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

《難經》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中醫理論著作,共3卷,傳說為戰國時秦越人(扁鵲)所作。“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基本信息

簡介

難經 難經

《難經》又稱《黃帝八十一難》,其內容和體例是針對《黃帝內經》的某些問題設難答疑,以對這些問題進行解釋和發揮。“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難經》是採用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編撰而成的,是中國古代醫學家探究醫學理論,申明己見,辨證是非的經典著作,《難經》是中醫古典名著之一,它繼承了《內經》理論並有所發展。內容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特別是對脈診的論述,更為精要,“獨取寸口”診脈法是其創造性立說,確立了以手腕寸、關、尺為三部,再分別每部之浮、中、沉為九候的“三部九候”脈診法。《難經》在論述正常脈象及各類疾病所反映出的病脈在疾病診斷方面的意義、各類脈象的鑑別等方面,均發揮了《黃帝內經》的理論,因其豐富而深刻的醫理內涵使其成為學習中醫者必讀的四大經典之一。

成書經過

早期中醫理論著作。一名《黃帝八十一難經》。《隋書·經籍志》著為2卷,後世或分為3卷、5卷不等。隋以前託名黃帝撰,唐以後則多題為扁鵲(秦越人)撰,實際上作者不明。約成書於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採用“問難”的形式,設81問,以解疑釋難,故名《難經》。書中經常引用“經言”,據考是指《素問》、《靈樞》二經,其中又以引用《靈樞》之言居多。該書的內容較《內經》更為貼合臨床醫療,這表現在較少討論人體發育、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等理論問題,而是致力於突出解決與臨床診察治療緊密相關的一些學術難點。

內容

全書主要內容大致為:1~22難論脈診,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臟腑,48~61難論病證,62~68難論腧穴,69~81難論針法。在以上內容中,又以1~22論脈最有特色。該書明確指出“獨取寸口”,從而簡化了在《內經》中多見的遍身診脈法,這種單純以寸口脈(橈動脈近腕處)作為切脈部位的作法一直沿用至今。在寸口脈中,該書又分寸關尺,即以“關”(約為橈骨莖突相對應的位置)為界,將寸口脈分為前(寸)、後(尺)兩部分,並以之與人體臟腑相對應。這種切脈分部法與《內經》的三部九候法相比,更為簡便易行,從而促進了中醫診斷技術的發展。在該書影響下,晉代王叔和寫出了《脈經》。此外書中對命門三焦有新的學術見解,成為後世探討中醫生理解剖問題的熱門論題之一。該書還論及七沖門(消化道的七個衝要部位)和八會(即髒、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聚之處,也是針灸療法中的八個要穴)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的基本理論體系。書中論及的許多病因、病證以及治法,很受後世醫家的關注。例如該書明確提出:“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這就為後世溫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後世版本

該書文字簡要,內容又切於實用,學術地位很高,被後世視為可以和《內經》並提的經典醫著,研究者甚多。宋及以前的主要注家就有三國時東吳的呂廣,唐代的楊玄操,宋代的丁德用、虞庶楊子建等。北宋校正醫書局校正刊行了《難經》,使之有了完好的定本,加速了它的傳播。宋以後註解詮釋《難經》的著作層出不窮。其中元代滑壽的《難經本義》,不僅有校勘注釋,而且續有發揮和補正;明代王九思《難經集注》原題宋王惟一撰)匯集諸家註解,甚有益於研究該書。明清時期,各種通俗講解或圖解《難經》的著作不斷出現,以明代熊宗立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經》、張世賢《圖注八十一難經》流傳較廣。此外,清代徐大椿《難經經釋》、黃元御《難經懸解》等書,也都各有特色。日本丹波元胤的《難經疏證》,無論在源流探討還是內容疏證方面,都有精要的見解。歷代《難經》注釋之作進一步使該書在指導中醫臨床診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醫學體系

