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書名:《保嬰撮要》作者:薛鎧 薛己
朝代:明
出刊時間:1555年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簡介
《保嬰撮要》,兒科著作。二十卷。由薛鎧、薛己父子合編而成,刊於明嘉靖34年(1556年)。
前十卷論述嬰兒初生護養兒、兒科疾病診法、小兒變蒸、五臟生病,以及幼兒內科雜病的證治;這十卷除臨床醫案部分為薛己補入外,均系薛鎧原作。後十卷論述有關幼外科、皮科及痘疹等病證治及其醫案,均為薛己所撰。書中不僅介紹了較豐富的治法,並收載了大量兒科醫案,為本書的特色之一。現有多種明刻本及《薛氏醫案》本。
作者
薛己
薛己(1487~1559)中國明代醫學家。字新甫,號立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父薛鎧曾為太醫院醫士。薛己自幼繼承家訓,精研醫術,兼通內、外、婦、兒各科,名著一時。正德元年(1506)補為太醫院院士,九年提為御醫,十四年授南京太醫院院判,嘉靖九年以奉政大夫南京太醫院院使致仕歸里。薛己治學極為刻苦,論著很多,除自著的《外科樞要》、《內科摘要》、《女科撮要》、《癘瘍機要》、《正體類要》、《口齒類要》之外,還有許多校訂書,薛己校訂書的特點,選注名著,附以己見,如他校訂有《婦人良方大全》、《小兒藥證直訣》、《明醫雜著》、《外科精要》等數十種。這些校本中不少附有醫案,以臨床驗證來說理法方藥依據。學術思想受張元素、李杲、錢乙等影響最大。薛己以外科見長。其父薛鎧亦為當時名醫。薛己年幼時繼承家學,從其父學醫業,是一位臨床大家。於內、外、婦、兒、口齒、骨傷諸科,無不擅長,且在學術上能旁通諸家,可謂博學多才。在正德年間(1506~1521年),被選為御醫,選拔南京院判。嘉靖(1522~1566)年,又任太醫院使。當時,丹溪之學盛行,醫家多重視寒涼降火,克伐生氣,產生流弊。針對這種情況,薛氏根據前人的經驗及自己的潛心研究,自立一家之言,融東垣脾胃之說及王冰、錢乙腎命水火之說於一爐,重視先後二天的辨證,治療用藥倡導溫補,對後世溫補學派的產生與形成,頗有啟發。著有《內科摘要》、《外科發揮》、《外科樞要》、《外科心法》、《外科經驗方》、《癘瘍機要》、《女科撮要》、《保嬰金鏡錄》、《口齒類要》、《正體類要》、《本草約言》等,並對其父薛鎧的著作《保嬰攝要》、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王綸的《明醫雜著》、陳文中的《小兒痘疹方論》等加以注評。學術思想 《內經》中對脾胃十分重視,東垣之說即是受到了這一思想的影響。薛己論脾胃很重視《內經》這一認識,他說:“《內經》千言萬語,旨在說明人有胃氣則生,以及四時皆以胃氣為本。”這與東垣之說是一脈相承的。薛氏接受李杲的學術觀點,提出“人得土以養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人以脾胃為本。”但是,薛氏又有不同於東垣之說的內容。東垣提出脾胃元氣與陰火不兩立,氣虛則陰火亢盛,而薛氏則重視脾氣下陷。如其舉例脾氣下陷,濕熱下迫,可致血崩之理,與東垣“陰火上乘土位”之說則不盡相同。又如,其論治頭面部疾患時,指出:“脾胃發生元氣不能上升,邪害空竅,故不利而不聞香臭者,宜養脾胃,使陽氣上升,則鼻通矣。”亦是強調脾氣昇陽的作用。至於脾胃虛損導致血虛者,薛氏又指出脾不僅可以統血,又是生血之源。因此,治療時,主張滋其化源,用六君子湯加減。
