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回春》

《萬病回春》

龔廷賢撰於萬曆十五年(1587),刊本甚多。現存最早者是萬曆三十年(1602)金陵周氏重刊本,其他有萬曆四十三年(1615)經綸堂重刊本、明活字印本。閶門書林葉龍溪刻本,清代康熙、道光、同治年間各種刻本,近現代重刊本和日本元和活字本,共30多種。

基本信息

簡介

《萬病回春》,龔廷賢撰於萬曆十五年(1587),刊本甚多。現存最早者是萬曆三十年(1602)金陵周氏重刊本,其他有萬曆四十三年(1615)經綸堂重刊本、明活字印本。閶門書林葉龍溪刻本,清代康熙、道光、同治年間各種刻本,近現代重刊本和日本元和活字本,共30多種。明活字本題作《新刊萬病回春》、道光二十五年(1845)桐石山房刻本作《新刊增補萬病回春》、明善成堂本作《新刊增補萬病回春原本》,綠慎堂本等作《詳校萬病回春》,錦章書同鉛印本作《增補萬病回春》。198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以清代江東書局石印本為底本,參照其他版本校補、勘誤後而印行。

內容概述

全書共8卷,是一部涉及內、外、婦、兒諸科的綜合性醫學著作,載186種病證。第1卷以“萬金一統述”為題,概括性地論述了天地人,陰陽五行、臟腑機能、主病脈證等有關基礎理論,同時還介紹了藥性歌、諸病主藥、釋形體、周身臟腑形狀、人身面背手足之圖、十二經脈歌並補瀉寒涼藥、十二月七十二候歌、運氣候節交應時刻數訣、醫學源流等總論內容。第2~5卷為內科雜病證治:第6~8卷為婦、兒、外科常見病的證治。龔氏出身世醫之家,生平著述頗多。卷2~8分別論述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病證184種,每病均闡述病因、病機、治法,方藥等內容,後附醫案。卷末附“雲林暇筆”,載有“醫家十要”等,有的版本還附有“龔氏家訓”等篇。

作者簡介

《萬病回春》龔廷賢

龔廷賢(1522~1619),一作應賢,字子才,號雲林,明金溪霞澌龔家(今合市鄉龔家)人,是江西省歷史上十大名醫之一。其父龔信,字瑞芝,號西園,精於醫術,曾任明太醫院醫官,著有《古今醫鑒》16卷,經廷賢整理刻行於世。

龔廷賢受家庭影響,從小愛好醫學,雖曾習舉子業,屢試不中,轉而隨父學醫,繼承祖業,以“良醫濟世,功同良相”自勵。日間從事診治,餘暇攻讀醫書。既博考歷代醫書,自《內經》以下,莫不窮源究委;又善於總結繼承家傳診療實踐經驗,並虛心向別人學習,博採眾家之長,貫通醫理。經過長年累月的刻苦鑽研及臨床實踐,至成年後,無論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都已精熟,尤擅長於兒科。他臨床診治尊古而不拘泥,深明五臟癥結之源,決生死多奇中。有一段時間,他在河南黃河流域行醫。時值開封一帶疫病流行(1586~1588年間),街頭巷尾都有病人,症狀為頭疼身痛,憎寒壯熱,頭面頸項赤腫,咽喉腫痛,神智昏迷,俗名“大頭瘟”。時醫只知按古法醫治,無效。龔廷賢根據病情,獨具匠心,以自己的見解,開上二聖救苦丸(牙皂、大黃)藥方,其效甚佳,醫好很多垂危病人,名噪中原,被尚書薦為太醫院吏目。萬曆二十一年(1593),魯王妃患膨脹病,腹大如鼓,左肋積塊刺痛,坐臥不寧。經太醫多方治療,均不見效,生命垂危。召龔廷賢診治,經診脈開方,對症下藥,終獲痊癒。魯王大喜,稱之為國手,以千金酬謝,龔廷賢不受,乃命刻其所著《禁方》(即《魯府禁方》)一書,又畫其像以禮待之。皇帝特賜雙龍“醫林狀元”匾額一塊。

