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書名:子午流注說難
作者:吳棹仙
朝代:近代
圖書類別:醫藥衛生
上書時間:2010-01-19
作者
吳棹仙(1892~1976)著名中醫。名顯宗,重慶巴縣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入巴縣醫學堂,後在重慶官立醫學校師範班、重慶存仁醫學校學習。1918年與人合夥在重慶開設雙桂堂藥店,得針灸大師許直初秘傳,使許多病人針到病除,享有“神針”之譽。1932年,與人共同創辦巴縣國學學舍(後改名重慶市國醫傳習所),從事中醫藥學的教育工作,1935年重慶國醫藥館成立,任館長。1939年創辦重慶中醫院和巴縣國醫學校。還創辦蘇生國醫院、中華醫藥科學講習所,任董事長兼所長。1954年後,先後任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教師,重慶市第一、第二中醫院院長,成都中醫學院醫經教研室兼針灸教研室主任。1956年2月,以“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二屆二次全會,將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環周圍》獻給毛澤東主席。1963年,作為特邀顧問參加了全國中醫教材審編會議。著有《靈樞經淺注》、《子午流注說難》,合著有《靈樞語釋》。曾當選為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委員。
自序
子午流注環周一圖,乃二十年前,重慶針灸同人,嘗開星期晚會,共同研究。未幾成立國醫藥館,遂繪此圖,張貼壁間,以作臨症開時取穴之用。為免發生暈針之弊,數年後,抗日戰起,重慶五三、五四被大森炸,各大學、各中國小,紛紛退避山洞,國醫藥館亦同時遷入山洞中。是年,病瘧者特多。蓋洞中受寒,夏暑而汗不出,故多瘧病。病瘧者,服奎寧、瘧滌平無效,來我國醫藥館,請予用針。我館用燒山火,透天涼之手法,依開時取穴,治癒瘧疾,不知凡幾。民眾稱讚我館,用針不發生休克(即暈針)。蓋依照子午開時取穴,用針之效也。解放以還,夲市成立衛生工作者協會,針灸同志,濟濟一堂。共同研究《靈樞》,並詳閱此圖,贊同付印。上年北京召開政協會,遂將此圖獻,載諸“健康報”。惟語焉不詳。國內針灸家,多來函問難,無已,乃撰用《靈樞》及各家斜針灸學說,為“子午流注環周圖”說難二卷。上卷,收集子午六十六穴,暨別絡十二穴,下合三穴。分析穴位,證冶,可針,可灸;忌針,忌灸,禁灸。並囑及門戶盧亞新,另繪十二小圖,分經量定,八十一穴之正位,參其間。下卷分言用針,補瀉、寒熱,升降,各種手法。有周子餘生者,從余臨證已久,囑其將可考用針之病歷,抄錄數則於卷末,以供當代針灸群賢之賞鑒。然歧黃問答用針之理,經不同絡,脈異所別。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本神本藏,逆順陰陽。玄冥幽微,變化難極。此流注數十穴,僅一隅之舉,撮其要以供急需之用。擬腵時,再將《靈樞》全經,八十一篇,逐字句而細注之。以發皇祖國數千年豐富多彩之針灸學理。嗟乎,行之難,言之亦非易也。
相關摘錄
補瀉手法
凡用補瀉正法。必先明晰人身偕行營衛(一)左右陰陽內外上下經脈營運之道路。(一)男子午前左手陰經降。從胸走手。左手陽經升。從手走頭。右手陽經降。從頭走手。右手陰經升。從手走胸。右足陰經降。從胸走足。右足陽經升。從足走頭。左足陽經降。從頭走足。左足陰經升。從足走胸。(二)男子午後右手陰經降。從胸走手。右手陽經升。從手走頭。左手陽經降。從頭走手。左手陰經升。從手走胸。左足陰經降。從胸走足。左足陽經升。從足走頭。右足陽經降。從頭走足。右足陰經升。從足走胸。(三)午前瀉針手法男女不同。針男子左手足。針向內轉(二)。令病患用口鼻吸氣(針手用鼻吸氣。針足用口吸氣)。陽日用奇數(三七九數分病輕重用之)。陰日用偶數(二六八數分病輕重用之)。