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

徐匯區

徐匯區,上海市轄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西南部,東北側與黃浦區毗鄰,東臨黃浦江,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與閔行區分界,北與靜安區、長寧區接壤。全境面積54.93平方千米。 其中陸地面積50.94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82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徐匯常住人口108.83萬人,戶籍常住人口81.81萬人。 徐匯境內徐家匯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徐匯是上海較早基本完成舊區改造的中心城區之一。徐匯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現代生物醫藥、納米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區工業電子信息業和生物醫藥業發展的產業規模。 徐匯境內鐵路、航道、立交、高架道路縱橫交錯,是市中心進出閔行、奉賢、浦東新區、金山、青浦等區和江、浙、閩、贛、皖等諸省的交通要道。 上海捷運1、3、4、7、9、10、11、12、15號線經過區境。 徐匯境有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高等學府; 上海植物園、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徐家匯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國粹苑、上劇場、西岸藝術設計與示範區、上海攝影中心等場館坐落於徐匯境內。 2017年,徐匯區重新被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7年11月,徐匯區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3.94億元。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徐家匯徐家匯

徐匯區境在唐、五代、宋時屬華亭縣。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原華亭縣高昌等5鄉劃為上海縣,區境在高昌鄉境內。直至明、清時,徐匯區全境仍隸上海縣。

清宣統二年(1910年),施行城鄉自治,劃上海縣為1城2鎮12鄉,區境分屬上海城、法華鄉、漕河涇鄉。

民國三年(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擴張,今肇嘉浜路以北、華山路以東、陝西南路以西、長樂路以南地域劃入法租界範圍,其餘地區分屬北洋政府管轄的法華鄉、漕河涇鄉和法租界。

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設上海特別市,區境分屬滬南區、法華區、漕河涇鄉和法租界。

抗日戰爭期間,華界先後屬日偽上海市大道政府、督辦上海市政公署和上海特別市政府管轄,分屬南市區、滬西區,另有法租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上海特別市管轄,分屬第四區、第七區、第八區(原法租界)。

抗日戰爭勝利後,區境屬上海市第七區(常熟區)、第八區(徐家匯區)、第二十六區(龍華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取消區的序號,直稱常熟區、徐匯區、龍華區。

1949年5月24日,區境解放。

1950年6月,成立常熟區人民政府和徐匯區人民政府。

1956年3月,常熟區與徐匯區合併為徐匯區。

1964年5月,閔行區劃歸徐匯區。

1982年4月,原閔行區建制恢復,從徐匯區劃出。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徐匯區戰略指引圖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徐匯區戰略指引圖

1984年9月,上海縣龍華鎮和漕河涇鎮劃屬徐匯區。

1985年,劃出龍華、漕河涇2個鎮部分土地建立了長橋、田林2個街道。

1990年底,從田林街道及上海縣劃出部分地區新建虹梅路街道。

截至1990年年末,徐匯區轄有天平、永嘉、湖南、新樂、楓林、徐鎮、斜土、漕北、宛南、田林、長橋、虹梅12個街道和龍華鎮、漕河涇鎮。

1991年,對原湖南、新樂、宛南、漕北4個街道行政區域進行調整,撤銷上述4個街道,建立新的漕溪北路街道和湖南路街道。

1992年7月,上海縣龍華鄉劃歸徐匯區。

1994年3月,對原徐鎮、天平、永嘉、楓林、漕北5個街道行政區域進行調整,撤銷上述5個街道,建立徐家匯街道和新的天平路街道、楓林路街道。

1998年5月,龍華鄉撤鄉建鎮,易名為華涇鎮。

2001年2月,龍華鎮和漕河涇鎮撤鎮建街道。

2004年,配合鐵路上海南站建設和管理,調整漕河涇、龍華、長橋、康健、凌雲路5個街道行政區域。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8月,徐匯區下轄12個街道、1個鎮,304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湖南路街道、天平路街道、楓林路街道、徐家匯街道、斜土路街道、長橋街道、漕河涇街道、康健新村街道、虹梅路街道、田林街道、凌雲路街道、龍華街道、華涇鎮,區人民政府駐漕溪北路33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徐匯區位於上海市區西南部,北緯31°12′,東經120°26′。東北側以瑞金南路、陝西南路為界,與黃浦區毗鄰;東臨黃浦江,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沿張虹路、蒲匯塘、蓮花路、虹梅路、虹梅南路、淀浦河、老滬閔路,南至華涇鎮關港村,與閔行區分界;北達長樂路、華山路、興國路、淮海西路,與靜安區、長寧區接壤。 全境東西距7千米,南北距13千米,全境面積54.93平方千米。 其中陸地面積50.94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82平方千米。

