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中醫概念的發生非常依賴於古代哲學,尤其是氣論和陰陽學說,而氣與陰陽的內涵、外延以及二者的關係在古代哲學中是一個沒有被闡述清楚、現在仍在探討的問題,當我們要規範肺陽、肺氣的外延以及內涵的時候,二者由氣與陰陽發生來的錯雜關係成為最大的困擾。
作者
(清)高學山
清代醫家。字漢峙。會稽(今浙江紹興)人。通醫術,擅長傷寒雜病,於仲景之學頗多發明。研究並註解《傷寒論》、《金匱要略》,撰有《傷寒尚論辨似》 、《金匱要略注》(後改名為《高注金匱要略》)等書。
主要內容
高氏融合前人學說,取眾家之精要,結合個人學習心得和臨床實踐將《金匱要略》予以全面注釋。對雜病的病機、診斷、方義等闡析較詳。但其中也摻雜了一些主觀、附會的解釋。原稿分為四冊,末冊佚去二頁,近人王邈迖為之增補校訂,於1956年由上海衛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金匱要略》一書為東漢末年(約公元210年)張機(字仲景)所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研究內傷雜病的一部專書,由於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並且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治療內科雜病的典範。
明清至近代,肺陽生理、肺陽虛的證候及治療均有較詳細的論述 對肺陽主宣降的生理功能,清.汪汝麟《證因方論集要》曰:“肺陽氣旺則清肅下行歸於腎陰,是氣有所收攝,不復散而上逆。”清.石壽棠《醫原》曰:“肺陽下歸於腎,得腎之合納,而陽氣乃收藏不越,人之陽降,肺之陽氣歸於腎,如天之陽氣潛藏於地,是即火出地下也。”唐容川《血證論》則指出:“心肺之陽宣,如日月一日”,“肺陽布護,陰翳自消,一切寒怯虛悸之症自除。”清.高學山《高注金匱要略》指出:“肺中陰陽自和,則下降清華以應甘露”,“肺中之陽主提攜運行之用”。對肺陽主氣的生理功能,魏之臔《續名醫類案》曰:“肺易感受寒邪,既病於主氣之肺陽,陽氣益不得施化,而水中之陽化更微,致濕淫滋患。”對肺陽參與水液代謝的生理功能,清代王旭高、高學山認為“夫飲之生,總有脾肺陽虛”,“夫飲之由來,大概起於腎及脾肺之髒陽衰冷”。對肺陽虛的證治,張景岳在《類經附翼》中指出:“寒嗽虛喘,身涼自汗者,以金髒之陽虛,不能保肺也。”清.高學山指出:“醫學雲喘,在腎為虛,在肺為實,夫所謂實也,非真實也,乃肺之陽虛不化,致水上溢於高源耳。”明.秦景明《症因脈治》則認為肺陽虛可見於肺虛水腫、肺虛腹脹等病,“肺虛身腫……如面色慘白,二便清利,氣怯神離,肺之真陽虛也”,“肺虛腹脹之治,肺陽不足,脈緩濡軟,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唐容川則有“又有溫補肺陽之法,用保元湯”。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