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元代,南方戲劇圈既有雜劇演出,又流行以南曲為唱腔的戲文;戲文,最早出現於浙江溫州,稱為“溫州雜劇”,亦稱南詞。
後人為有別於北曲雜劇,簡稱之為南戲。代表南戲藝術最高成就的劇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記》。
“溫州雜劇”在它誕生的時候起,就已經具備了中國古典戲劇應具備的條件,是一個集結並融合前階段各種民間藝術形式,組成綜合藝術整體的中國古典戲劇典型。
起源
周貽白先生在《中國戲劇史長編》一書中說:“實則南戲最初既不叫‘戲文’,也不叫‘南戲”,而是名為‘溫州雜劇’。”(見該書127頁)。從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到宋淳熙年間(1174—1189),歷時七十年,這是南戲的萌芽時期。這一期間浙江流行的是“溫州雜劇”,或曰“永嘉雜劇”(溫州曾名永嘉郡)。
祝允明(1460—1526)《猥談》云:“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
明萬曆年間周祈《名義考》一書寫道:“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時謂之‘溫州雜劇’。
後漸轉為餘姚、海鹽、弋陽、崑山諸腔矣。”周氏所言前半與祝允明基夲相同,添了一句“後漸轉為餘姚、海鹽、弋陽、崑山諸腔矣。”顯而易見,他認為南戲的歷史應當由宣和之後出現的溫州雜劇算起,直到南戲諸腔的出現為止。
徐渭《南詞敘錄》說:南戲始於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二種實首之 。故劉後村有‘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唱蔡郎中’之句 。或雲宣和間己濫觴,其盛行則自南渡,號曰‘永嘉雜劇’,又曰:‘鶻伶聲嗽'。其曲則宋人詞而益以里巷歌謠,不葉宮調,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
徐渭說“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二種實首之”。他把永嘉人所作的這二種戲文視為南戲的開山之作,表明他承認永嘉是南戲的發源地。但他又說“或雲宣和間己濫觴,其盛行則自南渡,號曰‘永嘉雜劇’”,這與“南戲始於宋光宗朝”的觀點豈不自相矛盾?其實,在徐渭的文章中說得明明白白:“宣和間己濫觴,其盛行則自南渡”的是“永嘉雜劇”,而不是南戲。文章清清楚楚寫的是“南戲始於宋光宗朝”。顯然,這是對祝允明見解的修正。對徐渭的這段話,我們不妨理解為:永嘉雜劇是南戲之源,但永嘉雜劇不等於南戲。南戲萌芽於南渡以來盛行的永嘉雜劇,南戲的正式形成則在宋光宗朝。
特徵
徐渭《南詞敘錄》有兩處提到它的文體和音樂的特徵:“其曲則宋人詞而益以里巷歌謠,不葉宮調”、“‘永嘉雜劇’興,則又即村坊小曲而為之,本無宮調,又罕節奏,徒取其畸農、市女順口可歌而巴,諺所謂“隨心令”者,即其技歟?”一些專家根據徐渭的這個說法,得出溫州雜劇起源於民間歌舞小戲這個結論,而且似乎成為戲曲史界的主流看法。如錢南揚先生說:“南戲萌芽於南方民間的‘村坊小曲’,初為歌舞小戲。”①張庚、郭漢城先生主編的《中國戲曲通史》說“它(溫州雜劇)只不過是以民間歌舞加上一些宋詞的調子來演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而已。”(第84頁)“北雜劇是在金院夲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和演變,而南戲的根源則出自南方的民間歌舞小戲。在這個基礎上,又不斷吸收了宋雜劇和其它民間伎藝的成份,才逐漸走向成熟的。
南戲的萌芽
周貽白說:“南戲源出北宋雜劇,其用代言體扮演故事,而有劇夲的撰作,這是一件無可懷疑的事。”劉念茲先生《南戲新證》一書,雖然說了“(南戲)它來源於南方的民間歌舞小戲”,但他同時又說“南戲是北宋時期流行在廣大北方地區的雜劇藝術傳播到南方以後,和當地的民間藝術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戲劇藝術”(頁16)。該書對此有段精闢的論述:
北宋年間,金人入侵汴京,促成了北宋雜劇的分化、發展與流播。從文獻上看,它有兩條發展路線,一條是宋雜劇北流,隨金王朝的勢力從汴京經平陽——直到大都,成為金院夲,元雜劇的先驅。另一條是隨著宋王朝政治、經濟的南,宋雜劇流傳到南方,和當地的民間藝術結合,形成了南戲。(頁35)
趙景深先生在1981年為《南戲新證》所撰寫的《序》文中指出:至於南戲源流的探討,念茲先生曾根據文獻、文物和舞台遺響,以及他研究北雜劇,
在山西、河南地區多次實地調查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中國的戲曲藝術,無論北劇、南戲,都同出一源。具體來說,就是唐宋雜劇藝術,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各具獨特的基夲形態。因此,南戲源於民間小戲一說,他不偏執此論。除了南戲與民間小曲兩者關係密切外,唐宋雜劇應該是最重要的源頭。
趙老說“唐宋雜劇應該是(南戲)最重要的源頭”,切中肯綮,值得重視。念茲先生說的“宋雜劇流傳到南方,和當地的民間藝術結合,形成了南戲”,當是符合歷史情況的。北宋時,杭州為一都會,乃四方之所聚,百貨之所交,物盛人眾。雜劇有可能在北宋時已流傳到杭州一帶。隨著汴京失陷,宋室南渡,建都臨安,對江南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尤其是中原百戲伎藝)帶來了巨大影響。宋末元初江西南豐人劉壎(1240-1319)就有南渡後“汴都正音教坊遺曲猶流播江南”的記載⑶。所謂“汴都正音教坊遺曲”包括北宋雜劇(即所謂“五花爨弄”)、宋雜扮、大曲、唱賺、諸宮調等百戲伎藝。它們流傳到南宋都城杭州的情況,宋代的《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書均有記載。既然它們“流播江南”,溫州作為南遷移民的安置基地,當地亦會有流傳。“南渡以後溫州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由於溫州是浙江連線福建的通道,宋高宗南渡後先逃到溫州,如形勢惡化擬再逃往福建沿海;後紹興和議達成,便決定建都臨安(杭州)。宋太廟開始也設在溫州。溫州成為宋宗室貴戚聚居地,各色伎藝人也多匯集於此”。⑷“溫州雜劇”的產生,可能吸收了當地民間藝術的營養,但當時除了宋雜劇、宋雜扮、大曲、諸宮調、唱賺等百戲伎藝外,溫州有無土生土長的民間歌舞小戲,尚在未知之列,我們不能以臆想代替歷史實際。況且,溫州雜劇既然名為雜劇,當是北宋雜劇流播到江南之後的產物,當然也就承傳了北宋雜劇的藝術。它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必然也會吸收當地流行的(包括外地傳入的)各種民間伎藝的營養,並逐步融合,實現“地方化”。溫州雜劇起初仍是兼有歌舞、滑稽、說唱等藝術表演的“雜劇”,所以,溫州雜劇只能說是戲曲的萌芽,後來它演出戲文時,才變成以扮演人物、表演故事為特徵的代言體戲曲――南戲。
相關連線
劇本 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