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衛生寶鑑》,羅天益撰,共二十四卷,補遺一卷,撰年不詳,刊行於1281年。該書元刻本因戰亂而散失,現所存最早版本見於元代杜思敬編纂的叢書《濟生拔萃》,但內容不完整。
作者
羅天益(1220~1290年),字謙甫,元代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縣)。他幼承父訓,有志經史。精。李杲晚年(1244年以後),學醫數年,盡得其術。李杲身後,他整理刊出了多部李杲的醫學著作,對傳播“東垣之學”起到了重要作用。1251年後,他自師門回鄉行醫,以善治療瘡而顯名,為元太醫,元兵南下。羅天益一再隨軍征戰,他在軍中,還四處訪師問賢,以提高醫術,晚年診務之餘,他以《內經》理論及潔古、東垣之說為宗,旁搜博採眾家,結合自己的體會,於1281年撰寫了《衛生寶鑑》二十四卷。
羅天益生活於金末元初,他的學術思想遙承於潔古,授受於東垣,又突出臟腑辨證、脾胃理論、藥性藥理的運用的“易水學派”特色,成為易水學派理論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承前啟後的一位重要醫家。
他的主要學術思想反映在《衛生寶鑑》一書中,他還撰有《內經類編》、《藥象圖》、《經驗方》、《醫經辨惑》(見劉因《靜修文集》)等書,均佚。經過整理的張元素的著作有《潔古注難經》。
羅天益用灸法以溫補中焦,不僅能治中焦不足的虛寒證,而且還可以治療氣陰兩傷的虛熱證,羅氏能補其師之不足,並發展了劉河間熱證用灸,李杲甘溫除熱的理論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金元四大家的針灸學術思想。
內容簡介
全書共25篇,主要有“藥誤永鑒”:以病案形式,結合一個專題進行辨析,以警示後學及同行不要犯誤治之錯,“名方類集”:精選古今效方766首,以證系方,理法具備,論述臨證各科疾病的診治。為該書主要部分,“藥類法象”:簡述張元素、李杲的藥物學理論,如性味、功效等;“醫驗記述”:載錄作者長期從事臨床的診治經驗,內容豐富;最後為“補遺”,選輯張仲景以下諸家有關外感、中暑等病證的驗方,為元代以後他人所補充之內容。
該書理論上本於《素問》、《難經》以求其因,並充分吸收李杲的“脾胃學說”及張元素、張璧、錢乙等醫家的認識,圍繞臨證臟腑雜病的辨證論治理論進行系統闡發,具有鮮明的“易水學派”特色。
在臨證用藥時,以很大篇幅介紹潔古、東垣的有關藥物理論,並強調藥證相對、名實相符、隨證加減等靈活的辨證用藥思想。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