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

《刪補名醫方論》是清朝吳謙著的一部醫方著作。共八卷。本書即《醫宗金鑒》卷二十六-三十三(亦有單行本)。書中共選錄清代以前臨床常用方方劑近200首,除記述方名、主治及處方外,均附有方義的注釋和歷代醫家對該方的論述。

基本信息

書籍信息

《刪補名醫方論》《刪補名醫方論》
書名:刪補名醫方論
作者:吳謙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簡介

《刪補名醫方論》,醫方著作。八卷。本書即《醫宗金鑒》卷二十六-三十三(亦有單行本)。書中共選錄清代以前臨床常用方方劑近200首,除記述方名、主治及處方外,均附有方義的注釋和歷代醫家對該方的論述。加深了讀者對所收方、方劑的配伍原則和方義的認識。選方頗精,雖未分類,但以實用為原則,議論亦較平允可取。

目錄


獨參湯
參附湯
生脈飲
保元湯
四君子湯
香砂六君子湯
當歸補血湯
佛手散
四物湯
聖愈湯
地骨皮飲
犀角地黃湯
四生丸
當歸六黃湯
黃耆建中湯
雙和飲
人參養榮湯
歸脾湯
妙香散
天王補心丹
酸棗仁湯
硃砂安神丸
補中益氣湯
昇陽益胃湯
昇陽散火湯
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
清暑益氣湯
清燥湯
白朮附子湯
葛花解酲湯
平胃散
枳朮丸
資生丸
六味地黃丸
八味地黃丸
資生腎氣丸
大補陰丸
封髓丹
虎潛丸
瓊玉膏
龜鹿二仙膠
四神丸
續命湯
三生飲
稀涎千緡湯
秦艽升麻湯
防風黃耆湯
玉屏風散
黃耆五物湯
羌活愈風湯
清熱化痰湯
柴葛解肌湯
升麻葛根湯
參蘇飲
霍香正氣散
金不換正氣散
神朮湯
麻黃加朮湯
桂枝附子湯
括蔞桂枝湯
水解散
二聖救苦丹
香薷飲
黃連解毒湯
三黃湯
三黃石膏湯
涼膈散
竹葉黃耆湯
清胃散
導赤散
五淋散
八正散
逍遙散
龍膽瀉肝湯
左金丸
瀉青丸
當歸龍薈丸
越婢加半夏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清燥救肺湯
麥門冬湯
瀉白散
阿膠散
二陳湯
溫膽湯
小半夏湯
礞石滾痰丸
指迷茯苓丸
金匱枳朮湯
桂苓甘朮湯
疏鑿飲子
葶藶大棗瀉肺湯
蘇葶定喘丸
實脾飲
清脾飲
芍藥湯
溫脾湯
大黃附子湯
越鞠湯
四磨飲
備急丸
磁朱丸
石斛夜光丸
洗刀散
失笑散
大黃蟅蟲丸
仙方活命飲
桂枝湯
麻黃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葛根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越婢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
桂枝加附子湯
芍藥甘草附子湯
小建中湯
炙甘草湯
桂枝人參葛根黃芩黃連二湯合論
白虎湯
白虎加人參湯
豬苓湯
桂枝湯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
十棗湯
調胃承氣湯
更衣丸
桃仁承氣湯
梔子豉湯
瓜蒂散
小陷胸湯
大陷胸湯丸
三物白散
大黃黃連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生薑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
鏇覆代赭石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梔子蘗皮湯
茵藤蒿湯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
黃芩湯
黃連湯
黃連阿膠湯
理中湯丸
乾薑附子湯
茯苓四逆湯
附子湯
四逆湯
通脈四逆湯
真武湯
當歸四逆湯
吳茱萸湯
烏梅丸
赤石脂禹餘糧湯
白頭翁湯

作者

吳謙吳謙

乾隆時期太醫

《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吳謙(1689~18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鑒》是清代御製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吳謙是清雍正、乾隆年間的名醫,曾任太醫院右院判。作為御醫,吳謙經常隨侍於皇帝身邊。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吳謙、陳止敬等御醫“敬謹調理,甚屬勤勞,……且奏效甚速”,使乾隆帝很快就痊癒了。吳謙等因而受到了嘉獎。在為宮廷服務期間,吳謙多次受到這樣的恩賞。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詔令編纂醫書,命吳謙、劉裕鐸為總修官。作為總修官,吳謙為《醫宗金鑒》的成書做出了重要貢獻。吳謙認為,醫經典籍以及歷代各家醫書,存在著“詞奧難明、傳寫錯誤、或博而不精、或雜而不一”等問題,應予以“改正注釋,分別諸家是非”。

謙崇尚仲景學說。在撰著《醫宗金鑒》時,他參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傷寒論》、《金匱要略》的20餘位醫家的著述,對這二部經典著作的原文逐條加以注釋,匯集諸注家之闡發,撰成《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17卷、《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8卷,列為《醫宗金鑒》全書之首。