目錄信息

卷之一

萬病回春
萬病回春
萬金一統述

藥性歌

諸病主藥
釋形體
周身臟腑形狀
人身面背手足之圖(缺)
十二經脈歌
十二月七十二候歌
運氣候節交應時刻數訣
醫學源流

卷之二

中風
傷寒(附傷風)
中寒
瘟疫
中暑
中濕
火證
內傷
飲食
郁證
痰飲
咳嗽
喘急
哮吼

卷之三

瘧疾
痢疾
泄瀉
霍亂
嘔吐
翻胃
呃逆
噯氣
吞酸
嘈雜
諸氣
青筋
痞滿
鼓脹
水腫
積聚
五疸
痼冷
斑疹
發熱

卷之四

補益
虛勞
失血
惡熱
惡寒
汗證
眩暈
麻木
癲狂
癇證
健忘
怔忡
驚悸
虛煩
不寐
邪祟
厥證
濁證
遺精
淋證
關格
遺溺
小便閉
大便閉
大小便閉
痔漏
懸癰
體氣
脫肛
諸蟲

卷之五

頭痛
鬚髮
面病
耳病
鼻病
口舌
牙齒
眼目
咽喉
結核
梅核氣
癭瘤
肺癰
肺痿
心痛(即胃脘痛)
腹痛
腰痛
脅痛
臂痛
背痛
痛風
香港腳


消渴

卷之六

婦人科
調經
經閉
血崩
帶下
虛勞
求嗣
妊娠
產育
小產
產後
乳病
乳岩
婦人諸病

卷之七

小兒科
急驚
慢驚
驚後調治
疳疾
癖疾
諸熱
感冒
傷食
腹脹
嘔吐
泄瀉
吐瀉
痢疾
瘧疾
咳嗽
喘急
小兒初生雜病
小兒雜病
痘瘡
麻疹

卷之八

癰疽

疔瘡
便毒
下疳
楊梅瘡

疥瘡
癬瘡
禿瘡
癜風
癘風
諸瘡
杖瘡
折傷
金瘡
破傷風
湯火
蟲獸
中毒
骨鯁
五絕
膏藥
通治
奇病
雲林暇筆(凡十二條)

敘雲林志行紀

《萬病回春》古版《萬病回春》古版
志行紀何紀?雲林生平之志,素履之行也。志行何紀之?昔余先君令扶構恙幾危。余請告就省,當時皇皇驚怖,賴雲林診攝救藥,先君得以康復。余為先君而戴雲林,誠通家而骨肉者也。稔知其為人之實,因歷舉其志行,而為之紀,重嘉善也。雲林世為金溪人,姓龔氏,名廷賢,字子才。生而岐嶷,仁孝天畀,襟度汪洋,卓乎為昭代人豪。早歲業舉子,飽經術,操觚染翰,發為文詞,雲錦天葩,燦然立就。將有志南溟,效用廊廟,以大究厥施,緣數奇不第,遂纘父業,精於醫。謂達則為良相,不達則為良醫,均之有補於世道也。始游許昌,如扶溝,詣都下,即受知於太學士中玄高公,定西侯文益蔣公,大司寇三川劉公。聲名燁燁播京師,隨被命拜官榮歸。既而,由金陵復抵大梁,在在馳聲,起死回生,活人無算。王侯公卿賓禮敬慕,迎候接踵,贈以詩章,旌以扁額,絡繹不絕。而周藩海陽王湖,安昌王靜觀,大宗正西亭,及當道撫台洪溪衷公,翰林玉陽張公,學憲一申楊公尤加毖焉!然賦性廉介,樂於施濟而不責報。諸元老薦紳先生酬以金幣而不可卻者,雖受之,亦不私己,遺歸以賑宗族鄉黨之貧困者。事乃父西園公純孝,溫清定省,聚百順以養志。如父志在仁天下,即推所傳之秘集《種杏仙方》《古今醫鑒》、《萬病回春》三書刊行於世,使人人按書而察其病,得以終天年而登壽域,大有功於天下後世。父志在鍾愛庶母所生二幼子,即以其所愛者而加愛焉,視之猶父然也。凡家業悉推讓之,又且另贈之以田,使安享其逸以承父歡,可謂善繼善述而恪守義方者也。至於讓祖產於叔父,貽濃資於仲弟,建祠堂以承先,立家訓以啟後,創大門以華宗,置義田以贍族,此皆仁人義士之所為也。又嘗輸谷粟、賑饑民,而不忍其顛連;施棺木、瘞旅襯,而不忍其暴露;解衣裘、救寒士,而不望其後償;崇禮節、友賢良,而不爽其信行;還鬻女、返賣僮,而不索其聘財;憐鰥寡、恤孤獨,而不吝其濃費。志行卓犖,奇偉不可枚舉,此特其彰明較著,可紀而傳之以風世教也。

