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針灸易學》針灸著作二卷。清·李守先撰於1798年。卷上針灸源流、手法和認症三部分,重點介紹了針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套用,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卷下記述十四經穴及奇穴。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作者
李守先 清代醫家。字善述,河南長葛縣人。嘗著《針灸易學》二卷。
文獻序跋
繪圖針灸易學序
醫道閎邃,明其術者,可以保身利物,故名儒碩士,鹹究肄焉。然治法有二∶曰針灸,曰方藥。灸法從針,其在於古,針之所不及者,而後區之為方,劑之以藥,二者相輔而行,無偏廢也。獨其經絡竅會,尋之為難。自漢唐以來,業斯術者,方家能手。專主方藥,而針灸之傳闕如。《靈樞》明文,治法徒存,識者惜之。吾邑李君善述,好學問,擢秀六堂,嘗思所以利刺斯民者而未得也。固有志於此,主以黃岐,旁及諸家之說,按圖披籍,蓋揣摩者至五六年而後試手,勤之至亦慎之至也。其試手又十餘年,回生起至於千百,閱歷之久,間有神明於法之外者,所謂隨氣用巧,惟熟則然也。君今以老,念針法之失傳,爰取其揣摩所以,與閱歷之驗於己者,約為一業,名曰《針灸易學》。欲廣其傳,以登斯世於仁壽之域,此亦仁人君子之用心矣。余嘉其志而樂道之,故於其將授梓也,為敘其事而弁之書首。 大清道光二十七年季春之望竹村許天錫謹序
自序
針灸之法尚矣,惟聖於醫者能得其全,下此而能因易入難,推所已知,及所未知,當其應手奧難窺,一入認穴,繁而且碎,句不可讀,讀不可記,指歸要領,求之無從。兼怵其暈針之說,手法不明,往往中止,業以難廢,此惟不由其序之過也。先少學針灸六年,未嘗一日少懈,特無名師口授,總不信心,以為非吾能事也。至乾隆五十一年,先已五十一歲,時瘧疾十人而九,擇其少壯醫之,治三效一,更日治五效三,由此復究其書,而無不效矣。計二十二日,獲效四百三十七人。後學治雜症,有效有不效,用針多則內有約略,且更考核諸先生之書,醫十得三者有矣,醫十得五、得七者有矣,此亦因易入難,推所已知而及所未知者也。至於深遠詳細,吾未有得,惟聖者能之耳。茲將古法著之於前,愚見列之於後,淺而易知,顯而易明,名曰《針灸易學》,以為後之君子,便覽之資云爾。附書一則∶ 先少學針灸,或止之曰穴難,不知難不在穴,在手法耳。明於穴而手法不明,終身不醫一病五俞,易知也;八脈主穴,易知也。得一二穴,從此以尺量之,以類推之,由淺入深,因此知彼,而醫亦成矣。先習此首學手法,次學認症,而以尋穴為末務,蓋所難不在此也。
嘉慶三年歲次戊午季春李守先善述氏識
針灸源流
《素問》十二卷,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蓋《靈蘭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紀》等篇,無非闡明陰陽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實切於人身。其諸色脈病名,針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廣之,而皇甫謐之《甲乙》,楊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異同。醫家之綱法,無越於是書矣。然按《漢書·藝文志》,有《內經》十八卷及扁鵲名,白氏雲《內經》凡三家,而《素問》之目乃不列。至《隋·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而指為《內經》。唐· 王冰乃以《九靈》九卷,牽合《漢志》之數,而為之注釋,復以《陰陽大論》托為張公所藏,以補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亂,訓詁失之於迂疏,引援或至於未切。至宋·林億、高若訥等,正其誤文,而增其缺義,頗於冰為有功。《難經》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黃帝內經》,設為問答之辭,以示學人。《子午經》一卷,論針灸之要,撰成歌訣,後人根據托扁鵲者。《千金方》,唐·孫思邈所撰。至引導之要,無不周悉。《十四經發揮》三卷,許昌滑壽伯仁,傳針法於東平高洞陽,得其開闔流注交別之要。而施治功,以盡醫之神妙。《神應經》一卷,乃宏綱陳會所撰。先著《廣愛書》十二卷,慮其浩瀚,獨取一百一十九穴,總成一帙,以為學人守約之規南昌劉瑾校。《古今醫統》、《乾坤生意》、《醫學入門》、《醫經國小》中,取關於針灸諸姓氏,各見原書。《玄機秘要》,三衢繼洲楊濟時家傳著集。《針灸大成》,總輯以上諸書,類成一部,分為十卷。委晉陽靳賢選集校正。後人習學,屢試屢效。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