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樂府雜錄》中記載了唐德宗年間康崑崙與段善本賽琵琶的故事有關《綠腰》一曲。康彈琵琶被稱為“長安第一手”,在一次音樂比賽中,他的一曲新翻《羽調綠腰》彈奏的精彩無比,自以為無人可與之匹敵。誰知一女郎懷抱琵琶說:“我也彈《綠腰》曲,不過我移到楓香調上彈。”只聽其下撥如雷,出神入化,技驚四座。康自嘆不如,欲拜其為師。不料等女郎換衣再次出場時,根本不是什麼女郎,而是莊嚴寺和尚段善本。第二天皇帝召見段善本,,令其教授康。段認為康的演奏非常雜亂且帶邪聲,讓康十餘年不彈琵琶,忘掉以前的彈奏方法,才肯教他。康按照段的話去做,果然把段的技藝全都學到了手。《胡鏇》、《胡騰》、《柘枝》,軟舞如《綠腰》、《回波樂》,是為代表作。
節奏
此曲節奏變化較為豐富,有“花十八”(前後十八拍,有四花拍,共二十二拍)等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拍式,一直是今天音樂學家研究唐代大曲的重點之一。在此曲中琵琶處於領奏的地位,很早就有同名的琵琶獨奏曲,而且手法較為細膩,如白居易《琵琶行》就提到《六么》,用來說明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
藝術
六么的藝術,在中國文學中,是最好的一種。因為它在意境上最真摯,最瀟灑,最纏綿。在修辭上最自由,最善用俗語俗字,不避駢律,不避舊句。緣故是元代的作家,非必都有名位學問,他們寫文字的時候,不必存傳世的先見。興之所至,不著深思,只圖發泄胸中的情事與感想。如長江大河,流雜泥沙,而靈秀的思潮,自然奔涌。
意境
真摯
六么最善描寫情感,字字從心中道出,惻惻動人。寫家人骨肉之情,尤其沉摯而生動。如:張國賓《薛仁貴衣錦還鄉》第四折:“雙調新水令” 我為你個養家兒也,哭得我眼睛花。哎!則從你去家來,我則便放心不下。兒也你若不是多時歸地府,怎十載滯天涯?甚的出入通達,好教我這煩惱甚時罷。
無名氏《神奴兒》第二折:“牧羊關” 我則怕你走的身子困,又嫌這鋪臥冷。我與你種著火留著殘燈。怕你害渴時有柿子與梨兒,害飢時有軟肉也那薄餅。我將你尋到有三千遍,叫道有二千聲,怎這般死沒堆在燈前立,你可怎生悄聲兒在門外聽?
舉例
無名氏 《認父歸朝》 第四折:“駐馬聽” 當日離分,痛煞煞生拋掌上珍,今朝廝認,笑吟吟猜做夢中人。二十年訪不出死和存,幾千回擺不下愁和恨。心暗忖甚福也得見這團圓分!
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上小樓” 甚風兒便吹他到來,也有日重還鄉界。則俺這煩煩惱惱哭哭啼啼,想殺我兒也,怨怨哀哀。到如今可也便歡歡喜喜無掛無礙。哎!怎把這雙老爺娘做外人看待!
以上瑣瑣說來,柿子梨兒,恰是父母愛子一片光景。天性之愛,宛宛在目。此外描寫離人思婦的情懷,也非常真切,如: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仙呂賞花時” 我做甚三疊陽關愁不聽,也只為一段傷心畫怎成?則不是人感慨悲離輕。聽兀那流鶯樹頂,先啼出斷腸聲!
馬致遠 《青衫淚》 楔子:“仙呂賞花時” 有意送君行,無計留君住,怕的君別後有夢無書,一尊酒盡青山暮;我翠袖淚如珠,你帶落日踐長途。情慘切,意躊躇,你則身去心休去!