《內經》和《難經》雖然沒有必然的醫學知識傳承關係,但兩者的成書同為醫學知識體系形成標誌,共同為中醫理論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2000多年的醫學發展歷程中,有人認為《難經》是對《內經》的發難解惑,是補充《內經》的不足,也有人認為《難經》雖然晚成於《內經》,但都是以傳載醫學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古代醫學典籍。如若認真研究兩者的相關內容後不難發現,《難經》中雖有35節39見“經曰”、“經言”、“經雲”之辭,但與《內經》的言辭和文義基本相同者僅7見,義同辭別者8見,義辭均有別者24見,這就使我們更加堅定了《內經》和《難經》是傳載醫學知識的兩個不同傳本之立場,完全有理由認為其中義辭完全相同的7見和義同辭別的8見為兩書成編時編纂者援引或參閱了資料之源相同的古文獻。如若對義辭均不見於《內經》的24見和全書大量內容,運用比較方法將《內經》、《難經》予以橫向研讀分析之後更會堅定這一立場。

《難經》81節內容可歸類為六大知識板塊,雖然與內容博大精深的《內經》比較顯得有些單薄,但其中的真知灼見卻成為構建和締造中醫學知識體系不可或缺的支柱。僅就《難經》“脈學”這一知識板塊而言,卻是《內經》有關知識不可企及的,它使“獨取寸口診脈法”自此以完整、神奇、簡便、適用的特有面貌奉獻並造福於眾生,同時也成就了叔和《脈經》以降2000多年眾多的脈學研究大家的知識淵藪。

“藏象學”知識板塊:更能彰顯《難經》不同而又豐富於《內經》學術的魅力。要言之有三:

一是首次從“形態結構決定功能”的視角,較準確地記述了五臟的大體解剖形態,細化了膽、大腸、小腸、膀胱的形態結構,發現了七沖門並給予了形象的命名,站在解剖學的立場上唱響了三焦“有名無形”的別樣聲音,認為三焦乃非與肝、、脾、相匹配的另“外(之)府”,自此引發了2000多年來關於三焦的“形名”之爭,從爭論中促進了氣化三焦理論的發展。

二是元(或“原”)氣理論。《內經》雖有原氣的內容,但無“原氣”(或“元氣”)之名,是《難經》第一次啟動了“原氣”的醫學理論的起點。

三是命門理論。詞語“命門”於《內經》凡6見均指眼睛,都是站在診法的角度認為眼睛是人類生命活動規律的集中體現,人類的生命活動規律能通過眼神而表達於外,因而眼睛是醫生了解人的生命活動最關鍵的部位,是醫生窺視生命活動的門戶。《難經》卻將“命門”視為與心、肝、脾、肺、腎五臟等同的“髒”,故言“髒有六者”。若依《內經》命“髒”的法則言之,凡言“髒”者必須具備“藏”的生理特徵,一“藏”精二“藏”神,二者務必兼而有之,缺一不可。《難經》之所以將“命門”以“髒”名之,是因為“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諸神精之所舍也”。足見《難經》作者將命門視為六髒之一,是在嚴格遵循命“髒”法則的前提下立論的,自此開創了命門理論之先河。

“脈學”知識板塊:《難經》將其卷首“脈學”的研究成就貫穿於全書之始終,以脈(象)論病論證,據脈(象)指導臨證選穴施針施治,為後世脈學研究作出了典範,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路。那就是“脈學”源於實踐,服務於實踐,以實踐作為脈象研究惟一、必然的旨歸。如其所言“形病脈不病曰生,脈病形不病曰死”;“重陰(尺脈屬陰,又見沉、遲、細、弱屬陰之脈)者癲,重陽(寸脈為陽,又見洪、滑、數、實屬陽之脈)者狂;脫陽者(寸脈脈脫)見鬼,脫陰者(尺脈脈脫)目盲”等,均體現了其脈學理論在臨床疾病辨證中的套用。

《難經》締造了中醫學最基本的治則治法理論,一是從既病防變的角度與《內經》共同支撐了“治未病”的理論;二是創立了“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通過實例論證五行相生理論在臨床治療學中的套用;三是將五行相剋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立了“瀉南補北”治病法則,歷代臨床醫學家廣為套用,足顯其意義之深廣。

