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概述
《雜病廣要》系日丹波元堅編撰。元堅字亦柔,號茞庭,生於寬政七年(1795),卒於安政四年(1857)。曾任幕府醫學館教諭、督事及法眼、法印等高級醫位,為江戶時期漢方醫學考證派權威之一。其著述尚有《素問紹識》、《傷寒廣要》、《傷寒論述義》、《金匱述義》、《藥治通義》等。
《雜病廣要》共四十卷,八十餘萬字。內容主要為摘輯中國古代醫籍中有關內科雜病的專論,收錄清代以前的文獻凡三百多家。分為外因、內因、氣血、臟腑、身體五類,列中風、虛勞等病症七十三門,包括附病在內計八十五種。編寫體例未能統一,大致不外名義、源因、病機、脈證、診斷、鑑別、治則、治法、方藥、預防、善後、調攝諸項。
作者
丹波元堅(1795~1857),字亦柔,號苣庭,幼名綱之進,成年後稱安叔。曾任江戶醫學館教諭、督事以及幕府醫官,並獲“法眼”、“法印”之稱號。丹波元堅出身漢方醫學世家,其曾祖父丹波元孝,於江戶時代開創躋壽館講習漢方醫學。祖父丹波元德,改躋壽館為官府醫學館,門人云集,優秀醫者輩出。父丹波元簡,精於考證之學,為日本江戶時代漢方醫學考證學派之創始人、代表人物之一。元堅與其兄元胤承繼父業,一生潛心研究、考據文獻、整理醫籍,為古醫籍的保存及傳承創下令人矚目的業績。
內容提要
《雜病廣要》是一部“彙纂諸家論說”、貼切臨床實用的雜病著作,採摭書目三百餘種,“凡四十卷,七十三門”,計八十餘萬字。共分外因類、內因類、諸氣病、諸血病及臟腑類五類病證,每類病證又包括若干門(計七十三門)。對於每種病證所介紹的內容不一,但多不外名義、病因、脈候、症狀、治療、方藥、預防及善後調養等方面。
書籍特點
廣徵博引,不固執一家之言。類目清晰,論雜病而不繁複。審慎選擇,詳加考證以追源求真,從源至流清晰可見。“取歷代諸家之長而舍其短”,注重臨床實用價值。即使在今天其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所加按語的學術價值也是不容忽視,對我國中醫學的研究乃至臨床套用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書摘
《雜病廣要》是一部“彙纂諸家論說”、切合臨床雜病的實用性著作,採摭書目三百餘種,“凡四十卷,七十三門”,計八十餘萬餘字。共分外因類、內因類、諸氣病、諸血病及臟腑類五類病證,每類病證又包括若干門(計七十三門)。對於每種病證所介紹的內容不一,但多不外名義、病因、脈候、症狀、治療、方藥、預防及善後調養等方面。此次點校以躋壽館聚真本、清抄本為底本,參考東京名著出版於昭和五十六年(1981)發行的《近世漢方醫學圖書集成·雜病廣要》進行點校。
目錄
上冊
序
雜病廣要卷第一·外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外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外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四·外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五·外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六·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七·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八·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九·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一·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二·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三·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四·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五·內因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六·氣血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七·氣血類
雜病廣要卷第十八·氣血類
《雜病廣要》採摭書目
下冊
序
雜病廣要卷第十九·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一·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二·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三·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四·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五·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六·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七·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八·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二十九·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一·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二·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三·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四·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五·臟腑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六·身體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七·身體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八·身體類
雜病廣要卷第三十九·身體類
雜病廣要卷第四十·身體類
《雜病廣要》採摭書目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