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蘭陵王入陣曲》是唐代假面舞蹈,根據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記載,起源於北齊,盛行於唐代,又稱《代面》、《大面》。此舞是表現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作戰的勇猛英姿,為帶有簡單情節的男子獨舞。
高長恭身型高大健壯、性格勇敢有膽略,但面貌卻秀美如婦人,他自覺作戰時因面容俊美柔和不足以威懾敵人,每臨陣時必戴上形象凶厲之木雕假面(面具)。他勇猛善戰,戰功卓越,且十分關愛戰士,《北齊書》:“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故深得將士愛戴。
最著名的一次戰役是邙山之戰(今洛陽西邊),北周發兵10萬攻打北齊,並大敗北齊軍於邙山,進而圍困北齊首都洛陽。高長恭帶領5百騎士救援,兩次沖入敵陣,在洛陽西北的金墉城遭到圍困,由於戴上假面,城上齊兵都認不出來者何人?懷疑是敵人的計謀。敵眾我寡戰況危急之際,蘭陵王摘下假面對守城齊軍示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立刻放箭射敵並開城與敵決戰,北周軍大潰而逃,為慶祝勝利並讚頌蘭陵王的威猛,將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舞邊歌。
蘭陵王介紹
蘭陵王,姓高、名肅、字長恭,又名孝瓘,是北齊神武皇帝高歡之孫、文襄皇帝高澄第三子,祖籍為河北滄州景縣一帶人。蘭陵王長得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武藝高強。北齊乾明元年(公元560年)三月封為徐州蘭陵郡主,(蘭陵郡在今山東棗莊市東南)故稱蘭陵王。後因屢建戰功.封增邑l500戶轉中領軍,加開府儀同三司等職。
蘭陵王平時為人和善,對部下十分關心,就是一點瓜果,也要與將士分享。武成皇帝高湛很賞識他的武功,曾命給他買妾20人,蘭陵王選受其一,其餘拒之。
蘭陵王雖然武藝過人,長得英俊,但每次與敵人對陣,因其容貌和善,敵人並不畏懼,他也常為此苦惱。後來想了一個辦法,叫畫工給他繪製了許多兇惡的鬼臉(亦叫大面),每逢出戰的時候任選一個戴在臉上,以利嚇唬敵人。後來在冀南農村兒童喜戴鬼臉的習俗也淵源於此。有一次,蘭陵王與段韶等人共討板谷,(今河南洛陽市東南)。不久又攻定陽,(今山西吉縣附近)段韶在軍中患病,蘭陵王勇冠三軍,指揮將士作戰。周軍大將楊范固守不降,蘭陵王見此地勢險要,三面重澗,唯東南一處可以出走,於是埋伏將士千餘人,是日深夜,周軍果然從此突圍,蘭陵王一聲號令,北齊軍伏兵四起,猛烈攻擊,把周軍打得大敗,楊范等人全部被俘。北齊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齊軍被周軍圍困於邙山,蘭陵王為中軍,親自率500騎出擊,躍馬揚鞭隻身殺進重圍。周軍見蘭陵王英勇無敵,便傾刻瓦解,在逃亡中擁擠墜入溪谷而死者甚多。這次戰役北齊軍取得了大勝。蘭陵王等班師回朝舉國同慶。文人樂手,寫詞作曲,載歌載舞,《蘭陵王》詞牌與《蘭陵王入陣曲》由此產生。
蘭陵王遭賜死
遭皇帝妒嫉賜死
邙山大捷以後,皇帝高緯(高湛的兒子,與蘭陵王是堂兄弟)對蘭陵王說:“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蘭陵王回答說:“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這一回答觸犯了皇帝之忌。後主害怕蘭陵王將來奪取他的皇位,乃於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命徐之范(太醫徐之才之弟,有醫術)用毒藥害死了蘭陵王。蘭陵王安葬於鄴城西北。也就是現在磁縣城西南劉莊村東。北有封土,南有碑樓,石碑總高4.08米,碑身高2.26米、寬1.17米、厚0.34米,隸書碑文兩面刻,碑刻19行,行36字,碑額篆書:“齊故假黃鉞太師太尉公蘭陵忠武王碑”十六字。首行刻有“王諱肅,字長恭,勃海人,高祖神武皇帝之孫,文襄皇帝第三子也……。”據《北齊書》帝紀卷五記載:“乾明元年,封文襄第二子孝珩為廣寧王,第三子長恭為蘭陵王”。《北齊書》列傳卷十一又載;“蘭陵王長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在一本書里記載不一,先說蘭陵王排行第三,又說排行第四,究竟行幾?應以碑文為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據《北齊書》卷十一記載:“蘭陵王不得母姓名”,而排在他前邊的孝琬是神武皇帝的嫡孫,文襄皇帝嫡子,東魏孝靜皇帝的外甥,勢力最大,孝琬就是比蘭陵王晚生幾個時辰,也是會排在前面的。但死後刻石仍記述了真實情況,所以碑陽首行就明確的指出,蘭陵王是文襄皇帝第三子也。這裡為糾正史書之誤,找到了可靠的依據。
蘭陵王死後,歌頌他的詞曲仍在民眾中廣為流傳,慢慢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格式。《舊唐書》卷二十九記載:“蘭陵王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他和當時的《拔頭》、《踏搖娘》、《窟壘子》等,均為歌舞戲。《蘭陵王》詞牌共三段,24板,計136個字。這個舞、曲均始於北齊,隋朝時收入皇宮,唐朝初年廣為傳唱。唐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置教坊於蓬萊宮側,以《蘭陵王入陣曲》非正聲,遂禁演之。
保存情況
中土失傳千年 日本仿習保存
《蘭陵王入陣曲》在北齊時是戰鬥型舞劇,但到唐朝時已經變成“軟舞”,原來的作戰英姿早已不見。唐代將此舞歸入“歌舞戲”類,與《踏謠娘》、《拔頭》並列。
此劇在中國已失傳千餘年,只能憑史書上的記載知道一些大概情況。1950年代中期,中國著名京劇演員李少春在訪日期間,曾看到日本有人表演《蘭陵王》,覺得十分新奇,就向表演者學了回來。其舞蹈節奏緩慢,步法凝重,動作英武威嚴,造型步態與中國戲曲舞蹈的動作十分相似。
早在漢魏時期,日本文化已與中國文化先有接觸。隋唐時代中日交流達到頂峰,日本向中國陸續派出20多次遣唐使團,每次人數多者可達200至500人,其中的文化使者就將唐代的許多樂舞學了回去。在《日本史·禮樂志》中,明確寫出是由中國漢、唐時傳入的樂舞就有150部之多,對《破陣樂》、《蘭陵王》、《春鶯囀》、《泛龍舟》等都有翔實的記載。
日本《舞樂圖》中繪有《蘭陵王》舞姿,題記:“蘭陵王,唐朝準大曲,一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