後序

嘉靖丙辰歲六月十有一日,世宗肅皇帝遣平江伯陳王謨偕諸司持節授冊襲封余為王。時值溽暑,祗乃事罔恤勞瘁,症中痰火,頭眩喘嗽,膝趾腫痛,不能動履,四時疾作,苦楚莫禁。余嫡長子朝遍延諸醫,治皆罔效,誠墮痼病也。萬曆丙戌五月復熾,殆岌岌矣。長子晝夜驚怖,籲天身代,皇皇無措。天假良緣,適金溪龔生雲林以應撫台洪溪衷公之聘,即汴邪,獲與荊識,叩其學術,印乃父西園公家傳儒醫奕業鳴世久矣。余忻然景慕,遂隆禮市,延生為入幕上賓。生感其誠,乃曰∶“司鼎鼎者務為良相,佐聖主成雍熙之世;專方脈者務為良醫,躋生民登仁壽之域。余弗類,不克為良相以光輔太平,願以良醫濟世,保王躬享遐齡增上壽,以永國祚。”復沉潛診視,植方投劑,獲效如響,不旬日而漸離榻,又旬日而能履地,又旬日而康復如初。三十餘沉,一旦起而痊癒之。噫!亦神矣哉!生其聖於醫者乎?因悉叩其生平蘊借,出《古今醫鑒》、《種杏仙方》二帙,已刊行於世,覽之者,人人擊節嘆賞,如醉春風矣!然尤以為未展盡其底蘊,又括百家奧旨,成《萬病回春》一集,其精微玄炒,諸名公已序其首矣!夫復何言?顧余感其惠,深嘉其用心之仁,敢一言以續於後。夫集以《萬病回春》名之者,數總於萬也,病而曰萬則無不該括;時和於春也,春而曰回則無不發生。如萬物當嚴凝肅殺之餘,挽之以陽春太和之盛,天之造化。生斡鏇之矣。行且大有補於世道。醫國醫民,何忝於良相乎?是以售諸梓以廣其傳雲。

特色藥方

九仙王道糕

原料:蓮肉(去皮心)、炒山藥、白茯苓(去皮)、薏苡仁各120克,炒大麥芽、白扁豆、芡實(去殼)各60克,柿霜30克,白糖600克。
製法:上為細末,入粳米粉5升,蒸糕曬乾。
用法:不拘時任意食之,米湯送下。
功效:養精神,健脾腎,扶元氣,長肌肉,除濕熱。

紅顏酒

原料:核桃仁120克,紅棗肉120克,杏仁30克,白蜜100毫升,酥油70毫升,白酒1000毫升。
製法:將核桃仁、紅棗肉搗碎,杏仁泡去皮、尖,煮4~5沸,曬乾並搗碎;以白蜜、酥油先入白酒,再將三藥入酒內浸7天即可。
用法:每次10毫升,每天早、晚空腹飲用。
功效:滋補肺腎,補益脾胃,滑潤肌膚,悅澤容顏。

社會影響

該書是作者遵前賢之要旨,集歷代之精華,參以己見,詳審精密,於公元1587年輯成,以“凡疾者療之,沉疴頓起,如草木之逢春”,故名《萬病回春》。後世認為該書網羅完備,論述精闢、辨證詳明、治法切用。自1587年問世後,四百年間,國內曾翻刻30餘次。本書是龔氏代表作之一,影響很大,不僅風行海內,且傳入日本、朝鮮等國,四百年來一直為日本漢方醫學後世派所崇信。但書中亦夾雜了一些不當之說,希望讀者正確對待。

