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字形
折
拼音
shé zhé zhē
部首與筆畫
簡體部首:扌 部首筆畫:3 總筆畫:7
繁體部首:手 部首筆畫:4 總筆畫:8
康熙字典筆畫(折:8;摺:15;)
編碼
五筆86:RRH 五筆98:RRH 倉頡:QHML
四角號碼:52021 UniCode:U+6298 規範漢字編號:0632
民俗參考
漢字五行:火 是否為常用字:是
姓名學:姓
字形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扌斤(shoujin) [ 漢字部件構造 ]:扌斤
[筆順編號]:1213312
[ 筆順讀寫 ]:橫 豎鉤 提 撇 撇 橫 豎
多音多意
zhē
翻轉,倒騰:折騰。折跟頭。折個兒。
合搭裝
zhé
斷,弄斷:折斷。折桂(喻科舉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慘重的失敗)。
幼年死亡:夭折。
彎轉,屈曲:曲折。轉折。周折。折中(對不同意見採取調和態度。亦作“折衷”)。
返轉,迴轉:折返。
損失:損兵折將,賠了夫人又折兵。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撓。
減少:折壽(減少壽命)。折扣。
抵作,對換,以此代彼:折合。折價(把實物折合成錢)。
心服:折服(a.信服;b.說服)。
戲曲名詞,雜劇一本分四折,一折等於後來的一出:折子戲。
判決:折獄。
合搭裝
shé
斷,繩子折了,腿折了。
虧損:折本生意。
姓。
合搭裝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音浙。拗折也。《詩·鄭風》無折我樹。《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飲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又斷之也。《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又折中也。《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又曲也。《禮·玉藻》折還中矩。《注》曲行宜方。還亦作鏇。《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又屈也。《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又挫也。《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剩勝輕折辱秦吏卒。《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又止也。《詩·大雅》予曰有禦侮。《傳》武臣折衝曰禦侮。《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又直指人過失也。《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又毀也。《易·說卦》兌為毀折。《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注》折毀之,棄其所負。
又封土為祭處曰折。《禮·祭法》瘞埋於泰折,祭地也。《注》折,昭晢也,必為昭明之名,尊神也。
又《前漢·郊祀志注》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又短折,不祿也。《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又葬具也。《儀禮·即夕》折橫覆之。《注》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為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侯,蔡叔,盟於折。
又姓。《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注》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又《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注》安舒貌。
又《集韻》《韻會》《正韻》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椅僄佼,㧖猛噬。《注》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又《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眾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注》沉重曰折。 《說文》作,從斤斷竹。籀文作,從竹在仌中,冰寒故折。隸從手從斤。