地質

徐匯徐匯

徐匯區區境位於太湖碟形窪地東端,距上海成陸年代最早的岡身地帶較近,是岡身與黃浦江之間的低平沖積平原。基底岩石由古生代碳酸鹽岩類,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以及局部凹陷盆地的新生代紅色砂礫岩與玄武岩組成。其上覆蓋著第四紀鬆散沉積物,埋深不一。地面表層為褐黃色土層,由亞粘土、粘土構成。下層為灰色粉砂層。據勘察虹橋路市民村一帶,距地表10米內為填土層,10米以下至50餘米處為粘土、亞粘土及輕亞枯土層,地表下50餘米至80米左右處為粉砂、亞粘土層。區境南部長橋一帶距地面25米處發現有暗綠色硬土層。龍華等地區為河漫灘相灰色亞砂土或灰色輕亞粘土夾薄層粉砂層所組成。天然含水量高,易產生流沙。潛水埋藏深度一般為0.5米,漕河涇地區為0.3~0.5米,長橋地區為1.3~2米。埋藏較淺的第一承壓含水砂層地基承載力約8~14噸/平方米。

地貌

徐匯區區境地處上海市地貌區的碟緣高爽地中部、江南水網地帶,為低平沖積平原的組成部分。地表自然坡度小,都在高潮位之下。由於大量開採地下水,造成土地沉降。肇嘉浜路以北的部分地面海拔高程在2.5~3米之間,低洼處在2.5米以下。

氣候

徐匯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受寒暖空氣季節性交替影響,四季較分明。2016年平均氣溫18.1℃,較2015年17.5℃偏高。年降水總量為1593.7毫米,比2015年1698.3毫米少104.6毫米。2016年汛期降水日47天,累計降水量757.1毫米,較常年均值684.4毫米偏多,比2015年967.6毫米減少210.5毫米。區域共發布防汛防台預警信號25次。

•氣溫

徐匯區年平均氣溫15.5℃。冬季1月份平均氣溫3℃左右,夏季8月份平均氣溫27.5℃左右。徐家匯地區四季分明,平均氣溫在10℃以下為冬季,32℃以上為夏季,兩者之間是春、秋季。

•風向

徐匯區冬季常受來自蒙古高原西北季風的影響,寒冷乾燥,風速較大,夏季多來自太平洋洋面的東南風。3月和9、10月為季風過渡時期,多東北風,全年西南風最少。

•降水

徐匯區降水量夏季多於冬季,春季又超過秋季。全年無特別乾旱季節,年平均降水量為1143.1毫米,月平均降水量以12月的38.5毫米為最少。每年6~7月梅雨期雨量集中,降水量最多。清光緒元年(1875年)6月降水量多達491.9毫米,暴雨主要降於夏秋季,冬季降雪時間短暫。積雪也不深,冰雹的次數和數量都極少。

•霧霜

徐匯區境內水汽充沛,空氣中凝結核多,風速小,霧日較多。據徐家匯氣象台測得每年平均霧日約43天。在1~5月和10~12月的風小無雲夜晚和早晨易出現霧天。境內地勢平坦,易受寒潮影響,寒潮來時氣溫急劇下降,產生霜凍,危害初春和晚秋農作物。平均初霜日為11月20日,平均終霜日是4月24日,全年平均霜期約125.4天,無霜期約240天。

河流

徐匯苑徐匯苑

徐匯區境內曾是水陸運輸和貨物集散地之一,有大小河流100多條。

徐匯區境內有黃浦江、淀浦河、龍華港、蒲匯塘、漕河涇港、張家塘港6條市級河道;有日暉港、東新港、西新港、華涇港、春申塘、關港、上澳塘、東上澳塘港、北潮港、梅隴港、北楊河、春申港、機場河、薛家港、塘灣河、新港、三友河、徐家橋河、陸家塘、陳家塘、胡家港、華浦排河、新虹三河、小排河、高孟涇、新華河、漕溪河、漕溪支河、史家宅河、陳家宅河、黃婆廟河、植物園河、進木港、潘家塘、姚家浜、港口42弄河36條區級河道。