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中呂粉蝶兒” 自執手臨歧,空留下這場憔悴!想人生最苦別離。說話處少精神,睡臥處每顛倒。茶飯上不知滋味。似這般廢寢忘食,折挫得一日瘦如一日!“迎仙客” 日長也愁更長,紅稀也信尤稀。春歸也奄然人未歸!我則道相別也數十年,我則道相隔著幾萬里。為數歸期,那竹院裡刻遍琅珷翠。
白仁甫《梧桐雨》第三折:“鴛鴦煞” 黃埃散漫悲風颯,碧雲黯淡斜陽下;一程程水綠山青,一步步劍嶺巴峽,唱道感嘆情長,悽惶淚灑。早得升遐,休休卻是今生罷。這個不得已的官家,哭上逍遙玉驄馬。
第四折:“芙蓉花” 淡氤氳串煙裊,昏慘刺銀燈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報。暗覷清霄,盼夢裡他來到。卻不道只是心苗,不住的頻頻叫。
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駐馬聽” 尚兀自渭城衰柳助淒涼,共那灞橋流水添惆悵。偏您不斷腸,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步步嬌” 朕本意待尊前捱些時光,且休問劣了宮商,您則與我半句兒俄延著唱。
吳昌齡《東坡夢》第二折:“月兒高” 漫折長亭柳,情濃怕分手,欲跨雕鞍去,扯住羅衫袖。問道歸期端的是甚時候?淚珠兒點點鮫觚透。唱徹陽關,重斟美酒。美酒解消愁,只怕酒醉還醒,這愁懷還依舊!鄭德輝《王粲登樓》 第三折:“迎仙客” 雕檐外,紅日低。畫棟畔,彩雲飛。十二欄乾,欄乾在天外倚。我這裡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嘆酸嘶,越攪的我這一片鄉心碎!
瀟灑
六么中瀟灑輕倩的句子,幾乎已都引在和平派作家的思想一段。元人意境最以自然瀟灑見長。言情如水,寫景如畫。讀之使人悠然翛然。再錄如下:
王實甫的:“離亭宴煞” 閒來膝上橫琴坐,醉時林下和衣臥,暢好快活,樂天知命隨緣過。為伴侶,只三個,明月清風我。再不把名利侵,且須將是非躲。
馬東籬的:“寄生草”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狍醃兩個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握志。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屬陶潛是!“撥不斷”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辭飲!君若歌時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爭甚?
關漢卿《閒道》 :“四塊玉”適意行,安心坐,渴時飲,飢時餐,醉時歌,困來時就向莎茵臥。日月長,天地闊,閒快活!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閒過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么?
馬致遠《黃粱夢》第三折:“怨別離” 園林無處不蕭條!春歸也,猶未覺,滿地梨花無人掃。寒料峭,遙望見一點青,兀良卻又早不見了。“陷尾” 則與這高山流水同風韻,抵多少野草閒花作近鄰。滿地白雲掃不盡。你與我緊關上洞門,休放個客人,我待靜倚蒲團自在眠。
徐甜齋《甘露懷古》:“人月圓” 江皋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敗垣芳草,空廊落葉,深砌蒼苔。遠人南去,夕陽西下,江水東來。木蘭花在,山僧試問,知為誰開?
無名氏小令:“天淨沙” 枯藤老樹暮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董解元《弦索西廂》:“仙呂賞花時” 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催瘦馬,一逕入天涯。荒涼古岸,衰草帶霜滑。瞥見個孤林端入畫,離落蕭疏帶淺沙,一個老大伯捕魚蝦;橫橋流水,茅舍映荻花。
石君寶 《花酒麴江池》 第一折:“仙呂點絳唇” 朝來個雨過郊原,早盪出晴光一片,東風軟,萬卉爭妍,山色青螺淺。小令樂府中,這類好句,更是書不勝書,只好從略。
深刻
六么善言情,以前已提過了。六么描寫情感的手段,實在可驚!元作家最善用逼寫法,逆寫法。陳言務去,更深一層。婉轉纏綿,遂稱妙絕,如:
董解元 《弦索西廂》 :“尾” 心頭懷著,待不思憶,口中強道不憔悴,怎瞞得青銅鏡兒里?“柘枝令” 頓不開眉尖上的愁鎖,解不得心頭愁結。是前生夙世負償伊,也須有還徹!“尾” 莫道男兒心如鐵!君不見滿川紅葉,儘是離人眼中血!“上平西纏令” 望去程依約天涯。且休上馬,苦無多淚與君垂,此際情緒你爭知?更說甚湘妃!“尾”驢鞭半裊,吟肩雙聳,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上駝也駝不動。“尾” 瀟灑閒庭幽戶,除夢裡有時曾去,新來和夢也不曾做!