對針灸學貢獻

《難經》對針灸學發展貢獻甚巨。其一,確立奇經八脈理論。首創其概念、完善其循行、闡明其生理病理,奠定後世發展之基礎。其二,完善特定穴理論,對八會穴、十二原穴、五輸穴、俞募穴理論及臨床均有論述。其三,完善配穴法及刺灸理論,首創瀉南補北法、確立補母瀉子法,對迎隨補瀉、營衛補瀉、刺井瀉滎、四時補瀉多有創見。《難經》是中醫藥學四大經典之一,其對針灸學的發展更是多有創見,垂萬世之楷模。

《難經》 《內經》

1、確立奇經八脈理論

《內經》中已有八脈的名稱並論及八脈的生理功能,如沖脈為血海、蹺脈主目開合及睡眠等。但總體上,《內經》對奇經八脈的論述較為零散,且不連貫和不完整。《難經》對《內經》奇經理論多有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首次提出“奇經八脈”概念:《二十七難》明確指出:“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十二經,故曰奇經八脈。”《二十八難》進一步提出:“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不能拘之”。
(2)完善八脈循行理論:《內經》對八脈循行記載多有矛盾之處。以沖脈為例,《上古天真論篇》、《逆順肥瘦篇》、《舉痛論》、《五亂》、《動輸》、《五音五味》、《痿論》、《氣府論》、《骨空論》等篇均述及,對於其起點有“起關元”、“起於腎”、“起於腎下”、“起於氣街”、“起於胞中”等不同。《難經·二十七難》對此作了概括性的說明:“沖脈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對帶脈的論述,在《素問·痿論》中僅有“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的記載,其他篇章對帶脈均未再涉及。《難經》則對帶脈做了簡單而明確的闡述,《二十八難》云:“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難經》對任、督二脈的起止,主要循行部位也作了系統而規範化的概括,補充了陰陽蹺脈、陰陽維脈的起止循行部位。
(3)闡明八脈生理病理 《難經》對奇經八脈生理功能的闡述,遠較《內經》深刻。《二十七難》云:“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復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將正經比作溝渠,奇經喻為深湖,對奇經調節和溢蓄正經脈氣的作用做了深刻而明晰的闡述。 奇經理論在《難經》之後,經元·滑伯仁《十四經發揮》對任督二脈的重點闡述,明·李時珍《奇經八脈考》對奇經陰陽綱維統率地位及主要病證的發展,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以奇經論病用藥而日臻完善。

2、完善特定穴理論

《難經》 針刺

(1)首次提出八會穴概念:《內經》中沒有提到八會穴概念。《難經》首次提出八會穴及其主治。《四十五難》云:“腑會太倉(中脘),髒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膻中)。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難經八會穴主治局限於八者之熱病,後世醫家擴展到八者之一切病變,成為臨床常用取穴原則。
(2)完善十二經原穴理論:《靈樞·九針十二原》、《本輸》只載述了十一條經脈原穴的名稱、位置。《六十六難》補充了心經的原穴:“……少陰之原,出於兌骨(神門穴)”。原穴主治作用,早在《九針十二原》中即有“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但對原穴治病機理未有闡述,《難經·六十六難》作了闡發:“齊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至此,原穴的治病機理得以明確和完善,為原穴的臨床套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3)首次提出五輸穴主治作用及四季套用:《內經》對五輸穴的名稱、位置有所論述,而對五輸穴主治作用的系統闡述,首次是在《難經》。《六十八難》云:“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六十四難》又指出:“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陽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理論,為子午流注開穴規律提供了理論依據。《七十四難》對五輸穴四時套用做了論述:“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
(4)闡明俞募穴治病機理:俞募穴是人體氣血運行之樞紐要衝。《靈樞·背俞》、《素問·氣府論》、《素問·奇病論》對背俞穴名稱、位置、主治雖有論述,但未闡述其治病機理。《難經·六十七難》對俞募穴治病機理進行了概括:“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意思是說:內臟或陰經有病,其病氣常出行於陽分的俞穴;體表或陽經有病,其病氣常出行於陰分的募穴。所以募穴在胸腹部,從陰引陽,可治療陽病;俞穴在腰背部,從陽引陰,可治療陰病。對《內經》“從陽引陰,從陰引陽”理論做了進一步發揮。唐·王叔和受《難經》啟發,在《脈經》卷三、卷六中論臟腑病的針灸治療時,列舉了背俞穴與腹募穴同時配用的處方,為俞募配穴法奠定了基礎。

