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白

賓白是指古代戲曲中的道白,其作用主要是用來交代人物或介紹劇情(敘述情節)。賓白的形式則主要有對白、獨白、旁白(也叫“背雲”)、帶白等。其中最有典型性的是獨白中的定場白。

簡介

讀音:bīn bái

詞性:名詞

解釋:戲曲中的說白

備註:中國戲曲藝術以唱為主,所以把說白叫做賓白。

概念

元雜劇以唱為主,以說白為賓,所以說白稱為“賓白”。 元雜劇劇本的雲白,被稱為“賓白”,這稱呼是否在元代雜劇乃至宋代南戲演出中就已出現,已難查考,今天只能見之於明人記載中。“賓白”在後世戲曲中也叫“道白”或“說白”。

辨證

前人對雜劇中的賓白大致有兩種解釋:徐渭《南詞敘錄》:“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易曉也。”單宇《菊坡叢話》;“北曲中有全賓全白。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
前者是在雜劇注重歌唱的前提下所作的推測性解釋,後者是從訓詁角度作的考訂性說明。可能後者說法比較正確。

分類

1、韻白:包括上場詩(或叫定場詩)和下場詩,一般四句或八句,也有二句的,又可叫上場對、下場對。如《漢宮秋》第一折王嬙出場先念上場詩:
一日承宣入上陽,十年未得見君王。良宵寂寂誰來伴,唯有琵琶引興長。
 第四折漢元帝下場詩:葉落深宮雁叫時,夢回孤枕夜相思。 雖然青塚人何在,還為蛾眉斬畫師。
2、散白:
帶云:是腳色在歌唱時插入說白,起串聯解釋唱詞的作用。
背云:即現代戲劇中的“旁白”,又叫“內心白”,把“暗想”交代給觀眾。
內云:是腳色在未上場之前在後台和台上的腳色對話,還有的是台上腳色和後台人員對話。
 如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佛印和尚要行者置備酒肉款待蘇東坡,行者向著後台說:“山下俗道人家,有一百八十多斤的豬,宰一口兒”,於是出現“內雲”:“忒大沒有”,後又有“內雲”:“忒小沒有”。這“內雲”代表不出場的“俗道人家”說話。
3、獨白,定場白、沖場白、背白、帶白、下場白。
•定場白第一折(淨扮賽盧醫上,詩云)行醫有斟酌,下藥依《本草》。死的醫不活,活的醫死了。自家姓盧,人道我一手好醫,都叫做賽盧醫。
•沖場白第二折(賽盧醫上,詩云)小子太醫出身,也不知道醫死多人。何嘗怕人告發,關了一日店門?
•旁白(背白)《竇娥冤》第一折:(卜兒背雲)我不依他,他又勒殺我。罷、罷、罷,你爺兒兩個,隨我到家中去來。
•帶白《竇娥冤》第四折【七弟兄】你只為賴財,放乖,要當災。(帶雲)這毒藥呵,(唱)原來是你賽盧醫出賣,張驢兒買,沒來由填做我犯由牌,到今日官去衙門在。
下場白•《竇娥冤》第二折:
(賽盧醫做慌科,雲)大哥,你放我,有藥,有藥。(做與藥科,張驢兒雲)既然有了藥,且饒你罷。正是:“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下)(賽盧醫雲)可不晦氣!剛剛討藥的這人,就是救那婆子的。我今日與了他這服毒藥去了,以後事發,越越要連累我。趁早幾兒關上藥鋪,到涿(zhuō)州賣老鼠藥去也

記載

雜劇中有所謂“賓白”。然而,就現存元代戲曲劇本來看,南戲提示說白用“白”,雜劇一般用“雲”,少數用“白”。惟《元刊雜劇三十種》有兩處出現“賓”字,一處在《氣英布》第一折:(正末)云:小校那裡!如今那漢過來,持刀斧手便與我殺了者!交那人過來。(等隨何過來見了)(唱賓)(正末雲)住者!你休言語,我跟前下說詞那!(等隨何雲了)(正末唱)

另一處在《李太白貶夜郎》三折:“(賓):你問我哪裡去?(唱)……”徐沁君先生注云:“賓,當即‘賓白’之簡稱。‘賓白’亦即說白。”(註:徐沁君:《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中華書局,1980年,第495頁。本文引元刊雜劇均見徐校本,以下不再注出。)但“唱賓”是怎么回事?姑且推斷,“賓”可能是介於唱與白之間的念誦,或類似現今戲曲中的韻白。

