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

犀角雕

犀角雕,明清時期,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材質中來,這樣,形狀眾多、花紋各異的犀角杯就脫穎而出,聞名於世。

概述

犀角雕犀角雕 作品

“犀角雕”,顧名思義就是用犀牛角雕刻而成的器物。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懂得利用動物的牙、角、骨等製作器物,牙、角、骨是動物軀體的最堅實部分,以其製成的器具,既美觀,又耐用。犀角是非常名貴的牙角料之一,在中國古代它與夜光璧明月珠碧玉相提並論,是只有皇帝和貴族才能享用的物品。

《韓詩外傳》記載:“太公使南宮适至義渠,得駭雞犀以獻紂”; 《漢書》記載:“尉佗獻文帝犀角十”。由此可見,犀角在古代已是異常珍貴。當時中國不產犀角,所用犀角大多依靠進口。同時,犀角本身也是一種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所以常被用來製成杯子,盛放在犀角杯里的酒能吸收犀角本身的藥性,達到強身護體的功用。

犀牛角的存世量有限,且料源也十分珍罕。中國不出產犀牛,所以即使在古代,犀牛角也屬於珍稀物品,多是通過進貢、貿易等渠道進入中國。犀牛角流入中國,據悉是從鄭和七下西洋之後開始的。明成祖朱棣時期,先後幾次派鄭和出使南洋、東非等地,加強中國與亞非國家的交往,犀角正是從這些地方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推進了犀角雕刻工藝的發展。

流派

犀角雕犀角雕 歲寒三友紋

犀角是犀牛吻上所長之角,有一角、二角,也有三角的。角為圓錐狀,略彎,長短不等。犀角有較粗的直線紋,角的頂端有蜂窩狀砂眼,利用其天然形態取材制器。犀牛角質地堅硬而細密,有純黑色,稱黑犀角;有純黃色,色如黃金;有帶紋理者,如黑色中帶黃色紋理,或黃色中帶黑色紋理。有的紋理宛如龍、山水、日月星辰等狀,但大多呈魚子或小米狀,稱為粟紋。

據介紹,中國犀角雕刻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流派:一是北京派,代表宮廷藝術,取材厚、大,表現皇室題材,工藝精美,不計工本材料;二是蘇州派(包括嘉定),工巧薈萃、講究文人氣息,多取材蘭亭雅集、東坡游赤壁等題材,用料次於皇家;三是廣東派,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以花卉為主,用料較薄。

中國歷史上犀角雕刻工藝在明清達到高峰。現存的亞洲犀角雕刻作品絕大多數(超過95%)是明清時代的作品。工匠也主要集中在蘇州揚州南京杭州廣州等地,清朝宮廷大約自雍正時期起開始製作犀角器,至乾隆時期達到鼎盛。清宮廷犀角來源於越南、南掌(在今寮國境內)、暹羅(今泰國)等國進獻的禮物和各地督撫的貢品。犀角器因受形狀的限制除以整角製成酒杯外,尚有益、碗、缽、洗、盒、鼎、爐、瓶、筆山、筆架、花籃、盆景、扳指、嵌件以及供欣賞陳設用的人物、動物等雕刻。

技法

犀角雕犀角雕 文殊青獅坐像

犀角雕刻作品除了看材質,還要看製作年代、雕刻流派以及是否名家手筆。目前留存於世的犀角雕製品基本為明清兩代所制。技法上主要有圓雕淺浮雕高浮雕等。

圓雕一般以犀牛角為雕料,雕刻成立體的造型。這種表現手法要求雕刻者有嫻熟的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及創造能力。一些桌案擺件和人物類雕像採用這種表現手法。清代的圓雕人物,風格稍顯繁瑣,已比較注重衣褶的刻畫,更增加質感。鑒於犀牛角材質的本身限制性特點,圓雕是犀角雕的主要形式之一。浮雕則是在平板材上表面立體的層次的雕刻方式,在造型上有明顯的前後層次關係和半立體效果。淺浮雕是陽紋雕刻中低於高浮雕而又高於薄地陽文雕刻法,屬於平面雕刻,但具有明顯的層次感,多數犀角雕都運用此法。高浮雕則是介於圓雕和平面雕之間,屬一種半立體的雕刻形式,具有較強的空間感。用高浮雕法製作的犀角杯,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其表面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形成了畫面立體形於平面之上,浮雕效果十分突出。

