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難經經釋》為醫經著作。二卷。清·徐大椿撰於1727年。內容
徐氏注釋《難經》以《內經》理論為本,闡發《難經》義理及其學術淵源,頗有參考價值。但作者提出“《難經》之必不可違乎《內經》”的觀點未免失之偏激。《難經經釋》在歷代《難經》注本中也被認為是較好的一種。徐大椿《難經經釋》二卷。撰注於清雍正五年(1727年)。刻本
初刊本為1727年徐氏洄溪草堂自刊本,有清乾隆間半松齋《徐氏醫書六種》刻本, 《徐靈胎醫學全書》本。1985年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中醫古籍小叢書》以《徐氏醫書六種》本為底本的校注本,1985年北京市中國書店《難經經釋.難經經釋補正》影印合訂本。作者
徐靈胎(1693—1771),原名大椿,曾名大業,靈胎乃其字,晚號洄溪老人,江蘇吳江人,清代著名醫學家。他出身名門望族,從小業儒通經,博學多才,兼通天文、地理、數學、水利、文詞、音樂、武藝,靠刻苦自學而精通醫學,尤以醫學著稱於世。他博極醫源,精於臨床,勤於著述,有《難經經釋》、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 《醫貫砭》 、 《醫學源流論》 、 《傷寒類方》 、 《蘭台軌範》 、 《慎疾芻言》 、 《洄溪醫案》 等醫學名著傳世。徐氏精通養生之學,攝生有術,德高藝精,享年79歲。內容簡介
《難經》,非經也。以《靈》、《素》之微言奧旨引端未發者,設為問答之語,俾暢厥義也。古人書篇名義,非可苟稱,難者辯論之謂,天下豈有以難名為經者,故知《難經》非經也。自古言醫者,皆祖《內經》,而《內經》之學,至漢而分∶ 倉公氏以診勝,仲景以方勝,華佗氏以針灸雜法勝;雖皆不離乎《內經》,而師承各別。逮晉、唐以後,則支流愈分,徒講乎醫之術,而不講乎醫之道,則去聖遠矣。惟《難經》則悉本《內經》之語,而敷暢其義,聖學之傳,惟此為得其宗。然竊有疑焉,其說有即以經文為釋者,有悖經文而為釋者,有顛倒經文以為釋者。夫苟如他書之別有師承,則人自立說,源流莫考,即使與古聖之說大悖,亦無從而證其是非,若即本《內經》之文以釋《內經》,則《內經》具在也,以經證經而是非顯然矣。然此書之垂已二千餘年,注者不下數十家,皆不敢有異議,其間有大可疑者,且多曲為解釋,並他書之是者反疑之,則豈前人皆無識乎?殆非也。蓋經學之不講久矣!惟知溯流以尋源,源不得,則中道而止,未嘗從源以及流也。故以《難經》視《難經》,則《難經》自無可議;以《內經》之義疏視《難經》,則《難經》正多疵也。余始也,蓋嘗崇信而佩習之,習之久而漸疑其或非,更習之久而信己之必是,非信己也,信夫《難經》之必不可違乎《內經》也。於是本其發難之情,先為申述《內經》本意,索其條理,隨文詮釋;既乃別其異同,辨其是否,其間有殊法異義,其說不本於《內經》,而與《內經》相發明者,此則別有師承,又不得執《內經》而議其可否。惟夫遵《內經》之訓而詮解未洽者,則摘而證之於《經》,非以《難經》為可訾也,正所以彰《難經》於天下後世,使知《難經》之為《內經》羽翼,其淵源如是也,因名之為《經釋》。《難經》所以釋《經》,今復以《經》釋《難》,以《難》釋《經》而《經》明,以《經》釋《難》而《難》明,此則所謂醫之道也,而非術也。其曰秦越人著者,始見於《新唐書·藝文志》,蓋不可定,然實兩漢以前書雲!相關詞條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六)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