人口

徐家匯美羅城徐家匯美羅城

1956年起,徐匯區推廣節制生育,出生率逐步下降。1990年出生率下降到9.10‰;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3.01‰;計畫生育率達到99.72%。

1990年,徐匯區人口達77.66萬人,比1949年增長171.6%,年均增長率為4.18%。人口密度按土地面積計算,每平方公里1990年為1.73萬人,比1949年減少65.42%。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1954年分別高達49.49‰和43.83‰。

徐匯區人均期望壽命50年代為50歲,1990年為76.81歲。60歲以上老人比重,1964年占總人口的5.49%,1990年上升到14.44%。文化程度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達到高中的占28.7%,比1950年上升21.8%;大專以上的占18%,比1950年上升12%。

截至2016年年末,徐匯區常住人口108.56萬人,比2015年減少0.35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81.81萬人,減少0.28萬人;外來常住人口26.75萬人,淨減0.07萬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0521人,出生率8.8‰,人口自然增長率2.2‰。戶籍人口92.08萬人,比2015年淨增0.11萬人。其中男性45.08萬人,女性47萬人,分別占總人口49%和51%。戶籍數33.18萬戶,平均每戶家庭人口2.8人。戶籍人口出生8576人,出生率9.3‰,死亡7884人,死亡率8.6‰,人口自然增長率0.8‰。徐匯區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4.6歲。其中男性82.38歲,女性86.89歲。

經濟

綜述

徐家匯商圈徐家匯商圈

2017年,徐匯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73.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同期增長6.7%,增速比2016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4.59億元,增長2.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09.35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的89.5%,比2016年同期降低0.5個百分點。

•財政

2016年,徐匯區財政總收入531.51億元,比2015年增長33.1%。其中區級財政收入185.96億元,比2015年增長23.08%。完成稅收509.32億元,比2015年增長35.09%,納稅1000萬元以上企事業單位630家。

第二產業

漕河涇開發區漕河涇開發區

2016年,徐匯區全年區工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38.12億元,比2015年下降2.5%。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101.18%,比2015年上升1.29個百分點。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利潤56.49億元,比2015年下降49.5%。完成工業稅收34.10億元,比2015年下降0.65%。全年製造業實現產值162.79億元,比2015年增長10.8%,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30.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由於市場需求回升,產值比2015年增長2.5%。

第三產業

•商業

徐家匯徐家匯

1990年,徐匯區零售服務門店由1978年的1200家增加到3000多家,從業人員達到5.6萬人;網點使用面積由1978年的22.35萬平方米增加到31.17萬平方米;區屬商業企業(含服務業)銷售總額由1978年的4億元左右上升到17.59億元(含區屬部分工廠、企事業單位自營商業)。列為上海市商業中心之一的徐家匯商城建設已初具規模,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

2016年,徐匯區商業實現商品銷售總額4473.80億元,比2015年增長5.5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4.86億元,比2015年增長5.8%;實現稅收80.43億元,比2015年增長9.46%,占全區稅收總額的15.79%。徐家匯商圈銷售下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27億元,比2015年下降5.58%。

•金融

2016年,徐匯區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03.44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12.1%。截至2016年年末,徐匯區內28家納統的中資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4370億元,增長6.8%。其中,單位存款餘額2589億元,增長11.2%;個人存款餘額1781億元,增長1%。截至2016年年末,徐匯28家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1860億元,增長1.3%。其中,為單位發放貸款1189億元,下降9.5%;為個人發放貸款671億元,增長28.3%。

交通

上海南站上海南站

徐匯區境內鐵路、航道、立交、高架道路縱橫交錯,是市中心進出閔行、奉賢、浦東新區、金山、青浦等區和江、浙、閩、贛、皖等諸省的交通要道。

徐匯區境內有鐵路上海南站、上海長途客運南站、漕溪路公交樞紐站、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等交通樞紐設施,內環高架路、中環路、外環快速路(S20)、滬閔高架路經過區境,上中路隧道、龍耀路隧道和徐浦大橋穿越黃浦江連通浦東新區。

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在建)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經過區境。