針女子右手足。針向外轉(二)。令病患用口鼻呼氣(針手用鼻呼氣。針足用口呼氣)。陽用奇。陰用偶(三)。何謂陽日。甲丙戊庚壬。何謂陰日。乙丁己辛癸。(四)午前補針手法男女不同。針男子左手足。針向外轉。令病患用口鼻呼氣(針手用鼻。針足用口)。陽偶。陰奇(三)。針女子右手足。針向內轉。令病患用口鼻吸氣(針手用鼻。針足用口)。陽偶。陰奇。(五)午後瀉針手法男女不同。針男子左手足。用針女子午前瀉針手法。左右雖不同。而手法針外轉呼氣則同。針女子右手足。用針男子午前瀉針手法。左右雖不同。而手法針內轉吸氣則同。(六)午後補針手法男女不同。針男子左手足。用針女子午前補針手法。左右雖不同。而針內轉吸氣則同。針女子右手足。用針男子午前補針手法。左右雖不同。而針外轉呼氣則同。(七)以上所言。乃男女子後午前午後子前之正例。即靈樞經所謂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之正義。又雲。迎而奪之者瀉也。隨而繼之者補也。迎之隨之。以意合之。針道畢矣。(八)總其大要。男子午前。針內轉吸氣為瀉。針外轉呼氣為補。男子午前。與午後相反。女子午後。與男子午前相同。女子午前。與男子午前相反。不可不辨。寒熱手法
靈樞經雲。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一)。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一)。此即繼起者用透天涼燒山火之兩手法。針灸家師承有雲。提針為熱。插針為寒。內轉為瀉。外轉為補。補瀉之法。可停針候氣。遲遲轉之。提插之法。不可偏用。蓋儘量插之。而至於骨。則不可再插。儘量提之。而針以外出。則不能再用。故定為三提一插。提針呼氣。插針吸氣。為燒山火。蓋提數多。則氣之出於衛分者多振振惡寒(二)之證。用此手法。陽日用偶數。陰日用奇數。必能使之發熱。反言之。三插一提。插針吸氣。提針呼氣。為透天涼。蓋插數多。則氣之入於營分者多蒸蒸發熱(二)之證。用此手法。陽日用奇數。陰日用偶數。必能使其熱退。除寒退熱。乃針灸家必要之手法。故靈樞針經列於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之末。等於冠諸本輸篇之首也。以上所言燒山火透天涼之正法。乃男用於午前。女子用於午後。如男子午後。有大寒證大熱證。當用燒山火透天涼者。則反而用之。如女子午前有大寒證大熱證。當用燒山火透天涼者。亦反而用之。歌曰三插一提涼透天。三提一插火燒山。提針吹氣插針吸。女午後兮男午前。升降手法
五運有太過與不及。五氣傾移。有常有變。卒然而動者謂之變。順應四時。陰陽往復。寒暑迎隨謂之常。根據時取穴。合乎運常。但不能應變。內經氣交變大論篇雲。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故刺法論中之升降手法欲發郁而升之者。均須待時。如當折其勝散其郁而降之者。勿須待時(一)。試分析如後。五臟藏氣上升之法肝木之氣。郁而不升。當刺足厥陰之井(大敦)。乙庚日酉時開。心火之氣。郁而不升。當刺包絡之滎(勞宮)。丙辛日未時開。脾土之氣。郁而不升。當刺足太陰之俞(太白)。丙辛日丑時開。己日酉時過。肺金之氣。郁而不升。當刺手太陰之經(經渠)。丙辛日卯時開。腎水之氣。郁而不升。當刺足少陰之合(陰谷)。丙辛日巳時開。以上所言。上升取穴。須待時之正例。欲氣上行。則用右手大指甲上括針柄。左手指根據經導之。使氣上行。續用補法。或多補少瀉法。五臟藏氣下降之法肝木之氣。欲降而不下。當折其所勝。刺手太陰肺之井穴(少商)。手陽明大腸之合穴(曲池)。心火之氣。降而不下。當折其所勝。刺足少陰之井穴(湧泉)。足太陽膀胱之合穴(委中)。脾土之氣。降而不下。當折其所勝。刺足厥陰肝之井穴(大敦)。足少陽贍之合穴(陽陵泉)。肺金之氣。降而不下。當折其所勝。刺心包絡之井穴(中沖)。手少陽三焦之合穴(天井)。腎水之氣。降而不下。當折其土。刺足太陰脾之井穴(隱白)。足陽明胃之合穴(下陵三里)。以上所言下降取穴。勿須待時之正例。欲氣下行。用右手大指甲下括針柄。使氣下行。純用瀉法。如病在六腑。邪實過勝者。當取手少陽合穴者。用足太陽絡委陽穴代之。當取手陽明合穴者。用足陽明巨虛上廉代之。當取手太陽合穴者。用足陽明巨虛下廉代之。此根據靈樞經本輸篇大腸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於巨虛下廉。三焦下俞。出於中外廉。名曰委陽。陰有陽疾。實則瀉之之正例。進針手法
