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崔嘉彥(1111—1191年),字希范,號紫虛、紫虛道人,別人稱呼他為‘崔真人’,南康(今江西永修)人,道士。南宋淳熙(1174-1189)年間,朱熹擔任‘知南康軍’,崔嘉彥在不遠的西原山建立道觀。朱熹與崔嘉彥時常來往,常向崔叩問養生濟世之術,對他的醫術高度評價。崔嘉彥的行醫事跡除了朱熹之外,少見於其他人的著作,所以我們沒有看到他更多的妙手回春的具體醫案。
書籍相關
撰年不詳。作者鑒於脈理難明,“非言可傳,非圖可狀。”遂以較通俗易曉的文筆,以四言歌訣的形式闡述脈學義理,便於習誦。崔氏論脈以“浮、沉、遲、數為宗”,對後世脈學有相當影響,明·李言聞曾予補訂,改名《四言舉要》,李時珍將其輯入《瀕湖脈學》中。
《王叔和脈訣》的簡稱。
南宋·劉開撰。又名《劉三點脈訣》、《復真劉三點先生脈訣》。撰於1241年。本書將七表八里脈法總括為浮、沉、遲、數四類,分別就寸、關、尺三部四類脈的主病作了概述。
清代劉璞、葉盛、董西園、朱銘石、陳璞等分別曾撰《脈訣》,但流傳不廣。
相關書籍
特點
《脈訣》是一部以四言歌訣形式寫成的普及性脈學專著。它以通俗簡捷的文筆闡述了脈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寸口診脈的生理學基礎,寸口分部及其常脈,寸口各部之脈所主臟腑和軀體部位,遲、數、浮、沉四種基本脈象的標準,五臟常脈。“七表八里九道”脈的脈象,脈病互參之理,各種病證的脈象和各種脈象的主病以及脈應四時之理等等。儘管這部書在脈學理論和方法上沒有多大突破,但卻比較成功地將複雜深奧的脈學知識以簡明曉暢的形式進行了概括和表述,便於初學者習誦和掌握,易於推廣,以至成為後世學習和傳授脈法的重要藍本,反覆為其它脈學著作所借鑑。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