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人或高等動物體內的腺體之一,在胃的後下方(亦稱“胰腺”):~液,~脂酶,~蛋白酶,~澱粉酶,~子(a.豬羊等的胰;b.肥皂)。詳細字義
〈名〉胰腺[pancreas]一種大的複合性消化腺,位於第一腰椎的前方,胃的後方,形狀略似鐵錘,胰頭被十二指腸環繞,通過胰管膽總管合成膽胰管後與十二指腸相通。常用詞組
1.胰島素yídǎosù[insulin]郎格罕氏島(胰島)分泌的一種蛋白質胰激素,特別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不可缺少。商品常由牛或豬的胰臟提取和製成結晶,用於治療和控制糖尿病
2.胰腺yíxiàn
[pancreas]見“胰”
3.胰液yíyè
[pancreaticjuice]澄明的鹼性胰分泌物,至少含三種不同的酶。胰酶,胰澱粉酶,及脂肪酶或其前體,流入十二指腸後與膽汗及腸液混合,能進一步消化已被唾液及胃酶部分消化了的食物
4.胰脂酶yízhīméi
[pancreaticlipase;steapsin]胰液中的脂肪酶
5.胰子yízi
(1)[pancreasofpigs,sheep,etc.][口]∶豬,羊等的胰臟
(2)[soap]〈方〉∶肥皂
胰pancreas是人體的第二大消化腺,在胃的後方,橫行於腹後壁,橫跨在第1、2腰椎的前面。
胰腺呈長條狀,,質地柔軟,呈灰紅或淡紅色,可分為頭、體、尾三部。胰頭膨大位於右側,被十二指腸環抱,胰腺管的末端穿入十二指腸壁,會合膽總管,開口於十二指腸乳頭。
胰腺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兩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腺細胞)和腺管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碳酸氫鈉、胰蛋白酶、脂肪酶、澱粉酶等。胰液經各級導管,流入胰腺管。胰腺管與膽總管共同開口於十二指腸。胰液通過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腸。
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有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作用。
內分泌腺是由散在於外分泌腺之間大小不同的細胞團──胰島所組成。胰島細胞主要有A、B、D三種細胞。其中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它能促進肝細胞、肌纖維等內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並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升高;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叫胰島素,直接進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參與調節糖代謝,胰島素分泌不足,可引起糖尿病;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能抑制A、B細胞的分泌,以維持胰島素的分泌同血糖濃度相適應。
胰實驗:71號切片:豬或牛胰H.E染色。
胰實質分成很多小葉,腺泡之間有淡染的細胞團,即胰島。
腺泡是由錐形細胞構成,胞核圓形,位於細胞中央稍偏基部。細胞游離端染成淺紫紅色,細胞基底部則染成紫紅色,細胞基底部則染成深紫色。可分泌胰液。泡心細胞、閏管(單層扁平上皮)、小葉內導管(單層立方上皮)、小葉間導管(單層柱狀上皮)、胰管(高柱狀上皮)。
胰腺簡介
脊椎動物及部分無脊椎動物中兼具外分泌和內分泌兩種功能的複合腺體。又稱胰腺。外分泌部分由腺泡和連通腸腔的導管組成,腺泡分泌多種消化酶,導管上皮細胞分泌碳酸氫鹽、鈉、鉀、氯等離子和水,合稱胰液。經導管進入十二指腸的胰液可消化糖、脂肪和蛋白質,是機體最重要的消化液;內分泌部分由胰島所組成。胰島分泌多種激素,如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生長抑素等。前兩種激素在調節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特別對維持正常血糖水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後兩種激素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人胰橫臥於腹後壁和胃後方。分頭、體、尾3部分:胰頭位於十二指腸彎內,胰體占據胰中間的大部,胰尾延伸到脾。外被結締組織,膜深入胰內,將胰分成許多小葉。胰導管橫貫於胰的全長,在總膽管附近開口於十二指腸,或與總膽管匯合入腸。胰島的毛細血管經小靜脈後又進入圍繞腺泡的毛細血管,因此,靠近胰島腺泡的血液含有高濃度的胰島細胞所釋放的激素。支配胰的神經有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和肽能神經。胰腺兼具內、外分泌功能,在內、外分泌部分之間存在著胰島-外分泌腺門脈系統。胰島素通過這一系統流向外分泌部分,促進胰酶合成,從而使胰腺的內、外分泌腺的功能緊密聯繫起來。
