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骨傷科專著又名《理傷續斷方》、《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方》。一卷。唐·藺道人傳。刊於846年後。首論整骨手法的14步驟和方劑,次論傷損的治法及方劑。書中記述了關節脫臼、跌打損傷、止血以及手術復位、牽引、擴創、填塞、縫合手術操作等內容。本書成書較早,在骨傷科著作中有較影響。於臨床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現存明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傳說
我國現存最早的、很有科學價值的傷科專書是唐代藺道入所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成書於公元841~846年。從書的序文中可了解這本書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
原來唐朝年間有一道人在結草庵居住;已有一百四、五十歲的高齡,但還精力充沛,常與彭老翁往來。有一天彭家的兒子,因砍柴從樹上跌下而致頸部骨折,臂肱處挫傷,非常疼痛,呻吟不絕。道人聽到後就命人買了幾種藥親自配製,給他吃。不一會,疼痛即止,幾天之後就完全病癒。從此鄉人才知道這位道士會治病,都來請求治療。道人十分討厭這些人來打擾他,於是就把方劑授予彭老翁,並閉門不接見任何人,還是照常與彭老翁二人吃酒高歌,不久就仙逝而去。從歌中才知此人姓藺,因此把他留下的方劑取名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內容
全書共有醫治口訣24條,治傷並方20條。書中提出了對一般骨折主張復位後用襯墊固定,並指出要注意關節活動,對開放性骨折則主張快刀擴創,避免感染;對肩關節脫臼己能採取用“椅背復位法”。這也是世界正骨學之首創。
至公元1343年,元·危亦林吊懸復位法成功,還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英國人達維在1927年才提出吊懸復位法,比危氏法晚近600年。現代臨床所用之整復陳舊性關節脫臼的“改良危氏法”,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書中還記載有內服諸法,奠定了傷科用藥的理論基礎。
作者藺道人,陝西西安人,是身懷醫療絕技的高人。書中內容簡明實用,總結了理傷正骨的基本原則與手法,記載有洗、貼、摻、揩以及內服諸方藥,奠定了骨傷科辨證、立法、處方和用藥的基礎,具有很高的臨床套用價值。書中骨折治療方法可以歸納為正確復位,夾板固定,功能鍛鍊,藥物治療四大原則,成為中醫骨傷科治療骨折的基本觀點;詳細敘述骨傷科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夾板固定治療骨折是骨傷科史上一項重大成果,具有操作簡便,骨折癒合快,治療時間短,功能恢復好,醫療費用低,病人痛苦少,無骨折併發症等諸多優點,被稱之為中國的接骨法;治療注重以活血化瘀為原則,重視傷愈後不留疤痕的技術,值得研究發掘;本書既有理論總結,又有臨床實踐經驗及方藥記載,理論聯繫實際,內容豐富,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較高。
圖書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為唐·藺道人所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骨傷科專著。全書為一卷,首論治傷14個步聚,各種整骨手法、調理宜忌,方藥套用;次論打撲傷損服藥次序及方藥。書中對骨傷科常見的跌打損傷、關節脫臼、手法復位、手術縫合、牽引、固定、擴創、填塞等具體治療方法均有敘述;方藥方面既有內服又有外洗外敷。書中匯集唐以前骨傷科疾病診治經驗及成就,總結了理傷正骨的基本原則與手法,記載有洗、貼、摻、揩以及內服諸方藥,奠定了骨傷科辨證、立法、處方和用藥的基礎,其寶貴經驗至今仍在臨床廣泛套用,被後世業骨傷科者奉為圭臬,為中醫醫骨傷科醫生臨床必讀之作。
本次出版選用明洪武間刻本為底本,個別文字依明統治崇得堂刻本或明刊《道藏》本校改。為便於讀者學習,撰寫了導讀,並於書後附有方劑索引,以便檢索。
目錄
仙授理傷續斷秘書
正體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