音韻參考
[ 廣 韻 ]:杜奚切,上平12齊,tí,蟹開四平齊定
[平水韻]:上平八齊·入聲九屑·入聲十六葉
[ 唐 音 ]:*jiɛt
[ 國 語 ]:zhé,shé,zhē
[ 粵 語 ]:zit3
[ 閩南語 ]:chiat4,chih8
書法參考
詳細解釋
shé
【動】
斷而猶連如:扁擔折了;折腿爛手的人(指沒有什麼本領的人)。
使斷成兩截(如在變形應力或張應力下)。
別太使勁,不然繩子就要折了。
生意虧損如:折耗;折本兒;折閱(商品減價銷售)。
另見zhē;zhé
折本
she ben sheng yi
折本生意
shéběn
虧本
折秤
shéchèng
貨物再次秤量時因損耗分量減少或大宗貨物稱出零賣時分量減少。
折耗
shéhào
〖damagetogoods;lossofgoods〗貨物在運送、保存過程中,數量上的損失。
桔子從廣東運至北京,水分折耗不少。
折錢
shéqián
方言]∶賠錢
zhē
【動】
〖口〗∶翻,翻轉如:折個跟斗(折斤斗)
倒過來倒過去
只管把果子折在一個碟子裡,端著就走。——《紅樓夢》
又如:開水太燙,拿兩個杯子折一折就涼了
另見shé;zhé
折跟頭
zhēgēntou
翻跟頭
折過兒
zhēguòr
折個兒
折籮
zhēluó
吃完酒宴後相混在一起的殘羹剩飯。
折騰
zhēteng
翻來覆去
在床上折騰了一宵,到天亮才睡著了一會兒。
反覆做〖某事〗
折磨
病把他可折騰苦了。
zhé
【動】
(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手,從斤。“斤”指斧鉞。“手”指“手持”。“手”與“斤”聯合起來表示“手持斧鉞(以砍伐)”。本義:用手斧斷木)
1.同本義
折其右肱。——《易·豐》
兌為毀折。——《易·說卦》
無折我樹杞。——《詩·鄭風·將仲子》
折瘍之祝藥。——《周禮·瘍醫》
設折俎。——《儀禮·特牲禮》
無折骨。——《左傳·哀公元年》
兔走觸株,折領而死。——《韓非子·五蠹》
墮而折期髀。——《淮南子·人間訓》
白草折。——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觸柱折轅。——《漢書·李廣蘇建傳》
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折臂斷足。——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骨折;蘭摧玉折;折針兒(斷針。比喻不值錢的東西);折伐(拗折砍伐);折首(砍首);折腳鐺(斷腳鍋);折齒(折斷牙齒)
2.引申為曲折;彎
折,曲也。——《廣雅》
河九折入于海。——《淮南子·覽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李白《夢遊天姥呤留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折身(曲身);折行(水曲折流行);折簡(折札);折水(迴旋的流水);折還(曲行。古代禮節,表示行進的一種步法);折盤(迴旋貌;盤曲貌);折腰步(走路時擺動腰肢,扭捏作態);折脖子(低頭)
3.反轉;改變方向
驪山北構而西折。——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折鏇(折回來,返回);折身(轉身);折易(辟易。改變方向行走)
4.屈服;折服
則周必折而入於韓。——《戰國策·西周策》
晚救之,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早救之。——《戰國策》
又如:折伏(制服,使屈服);折愧(折辱,侮辱);折慢幢(使傲慢者折伏);折意(忍性屈情)
5.挫傷,挫折〖blunt;deflate〗
折其驕氣。——宋·蘇軾《教戰守》
折北不救。——《漢書》。顏師古註:“折,挫也。”
放令洵單騎擊刺,屢折魏軍。——《梁書· 韋放傳》
又如:折食料(不敢當此厚遇而折了壽數);折草料(不敢承受厚遇,怕折壽)
6.折合;抵當
每日早上,還折兩個錢與你買點心吃。——《儒林外史》
又如:折帕(以銀子代替書帕);折過(互相抵消);折兌(折算調換);折充(折合抵充)
7.損失;減損
魏延左衝右突,不得脫身,折兵大半。——《三國演義》
又如:折除(減損);折福(折損福分);折損(損傷;損失);折消(消除)
8.夭折;死亡。如:折短(夭折);折搖(死亡)
9.判斷;裁決如:折訟(判決訴訟案件)
10.杜絕,閉如:折口(閉口);折拗(猶中斷)
折磨如:折割(折磨);折墮(折磨);折蹬(折磨;挫折);折挫(折磨);折墜(折磨;毀壞)