政治

中共上海市徐匯區委員會領導
區委書記 鮑炳章
區委副書記 方世忠
區委常委 王宏偉 沈山州 鍾曉詠 呂曉慧
紀曉鵬 徐建 黃國平
徐匯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領導
主任 王醇晨
副主任 朱成鋼 徐國文 盧鑒 朱偉紅
劉燕剛
徐匯區人民政府領導
區長 方世忠
副區長 王宏偉 徐建 陳石燕 呂耀東
談琳 晏波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徐匯區委員會領導
主席 胡敏
副主席 周秀芬 王萍 張黎明 李穎
許劍民
註:信息更新至2018年8月8日,最新信息請查看參考資料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

徐匯區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音樂學院等全日制大專院校12所,非全日制高等教育機構32所。徐匯區有南洋模範中學、位育中學、上海中學等一批市、區級重點中學。

截至2016年年末,徐匯區有各類學校196所,其中中學39所(高級中學9所、完全中學9所、初級中學18所、一貫制學校3所)、國小43所、職業高中2所、中專學校9所、幼托園91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其他教育單位10所。在校學生11.88萬餘人,比2015年略有上升。

2016年,徐匯區3~6歲適齡兒童入園率100%,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98%。教職工1.26萬餘人,其中專任教師9291人(中學3564人、國小2580人、幼稚園1809人、特殊學校73人、職業高中168人、中專學校874人、其他教育單位223人)。

科學技術

徐匯濱江整體圖示徐匯濱江整體圖示

徐匯,得名於明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他曾在此從事科技活動。從此徐匯成為上海開埠以來中西科技交流的發源地之一。

徐匯區境內有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等科研機構118所。 國家級新興技術開發區——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坐落在徐匯區內。

徐匯區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三大新興技術產業。加快科技產業園區建設,形成了“三區三園”建設布局,即徐家匯科技密集區、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徐匯園;華涇工業園與華東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2017年,徐匯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1.1件,位列全市第一。專利申請總量7591件,其中發明專利4371件,占57.6%;實用新型專利2413件,外觀設計專利807件。專利授權總量4011件,其中發明專利1714件,占總量42.7%;實用新型專利1726件,外觀設計專利571件。截至2017年年末,徐匯區商標申請數為20512件,註冊數為9566件,有效註冊商標數達35517件,其中集體商標4件、證明商標6件。每萬戶市場主體的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達6276件。2017年全年,徐匯區共新增市場主體5577戶,新增註冊商標7941件,平均每新增1個市場主體就新增1.42件註冊商標,商標活躍度位居全市第一。

文化事業

上海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徐匯區匯集了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交響樂團、上海京劇院等文藝團體,擁有全球十大圖書館之一的上海圖書館和徐家匯藏書樓, 有錢學森圖書館、土山灣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公安博物館、上海大舞台(上海體育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始建於三國東吳時期的龍華寺、龍華塔,素有"遠東第一大教堂"之稱的天主教徐家匯大堂和衡山路國際禮拜堂,以及新樂路上的東正教聖母大堂等一批宗教場所,奠定了徐匯區作為上海宗教事務活動中心的地位。

體育事業

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

八萬人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及上海國際網球中心等都坐落於徐匯區,徐匯區人均擁有體育場地超過市平均水平25.5%。

截至2016年年末,徐匯區註冊運動員1697人,審批二級運動員109人,獲批一級運動員60人,健身團隊1560支、社會體育指導員3016人。區培養和輸送的運動員參加全國以上比賽,獲第一名30項、第二名46項、第三名22項。2016年,5名徐匯籍運動員參加里約奧運會,吳敏霞獲跳水女子雙人三米板金牌,湯夢妮獲水上芭蕾集體自由自選銀牌,高磊獲蹦床男子個人網上項目銅牌。

醫療衛生

徐匯區幽靜馬路徐匯區幽靜馬路

徐匯區境內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龍華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等三級甲等醫院。

2016年,徐匯區戶籍人口人均期望壽命84.60歲,其中男性82.38歲,女性86.89歲。嬰兒死亡率2.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37‰,孕產婦死亡率12.49/10萬。全年常住人口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發病率127.2/10萬,健康期望壽命75.4歲,其中男性74.8歲,女性76.0歲。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市平均水平,達到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水平。

截至2016年年末,徐匯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44家,其中醫院26家(民辦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家,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61個,門診部107家,專科站所3家(分支1家),臨床檢驗中心3家,個體診所38家,急救分站4家,內設醫療機構73家,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衛生監督所、上海市急救中心、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各1所,醫學教育和研究機構5家,計畫生育指導中心1家。在25家醫院中,三級甲等醫院8家,三級醫院分院或門診部3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家,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1家以及民辦醫院11家。