內經雲。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蓋取穴的時。先以沸水洗淨穴位。醫者亦必用沸水溫針。洗手。消毒。再以左手大指甲切按其穴。成十字形。然後令病患咳嗽一聲。醫者左手持穴。右手以大指中指持針。食指壓針頂。無名指輔針。隨咳刺入。再令病患用口吸氣。醫者徐徐左右鏇轉進針。大約吸氣三口。針透天部。吸氣至六口。針至人部。吸氣九口。針到地部。如肌肉輕鬆。進針容易。吸氣未至九口而針已到地部者。少吸數口氣亦可。如肌肉緊密。吸氣九口而針未到地部者。再多吸氣數口。總以針至地部為止。再如針至肉膜。膜濃針受阻。則令病患口呼氣將針輕提。再令病患吸氣。將針重下。透肉膜後。進針至易。針到地部時。令病患呼氣一口。微提針如小豆許。即停針候氣。停針時。用大指甲括針柄向上括之之正例。如病在下而針穴在上者。則下括針柄。如病在陽經背部而所針開穴為手陰經者。右手括針時。以左手指隨其經脈之道。按引氣而導至肩。令病者用鼻大呼氣一口。乘呼氣時將針外轉一次。用大指甲將針柄下括數次。乃停針候氣。此即靈樞經第一篇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一)之義。如病在陰經腹部而所取開穴在手陽經者。用右手大指甲將針柄上括。左手指隨其經脈之道。按引氣而導至肘上。轉折入腋。令病患用口大吸氣一口。針向內轉一次。再用大指將針柄下括二三下。乃停針候氣。目錄
[上卷本輸穴說難]手太陰肺經五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手陽明大腸經六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足陽明胃經六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足太陰脾經五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手少陰心經五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手太陽小腸經六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足太陽膀胱經六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足少陰腎經五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手厥陰心包絡五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手少陽三焦六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足少陽膽經六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足厥陰肝經五穴
[上卷本輸穴說難]十二別絡
[上卷本輸穴說難]十二別絡
[上卷本輸穴說難]十二別絡
[下卷]五臟五六腑六釋義
[下卷]終始根結釋義
[下卷]補瀉手法
[下卷]寒熱手法
[下卷]升降手法
[下卷]臥針迎隨手法
[下卷]進針手法
[下卷]催氣手法
[下卷]調和營衛手法
[下卷]用針脈法
[下卷]針效
[下卷]針害
[下卷]針灸禁忌
[下卷]經正六合
[下卷經正六合]附本輸穴即景詩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