《醫宗金鑒》是清乾隆帝敕命編纂的大型綜合性醫學叢書。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發展,國力鼎盛,宮廷醫學也達到頂峰階段。乾隆皇帝務求標榜文治,於乾隆四年(1739)下諭太醫院編纂醫書:“爾等衙門該修醫書,以正醫學”。由大學士鄂爾泰和親王弘晝督辦,任命御醫吳謙、劉裕鐸擔任總修官(相當於主編),陳止敬擔任該書的經理提調官。為保證醫書的質量,選派有真知灼見、精通醫學、兼通文理的學者共同編纂,設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武維藩等作為纂修官參加了編寫。此外,還有審效官、謄錄官等人員,共70餘人參加了編寫工作。編撰中,不僅選用了宮內所藏醫書,還廣泛徵集天下新舊醫籍、家藏秘籍和世傳良方。

1742年,《醫宗金鑒》纂修完成,乾隆帝賜名為《醫宗金鑒》,並御賜編纂者每人一部書、一具小型針灸銅人作為獎品。自1749年起,清太醫院將《醫宗金鑒》定為醫學生教科書;這部書還廣泛流傳於民間,深受讀者的歡迎。

《醫宗金鑒》是作者們對18世紀以前的歷代醫學著作加以校訂、刪補,並節錄編輯而成書的,是宮廷醫家集體智慧的結晶。《醫宗金鑒》一書,從醫學文獻校訂整理的角度體現了宮廷醫學的學術水準和成就。

醫方摘錄

吳茱萸湯

組成: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擘 以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集註:羅謙輔曰:仲景救陽諸法,於少陰四逆湯必用姜附,通脈四逆湯倍加乾薑,其附子生用,附子湯又加生附至二枚,所以然者,或壯微陽使之外達,或招飛陽使之內返,此皆少陰真陽失所,故以回陽為亟也。至其治厥陰,則易以吳茱萸而並去前湯諸藥,獨用人參姜棗者,蓋人身厥陰肝木雖為兩陰交盡,而一陽之真氣實起其中,此之生氣一虛,則三陰濁氣直逼中上,不惟本經諸證悉具,將陽明之健運失職,以至少陰之真陽浮露而吐利,厥逆煩躁欲死,食谷欲嘔,種種叢生矣。吳茱萸得東方震氣,辛苦大熱,能達木郁,直入厥陰,降其盛陰之濁氣,使陰翳全消,用以為君,人參秉沖和之氣,甘溫大補,能接天真,挽回性命,升其垂絕之生氣,令陽光普照,用以為臣,佐姜棗和胃而行四末,斯則震坤合德,木土不害,一陽之妙用成,而三焦之間無非生生之氣矣,諸證有不退者乎。蓋仲景之法於少陰則重固元陽,於厥陰則重護生氣,學者當深思而得之矣。

烏梅丸

組成:烏梅三百個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一觔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 蜀椒四兩去汁 桂枝六兩 人參六兩 黃蘗六兩 以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集註:柯琴曰:六陰維厥陰為難治,其本陰其標熱,其體木其用火,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從,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是治厥陰法也。厥陰當兩陰交盡,又名陰之絕陽,宜無熱矣第其具合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所以厥陰病熱,是少陽使然也,火王則水虧,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氣有餘便是火也,木勝則克土,故飢不欲食,蟲為風化,飢則胃中空虛,蚘聞食臭出,故吐蚘也,仲景立方皆以甘辛苦味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陰主肝木耳。洪範曰:木曰曲直作酸。內經曰:木生酸,酸入肝,若烏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配黃連瀉心而除疼,佐黃蘗滋腎以除渴,先其所因也,連蘗治厥陰陽邪則有餘,不足以治陰邪也,椒附辛姜,大辛之品並舉,不但治厥陰陰邪,且肝欲散,以辛散之也,又加桂枝當歸,是肝藏血,求其所屬也,寒熱雜用,則氣味不和,佐以人參,調其中氣,以苦酒浸烏梅,同氣相求,蒸之米下,資其谷氣,加蜜為丸,少與而漸加之,緩則治其本也,蚘昆蟲也,生冷之物與濕熱之氣相成,故藥亦寒熱互用,且胸中煩而吐蚘,則連蘗是寒因熱用也,蚘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信為治蟲佳劑,久痢則虛,調其寒熱,酸以收之,下痢自止。

赤石脂禹餘糧湯

組成:赤石脂半觔搗碎 禹餘糧一觔搗碎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去滓,煮取二分,分溫三服。
集註:柯琴曰:甘姜參朮可以補中宮元氣之虛,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脫,此利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劑收功矣,然大腸之不固,仍責在胃,關門之不閉,仍責在脾,二石皆土之精氣所結,實胃而濇腸,急以治下焦之標者,實以培中宮之本也,要知此證土虛而火不虛,故不宜於姜附,若濕甚而虛不甚,複利不止者,故又當利小便也。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