11.毀壞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孫子·九地篇》
zhé
【名】
賬冊如:存摺
按原數減去其中的成數如:打八折
漢字筆畫名
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法書要錄》
又如:橫、豎、撇、點、折
戲曲名詞。元、明雜劇劇本中的一個段落,每劇大都四折。其中可單獨演出的一折,叫“折子戲”
姓
折
摺
zhé
【動】
摺疊〖fold〗
摺疊環復。(往復環繞。)——明·魏禧《大鐵椎傳》
折藏之。——《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折袖(袖口翻出一塊的服裝式樣,供習武時穿用);折本(古代由長卷摺疊成的書本);摺扇
轉折;曲折〖turn〗
折遇牆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又三四折。——清·林覺民《與妻書》
折
摺
zhé
【名】
摺子如:經折;奏摺;折片(清代稱奏文為折片);摺奏(直達皇帝的奏章)
另見shé;zhē
折半
zhébàn
減半;打一半的折扣。
次品折半出售
折變
zhébiàn
方言]∶變賣;出賣實物,換成現款。
把衣物折變了抵債
摺尺
zhéchǐ
做成許多段、能折在一起的量尺。
折衝
zhéchōng
克敵制勝
折衝於談笑間
折衝將軍
ZhéchōngJiāngjūn
古代將軍的稱號。折衝,挫退敵方的戰車。
折衝將軍樂進。——《資治通鑑》
折刀
zhédāo
又叫“折刀兒”。能摺疊嵌入刀柄內的袖珍刀具。
藏族人用以防身或砍切物品的各種腰刀,多隨身攜帶。又叫“藏刀”。
摺疊
zhédié
把物體的一部分折過來與另一部分挨在一起。
把印好的書頁摺疊起來以便裝訂。
摺疊椅
zhédiéyǐ
可摺疊的椅子
折斷
zhéduàn
因受力過大或過分彎曲而斷裂。
從樹上折斷下來的樹枝。
折兌
zhéduì
折算兌換
折返
zhéfǎn
掉頭回來;折身返轉;折起翻上
折返線路
折縫
zhéfèng
反面先暗縫後再在正面緝明線的平厚接縫
折服
zhéfú
使屈服或服從
強詞奪理,不能折服人
信服;心服
令人折服
折福
zhéfú
因過分享用或不合情理地承受財物而減損福分(迷信)
折光
zhéguāng
光線從一種物質進入另一種物質發生的相對直線路線的偏離
晶體的折光強度有很大差異
折合
zhéhé
按一定的比價或單位換算
將法郎折合成人民幣
摺痕
zhéhén
指物體摺疊後出現的痕跡
把書翻到有摺痕的那一頁
折回
zhéhuí
半路返回
返回原路、原處
踏上她重又折回的原路
折價
zhéjià
從目錄價格或固定價格中降低的數額
折價物的折扣
把實物折合成錢
折價出售
按照比價折算
折簡
zhéjiǎn
寫信
〖王凌〗面縛水次,曰:“凌若有罪,公當折簡召凌,何苦自來邪?”帝曰:“以君非折簡之客,故耳。”——《晉書·宣帝紀》
也作“折柬”
折柬招之。——《聊齋志異·嬰寧》
折舊
zhéjiù
折算固定資產的老舊耗損
成本核算不含折舊
折舊費
zhéjiùfèi
會計上的金額,通常按資產原來成本的固定百分比來計算,該金額須定期記入支出賬內或從總收入中扣除,以彌補該資產的貶值
折扣
zhékòu
買賣貨物時按原價的若干成計價,如按九成,叫九折或九扣
以匯票的折扣動用銀行的基金
折攏
zhélǒng
在接縫處、槽或接合處彎起、提起
一張可折攏的醫院的床
折門
zhémén
分成幾片可以摺疊的門
折磨
zhémó
使身心承受痛苦
受疾病的折磨
折殺
zhéshā
指因享受過分而折福折壽(迷信),也用來表示承受不起
摺扇
zhéshàn
一種可以摺疊的扇子,用竹、木、象牙等做骨架,上面蒙上紙或絹
泥金摺扇
折射
zhéshè
光線或能量波從一種介質(如空氣)斜射入其速度不同的另一種介質(如水,玻璃)時發生的對直線路徑的偏離
折壽
zhéshòu
迷信者認為太受恩寵或過於享福會折損天然壽數
折算
zhésuàn
兩種不同標量之間的折兌計算
你折算一下二百元人民幣合多少日元
折頭
zhétou
[方言]∶折扣
折彎
zhéwān
尤指來回折彎而褶皺
折紋
zhéwén
皺褶;褶子
皮膚彈性差了,折紋就增多
折線
zhéxiàn
多條線段首尾依次相接組成的曲折連線
折腰
zhéyāo
彎腰行禮,現引申作“傾倒”意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
屈身事人
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梁·蕭統《文選·陶淵明傳》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折頁
zhéyè
書內的大張書頁或地圖,使用時必須打開
把印刷後的連線著的書頁按開數摺疊
摺椅
zhéyǐ能夠折起來的坐椅
折賬
zhézhàng
把實物折變成貨幣抵債
摺紙