白無咎:“後庭花煞” 無情子規聲更哀,暢好明白。既道不如歸去,看作幾聲兒攛掇得那人來!
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仙呂點絳唇” 滿腹閒愁,數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王實甫《草橋店夢鶯鶯》第三折:“快活三” 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
鄭德輝《梅香》第一折:“麼篇” 他曲未終腸先斷,俺耳才聞愁越增。一程程捱入相思境,一聲聲總是相思令,一星星盡訴相思病。不爭向琴操中,單訴著你飄零,可不道窗兒外更有個人孤另!以上如“也須有還徹”,“若無多淚與君垂”,“和夢也不曾做”,“和天瘦”等,都是更深一層的寫法。於此可悟文學上的描寫工夫。
(乙)修辭:(一)不避駢律及疊句 駢偶和重疊的句子,在詩中散文中確有其美的價值,這是研究文學的人不容不承認的。因為駢律和疊句,多是前後關連,兩兩輝映。讀時又覺得鏗鏘入耳,如: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二折:“哭皇天”這劍呵似半潭秋水寒,一片月光浮………“烏夜啼” 從今後半瓶濁酒有誰沽,拋下這一江野水無人渡,芳草洲,垂楊路,無人攀話,閒殺樵夫。
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雙調新水令” 錦貂裘生改盡漢宮妝,我則索看昭君畫圖模樣。舊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長。
無名氏《硃砂擔》第三折:“笑和尚” 你你你將這文卷細細書,我我我將桌面輕輕按。是是是小字疊千萬,要要要一行行親過眼。便便便一字字莫摧殘,來來來一件件從公幹。
為著音韻格律的緣故,曲里需要這駢詞疊字,也未可知。我是完全不解音律的,不敢妄斷。但它在文章上,已增加了不少聲調的美。
(二)不避俗字書語 李調元《雨村曲話》 說:“六么妙在不工而工。其精者采之樂府,而粗者雜以方言。”又“曲始於元,大略貴當行不貴藻麗,蓋作曲自有一番才料,其修飾詞章,填塞故實,了無干涉也。”吳梅《戲曲史》說:“金源以來,士大夫好以俚語入詩詞,此即詞變為曲之端,迨董解元作《西廂》以方言俗語,雜砌成文。王實甫《西廂》以研煉濃麗為能,但為詞中異軍,非曲中出色當行之作。”可見曲中不但不避俗語,而且儘量的迎合俗語,一洗貴族文學的積弊。六么用俗語處極多,簡舉如下:
王實甫 《西廂記》 第四本第四折:“得勝令” 驚覺我的是顫巍巍竹影走龍蛇,虛飄飄莊周夢蝴蝶,絮叨叨促織兒無休歇,韻悠悠砧聲兒不斷絕。痛煞煞傷別,急煎煎好夢兒應難捨;冷清清的咨嗟,嬌滴滴玉人兒何處也!