作用

賓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間,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稱為“帶白”)。它不僅用於敘事,還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對於表現劇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說法。
曲中賓白乃是戲曲敘事性的最佳體現方式,但到了明代卻江河日下,地位竟至為“妾婦”,成為曲詞的陪襯。為了挽回這種頹勢,身兼商人與文人的李漁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賓白創作理論,對後世戲劇有著十分重要的啟迪作用。而這些都是來源於他那鮮明的商業意識。
“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徐渭《南詞敘錄》)賓白在曲中雖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卻落到了為賓、為末著的地步。因為在那些詞曲創作的文人看來:首先,中國文學自古就有音樂的傳統,詞曲入樂而賓白不入樂,故而其地位只能處於妾婦之勢,“白謂之賓白,蓋曲為主也”(凌濛初《譚曲雜札》);其次,他們填詞之先就有重文輕白的傾向,故而填詞之時,一氣呵成,少有空白留與賓白,而到了明代,則出現“其賓白,則演劇時伶人自為之,故多鄙俚蹈襲之語”(臧晉叔《元曲選·序》)的偏見;第三,白為口語方音,與曲詞中的典雅文言相比,自然要被他們所鄙、所棄。賓白不為文人所重,似乎可有可無,甚或而為伶人臨場之即興。賓白果然能如此嗎?笠翁自有說法:“嘗謂曲之有白,就文學論之,則猶經文之於傳注;就物理論之,則如棟樑之於榱桷;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於血脈,非但不可相輕,且覺稍有不稱,即因此賤彼,竟作無用觀者。故知賓白一道,當與曲文等視,有最得意之曲文,即當有最得意之賓白,當使筆酣墨飽,其勢自能相生。”
面對賓白江河日下的頹勢,首先是孟稱舜提出:“或雲元曲填詞,皆出辭人手,而賓白則演劇時伶人自為之,故多鄙俚蹈襲之語。予謂之元曲固不可及,其賓白妙處更不可及。”(武漢臣《無賜老生兒》眉批)李漁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之上,從八個角度,即聲、語、詞、字、文、意、方言和漏孔八個方面,提出了創作賓白的八大要素。綜觀這八個方面,其中語求肖似、詞別繁減、文貴潔淨、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時防漏孔六個方面皆為文學創作之標準,而不獨為劇創之準繩。這八個方面是李漁“以元曲為楷模,以近日風氣為背景”提出的,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高度,更是來源於實踐創作,並對後人的創作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歷史

明初朱有dùn的雜劇,凡宣德刊本,都在劇名下標有“全賓”二字,後來的本子都將此二字刪去,可推知“賓白”在後來的劇本中不大用了。但臧晉叔《元曲選序》、沈德符《顧曲雜言》,及王驥德、李漁等人,都屢屢提到“賓白”,尤其是王驥德的《曲律》與李漁的《閒情偶記•詞曲部》,都有專論“賓白”的部分。他們在論述中往往將“賓白”等同於說白,給人造成了二者相同的印象。

“白”早就有陳述、表白的意思,這在《楚辭》《史記》中都有用例。但元雜劇為什麼不用“說白”,或直接用“白”,而用了一個令人費解的“賓白”?明代人對此有三種解釋:一、《南詞敘錄》“賓白”條:“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易曉也。”(註: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246頁。)凌濛初《譚曲雜zhā》同。二、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五“曲賓白”:“北曲中有全賓、全白,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註:李詡:《戒庵老人漫筆》,中華書局校點本,1982年,第194頁。)明•姜南《報璞簡記》、單于《菊坡叢話》同。三、焦循《劇說》引毛西河《西河詞話》:“若雜色入場,第有白無唱,謂之‘賓白’。‘賓’與‘主’對,以說白在‘賓’,而唱者自有主也。至元末明初,改北曲為南曲,則雜色人皆唱,不分賓主矣。”(註: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第97-98頁。)

近世戲劇史著作,一般都不考究“賓白”的本義和來歷。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引明•姜南《報璞簡記》“兩人相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云:“則賓、白又有別矣。”(註:《王國維戲曲論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第81-82頁。)似同意此說。王季思《西廂五劇注》引《菊坡叢話》略同。(註:王季思:《西廂五劇注》,浙江龍吟書屋,1944年,第37頁。)徐扶明《元代雜劇藝術》則大體同意《南詞敘錄》的解釋。(註:參徐扶明《元代雜劇藝術》,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第201頁。)

