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履歷
周學海(1856—1906),字澄之,號健之,建德(今安徽東至縣)人,周馥之長子。
周學海幼時正值太平天國革命,因家居受到衝擊,父從戎在外,跟隨母親常往江西彭澤縣九都山中逃難,兵亂稍定,歸家已無完居,靠稠粥度日,背著小箱子到私塾讀書。1864年隨母被父接往金陵,補為縣學生員。光緒四年(1878)因祖母病重,又隨父母回鄉省親,周學海充任家庭塾師,教弟學銘、學熙課讀。
光緒十四年(1888)周氏三兄弟一同應試,周學海南下參加江南鄉試,周學銘與周學熙在北京應順天鄉試,三場考畢,周學熙榜上無名,周學銘中了順天副榜第七名,周學海南閣應試得中江南鄉試第29名舉人。光緒十八年(1892)周學海、周學銘殿試同榜得中進士。周學海以內閣中書用,分發南河同知,未到任。遵父命回揚州,任河捕同知,負責江河防務、水利等事,因任職有功,提升道員,賞戴花鋪,加二且銜,後改浙江後補道。周學銘進士及弟,庶吉士後散館以知縣;四川省蓬溪縣任職,也提升道員後被授二品銜,改江西候補道,再署江西按察使,1904年因父任兩江總督,循例迴避,改任湖南候補道。
周學海因體弱多病,一生中對仕途經濟比較淡薄,節儉律己少交遊,唯好讀書,尤喜潛心醫學,宗師張璐、葉天士。他的信條是“不為良相,當為良醫”,為人治病,輒有奇效。1890年5月周學熙大病,久日高燒不退,學海診斷為盪,用驗方新編中成方煎藥服之,並囑其妻用黃酒等搓四肢,一夜之間,影發遍體,始得平安。他畢生校勘、評註、編撰醫學著作達32種,光緒十七年(1891),校勘出版《周氏醫學叢書》,全書共分初、二、三集。初集為周氏校刊的醫籍,多為宋、元所刊,世稱善本f二集為周氏撰著及評註書,三集除一種是校刊外,均為周氏撰著或評註。叢書所載臨床經驗及方法,在醫療實踐中效果顯著。《周氏醫學叢書》後傳江、浙、閩、皖南等地,頗有影響,為發揚中醫理論與實踐作出了貢獻。
1906年5月,周學海病故於南京。
隨筆影響
周學海因體弱多病,一生中對仕途經濟比較淡薄,節儉律己少交遊,唯好讀書,尤喜潛心醫學,宗師張璐、葉天士。他的信條是“不為良相,當為良醫”,為人治病,輒有奇效。1890年5月周學熙大病,久日高燒不退,學海診斷為盪,用驗方新編中成方煎藥服之,並囑其妻用黃酒等搓四肢,一夜之間,影發遍體,始得平安。他畢生校勘、評註、編撰醫學著作達32種,光緒十七年(1891),校勘出版《周氏醫學叢書》,全書共分初、二、三集。初集為周氏校刊的醫籍,多為宋、元所刊,世稱善本f二集為周氏撰著及評註書,三集除一種是校刊外,均為周氏撰著或評註。叢書所載臨床經驗及方法,在醫療實踐中效果顯著。
圖書目錄
卷一證治總論
氣血精神論
升降出入論
承制生化論
虛實補瀉論
卷二上形氣類
三陰三陽名義一
三陰三陽名義二
三陰三陽名義三
高骨大骨非一骨也
三焦水道膀胱津液論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
以為常也
氣能生血血能藏氣
卷二下脈法類
單診總按不同
浮沉起伏中途變易
脈不應病及脈平而死
脈中有線有吉有凶
脈有數道
止脈形勢吉凶辨
搖擺之脈有來去辨
躁脈有浮沉辨
實洪實散虛洪虛散四脈辨
濡弱二脈辨
牢脈本義
弦脈反為吉象說
浮脈反宜見於閉證說
浮脈反不宜發散說
數脈反不宜用清散說
浮緩反不如弦澀說
伏脈反因陽氣將伸說
代脈結脈反為陽氣將舒伏氣將發說
短脈餘義
已死有脈復生無脈
胎怪脈鬼胎脈
伏濕:中氣脈
結氣伏熱脈辨
太素約旨
卷三證治類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不按躋春不病溫義不同
燥濕同形同病
寒熱同形同病
卷四證治類
卷五方藥類
卷六評釋類
內容簡介
中華醫藥源遠流長,中醫藥理論博大精深,學說紛呈,流派林立,要想真正理解、弄懂、掌握和運用她,博覽、熟讀歷代經典醫籍,深入鑽研,精思敏悟是必經之路。古往今來,凡是名醫大家,無不是在熟讀精研古籍名著,繼承前人寶貴經驗的基礎上,厚積薄發、由博返約而成為一代宗師的。
故此,老一輩中醫藥專家都在各種場合呼籲“要加強經典學習”;“經典是基礎,傳承是關鍵”。國家有關行政部門也非常重視,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就明確將“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確立為中醫藥領域的優先主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了“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提出了“讀經典,做臨床”的口號。我們推出這套《中醫經典文庫》,也正是為了給廣大中醫學子閱讀中醫經典提供一套系統、精良、權威,經得起時代檢驗的範本,以倡導研讀中醫經典之風氣,引領中醫學子讀經典、用經典,為提高中醫理論和臨床水平打牢根基。