薛氏不但重視後天脾胃,而且又十分重視先天腎命。薛氏接受王冰之說,並以錢乙的六味丸、崔氏的八味丸,作為補腎水、命火的代表方劑。他認為,“兩尺各有陰陽,水火互相生化,當於二髒中分各陰陽虛實,求其屬而平之。若左尺脈虛弱而細數者,是左腎之真陰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脈遲或沉細而數欲絕者,是命門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認為腎中病證,不論熱病寒病,總屬腎虛所致,若是無水之病,以六味丸滋補腎水;若屬無火之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而且,薛氏明確提出,不論補水補火,不可泥用沉寒之劑,與丹溪滋陰降火之說大相逕庭。可見,薛氏補腎主張應以溫補為主。
薛己論治虛損雖有氣血、陰陽之辨,治療用藥亦崇尚溫補,然他治虛必言陰虛,重視肝、脾、腎三髒。薛己所言之陰虛非單純指津液、精血而言,而是泛指足三陰肝、脾、腎三經之虛。他說:“陰虛乃脾虛也,脾為至陰。”黃履素在《折肱漫錄》中曾評述,“薛立齋之論陰虛,發前賢所未發,其謂陰虛乃足三陰虛也。足三陰者,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厥陰肝也。而脾屬土,尤為至陰而生血,故陰虛者脾虛也。補陰宜自補脾。如大凡足三陰虛,多因飲食勞役,以致腎不能生肝,肝不能生火而害脾土,不能滋化,但補脾則土生金,金生水,木得平而自相生矣。”可見,薛氏以足三陰虛為陰虛,肝、脾、腎三髒中獨重脾土,在理虛治療中抓住這一重要環節,充分反映了薛氏治病求本,滋化源以及重視脾胃等學術特點。
薛氏溫補脾胃、溫補腎命的治療特點,並非分別套用,而是認為二者之間有著互為因果的密切關係,而且在臨床上脾腎兼虧的病證更為多見。或因脾土久虛,後天不能養先天,而致腎虛;或因腎陽虛衰,火不生土,而致脾胃虛損。故在治療時前者應當補脾而兼顧其腎;後者宜補其腎而兼顧脾胃。若脾腎虛寒,宜用四神丸;若脾腎虛脫,用六君子湯加姜、桂,如果不效,急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土,常用八味丸治之。薛氏的臨床治療病案中,在治療氣虛兼陰虛時,更是補脾與補腎藥交叉使用,早服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之類,晚服六味丸、八味丸或四神丸之類,如他在論述勞瘵的治療時說:“大抵此證屬足三陰虧損,虛熱無火之症,故晝發夜止,夜發晝止,不時而作,當用六味地黃丸為主,以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若脾胃先損者,當以補中益氣湯為主,以六味地黃丸溫存肝腎,多有得生者。” 表現出薛氏先後二天並重的思想,這對後世李中梓的先後天論,有很大影響。
薜鎧
鎧字良武,吳縣人。弘治中官太醫院醫士。是編分門纂輯,於幼科證治最為詳悉。其論乳下嬰兒有疾必調治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且雲小兒苦於服藥,亦當令母服之,藥從乳傳,其效自捷。皆前人所未發。其子太醫院院使己,又以其所治驗附於各門之後,皆低一格書之。後人集己遺書為《薛氏醫案》,此書亦在其中。考卷首蘇州府知府林懋舉序,有請己纂而約之之語。疑鎧但草創此書,其編纂成帙則實出己手。後人收入己書,蓋由於此。此本為嘉靖丙辰所刊,猶未編《醫案》以前單行之帙也。醫方摘錄
方劑名稱八味茯苓補心湯
藥物組成茯苓2錢,酸棗仁(炒)2錢,五味子(炒)1錢,當歸1錢,人參1錢5分,白朮(炒)1錢,菖蒲5分,遠志(去心)6分,甘草(炒)5分。
處方來源《保嬰撮要》卷十一。
方劑主治心氣不足,血氣不和,而患瘡證。
用法用量上作2-3服,水煎服。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