,集花而釀蜜。”
集曲是近代曲學者對南曲之一體提出的稱名,但集曲這種形式的出現要早於這個時候,明代王驥德《曲律》對集曲的體例已經有了明確的闡述。
一是從集曲的形式來說的:“雜犯諸調而名者,如兩調合而為【錦堂月】,三調合而為【醉羅歌】,四五調合而為【金絡索】。四五調連用而為【魚雁錦】,或明曰【二犯江兒水】、【四犯黃鶯兒】、【六犯清音】、【七犯玉玲瓏】。又有八犯而為【八寶妝】,九犯而為【九疑山】,十犯而為【十樣錦】,十二犯而為【十二紅】,十六犯而為【一稱金】,三十犯而為【三十腔】類,又有取字義而二三調合為一調,如【醉歸花月渡】【浣紗劉月蓮】之類。”
一則從體例方面來說的:“沈括又言‘曲有犯聲、側聲、正殺、寄殺、傍字、雙字、半字之法。’《樂典》云:‘相應謂之犯,歸宿謂之煞。’今十三調譜中每調有賺犯、攤犯、二犯、三犯、四犯、五犯、六犯、七犯、賺、道和、傍拍凡十一則,系六攝,每調有因,其法今皆不傳,無可考索,蓋正括所謂犯聲以下諸法。然此所謂犯,皆以聲言,非如今以此調犯調之謂也。”我們可以看出,南曲之集曲淵源在於詞之“犯體”。
犯調之名,在宋詞中就已經出現。其主要方法有二,一是宮調相犯,即一曲而用兩個以上的宮調,頗類似北曲中的借宮轉調。二是詞調相犯,即某一曲“犯他詞句法”,生成新調。如吳文英就曾寫過《暗香疏影》,是用姜夔的《暗香》上片和《疏影》下片組合而成的新曲。南曲繼承了詞調相犯的方法,使之成為擴大音樂表現力的途徑。
犯調包含音樂和文體的兩種意義。但是明代時候上述的犯法都已經不傳,所以明集曲總的來講手法比較單一,幾乎不怎么使用借宮轉調的方法。“曲譜無新,曲牌名有新,狡獪文人,好奇鬥巧,以二曲三曲串為一曲,別立新名,以炫耳目。……【傾杯序】【玉芙蓉】本兩曲也,串而為一,別名【傾杯芙蓉序】,傾杯酒而賞芙蓉,固是韻事。【駐馬聽】【一江風】【駐雲飛】本三曲也,串而為一,名曰【倚馬待風雲】,依馬而待風雲之會,功名中人語也。此皆巧思,非強為之解者。”這裡揭示出:南曲曲牌中還有一些屬於自身衍變組合而成的新調。這就是傳統曲律中常稱之為“犯調”或“集曲”曲牌。犯調和集曲,特指那些在固有曲調的基礎上,根據戲曲音樂演出的需要,截取幾種曲調的部分樂句來組成的新曲。北曲曲牌系統中,犯調之曲不是太多。而南曲中的集曲則已經構成了重要的曲調生成形式。尤其是明代萬曆年間崑曲繁盛之後,創製新曲,試填犯調成為文人劇作家的時尚。《太霞新奏》《南詞新譜》所集的新調,都客觀地反映了南曲集曲的情況。

作用

集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豐富了南曲曲牌的形式。吳梅說:“集曲無定格,但取音調之和,蓋知音者往往任意割湊,於是增格增牌,遂日新不已矣。”我們可以從《南九宮譜大全》和《九宮大成南北詞譜》(乾隆年編)中所收的集曲數量統計得到證明。

研究

研究之步驟方法與內容,首先以宮調為分類,整理出各種集曲的類型和數量;其次以例證分析各種集曲組合的形式及其組合方法;最後探究集曲之命名邏輯,和集曲在音樂上之特色及其作用。本文對於「集曲」的體式與音樂現象進行剖析,期望藉由對於我國曲牌音樂體式的研究,整理出一些曲式內容,提供給作曲者和音樂研究者參考。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教授/施德玉)

技術要求

集曲也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在宮調上,所集各曲,必須是宮調相同,或宮調不同但可以相通的曲牌。在曲式上,集曲之首數句,必須是原曲的首數句;集曲的末數句,亦必須是原曲的末數句;集曲的中間各句,則較為靈活。這種技術規範,乃是基於音樂邏輯的和諧性與完整性的要求。

形式變化

集曲雖是樂曲形式的一種變化,卻反映了內容表現上的不同要求。當原有的單一曲牌不足以表達複雜的感情內容時,就需要把幾支情趣不同的曲牌加以綜合運用,使得一支曲牌能夠表現多種不同的情緒的轉折變化,這就為傳統曲牌適應戲劇性的多樣變化開闢了廣闊的途徑。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