“賓白”的來歷與其念誦方式有關,不能迴避。
一般認為,“賓白”的遠源是漢賦的主客問答,近源則是佛教論議的“賓主往復”。

從文體上說,漢賦中的許多作品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馮沅君曾對這一形式及其與戲劇的關係給予了關注,並引班固《西都賦》中“西都賓”與“東都主人”的一段對話作為說明。(註:參馮沅君《漢賦與古優》,《馮沅君古典文學論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8-94頁。)漢賦的問答方式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明確提示主與客,而用杜撰出來的“子虛”與“烏有”、“無為先生”與“虛然子”等人物展開對話;一類則明確有主客之分,例如枚乘的《七發》,以“太子曰”、“客曰”交替展開鋪陳,其中“客”居於話語中心,最終是主人(太子)為“客”的一番話“@③然汗出,霍然病已”。(註:費振剛等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21頁。)東方朔的《答客難》、楊雄的《解嘲》、班固的《西都賦》、《東都賦》、《答賓戲》則是主人居於話語中心。其中班固的作品出現“賓曰”的提示。“賓曰”即“賓”首先發問,接著是主人一段很長的回答。賦,是有聲的。《漢書•藝文志》云:“不歌而誦謂之賦。”賦的吟誦方式早已存在,《左傳》記誦《詩》多用“賦”,例如“文公十三年”記:“文子賦《四月》,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採薇》之四章”,(註:中華書局影印阮刻本《十三經註疏》,第1853頁。)此處所謂“賦”就是吟詠、誦讀的意思,它在節奏、音調兩方面既不同於唱也不同於說。范文瀾《文心雕龍•詮賦篇注》云:“竊疑賦自有一種聲調,細別之與歌不同,與誦亦不同。”(註: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137頁。)王小盾認為,周代“六詩”中的“賦”是用雅言朗誦,與“風”(諷)用方言誦讀相對。(註:參王小盾《詩六義原始》,《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第1輯,第1-56頁。)用今天的話說,“賦”就是用官話朗讀。漢賦的念誦當亦如之。總之,漢賦的主客問答有兩層含義:從文體上說,賓客一方問難,主方作答;從音聲方式上說,是使用介於說與唱之間的念誦。

元雜劇中的“賓白”,應當也同樣具有這兩層意義。以往的解釋(“兩人對說曰賓”),揭示出第一層含義;而元刊雜劇中“唱賓”的提示,暗示出第二層含義。姑且推測,凡使用官話對白的,即為“賓白”。

現代觀點

最近有學者提出,漢譯佛經的誦讀方式主要來自漢賦。(註:參伏俊璉《漢譯佛經誦讀方式的來源》,《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第95-98頁。)如前所述,漢賦是以雅言朗讀。而佛經的念誦主要採用轉讀,其區別是相當明顯的,限於篇幅,此處不予置辨。但不論朗讀或轉讀,都與散說有別。漢賦的雅言朗誦,論議的“賓主往復”,採用的都是介於唱與說之間的誦。元刊雜劇兩次出現“賓”,一次為“唱賓”,一次則提示插在唱中的白語,或即是“帶雲”,這應當不是偶然的。我們推測,“賓白”應當是使用唱與說之間的念誦來完成的。