此外,犀角杯的圖案裝飾也常用陰線、陽線、平凸、隱起、起突和鏤空等雕法。鏤空雕一般用於把手,雕成枝梗或松樹和雜樹的枝幹,仿古杯鏤空把手有時雕龍、螭等盤繞。此外,有的以整個犀角製成天然形的犀角光素杯,還有的用犀角零料製成無把或單把的酒杯。清宮犀角器所用材料有犀角和廣角兩種,其中天然形、山水形、人物形、仿古形等犀角杯多用犀角製成,而花形杯則多以廣角製成。兩者顏色不同,前者黑紫色,後者尖部灰黑,下部淺黃。有許多犀角器經染色或塗漆後呈濃深發亮的黑紫色,本色者需經燙蠟以保護器表光潔。

按造型,犀角杯可分為單柄或雙柄,杯式,碗式,高足,三足,槎式,葉式,雙聯,水注,瓶壺等。按內容,犀角杯可分為素身,花卉動物,仿古青銅器題材,和人物故事風景四大類,其中花卉動物的犀角杯最多,其次是仿古題材的,再其次是人物風的,最後是素身的。

明清雕品

犀角雕犀角雕 布袋和尚 明 高6厘米

明清時期,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材質中來,這樣,形狀眾多、花紋各異的犀角杯就脫穎而出,聞名於世。

明代的犀角雕刻製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藝人們利用犀角扁底尖頂的形狀,雕鏤成花紋各異的杯、爵等酒器。當時,由於中國與南亞交往比較密切,又與非洲各地有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犀角便也由這些地方源源輸入,這對犀角雕刻工藝的發展推進很大。

犀角雕刻與竹、木、金、玉的雕刻藝術同為藝林珍賞之品。根據文獻記載,明代的鮑天成是專治犀角的名匠,此外明代的濮仲謙除精於竹、木、牙、玉石雕刻,在犀角製作上也頗負盛名。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江蘇無錫的著名匠師尤通也以雕刻犀牛角杯聞名,曾征入宮廷,人稱“尤犀杯”。他們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能用犀角、象牙、各種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種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墜、髮簪及印章之類,精妙絕倫,與當時蘇州的琢玉名手陸子剛齊名,在江南頗享盛譽。

此佛像以明黃色犀角圓雕而成。作者巧用角尖棕褐色部分雕頭臉,配以紫檀木蓮台,色調上冷暖成趣,突出了袈裟服飾,增強了整體質感,刀筆圓渾,筆勢舒暢。選布袋和尚抱膝小憩造型,突出了笑和尚的詼諧,強調了彌勒佛的敦厚,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是犀角雕中的極致之作。

犀角雕仿古代青銅器紋飾,透雕螭虎,古香古色,渾厚蒼深。對於犀角杯的斷代,一般來說是先看其構思隨形,刻工簡布局疏朗的是晚明;構思有創意工精不簡的是早清;布局繁複匠氣重的是乾隆;有複雜鏤雕的整支雕杯是晚清。這反映了工匠在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從惜材如金實用出發,發展到純粹迎合買家求繁求奢侈的心理。然後是看腳:鏤雕足,平足,足淺的相對較早(比如明或早清),足深的較晚(如乾隆及以後)。最後看色:染色成蜜色的大體上較早(比如明或早清),淡褐或褐色的乾隆為多,而黑褐色或黑色的多半是清後期作品。這反映了時代審美風格的變化。

小知識

犀角雕犀角雕 蟠螭杯 清 高14厘米

犀角在商周、秦漢時已被視作珍貴的物品了,犀角之所以珍貴,一是物以稀為貴,犀角比象牙更為難得;二是犀角可以入藥。在犀角的成分中含角質及碳酸鈣、磷酸鈣、酪氨酸等,是清熱、解毒、定驚、止血的重要藥品之一,因其性涼,能夠通關開竅、退燒、治偏癱和心腦血管硬化等病症。

在古代,人們對犀角的藥性已有充分的研究。正因為人們認識到它具有藥用的功能,所以從商周時期起,古人就曾“以角為觚”,將它刻製成飲酒的器皿,企望在飲酒的同時,將藥力溶於酒中,達到療病養身的效果。古代南北朝石刻壁畫中,尤其是飲宴圖中,可看到達官貴族手中高舉犀角觚杯,祝酒慶賀。宋代文獻中也時常有關於犀角做杯的記載,正因為犀角原料珍貴,醫用價值高,所以宋代文人將犀角與珠玉、象牙等,比喻為“有悅於人之耳目,而不適於用”的奢侈之品而予以排斥,民間難以見到精美的雕刻製品。