截至2016年年末,徐匯區區域醫療衛生機構共有職工2.69萬人,其中醫生7927人、護士10164人。常住人口每千人醫生數7.3人、護士數9.4人,床位數14.3張。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在法華涇、肇嘉浜和蒲匯塘三水相匯之地附近建立農莊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並與義大利人、歐洲傳教士利瑪竇合作,開創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嗣後,徐氏家族世代匯居於此,遂稱為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節慶活動

龍華晚鐘龍華晚鐘

20世紀90年代初,徐匯區先後恢復和創辦了龍華廟會、迎新春撞龍華晚鐘、上海桂花節、牡丹花卉節等四大旅遊節慶活動。四百多年歷史的龍華廟會的古風古俗,每年農曆三月三在龍華古鎮舉行。上海桂花節每年中秋前後在遍植桂樹的桂林公園、康健園舉行。

•龍華晚鐘

龍華寺是上海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古剎,迄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龍華塔是上海市區內唯一的古塔。“龍華晚鐘”是上海老八景之一。鐘樓中間懸掛一青龍銅鐘,高2米餘,對徑約1.3米,重3000公斤,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鑄造。對其鐘聲,歷史上頗多記載。龍華鐘聲歷史悠久,傳播廣泛而深遠,直至黃浦江而隱然可聞。

方言

上海市徐匯區通行吳語,使用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上海話語支方言。

風景名勝

徐匯區境內有巴金故居、柯靈舊居、張樂平故居等名人舊居8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個。

•徐家匯源景區

徐匯公學舊址徐匯公學舊址

徐家匯源景區串聯徐家匯藏書樓、天主教堂、觀象台、徐光啟紀念館和土山灣博物館等地點,景區內有被稱為“遠東第一大教堂”的哥德式雙塔建築徐家匯天主堂、140年來從未中斷氣象觀測的徐家匯觀象台、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上海現存最早的民居明代建築南春華堂,以及《義勇軍進行曲》的錄製地百代公司舊址(小紅樓)等。

2012年,徐家匯源景區已被正式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上海首個開放型都市旅遊景區。

景區推出“有約參觀”模式,遊客可免費領景區聯票。同時,景區將為遊客提供腳踏車租賃、免費大巴以及徒步線路等多種出行方式。

•桂林公園

桂林公園位於桂林路128號,全園占地面積3.55萬平方米,始建於1929年,原繫上海黑社會大佬黃金榮私人別墅,又名黃家花園。1957年由上海市園林管理處管理,並進行了全面修復。因園內遍植桂花樹,故易名為桂林公園。

•上海植物園

上海植物園位於徐匯區西南部,前身為龍華苗圃,是一個以植物引種馴化和展示、園藝研究及科普教育為主的綜合性植物園。1974年起籌建,1980年1月1日正式建園,占地81.86公頃。展覽區設植物進化區、盆景園、草藥園、展覽溫室、蘭室和綠化示範區等15個專類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996年,上海植物園被駐滬海外人士評為最喜愛的郊遊目的地,2000年又被評為新千年“六一”好去處。

著名人物

黃道婆、阮玲玉、馬相伯、姚明、左溢、胡歌、金莎等。

上海市縣以上行政區劃

行政區代碼郵編駐地街道(個)鎮(個)鄉(個)
黃浦區310101200001延安東路300號6
盧灣區310103200020重慶南路139號4
徐匯區310104200030漕溪北路336號121
長寧區310105200050愚園路1320號91
靜安區310106200040常德路370號5
普陀區310107200333大渡河路1668號63
閘北區310108200070大統路480號81
虹口區310109200080虹鎮老街10
楊浦區310110200082江浦路549號111
閔行區310112201100莘莊鎮滬閔路6258號39
寶山區310113201900密山路5號39
嘉定區310114201800博樂南路111號38
浦東新區310115200135世紀大道2001號1211
金山區310116201540金山大道2000號19
松江區310117201600園中路1號411
青浦區310118201700公園路100號38
南匯區310119201300惠南鎮人民東路3252號114
奉賢區310120201400南橋鎮解放中路8
崇明縣310230202150城橋鎮人民路68號133
合計310000200003黃浦區人民大道200號101107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