賓白與表白

元雜劇劇本中又有“表白”,也是念誦、吟誦的意思。例如《望江亭》第三折楊衙內作【西江月】詞,譚記兒云:“相公表白一遍咱”,楊念詞云云。《薦福碑》第二折張鎬作詩訖,云:“詩寫就了,我表白一遍咱。”《竹葉舟》第一折陳季卿作【滿庭芳】詞,云:“長老,待小生表白與你聽者。”又第三折作詩畢,謂婦云:“詩寫就了也,待我表白一遍,與你聽咱。”《碧桃花》第四折徐碧桃出張道南所作【青玉案】詞,向眾誦之,唱云:“我對著眾客,展開表白。”(註:以上數例分別引自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第1卷,第146頁,第2卷,第90頁,第4卷,第645、660頁,第6卷,第677頁。)
孫楷第認為,戲曲中之“表白”,乃來自《宋高僧傳》中之“表詮”。其本來的意義是“梵音之急疾者”,到雜劇中是“不歌而誦者”。他還指出,佛教之“表詮”,與戲曲中的判斷、命令、及論贊之詞,皆用偈頌體,均用念誦而與散白有別。(註:參孫楷第《唐代俗講軌範與其本之體裁》,原文發表於1938年,後收入《滄州集》,中華書局1965年,第1-60頁。本文所引孫楷第文均見此處,以下不另注出。)所言甚是。但佛教文獻中本來就有“表白”的術語,雜劇可直接借用,似不必從“表詮”轉來。
依筆者所見,佛教文獻中的“表白”大約有四種意義。首先是稟告、告白的意思。唐·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有“又燒名香,表白諸佛”語,(註:《大正藏》第37冊,第262頁。)隋釋智yǐ@⑧在給鎮海將軍解拔國的《述放生池》中有“仍以此事,表白前陳”語,(註:《國清百錄》卷十,《大正藏》第46冊,第822頁。)此二處的“表白”均為稟告之意。
“表白”的第二種意思是念誦咒語,例如唐·金剛智譯《金剛頂瑜珈中略出念誦經》卷二:
禮訖,以此密語,應當表白,曰:
ān@⑨ 薩婆怛他揭多迦耶縛(@⑩我反)qū@(11)(二合)質多缽lūo@(12)(二合)那莫 跋折lūo@(12) 婆那@(13)(二合)迦阿@(14)迷(註:《大正藏》第18冊,第237頁。)
這裡,“表白”是念誦密宗咒語。圓括弧中的字是提示讀音和念誦方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三處“二合”的提示。佛經中有多處類似提示。所謂“二合”,簡言之,就是用反切的讀法,由上一字的輔音與下一字的元音相配合的意思。這是梵語誦經與漢字讀音相結合的產物。“二合”的結果,便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漢語的一字一音,聽起來婉轉悠揚多了。我國的格律詩及其吟誦,受反切法影響甚大,此處不贅。
“表白”的第三個意思是“唱導”。《大宋僧史略》卷二記云:
若唱導之師,此即表白也。故宋衡陽王鎮江陵,因齋會無有導師,請曇光為導,及明帝設會,見光唱導稱善,敕賜三衣瓶缽焉。(註:《大正藏》第54冊,第244頁。)
我們知道,“唱導”本是一種特殊的宣講佛經的方式。梁釋慧皎《高僧傳》卷十三云:“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唱導所貴,其事四焉,謂聲辯才博”。優秀的唱導師,“含吐抑揚,辯出不窮,言應無盡。談無常,則令心形戰粟;語地獄,則使怖淚交零。征昔因,則如見往業;核當果,則已示來報。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哀戚,則灑淚含酸”。(註:《高僧傳》,湯用彤校注本,中華書局,1992年,第521頁。)依此可知,“唱導”不同於歌唱,而是一種吟誦,它採用言、談、語、敘、辯等種種方式宣講經文,其中必有敘事成分。同時,“唱導”講究“聲”,“非聲則無以警眾”,也必然與一般的講說迥異。宋·贊寧《宋高僧傳》卷七《梁滑州明福寺彥暉傳》,記彥暉“吟詠風騷,擊論談經,聲清口捷,讚揚梵唄,表白導宣”。(註:《宋高僧傳》,范祥雍點校本,中華書局,1987年,第143頁。)此處“表白導宣”,亦即唱導。
“表白”的第四種意思,孫楷第先生論述甚詳,其略為:表白原是齋會法集時宣念疏文,後成為講唱經文中的一種方式、一個名目。
元雜劇中的“表白”,顯然繼承了念誦、吟誦的意義,上文所舉各例中,“表白”均是對詩詞的吟誦。毫無疑問,與“賓白”相比,“表白”更加講究語調的抑揚與節奏的快慢,音樂性更強。
需要補充的是,詞原本是可以唱的。在元雜劇中,對詞的歌唱也可以稱“表白”。例如《玉壺春》第二折,李玉壺作【玉壺春】詞,李素蘭反覆表示:“妾身就記此【玉壺春】,鏇打新腔歌唱”,“我就歌此【玉壺春】之曲”,接著說:“待妾身表白這一首【玉壺春】詞。”這可從兩個方面作解釋。一是“表白”既與“賓白”一樣介於唱、白之間,故也可以叫“唱”,大概與元刊雜劇中“唱賓”的演唱方式略同。二是對詞的所謂歌唱,可能本身即帶吟誦性質,與一般歌曲的演唱終歸不同。此外,在元雜劇中,對散文的朗誦也可稱“表白”。例如《倩女離魂》第三折,王文舉寫過家書後,云:“寫就了也,我表白一遍咱”,以下念家書 。(註:以上二例,分別引自《全元戲曲》第5卷,第463-464頁,第4卷,第593頁。)可推知此時他念誦家書,一定頗帶抑揚頓挫,有聲韻之美,絕不同於一般的散白。
元·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五在談到金院本的演出時說:“其間副淨有散說,有道念,有筋斗,有科fàn@(15)。教坊色長魏、武、劉三人,鼎新編輯。魏長於念誦,武長於筋斗,劉長於科fàn@(15)。至今樂人皆宗之。”(註:陶宗儀:《輟耕錄》,中華書局校點本,1980年,第306頁。)可知金院本中已有“散說”與“道念”之別,而“念誦”則是與“筋斗”、“科fàn@(15)”相併列的一種專門伎藝。元雜劇中“賓白”與“表白”的念誦方式,或即直接來自金院本。不過按照徐朔方先生的“金元雜劇”說,通常所說的元雜劇,其實金代已經普遍流行,“元雜劇一詞應當更正為金元雜劇”。(註:徐朔方:《曲牌聯套體戲曲的興衰概述》,《徐朔方說戲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若此,院本雜劇基本上沒有先後之分,它們的念誦方式應該有共同的來源。

戲劇分類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