無名氏《認父歸朝》第二折:“柳青娘” 到日來撲鼕冬的征鼙慢凱,韻悠悠的角聲哀,響噹噹的銅鑼款篩,忽喇喇的繡旗開。黑漫漫的殺氣遮了日色,惡哏哏的人離了寨柵。不騰騰馬踐塵埃,磣磕磕的鐙相磨,亂紛紛的槍相截,密匝匝的甲相挨。
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叨叨令” 則被這吸里呼剌的朔風兒,那裡好篤簌簌避。又被這失留屑歷的雪片兒,偏向我密蒙蒙墜。將這領希留合剌的布衫兒,扯來亂紛紛碎;將這雙乞量曲律的蒙膝兒,罰他去直僵僵跪。兀的不凍殺人也么哥!兀的不凍殺人也么哥!越惹他必丟匹搭的響罵兒這一場撲騰騰氣!
無名氏 《貨郎旦》 第四折:“六轉” 我只有黑黯黯天涯雲布,更那堪濕淋淋傾盆驟雨。早是那窄窄狹狹溝溝塹塹路崎嶇,知奔向何方?猶喜的消消灑灑斷斷續續出出律律忽忽嚕陰雲開處,我只見霍霍閃閃電光星炷。怎禁那蕭蕭瑟瑟點點滴滴雨送的來,高高下下凹凹凸凸一搭模糊,早做了撲撲簌簌濕濕淥淥疏林人物,倒與他妝就了一幅昏昏慘慘瀟湘水墨圖!
用俗話的,如:高文秀《誶范叔》第一折:“那吒令” 調大荒往上趲,抱粗腿向前跳,倒能夠祿重官高!
董解元《弦索西廂》:“仙呂繡帶兒” 自來心腸,更讀著恁般言語,你尋思,怎禁受?………“尾” 一刻兒沒巴避抵一夏,不當道你個日光菩薩,沒轉移好教聖賢打!
高文秀《黑鏇風雙獻功》第三折:“夜行船” 我家裡還待要打柴刈葦,織屨編席,倒杼翻機,俺做莊家忒老實,俺可也不謊詐不虛脾。
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滾繡球” 雖然我住破窯,使破瓢,我猶自不改其樂,後來便為官也富而無驕。…………這世里誰似晏平仲善與人交。“叨叨令” 書生何日得朝聞道?………
無名氏《認父歸朝》第四折:“太平令” 俺父親呀,又怎敢言而無信!
俗話書語整篇整套的用,自然也極討厭,不過偶一雜在文中,因著聯想的關係,倒也很實在,很省事的。
(三)善用形容字 形容摹狀,全得力於連綿字和形容詞。元作家對於這兩種,最善運用。以上幾段所引用的,都可看出。姑再列如下:董解元《弦索西廂》:“尾” 覷著剔團圓的明月,伽伽地拜。“尾” 怎不教夫人珍珠般愛!居中中地行近前來,依次第覷著張生大人般拜。“雙聲疊韻” 燭熒熄,夜未央,轉轉添惆悵………
“鶻打兔” 怎得個人來,一星星說與,教他知道!
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三折:“迎仙客” 日長也愁更長,紅稀也信尤稀,春歸也奄然人未歸!……喬夢符《金錢記》第三折:“鬥鵪鶉” 小生也不敢推辭,我則索勉強勉強的到口,怕不待酒醉春風散客愁,似長江淹淹的不斷流。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折:“金焦葉” 猛聽得角門兒呀的一聲,風過處衣香細生。……
以上如“伽伽地”,“居中中地”,“轉轉”,“一星星”,“奄奄然”,“淹淹然”,“細生”等字,仔細分析,都在可解不可解之間,而又不可移易。達意傳神,自然異常,真堪嘆服!