3、完善配穴法及刺灸理論

(1)確立補母瀉子大法:補母瀉子理論源於《內經》。《靈樞·經脈》指出:“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靈樞·九針十二原》又指出:“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靈樞·本輸》更以五輸穴配五行:“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指之端內側,為井木;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為井金……,大腸上合於陽明,出於商陽,商陽者,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六十四難》補全了陰陽各經五輸穴的五行屬性:“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使五輸穴之間及各經之間和五行相生、相剋聯繫起來,有了生我、我生的母子關係。《六十九難》提出了“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補瀉大法。並在《七十九難》的迎隨補瀉,《七十五難》的瀉南補北法中有了進一步的拓展。
(2)首創瀉南補北法:《七十五難》云:“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後世稱之為“瀉南補北法”,用於肝實肺虛證。其和《六十九難》的“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補母瀉子法是以五行學說中“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理論為基礎的。而《七十五難》對肝實肺虛證的治療,提示我們“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亦是指導臨床之大法。只有全面理解母子關係中:母實子亦實,母虛子亦虛,子實母亦實,子虛母亦虛”,才能領悟五行中生我、我生關係的真諦和補母瀉子、瀉南補北理論的至妙,視疾病傳變而定治療之大法。
(3)拓展迎隨補瀉法:迎隨補瀉法最早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迎而奪織,惡得無虛?隨而濟之,惡得無實”。《七十二難》對此做了說明:“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迎順而取之”。《七十九難》更拓展為:“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是為子母迎隨補瀉法,至今仍指導著臨床實踐。
(4)強調營衛補瀉法:《難經》強調以營衛定針刺之深淺。《七十六難》:“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營置氣……營衛通行,此其要也”。《七十八難》更指出:“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後世的補法先淺後深、瀉法先深後淺均源於這一原則,明代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刺法,即屬此類補淺瀉深法。
(5)提倡刺井瀉滎法:井穴位處指(趾)端。《七十三難》曰:“諸井者,骨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當剌井者,以滎瀉之”。即須瀉井時,採用“實則瀉其子”的方法,取滎穴以瀉之。《難經》中未言及補井之法,後人補充為“瀉井須瀉滎,補井當補合”。
(6)闡述四時補瀉法:中醫學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難經》在刺法上亦體現此一原則。《七十難》曰:“春夏淺刺,秋冬深刺者,何謂也?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肝腎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也。”提出了不同季節補瀉之針法。《七十四難》提出了四時分刺五俞:“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按四季春生至冬藏,陽氣由生髮至收藏,分屬五行配五輸,對應五臟而刺,以治五臟之疾。

總之,《難經》對針灸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啟發我們應重視古典針灸醫籍的學習,重視對古典文獻的發掘整理進而指導臨床。

散膏

《難經》提出脾“主裹血”論點,即是後世“脾統血”的理論依據。《難經》在中醫經典中首次提出“散膏”概念,並認為“散膏”作為脾之副髒,具有協同睥主運化、統攝營血、溫養五臟的功能。雖然言簡意賅,內容扼要,但基本符合現代臟腑解剖、生理功能和臨床實際。

《難經》

“散膏”涵義淺識:《難經·四十二難》日:“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其中“散膏”,歷代注家,多數未釋其意,一帶而過;亦有注釋含糊不清,望文生義者。如清代徐大椿在《難經經釋·第四十二難》中說:“散膏,津液之不凝者。”《中國醫學大辭典》亦從其說,謂:“膏脂之流散而不凝者。”然考《難經》此段全文之義,主要論述臟腑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此處所論“散膏”應是一個解剖概念,而非指人體膏脂、津液的流存形態,而膏脂流散不凝者亦難以度量,津液若凝固,則非病莫屬。故此類解釋不能明理,似屬牽強附會。