胰的外分泌在哺乳動物,胰的外分泌部分分泌胰液。主要在消化期分泌。胰液中含水、無機物和有機物。人胰液中碳酸氫鹽的最高濃度為140毫當量/升。在生理限度內,胰液中HCO3- 的濃度隨著分泌速度加快而增加。HCO3- 濃度升高時,Cl- 濃度將相應地下降,因此,胰液中的負離子的總濃度相對恆定,幾乎與血漿等滲。碳酸氫鹽不僅能中和胃酸,以保護腸黏膜免受強酸侵蝕;它還造成腸內適宜的pH環境,保證胰液和腸液中的許多酶在鹼性環境中發揮作用。
分泌與調節
胰液中有機成分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酶蛋白等。蛋白質濃度介於0.1%~10%。當胰酶分泌增加時,胰液中蛋白質濃度就升高。胰液含有消化糖、脂類、蛋白質三種主要營養物的酶,絕大多數以酶原形式分泌,需有激活物使其轉變成酶,才能對底物發揮作用(見表)。所以,一般在正常情況下,胰蛋白酶不會消化胰組織本身。空腹時胰液不分泌。進食才引起胰液分泌,胰液分泌受神經和激素的調節。
①神經調節。食物的色、香、味、形態和容積等刺激機體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胰液分泌。支配胰腺的神經為迷走神經和內臟神經。
②激素調節。刺激胰液分泌的主要胃腸激素有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促胰液素可刺激腸黏膜內的S內分泌細胞,釋放促胰液素,此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可以刺激胰液分泌,也能刺激腺泡細胞分泌少量胰酶。促胰酶素可刺激腸黏膜內的I內分泌細胞,釋放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CCK-P2),此激素經血液循環,刺激胰腺,分泌胰酶和促使膽囊收縮。
內分泌與激素
胰的內分泌部為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細胞團,稱為胰島,主要分泌多種激素。最主要的兩種是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島素
胰島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它的效應是降低血糖,這是胰島素對糖代謝多方面影響的結果,如促進葡萄糖的載體轉運過程,使糖易於通過細胞膜;提高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的活性;促進6-磷酸葡萄糖的進一步氧化,從而加強糖的利用;增加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異生。因此,血糖濃度明顯下降。此外,胰島素能抑制脂肪組織釋放自由脂肪酸,並促進脂肪合成,還能促進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胰島素必須與細胞膜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體內大多數細胞,如肝、脂肪細胞、骨骼肌、心肌、淋巴細胞、腦、腎上腺、卵巢、子宮細胞等都有胰島素受體。在不同情況下靶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的數量與親和力可有明顯改變。如進食後胰島素分泌增加,其受體數量與親和力降低。禁食後受體的數量及親和力又恢復正常。
在無任何外來刺激時,胰島素仍不斷地分泌。葡萄糖就是最重要和經常發生的一種刺激。給予葡萄糖後,在數分鐘內胰島素分泌量達高峰,停止給予葡萄糖,胰島素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假飼能引起胰島素分泌,並可形成條件反射。胰島素的分泌需要鈣離子,當細胞內Ca2+增加時,胰島素分泌就增加。
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glucagon亦稱胰增血糖素或抗胰島素或胰島素B。它是伴隨胰島素由脊椎動物胰臟的胰島α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與胰島素相對抗,起著增加血糖的作用。於1953年,被分離沉澱而取得結晶。它是以N-末端組氨酸為起點,C末端蘇氨酸為終點的2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一條單鏈肽(分子量約為3500),分子內不具有S-S鍵,在這一點上,完全不同於胰島素。該化合物的結構已由最近的化學合成所肯定。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初期過程是與存在於靶細胞細胞膜上的受體進行特異性結合,將腺苷酸環化酶活化,環式AMP成為第二信使活化磷酸化酶,促進糖原分解。人胰高血糖是由29個胺基酸組成的直鏈多肽,分子量為3485,它也是由一個大分子的前體裂解而來。胰高血糖在血清中的濃度為50-100ng/L,在血漿中的半衰期為5-10min,主要在肝滅活,腎也有降解作用。(一)胰高血糖的主要作用
