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釋義
題目正名:北雜劇在演出前,通常會用兩句或四句字數相同的對句,表示出全劇的表演綱目,然後再以其中最為精簡確當的文字,作為本劇的劇名。示例
舉例來說,譬如白樸的《梧桐雨》雜劇的「題目正名」是:〔題目〕
安祿山反叛兵戈舉 陳玄禮拆散鴛鴦侶
〔正名〕
楊貴妃曉日荔枝香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然後這齣雜劇便以「正名」中的「梧桐雨」來命名。
再如馬致遠的《漢宮秋》雜劇的「題目正名」是:
〔題目〕
沈黑江明妃青冢恨
〔正名〕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
基本簡介
元明雜劇和南戲的劇情提要。用兩句或四句的韻語概括全劇主要關目,最後一句多是此劇的全名,而此句的末3字或4字多為此劇的簡稱。如元刊本關漢卿的《單刀會》,題目正名是“喬國老諫吳帝,司馬徽休官職,魯子敬索荊州,關大王單刀會”;《關大王單刀會》即此劇全名,《單刀會》即此劇簡稱。題目正名的作用,一般認為與近代戲園門口的廣告相似,用紙或木牌將劇情內容介紹給民眾以招徠觀者。每句一般在5字到8字之間,也有多到11字的。在刊刻劇本時或把它放在劇前,或放在劇後,名稱也不統一,或稱題目正名,或稱正目,也有隻稱為題目或正名的。有些已佚的劇目,從題目正名尚可推測出劇情概略。
名詞釋義
元雜劇在劇本的末尾,用二句或者四句韻,說明劇本的思想內容,作為全劇的收場語,這叫做「題目正名」。 元雜劇在劇本的末尾,用二句或者四句韻,說明劇本的思想內容,作為全劇的收場語,這叫做「題目正名」。 題目正名是在劇終時念出的,念的角色可能是副末。 題目正名是在劇終時念出的,念的角色可能是副末。 元雜劇的劇名,就是從題目正名最後一句中摘取,一是摘取三個字或四個字。 元雜劇的劇名,就是從題目正名最後一句中摘取,一是摘取三個字或四個字。
在<元曲選>中題目正名是這樣寫的;以關漢卿的< 竇娥冤 >為例: 在<元曲選>中題目正名是這樣寫的;以關漢卿的< 竇娥冤 >為例:
題目秉鑑持衡廉訪法正名感天動地竇娥冤
題目正名應該是合起來一起說的,不是「題目」與「正名」,而是「題目」的「正名」;在「題目」下加一個「正名」兩個字,是對題目的簡稱而言。 題目秉鑒持衡廉訪法正名感天動地竇娥冤
題目正名應該是合起來一起說的,不是「題目」與「正名」,而是「題目」的「正名」;在「題目」下加一個「正名」兩個字,是對題目的簡稱而言。 是戲曲中的人物類型,它是戲曲中不同人物和表演上的不同需要劃分,如生、旦、淨、末、醜等。 是戲曲中的人物類型,它是戲曲中不同人物和表演上的不同需要劃分,如生、旦、淨、末、醜等。
元雜劇的角色在<元曲選>中把角色概括一下,一致分為末、旦、外、淨、醜、雜這六種類型,其中以正末、正旦為主。 元雜劇的角色在<元曲選>中把角色概括一下,一致分為末、旦、外、淨、醜、雜這六種類型,其中以正末、正旦為主。
末類:末是劇中男角,有正末、副末…..。 末類:末是劇中男角,有正末、副末…..。
旦類:旦是劇中的女角色,有正旦、副旦…..等。 旦類:旦是劇中的女角色,有正旦、副旦…..等。 各種旦類角色都以簡稱作「旦」正旦是劇中女主角。 各種旦類角色都以簡稱作「旦」正旦是劇中女主角。
外類:元雜劇中的外,可扮男角,也可以扮演女角;可扮演末類角色,可扮演旦類的角色,也可以扮演淨類角色,但是大都是末、旦、淨的次要角色。 外類:元雜劇中的外,可扮男角,也可以扮演女角;可扮演末類角色,可扮演旦類的角色,也可以扮演淨類角色,但是大都是末、旦、淨的次要角色。
雜類:大多是角色不明的角色名稱。 雜類:大多是角色不明的角色名稱。
淨類:淨在劇中可扮演男角,也可以扮演女角,分為淨、副淨、中淨。 淨類:淨在劇中可扮演男角,也可以扮演女角,分為淨、副淨、中淨。
醜類:元雜劇中好像沒有「醜」這一個角色,大部份都是由淨來扮演。 醜類:元雜劇中好像沒有「醜」這一個角色,大部份都是由淨來扮演。
源起 源起 體制 體制 折數和楔子 折數和楔子曲、白、科 曲、白、科
題目和正名 題目和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