 “敢膏”功能述要:《難經匯注箋正》認為散膏功能與脾相合,日:“此甜肉之汁,運入小腸,亦所以助消化者,正與古人脾司運化之義符合。”認為散膏兼司脾之運化功能。任繼學先生進一步提出:“散膏乃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其體有多種肌核組成,內通經絡血脈,為津、精之通道,外通玄府,以行氣液,故人體內外之水精,其升降出入皆由‘散膏’行之。”說明散膏功能內通經絡,外合肌膚,升清降濁、輸布精微。此為近代醫家對散膏功能較為詳備的論述。

臨床價值探索:《難經》有關“散膏”的論述,既說明了脾與的解剖部位、結構形態,又說明了脾與胰的絡屬關係,功能作用。從臨床實際來看,“散膏”功能失調與消渴病發病密切相關。消渴病,中醫歷來認為主要病機是陰津虧損,燥熱偏盛,病位主要在肺、脾、腎,故有上、中、下三消之稱;但由於現代胰島素等降糖藥物的廣泛套用,臨床中真正具有典型三消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而脾虛濕盛、痰熱內壅、血脈瘀滯者不少;任繼學先生認為,始載於《外台秘要》等“文獻中記載之消肺、消中、消腎,不應是消渴病證之分類及辨證體系,而是消渴病發展進程中的合併證。”這裡提出消渴病的治療時間窗概念,若已出現“三消”‘為主證者,則病多已進入消渴病中、後期,並出現合併症,治療較為困難。

總篇

(論脈)1~22難:

一難

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二難

曰:脈有尺寸,何謂也?

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難

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

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髒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四難

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

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也。

心肺俱浮,何以別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

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法也。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

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五難

曰:脈有輕重,何謂也?

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六難

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

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七難

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細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耶?

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八難

曰:寸口脈平①而死者,何謂也?

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註:①【平ping】通貧pin 缺乏。指絕脈。

九難

曰:何以別知藏府之病耶?

然:數者腑也,遲者髒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十難

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

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乾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乾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乾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乾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乾心也。心脈微緩者,胃邪乾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乾心也。心脈微澀者,大腸邪乾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乾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乾小腸也。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

十一難

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①,一藏無氣者,何藏也?

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註:①【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代脈。結脈、代脈、促脈,其脈象的共同點是脈來時止,但歇止時間長短上有別。

十二難

曰:經言五藏脈己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藏脈已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

然。五藏脈已絕於內者,腎肝氣已絕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藏脈已絕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絕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①。

註:①【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針害論。

可參考《九針十二原》“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而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而用針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恇;奪陰者死,奪陽者枉”。

又可參考“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虛木旺,當知應平木)而反重實其肝;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防害法則可參見,“瀉南補北”配穴法之一,此法根據五行生剋關係,提出對肝實肺虛而脾土無恙的病症,要用瀉心火、補腎水的方法來治療。是說“東方(肝)實,西方(肺)虛,瀉南方(心),補北方(腎)。”因為火(心)是木(肝)之子,瀉火能抑木,又能減去克金(肺)的作用;水(腎)是木(肝)之母,金(肺)之子,補水能加強克火(心),又能濟金(肺)抑木(肝)。所謂“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這種治法是對“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補充,說明五臟之間互相影響,治療方法不能局限於補母瀉子。可據此推演,如心實腎虛,要瀉脾補肝;脾實肝虛,要瀉肺補心;肺實心虛,要瀉腎補脾;腎實脾虛,要瀉肝補肺”。

十三難

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己。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為之奈何?

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澀而短;色黑,其脈沉濡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相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澀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經言: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十四難

曰:脈有損至,何謂也?

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再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

損脈之為病,奈何?

然。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藏六府;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於收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損之法奈何?

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

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沉細夜死,浮大晝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屍。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也。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十五難

曰:經言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

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

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

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

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

如有變奈何?

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

夏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者,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

秋脈微毛,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曰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

冬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兌,儒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胃者,水谷之海也,主稟四時,故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見也。

十六難

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為四時,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別之?

然。是其病有內外證。

其病為之奈何?

然。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癃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喜笑。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口宛。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墮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喜恐、欠。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

十七難 

曰: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可盡知也。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懦而微者,死也。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反緊大而滑者,死也。

十八難

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

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官,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脈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

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

人病有沉滯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

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

其外痼疾同法耶?將異也?