與胰島素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是一種促進分解代謝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很強的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作用,使血糖明顯升高,1mol/L的激素可使3×106mol/L的葡萄糖迅速從糖原分解出來。胰高血糖素通過cAMP-PK系統,激活肝細胞的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糖異生增強是因為激素加速胺基酸進入肝細胞,並激活糖異生過程有關的酶系。胰高血糖素還可激活脂肪酶,促進脂肪分解,同時又能加強脂肪酸氧化,使酮體生成增多。胰高血糖素產生上述代謝效應的靶器官是肝,切除肝或阻斷肝血流,這些作用便消失。
另外,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胰島素和胰島生長抑素的分泌。藥理劑量的胰高血糖素可使心肌細胞內cAMp含量增加,心肌收縮增強。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調節
影響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很多,血糖濃度是重要的因素。血糖降低時,胰高血糖素胰分泌增加;血糖升高時,則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胺基酸的作用與葡萄糖相反,能促進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蛋白餐或靜脈注入各種胺基酸均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血中胺基酸增多一方面促進胰島素釋放,可使血糖降低,另一方面還能同時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這對防止低血糖有一定的生理意義。
胰島素可通過降低血糖間接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B細胞分泌的胰島不比和D細胞分泌的生長抑素可直接作用於鄰近的A細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圖11-22)。
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是一對作用相反的激素,它們都與血糖水平之間構成負反饋調節環路。因此,當機體外於不同的功能狀態時,血中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摩爾比值(I/G)也是不同的。一般在隔夜空腹條件下,I/G比值為2.3,但當飢餓或長時間運動時,比例可降至0.5以下。比例變小是由於胰島素分泌減少與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所致,這有利於糖原分解和糖異生,維持血糖水平,適應心、腦對葡萄糖的需要,並有利於脂肪分解,增強脂肪酸氧化供能。相反,在攝食或糖負荷後,比值可升至10以上,這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所致。在這種情況下,胰島不比的作用占優勢。
人體探秘(一)
人作為世界上最高級的動物,小小的身軀里包含了無數的秘密,我們要通過科學來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的開發運用和保護自己的身體。 |
拼音是yi的漢字
拼音是yi的漢字共有304個,如下: |
移|邑|乙|繹|以|肄|遺|屹|倚|揖|疑|訲|訳|詍|詣|誼|譩|譯|議|讛|豙|豛|豷|貖|貤|貽|贀|跇|跠|輢|轙|辷|迻|郼|醫|釔|釴|鈘|鈠|鉯|銥|鎰|鏔|鐿|陭|隿|義|矣|一|已|億|衣|依|易|醫|儀|亦|椅|益|姨|翼|譯|伊|胰|沂|宜|異|彝|壹|蟻|誼|銥|翌|藝|抑|役|臆|逸|疫|頤|裔|意|毅|憶|夷|溢|詣|議|懌|痍|鎰|癔|怡|驛|旖|熠|酏|翊|嶧|圯|殪|懿|劓|漪|咿|瘞|羿|弈|苡|佾|貽|釔|縊|刈|悒|黟|翳|弋|奕|埸|挹|薏|囈|鐿|艤|亄|伇|伿|侇|俋|偯|儀|億|兿|冝|劮|勩|勩|匇|匜|呭|唈|囈|圛|坄|垼|壱|夁|妷|嫕|嫛|嬄|嬑|嬟|宐|宧|寱|寲|峓|崺|嶧|嶬|巸|帟|帠|庡|廙|弌|弬|彛|彜|彞|怈|恞|悘|悥|憶|懌|扅|扆|撎|擇|攺|敡|敼|旑|晹|暆|曀|曎|曵|杙|枍|栘|栧|栺|棭|椬|椸|榏|槸|樴|檍|檥|檹|櫂|欭|歝|殔|殹|毉|洢|浂|浳|湙|潩|澺|瀷|炈|焲|熤|熪|熼|燚|燡|燱|獈|玴|瑿|瓵|畩|異|痬|瘞|瘱|瞖|礒|禕|禕|秇|稦|穓|竩|笖|簃|籎|縊|繄|繶|羠|耴|肊|膉|艗|艤|芅|苅|苢|萓|萟|蓺|藙|藝|蘙|虉|蛜|蛦|螘|螠|衤|衪|衵|袣|裛|襗|襼|觺|霬|靾|頉|頤|頥|顊|顗|駅|驛|骮|鯣|鳦|鶂|鶃|鶍|鷁|鷊|鷖|鷧|鷾|鸃|鷊|鷁|鷖|黓|黝|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