本套叢書具有以下特點:①書目權威:叢書書目先由全國中醫各學科的學科帶頭人、一流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論證、篩選,然後經專家顧問委員會審核、確定,均為中醫各學科學術性強、實用價值高,並被歷代醫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具有很強的權威性;②版本精善:在現存版本中精選其中的最善者作為底本,讓讀者讀到最好的版本;③校勘嚴謹:聘請具有深厚中醫藥理論功底、熟諳中醫古籍文獻整理的專家、學者精勘細校,最大限度地還原古籍的真實面貌,確保點校的高質量。
圖書自序
《讀醫隨筆》者,學海之所以備遺忘也,意在溫故以求新,實無新意之可采。徒以同志傳誦醫也,先治脈,次治藥。脈有《脈義簡摩》、《診家直訣》之刻;藥以親嘗未遍,不敢臆說,久未成書。若夫病證眾矣,治法繁矣,雖古之名醫,猶不能以一身盡歷天下之病變也,何況小子,敢以管蠡之見,妄事窺測乎!僅於讀書、臨診之際,隨聽而記之,缺略瑣碎,固不足為成書,亦復凌躐拉雜,未有體例,粗為分類,以付手民。其中陳陳相因者;蹇澀未暢者;繁沓不檢者;前後重複異同互見者;觸目皆是,識淺筆孱,貽譏大雅,知不免矣。昔之人,或廣搜舊說,輯為宏編;或澄煉精思,約為枕秘。以此方彼,不亦蔑乎!雖然竊有說焉,宋人懷燕石而自以為寶也,一旦出示於人,乃悟其非寶矣;朱奉議作《傷寒百問》,早刊行世,得某友指摘之,遂改著《活人書》而傳矣。學海深羨宋人之善悟,而將勉為奉議之能改也。然則是刻也,非自炫也,亦非非自炫也。
編輯推薦
讀經典,做臨床,把自己培養成鐵桿中醫——中醫泰斗言。
文摘
其在病機,則內傷之病,多病於升降,以升降主里也;外感之病,多病於出入,以出入主外也。傷寒分六經,以表里言;溫病分三焦,以高下言,溫病從里發故也。升降之病極,則亦累及出入矣;出入之病極,則亦累及升降矣。故飲食之傷,亦發寒熱;風寒之感,亦形喘喝。此病機之大略也。
至於治法,則必明於天地四時之氣,鏇轉之機,至圓之用,而後可應於無窮。氣之亢於上者,抑而降之;陷於下者,升而舉之;散於外者,斂而固之;結於內者,疏而散之。對證施治,豈不顯然而易見者乎?然此以治病之輕且淺者可耳!若深重者,則不可以逕行,而必有待於致曲。夫所謂曲者,何也?氣亢於上,不可徑抑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耶,先疏而散之,後清而降之;不足耶,先斂而固之,後重而鎮之。氣陷於下,不可徑舉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耶,先疏而散之,後開而提之;不足耶,先斂而固之,後兜而托之。氣鬱於內,不可徑散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者,攻其實而汗自通,故承氣可先於桂枝;不足者,升其陽而表自退,故益氣有借於升、柴。氣散於外,不可徑斂也,審其有餘不足:有餘者,自汗由於腸胃之實,下其實而陽氣內收;不足者,表虛由於脾肺之虧,宣其陽而衛氣外固。此皆治法之要妙也。苟不達此,而直升、直降、直斂、直散,鮮不僨事矣!嘗憶先哲有言:胸腹痞脹,昧者以檳榔、枳、朴攻之,及其氣下陷,泄利不止,復以參、芪、升、柴舉之,於是氣上下脫而死矣。此直升、直降之禍也。況升降出入,交相為用者也,用之不可太過。
作者簡介
作者:(清朝)周學海 注釋 解說詞:楊洪霞
序言
讀醫隨筆者,學海之所以備遺忘也,意在溫故以求新,實無新意之可采。徒以同志傳誦一二,遠方君子,多來索觀,且促付梓,不能拂其請也而應之,跡近於自炫矣。夫學海之治醫也,先治脈,次治藥。脈有《脈義簡摩》《診家直訣》之刻;藥以親嘗未遍,不敢臆說,久未成書。若夫病證眾矣,治法繁矣,雖古之名醫,猶不能以一身盡歷天下之病變也,何況小子,敢以管蠡之見,妄事窺測乎!僅於讀書、臨診之際,隨聽見而記之,缺略瑣碎,固不足為成書,亦復凌躐拉雜,未有體例,粗為分類,以付手民。其中陳陳相因者,蹇澀未暢者,繁沓不檢者,前後重複異同互見者,觸目皆是,識淺筆孱,貽譏大雅,知不免矣。昔之人,或廣蒐舊說,輯為宏編;或澄練精思,約為枕秘。以此方彼,不亦蔑乎!雖然竊有說焉,宋人懷燕石而自以為寶也,一旦出示於人,乃悟其非寶矣;朱奉議作《傷寒百問》,早刊行世,得某友指摘之,遂改著《活人書》而傳矣。學海深羨宋人之善悟,而將勉為奉議之能改也。然則是刻也,非自炫也,亦非非自炫也。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