然。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假令脈結伏者,內無積聚,脈浮結者,外無痼疾;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十九難

曰: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常,而反者,何謂也?

然。男子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是以男子尺脈恆弱,女子尺脈恆盛,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脈,女得男脈也。
其為病何如?

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左得之病則在左,右得之病則在右,隨脈言之也。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此之謂也。

二十難

曰:經言脈有伏匿,伏匿於何藏,而言伏匿耶?

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二十一難

曰:經言人形病脈不病,曰生。脈病形不病,曰死。何謂也?

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謂息數不應脈數也,此大法。

二十二難

曰:經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一脈(輒)變為二病者,何也?

然: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病)也。

(論經絡)23~29難:

二十三難

曰: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

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陰之脈,從手至胸中,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陽之脈,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陰之脈,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兩足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脈長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謂經脈長短之數也。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

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經云:明知始終,陰陽定矣。何謂也?

然:終始者,脈之紀也。寸口、人迎,陰陽之氣通於朝使,如環無端,故曰始也。終者,三陰三陽之脈絕,絕則死。死各有形,故曰終也。

二十四難

曰:手足三陰三陽氣已絕,何以為候?可知其吉凶不?

然: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於骨髓。故骨髓不濡,即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枯,發無潤澤;無潤澤者,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營,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

足厥陰氣絕,即筋縮引卵與舌卷。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營,則筋縮急;即引卵與舌;故舌卷卵縮,此筋先死。庚日篤,辛日死。

手太陰氣絕,即皮毛焦。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則皮節傷;皮節傷,則皮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篤,丁日死。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三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則)目瞑也。

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二十五難

曰: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

然:一經者,手少陰與心主別脈也。心主與三焦為表里,俱有名而無形,故言經有十二也。

二十六難

曰: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

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蹺之絡也。陰絡者,陰蹺之絡也。故絡有十五焉。

二十七難

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也?

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

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虞。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留需妄行,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

二十八難

曰: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繼也?

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

沖脈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

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

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還周,故十二經亦有不能拘之。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

二十九難

曰:奇經之為病,何如?

然: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若心痛。

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

督之為病,脊強而厥。

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婦子為瘕聚。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論臟腑)30~47難:

三十難

曰:營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不?

然:經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乃傳於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皆受於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息,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之無端,故知營衛相隨也。

三十一難

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其治常在何許?可曉以不?

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傍。

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

三十二難 

曰;五臟俱等,而心肺獨在鬲上者,何也?

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營周於外,故令心肺獨在鬲上也。

三十三難

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

然:肝者,非為純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陽,而吸其微陰之氣,其意樂金,又行陰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為純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婚而就火,其意樂火,又行陽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復沉,肝熟而復浮者,何也?故知辛當歸庚,乙當歸甲也。

三十四難

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液,皆可曉知以不?

然:《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是五臟聲、色、臭、味、液也。

五臟有七神,各何所藏那?

然:髒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三十五難

曰:五臟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謂)也?

然:經言心營、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又諸腑皆陽也,清淨之處。

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

然:諸腑者,謂是非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腑也;大腸者,傳瀉行道之腑也;膽者,清淨之腑也;胃者,水谷之腑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一腑猶無兩名,故知非也。

小腸者,心之腑;大腸者,肺之腑;膽者,肝之腑;胃者,脾之腑;膀胱者,腎之腑。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者謂青腸,胃者謂黃腸,膀胱者謂黑腸。下焦之所治也。

三十六難 

曰:髒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

然: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一也。

三十七難

曰:五臟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可曉以不?

然:五臟者,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知黑白矣;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谷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

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

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故曰關,陰陽俱盛,不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經言氣獨行於五臟,不營於六腑者,何也?

然:夫氣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不覆溢,人氣內溫於臟腑,外濡於湊理。

三十八難

曰:髒唯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三十九難

曰:經言腑有五,髒有六者,何也?

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五臟亦有六髒者,謂腎有兩髒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故言髒有六也。
腑有五者,何也?