修辭
不避駢律及疊句
駢偶和重疊的句子,在詩中散文中確有其美的價值,這是研究文學的人不容不承認的。因為駢律和疊句,多是前後關連,兩兩輝映。讀時又覺得鏗鏘入耳,如: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二折:“哭皇天”這劍呵似半潭秋水寒,一片月光浮………“烏夜啼” 從今後半瓶濁酒有誰沽,拋下這一江野水無人渡,芳草洲,垂楊路,無人攀話,閒殺樵夫。
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雙調新水令” 錦貂裘生改盡漢宮妝,我則索看昭君畫圖模樣。舊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長。
無名氏《硃砂擔》第三折:“笑和尚” 你你你將這文卷細細書,我我我將桌面輕輕按。是是是小字疊千萬,要要要一行行親過眼。便便便一字字莫摧殘,來來來一件件從公幹。
為著音韻格律的緣故,曲里需要這駢詞疊字,也未可知。我是完全不解音律的,不敢妄斷。但它在文章上,已增加了不少聲調的美。
不避俗字書語
李調元《雨村曲話》說:“六么妙在不工而工。其精者采之樂府,而粗者雜以方言。”又“曲始於元,大略貴當行不貴藻麗,蓋作曲自有一番才料,其修飾詞章,填塞故實,了無干涉也。”吳梅《戲曲史》說:“金源以來,士大夫好以俚語入詩詞,此即詞變為曲之端,迨董解元作《西廂》以方言俗語,雜砌成文。王實甫《西廂》以研煉濃麗為能,但為詞中異軍,非曲中出色當行之作。”可見曲中不但不避俗語,而且儘量的迎合俗語,一洗貴族文學的積弊。六么用俗語處極多,簡舉如下: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得勝令” 驚覺我的是顫巍巍竹影走龍蛇,虛飄飄莊周夢蝴蝶,絮叨叨促織兒無休歇,韻悠悠砧聲兒不斷絕。痛煞煞傷別,急煎煎好夢兒應難捨;冷清清的咨嗟,嬌滴滴玉人兒
何處也!
無名氏《認父歸朝》第二折:“柳青娘” 到日來撲鼕冬的征鼙慢凱,韻悠悠的角聲哀,響噹噹的銅鑼款篩,忽喇喇的繡旗開。黑漫漫的殺氣遮了日色,惡哏哏的人離了寨柵。不騰騰馬踐塵埃,磣磕磕的鐙相磨,亂紛紛的槍相截,密匝匝的甲相挨。
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叨叨令” 則被這吸里呼剌的朔風兒,那裡好篤簌簌避。又被這失留屑歷的雪片兒,偏向我密蒙蒙墜。將這領希留合剌的布衫兒,扯來亂紛紛碎;將這雙乞量曲律的蒙膝兒,罰他去直僵僵跪。兀的不凍殺人也么哥!兀的不凍殺人也么哥!越惹他必丟匹搭的響罵兒這一場撲騰騰氣!
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六轉” 我只有黑黯黯天涯雲布,更那堪濕淋淋傾盆驟雨。早是那窄窄狹狹溝溝塹塹路崎嶇,知奔向何方?猶喜的消消灑灑斷斷續續出出律律忽忽嚕陰雲開處,我只見霍霍閃閃電光星炷。怎禁那蕭蕭瑟瑟點點滴滴雨送的來,高高下下凹凹凸凸一搭模糊,早做了撲撲簌簌濕濕淥淥疏林人物,倒與他妝就了一幅昏昏慘慘瀟湘水墨圖!
用俗話的,如:高文秀《誶范叔》第一折:“那吒令” 調大荒往上趲,抱粗腿向前跳,倒能夠祿重官高!
董解元《弦索西廂》:“仙呂繡帶兒” 自來心腸?,更讀著恁般言語,你尋思,怎禁受?………“尾” 一刻兒沒巴避抵一夏,不當道你個日光菩薩,沒轉移好教聖賢打!
高文秀《黑鏇風雙獻功》第三折:“夜行船” 我家裡還待要打柴刈葦,織屨編席,倒杼翻機,俺做莊家忒老實,俺可也不謊詐不虛脾。
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滾繡球” 雖然我住破窯,使破瓢,我猶自不改其樂,後來便為官也富而無驕。這世里誰似晏平仲善與人交。“叨叨令” 書生何日得朝聞道?
無名氏《認父歸朝》第四折:“太平令” 俺父親呀,又怎敢言而無信!
