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匈奴單于於扶羅之孫,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十六國匈奴漢國的創立者。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曹操分匈奴為五部,以劉豹為左部師居於新興(今山西忻州市北),劉豹死後,劉淵代為左部帥。西晉太康十年( 289年),晉武帝司馬炎以劉淵為匈奴北部都尉。
劉淵自稱是匈奴冒頓之後,《晉書·劉元海載記》載:“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又載,劉淵出生前就有祥瑞出現。魏嘉平年間(249年——253年),劉豹之妻呼延氏去龍門求子,忽然有一條大魚,頂有兩角,躍鱗炫髻進了龍門祭所,久之方才離去。是在,呼延氏作夢,見有魚變人,十三個月後,遂生元海。元海之名,由此而來。劉淵自托冒頓之後,又編了一套類似劉邦斬蛇的這樣一個讖語故事,為日後起事製造輿論依據。
劉湘少年時代,酷愛讀書,以當時上黨(今山西長治市)大名土崔游為師,遍習《詩經》、《周易》、《尚書》等儒學經典。又博覽《史記》、《漢書》和諸子學說。常對人們說:“一物之不知者,周君子之所恥也。”因此,漢化程度很高,頗受當時太原名流王昶、王渾等的器重。稍長兼修孔學,射藝精熟,膂力過人。又生得體貌偉岸,姿儀不凡,深得時人崇重。
魏鹹熙年間(264年——265年),
劉淵以侍子(即人質)身份留居洛陽。西晉泰始初,鮮卑樹幾能在涼州起兵反晉。上黨李熹建議署劉淵為大將軍,發五部匈奴,西征涼州。大臣孔恂說:“元海若能平涼州、斬樹幾能,恐涼州方有難耳,蛟龍得雲雨,非復池中物也。”遂未成行。齊王司馬攸見劉淵才智出眾,勸晉武帝司馬炎說:“陛下不除劉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寧。”劉淵賴王渾等幫助,才倖免乾難。
劉淵作了五部帥後,推誠接士,輕財好施,幽、冀名流,紛紛不遠千里,前來拜附。晉惠帝繼位後,由楊峻輔政,楊峻署劉淵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漢光鄉侯。
八王之亂爆發後,成都王司馬穎執政鎮鄴,又署劉淵為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其時由於中原戰亂,并州境內的漢族居民大都流徙江南,在并州胡漢勢力的分布和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匈奴劉氏貴族見有機可乘,開始策劃“興邦復業”,起兵反晉。劉淵的從祖父劉宣對其族人說:“昔我先人與漢約為兄弟,憂泰同之,自漢以來、魏晉代興、我單于雖有虛號,無尺土之業,自諸王侯,降同編戶。今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興邦復業此其時也,左賢王元海姿器絕人,斡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單于,終不虛生此人也。”不久,并州刺史司馬騰與安北將軍王浚聯合進攻司馬穎。司馬穎想以匈奴為外援,遂拜劉淵為北單于、參丞相事。劉淵托稱要回并州招募五部匈奴,於是返回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縣)。劉淵回到離石後,被諸部匈奴共推為大單于,二旬之間,擁眾五萬。西晉永興元年( 304年自稱漢王,改年號為元熙,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為神主以祭之,立妻呼廷氏為王后。署置百官,以從祖父劉宣為丞相,經師崔游為御史大夫,宗室劉宏為太尉,建立漢國。
并州刺史司馬騰聞訊,忙率兵前往鎮壓,部將聶玄與劉淵戰乾大陵(今山西文水縣),聶玄大敗,司馬騰大為恐懼,遂率并州三萬餘戶下山東。劉淵乘勝進軍,接連攻下法氏(今山西高平縣)、屯留(今山西長子縣)、中都(今山西太原市)等地。
西晉永興二年( 305年),司馬騰再次出兵討伐劉淵、部將司馬瑜、周良等駐軍汾陽,劉淵派武牙將軍劉欽等前往阻擊,前後四戰四捷,劉欽大勝而還。這年離石發生大饑荒,劉淵派太尉劉宏、護軍馬景等駐守離石,自率大軍開赴上黨壺關(今山西壺關縣)。
光熙元年( 306年),司馬越為太傅,進表原并州刺史司馬騰為東燕王,以劉琨為并州刺史。劉琨到并州後,由於饑荒與戰爭,此地百姓難以自存,吏民萬餘人由李惲等率領,隨司馬騰流亡冀州,組成“乞活軍”。留居并州的漢族居民不足二萬。劉琨只好到上黨組織軍隊,得三百餘人,受到劉淵部將劉景的攻擊,在上黨無法立足,遂轉戰至晉陽(今山西太原市南)。其時,侍中劉殷、王育等向劉淵進言說:“殿下自起兵以來,已歷數載,但仍偏守一方,王威未震。如能集四方兵力,並力一戰,拿下河東,建立帝號,再揮師西南,攻克長安,然後以此為都城,徵發關中之兵,取洛陽,滅西晉則易知翻掌了。這也正是高祖皇帝創立基業的方略。”劉淵聽了大喜,遂發兵攻克了蒲阪(今山西永濟縣)、平陽(今山西臨汾市)據有河東全境。這時,中原起義的汲桑、王彌、石勒及鮮卑陸逐延等都紛紛歸降劉淵,迅速在并州形成了各族人民共同反晉的巨大浪潮。
永嘉二年( 308年),劉淵正式稱帝,遷都平陽,國號為漢。宗室劉氏以親疏遠近為等級,都封郡縣王,異姓以謀謨戰動相次封為郡縣公、侯。以劉宣為丞相,劉宏為太尉,劉和為大司馬,劉歡樂為大司徒,呼延翼為大司空,呼延攸為宗正。
這年冬天,劉淵派劉聰、劉曜、劉景率五萬精騎進攻洛陽,西晉東海王司馬越派參軍孫詢、將軍丘光率兵拒阻,漢軍敗還。
永嘉四年( 310年)七月,劉淵病重,以陳王劉歡樂為太宰,長樂王劉詳為太傅,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不久病卒,歷位六年。
劉淵是漢化的匈奴貴族後裔,他在西晉日趨衰敗、各地流民紛紛起義反晉的浪潮中,趁勢在中原建立了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匈奴漢國政權。漢國政權建立進一步把中原推向戰爭和動亂,同時改變了曹操以來匈奴五部統治結構,重新恢復了匈奴傳統舊制。但從少數民族對漢人的長期統治過程中,為各民族之間深層次的融合,準備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