然:五臟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屬於五臟,故言腑有五焉。

四十難

曰:經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意何也?

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四十一難

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

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離太陽不遠,猶有兩心,故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四十二難

曰:人腸胃長短,受水谷多少,各幾何?

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腸胃長短,受水谷之數也。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二)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四十三難

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

然:人胃中當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盡,即死矣。

四十四難

曰:七沖門何在?

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沖門也。

四十五難

曰:經言八會者,何也?

然:腑會太倉,髒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抒,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四十六難

曰:老人臥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

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營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四十七難

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論病)48~61難:

四十八難

曰: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

然: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病之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診之虛實者,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故曰虛實也。

四十九難

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

然:經言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之自病也。

何謂五邪?

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

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何以知傷暑得之?

然:當惡焦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焦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

然:當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鹹,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

何以知傷寒得之?

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灑灑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

何以知中濕得之?

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液,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五十難

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

然: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五十一難

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臟腑也?

然: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溫,而不欲見人者,病在髒也。何以言之?腑者陽也,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髒者,陰也,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五十二難

曰:臟腑發病,根本等不?

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髒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腑病者,仿佛賁響,上下行流,居處無常。故以此知臟腑根本不同也。

五十三難

曰:經言七傳者死,間髒者生,何謂也?

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髒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髒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髒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母子相傳,竟而復始,如環無端,故曰生也。

五十四難

曰:髒病難治,腑病易治,何謂也?

然:髒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腑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傳同法也。

五十五難

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

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五十六難 

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熱,喘咳,發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積之要法也。

五十七難

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五十八難 

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

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熱者,肌痛,唇舌槁,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

五十九難

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

然: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六十難

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

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六十一難

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論俞穴)62~68難:

六十二難

曰:髒井、滎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

然:腑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六十三難

曰:《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

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蚏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

六十四難

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

六十五難

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

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六十六難

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肝之原,出於太沖,脾之原,出於大白;腎之原,出於太溪;少陰之原,出於兌骨;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沖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

然:五臟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

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六十七難

曰:五臟募皆在陰,而俞皆在陽者;何謂也?

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

六十八難

曰:五臟六腑,皆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

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論針法)69~81難:

六十九難

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謂也?

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七十難

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

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何謂也?

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七十一難

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

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滎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七十二難

曰: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

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里,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七十三難

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

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七十四難 

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

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

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也?

然:五臟一病,輒有五也(色)。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也。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

七十五難

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

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七十六難

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

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營衛通行,此其要也。

七十七難

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謂也?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七十八難 

曰:針有補瀉,何謂也?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俞之處,彈面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為十死不治也。

七十九難

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

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八十難

曰:經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

然:所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內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

八十一難

曰: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寸口脈耶?將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