在早期的文獻中未見到過有關犀角染色的記載,到明代時,才從文人筆記中得到一些傳說。據說,著名的牙角雕刻尤侃在少年時,就已學會了雕刻犀角的技術,同時他又探索著染色的技巧。有一次,他的父親從親戚家借來了一件雕刻十分精美的犀角杯,於是,尤侃便仿造這件犀角杯的紋飾和款識認真地刻制起來。刻好之後與原件相比,美中不足的是顏色差異很大,新杯色淡。尤侃采來了一些鳳仙花(又名指甲草),搗爛後像染指甲一樣敷在犀角杯上,使花汁的顏色透過犀角表層深入到很淺的犀角角質層下,變成微紅的顏色。犀角杯經過紅色鳳仙花汁液的浸染,與原來的棕褐色混成一體,成為褐紅色。尤侃將染好的犀角杯與原犀角杯一同持去給他的親戚看,他的親戚也分辨不出哪件是原作,哪件是後刻。從此,尤侃的雕刻技術和染色技巧越來越高,名氣也越來越大。後來人們就不再稱呼他的名字,而叫他“尤犀杯”。他終因手藝高超和技術精湛,在康熙時被征入內苑(即皇宮造辦處),專為皇帝服務。

尤侃探索犀角的染色技術的故事,並不是憑空想像。犀角色澤深沉,褐中微泛紅色,表面有一層光亮,似包有一層亮漿,有的犀角透過蟲蝕的洞孔觀之,發現內層黃淡,有明顯的色層。這並非是後者仿造,而是為使犀角色澤形成古香之狀,在刻制後染上色澤,又經長時間的把玩,使色澤層加厚,更為深沉牢固。

收藏須知

犀角雕犀角雕 螭虎杯 清 9.3×12.1×9.5厘米

犀角杯的四個大類中,一般來說,犀角杯的價格取決於三個方面:一是大小造型包漿,二是題材布局雕工,三是款。從大小而言,長16厘米或以上的就是大型。造型以槎式為最貴,花卉題材的須呈現自然美,仿古題材的須規整。包漿以古樸油潤為上,枯槁乾躁為下。題材方面普通花卉的最好有龍,普通仿古的也最好有龍(不是普通造型的例外),人物風景的最好是有名的人物故事。雕工方面最好富於變化,既有深浮雕也有淺浮雕,龍的雕刻以龍形矯健生動為上。犀角杯中帶款的並不是很多,但若有帶名家款(如鮑天成、尤通等)或有史料記載的工匠款便會大大提高其身價。

近幾年來,國際拍賣場上的犀角雕刻品尤其是中國明清時期的犀角雕刻品價格飛漲,吸引了不少著名的國際藏家。許多普通收藏者對此也躍躍欲試。專家指出,收藏犀角雕刻品一定要注意風險。主要的風險有兩種:

一是要提防贗品。隨著近年來犀角雕的身價上揚,市場上的贗品也屢見不鮮,因犀角材質的價格越來越高,因此絕大多數贗品採用其他動物角雕來濫竿充數,常見的有採用水牛角、羊角來混水摸魚,也有利用高科技手段,將樹脂加工後仿製而成。這些仿製的“犀角”雕製品價格往往在1000~3000元之間,通常這類贗品從價格上就可判斷。

二是防範法律風險。由於近年來犀牛的數量急劇下降,已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成為世界上的稀有動物,大多數國家都已經立法禁止犀牛角的交易,並對違法者課以刑法。因此作為一種十分珍貴的獸角--犀角,在交易時需要考慮法律上的限制,尤其是犀角材質及新品更加要小心對待,特別要提醒出入境的朋友,在攜帶犀角雕時必須了解中國與到達國和地區的法律規定,以免不慎導致官司纏身。當然,一些古代製作的犀角雕依然可以收藏和投資,主要在法律規定允許的範圍內,可以儘量放心收集和投資,無須因噎廢食。

中國傳統文化(2)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傳統藝術、習俗、文化等領域更能體現出它的深厚底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