俗話書語整篇整套的用,自然也極討厭,不過偶一雜在文中,因著聯想的關係,倒也很實在,很省事的。
善用形容字
形容摹狀,全得力於連綿字和形容詞。元作家對於這兩種,最善運用。以上幾段所引用的,都可看出。姑再列如下:董解元《弦索西廂》:“尾” 覷著剔團圓的明月,伽伽地拜。“尾” 怎不教夫人珍珠般愛!居中中地行近前來,依次第覷著張生大人般拜。“雙聲疊韻” 燭熒熄,夜未央,轉轉添惆。
“鶻打兔” 怎得個人來,一星星說與,教他知道!
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三折:“迎仙客” 日長也愁更長,紅稀也信尤稀,春歸也奄然人未歸!……喬夢符《金錢記》第三折:“鬥鵪鶉” 小生也不敢推辭,我則索勉強勉強的到口,怕不待酒醉春風散客愁,似長
江淹淹的不斷流。
王實甫《西廂記》 第三折:“金焦葉” 猛聽得角門兒呀的一聲,風過處衣香細生。
以上如“伽伽地”,“居中中地”,“轉轉”,“一星星”,“奄奄然”,“淹淹然”,“細生”等字,仔細分析,都在可解不可解之間,而又不可移易。達意傳神,自然異常,真堪嘆服!
研究意義
綜述
六么是一種最好的文學,已如上述。但還有一層最重要的原因,新文學家所不容不知道的,就是六么和新文學有幾重直接的關係!
時代關係
(甲)時代關係 古文學自風雅,樂府,而五七言詩,而詞而曲,層層蛻變層層打破束縛。風雅和樂府是非唱不可的,而五七言詩,即可不入樂。五七言詩是有字數限制的,而詞就不必每句相同,或兩句相同。詞是尚典雅藻麗,而曲則俚言白話都可加入。但是曲還有個聲韻格律。時至今日,新文學運動起,新詩出來,連有束縛性靈的可能性的音韻格律,都屏絕棄置,文學家的自由,已到了峰極。然而自“風”,“雅”至“詞”,“曲”蛻變的痕跡,是節節可尋。“新文學必以舊文學做根基”,雖不成理論,卻是個事實。六么和新文學時代緊接,而且最民眾化的。為著時代的關係,新文學家不能不加以參考、注意!
(乙)工具關係 六么和新文學還有個共同之點,就是用白話。六么里用的白話,不但用的好,而且更徹底!如以上所引的“抱粗腿”,和“吸里呼剌的朔風兒”,“失留屑歷的雪片兒”,“不謊詐不虛脾”等等,都是街頭巷語,和有音無詞的形容字,用來坦然!我以為做新白話文,不必一定想嵌俗語入詩,卻是到了必要的時候,也不必特意規避。還有一件:六么善引用舊詩詞,或融化無跡,或一直抄寫。如薛昂夫“楚天遙”一闋之“……一江春水流,萬點楊花墜,誰道是楊花?點點離人淚!”……是將宋詞內的“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略改數字而成的。又白仁甫“憶王孫”一闋內,簡直抄了“銀燭秋光冷畫屏”一句唐詩,而並不顯自己才拙。
只是前人詞句先得我心,不必費事更易,可以一直襲用。六么中此類極多,大家略不介意。以上兩端,元作家的自由氣派,大可效法!
工具關係
六么的大概,我自己所知道的,都盡於此了。在起意做這篇論文之先,我幾乎不知六么是何物。及是商量定了,下手研究的時候,又以時間太短,曲本太多,參考的範圍太廣,每書都只匆匆一過,未曾細味,還有許多連看都沒有看的。匆匆草出這篇來,未免對不起這一時代空前的文學,對於古人和來者,我都抱著十分的歉仄!在我自己一方面,無意中發現了這一大部分的文學領土,這一部分又成了我現在所最嘆服最喜愛的,這卻是一樁很快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