zhézhǐ
把紙摺疊成各種物體的形狀的藝術
折中
zhézhōng
取正;調節,使之適中,現多指協調不同意見,使各方都能接受
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史記·孔子世家贊》
決獄折中,不殺無辜,不誣無罪。——《管子·小匡》
又作“折衷”
折中方案
折皺
zhézhòu
未被展平的摺痕(如在薄膜上的)
折轉
zhézhuǎn
掉轉;返回
逃竄的敵人突然折轉到山裡去了
折枝
zhézhī
按摩。枝通“肢”
為長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是折枝之類
摺子
zhézi
用紙摺疊而成的冊子,多用來記賬
折子戲
zhézixì
將全劇中相對獨自成戲的段子截取出來,進行專場表演的戲曲形式
折罪
zhézuì
抵償、彌補罪過
雖肝腦塗地,不足以折罪於萬一
折 (音she)
通志氏族略:折氏望出河西,宋為大姓,世守麟州,猶古諸侯;
姓氏考略云:出匈奴折蘭王之後。為古代匈奴族折蘭氏、鮮卑族折婁氏所改;
明陳士元<;萬姓總譜>-<;氏族大全>;齊國大夫折文子後裔;
南北朝何承天<;姓苑>-東漢折侯折像後裔;
郡望西河郡(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沿岸地區)。
鮮卑匈奴折氏郡望洛陽。五代折氏不是鮮卑匈奴後裔。
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是羌族折掘氏後裔,党項族;祖籍雲中,遠祖折華。党項族是隋唐時期部分羌族為拓展生存空間東進並融合其他當地民族演變而成的新種族,西羌是其前身。另外一篇折氏家族資料參看姓氏“折掘”;西元六世紀有羌族“莫折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義稱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來源之一,後改為單字折姓。
折姓罕見,族人聚居於陝晉邊一帶,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將門豪族。戲曲小說中楊令公楊業妻折太君就出於此族,“太君”是中國封建社會帝王對有功德的婦女的封號。折太君原名折賽花,是陝北府穀人,西北人讀“折”為音she,因姓氏罕見民間久而久之混淆為“佘”;折賽花曾祖父折嗣倫、祖父折從阮、父親折德扆(讀衣)、弟折御卿和後世的折惟昌、折繼閔、折克行、折可適、折可存等,皆為名將。《五代史》有折氏宗族傳記。折家數代東抗契丹,西御西夏,號稱 “折家軍”。折氏家族對楊家將忠心抗遼有很大影響,折楊兩家為世家。史稱折氏“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夏人畏之,益左廂兵,專以當折氏"“自從阮而下,繼生名將,世篤忠貞,足為西北之捍,可謂無負於宋者矣”(《五代史》)。
折氏宗族對聯“威震西夏易闡京房”上聯說北宋雲中人折克行,字遵道,初在軍府任職,因抵禦西夏兵有功,升知府州事。在邊境三十年,對內善撫慰士卒,對外戰功最多,羌人呼他為"折家父"。官至秦州觀察使。下聯說東漢廣漢人折像,字伯式,通京氏《易》,喜黃、老學說。預料到有變亂,於是把父親的資財都散發給親戚族人。
史載“折德扆世居雲中,為大族。父從阮,自晉、漢以來,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仕周至靜難軍節度使。其鎮府州時,署德扆為馬步軍都校。廣順間,周世宗建府州為永安軍,以德扆為節度使,時從阮鎮邠寧,父子俱領節鎮,時人榮之。”
“折氏據有府谷,與李彝興之居夏州初無以異。太祖嘉其響化,許以世襲,雖不無世卿之嫌,自從阮而下,繼生名將,世篤忠貞,足為西北之捍,可謂無負於宋者矣。”《宋史》傳253第十二;
折氏,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家族,屬党項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陝西府谷縣)一角之地,在宋、遼、夏、金角逐的舞台上活躍了200多年。宋代最重視清除割據勢力,為什麼容許這樣一個特殊家族存在?它的經濟、家風、婚姻、喪葬等有些什麼特點?它怎樣影響著社會,社會又怎樣影響了它?這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於折氏家族,戴應新寫過《折氏家族史略》一書,公布了考古調查中發現的墓誌,並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這些材料,結合宋代文獻作進一步研究。上篇從縱的角度分階段研究,下篇從橫的方面作專題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