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中國醫學古籍

中國的傳統醫學淵源流長,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而要想讓大家學習到其中的精神,最簡便的方法就只有通過閱覽古籍。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要藥分劑補正》
《永類鈐方》
《無冤錄》
《醫方藥性合編》
《歷代名醫蒙求》
《赤水玄珠全集》
《四海類聚方》
《食物本草》
《本草選》
《藥鏡》
《配方百篇》
《雷公藥性賦解》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本草彙編》
《炮炙大法》
《藏府標本藥式》
《證治匯補》
《雞峰普濟方》
《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景岳全書》
《本草乘雅半偈》
《銀海精微》
《續名醫類案》
《外科精義》
《十四經發揮》
《外科證治全生集》
《釐正按摩要術》
《經效產寶》
《醫學入門》
《濟生方》
《理傷續斷方》
《御藥院方》
《五十二病方》
《顱囟經》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養老奉親書》
《外科正宗》
《引書》
《本草正義》
《衛生寶鑑》
《本草從新》
《醫宗金鑒》
《明醫雜著》
《醫說》
《重樓玉鑰》
《本經逢原》
《本草綱目拾遺》
《傷科補要》
《開寶本草》
《小品方》
《名醫類案》
《證類本草》
《醫學綱目》
《格致餘論》
《脈訣》
《類經》
《婦科玉尺》
《外台秘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崇原》
《萬病回春》
《食療本草》
《太平聖惠方》
《本草品匯精要》
《吳醫匯講》
《針灸甲乙經》
《回回藥方》
《古今醫統大全》
《臨證指南醫案》
《飲膳正要》
《千金要方》
《外科精要》
《難經》
《本草綱目》
《針灸大成》
《溫病條辨》
《本草備要》
《脈經》
《神農本草經》
《新修本草》
《醫學源流論》
《傅青主女科》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六)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內經知要》
《難經》
《千金方衍義》
《女科百問》
《奇症匯》
《名醫別錄》
《內經博議》
《女科證治準繩》
《脾胃論》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名醫類案》
《內經評文》
《脈訣刊誤》
《內外傷辨惑論》
《脈訣乳海》
《難經本義》
《難經集注》
《難經經釋》
《難經正義》
《脈理求真》
《女科撮要》
《明目至寶》
《明醫雜著》
《普濟本事方》
《普濟方》
《齊氏醫案》
《奇經八脈考》
《明醫指掌》
《千金寶要》
《脈因證治》
《評琴書屋醫略》
《眉壽堂方案選存》
《寧坤秘籍》
《內經藥瀹》
《難經匯注箋正》
《霉瘡秘錄》
《女科指掌》
《脈確》
《脈說》
《脈學發微》
《名方類證醫書大全》
《內經方集釋》
《脈要圖注》
《脈訣筌蹄》
《脈理存真》
《脈語》
《內經拾遺方論》
《脈理宗經》
《梅氏驗方新編》
《內外功圖說輯要》
《脈訣指掌病式圖說》
《內照法》
《南北經驗醫方大成》
《南病別鑒》
《南雅堂醫案》
《南雅堂醫書全集》    
《秘傳推拿妙訣》
《脈如》
《民眾醫藥指導叢書》
《脈訣纂要》
《脈訣啟悟注釋》
《難經疏證》
《難經懸解》
《名醫傳》
《難經直解》
《倪涵初瘧痢三方》
《年希堯集驗良方》
《脈學輯要》
《弄丸心法》
《女丹合編》
《女科·產後編》
《明目良方》
《脈學輯要評》
《女科輯要》
《女科經論》
《女科萬金方》
《女科要略》
《明堂人形圖》
《脈學入門四言舉要》
《瘧疾論》
《歐希范五臟圖》
《盤珠集胎產證治》
《旁篇》 
《炮炙大法》
《佩文齋廣群芳譜·藥譜》
《脈訣四言舉要》
《片玉痘疹》
《片玉心書》
《平樂郭氏正骨法》
《莫氏錦囊十二種》
《內功圖說》
《脈義簡摩》
《普門醫品》
《七松岩集》
《脈理正義》
《岐伯經》
《岐伯灸經》
《奇病治法三百種》
《內經或問》
《奇效海上良方秘本》
《內經輯要》
《內經教學參考資料》
《內經類編》
《謙益齋外科醫案》
《謙齋醫學講稿》
《錢氏兒科案疏》
《乾坤生意》
《潛齋簡效方》
《潛齋醫書五種》
《潛齋醫學叢書》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中醫四大經典

    中醫四大經典,指的是中醫發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部經典巨著,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關於四大經典的具體組成存在爭議,目前國內的中醫高等教育教材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作為四大名著。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現分為《素問》、《靈樞》兩書。託名 黃帝,真實作者不可考。成書年代說法不一,一說戰國,一說秦漢間,一說西漢初期或中期。實非一時一人之作。
    《傷寒論》東漢末年張仲景撰於公元200年-205年。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
    《金匱要略》以論述內科雜病為主的奠基性中醫臨床經典著作,全稱《金匱要略方論》,3卷。為東漢張仲景原撰《傷寒雜病論》的組成部分之一。原著散佚,其古傳本之一名《金匱玉函要略方》,
    《溫病條辨》溫病學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吳瑭撰,嘉慶三年(1798)完成,前後化了六年時間。刊行之後,為醫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達五十餘次之多,並有王孟英、葉霖等諸家評註本,或編為歌訣之普及本。
    註:還有學者認為《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中醫學四大名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