龔氏辨證詳明,選方精當,論治恰切。書末所附“醫家十要”,廣泛涉及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的問題,很有參考價值。本次是以明·萬曆十六年(1588)蘇州葉龍溪刻本為底本,以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上海掃葉山房刻本為主校本整理出版。為便於讀者學習,編寫了導讀,書後附有方劑,索引,以便查閱。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要藥分劑補正》
《永類鈐方》
《無冤錄》
《醫方藥性合編》
《歷代名醫蒙求》
《赤水玄珠全集》
《四海類聚方》
《食物本草》
《本草選》
《藥鏡》
《配方百篇》
《雷公藥性賦解》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本草彙編》
《炮炙大法》
《藏府標本藥式》
《證治匯補》
《雞峰普濟方》
《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景岳全書》
《本草乘雅半偈》
《銀海精微》
《續名醫類案》
《外科精義》
《十四經發揮》
《外科證治全生集》
《釐正按摩要術》
《經效產寶》
《醫學入門》
《濟生方》
《理傷續斷方》
《御藥院方》
《五十二病方》
《顱囟經》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養老奉親書》
《外科正宗》
《引書》
《本草正義》
《衛生寶鑑》
《本草從新》
《醫宗金鑒》
《明醫雜著》
《醫說》
《重樓玉鑰》
《本經逢原》
《本草綱目拾遺》
《傷科補要》
《開寶本草》
《小品方》
《名醫類案》
《證類本草》
《醫學綱目》
《格致餘論》
《脈訣》
《類經》
《婦科玉尺》
《外台秘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崇原》
《萬病回春》
《食療本草》
《太平聖惠方》
《本草品匯精要》
《吳醫匯講》
《針灸甲乙經》
《回回藥方》
《古今醫統大全》
《臨證指南醫案》
《飲膳正要》
《千金要方》
《外科精要》
《難經》
《本草綱目》
《針灸大成》
《溫病條辨》
《本草備要》
《脈經》
《神農本草經》
《新修本草》
《醫學源流論》
《傅青主女科》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九)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湯頭歌訣》
《孫文垣醫案》
《太平聖惠方》
《素問》
《湯液本草》
《外科精要》
《外台秘要》
《萬病回春》
《推拿抉微》
《外科發揮》
《胎產心法》
《蘇沈良方》
《棠陰比事》
《素問玄機原病式》
《嵩崖尊生全書》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胎產秘書》
《推求師意》
《外科大成》
《宋以前醫籍考》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外科精義》
《外科啟玄》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正宗》
《外科證治全生集》
《太素脈秘訣》
《素問靈樞類纂約注》
《望診遵經》
《外科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外科樞要》
《外科心法》
《外科選要》
《銅人針灸經》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證治全書》
《素女脈訣》
《外治壽世方初編》
《天元玉冊》
《萬氏醫貫》
《王九峰醫案》
《王旭高臨證醫案》
《外科傳薪集》
《隨息居飲食譜》
《王氏醫案繹注》
《天機啟微》
《天隱子》
《天隱子養生書》
《素問直講》
《田氏保嬰集》
《通俗傷寒論》
《桐君藥錄》
《銅人內景圖論》
《素問直解》
《素仙簡要》
《圖經衍義本草》
《圖注八十一難經》
《圖注八十一難經定本》
《圖注難經脈訣》
《宋人醫方三種》
《推拿療法》
《推拿秘書》
《推拿學》
《遂生編》
《退思廬醫書四種合刻》
《外候答問》
《遂生福幼合編》
《孫氏醫學叢書》
《素靈微蘊》
《胎產集要》
《外科活人定本》
《外科輯要》
《外科經驗方》
《胎產輯萃》
《素問靈樞合注》
《宋元明清名醫類案》
《素問入式運氣論奧》
《素問釋義》
《太平御覽·養生》
《外科圖說》
《太素脈法》
《素問釋音》
《外科真詮》
《太醫局諸科程文》
《泰定養生論》
《素圃醫案》
《湯頭歌訣白話解》
《外證醫案彙編》
《湯頭歌訣續集》
《湯頭錢數抉微》
《萬氏積善堂集驗方》
《萬氏濟世良方》
《萬氏家傳保命歌括》
《萬氏女科》
《素問懸解》
《汪石山醫書八種》
《素問遺篇》
《王氏醫案》
《體仁彙編》
《王氏醫存》
《王叔和脈訣》
《天寶本草》
《王旭高醫書六種》
《天花精言》
《偽藥條辨》
《韡園醫書六種》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