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歐希范五臟圖》是解剖著作。宋·吳簡(一作靈簡)編。北宋慶曆間(11世紀40年代),編者和有關人員共解剖了50具屍體,對這此屍體的喉部、胸腹腔臟腑進行了詳細觀察比較,並由畫工宋景繪成圖譜。被解剖的對象都是反抗北宋統治階段而被逮捕殺害的義士,歐危范則是其中的首領。原書已佚。相關
北宋慶曆年間,壯族聚居的廣西宜州曾發生了一次農民起義。統治階級用蔓陀羅花酒誘捕歐希范等起義首領56人,並全部殺害,隨後命宜州推官吳簡及繪工宋景等,對全部屍體進行解剖,繪圖成冊,名曰《歐希范五臟圖》,這是我國醫學史上第-張實繪人體解剖圖。所繪內容主要為人體內臟圖譜,對肝、腎、心、大網膜等解剖位置和形態的記載基本正確。如肺之下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再下有大腸,大腸之旁有膀胱……腎有二: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等等。並從病理的角度進行了初步的觀察和記錄,如"蒙乾多病嗽,肺膽俱黑;歐銓少得目疾,肝有白點"。這次解剖事件,雖然以鎮壓農民起義為背景,說明北宋王朝的極端殘忍,但在我國醫學史,特別是解剖學史上,其歷史意義是肯定的,對中醫和壯醫在人體解剖以及生理、病理方面的認識,有促進的作用。由於對屍體進行解剖及《歐希范五臟圖》的繪製,加上壯族民間的拾骨遷葬的習俗,使壯醫們對人體解剖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而對人體臟腑組織器官有了較明確的概念,尤其對骨骼、氣血、五臟六腑都有相應的叫法,並認識了這些臟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從而使壯醫對人體的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大約在唐宋時期,壯醫引進了漢醫的陰陽、臟腑等概念,並結合自身的認識水平,用來作為說理工具,以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現象及疾病的病因病機,從而使壯醫的理論水平及臨床診療水平得以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古代壯醫對人體結構的認識,最初只是影影綽綽,總的來說,軀肢臟腑,靠血濡養,生機活潑,由氣推動,知道人體結構與臟腑功能的協調一致。天氣、地氣、人氣瓦相交感,同步推移,營血充沛,氣機暢達,則機體生理趨於常態。反之,天氣異變,地氣溷穢,人氣失調,天地人三氣交感戾氣,以致三氣不同步,致使邪正紛爭,氣機阻塞,血質淤滯,則變生諸症。壯醫雖然吸收中醫的臟腑概念,但對臟腑功能的認識,較之中醫為簡,如壯醫一般把人體分為上、中、下三部。上部像天,稱為"巧塢",為精氣折聚之處;下部像地,稱為"胴",是津氣所聚,能滋養全身;中部像人,稱為"廊",為谷氣所聚,融化精微,條達上下,溝通內外,降濁升清,榮養全身。對於心、肝、脾、肺、腎、大腸、小腸、膽、胃、膀胱等臟腑,只知道其大致的功能區別,並不追究每一臟腑的具體生理機能或病理變化。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六)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