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丹溪心法》是元代著名醫家朱丹溪的一部重要著作,該書反映了其關於痰證的辨證論治經驗。現略述於下。痰是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大凡肺脾腎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濕生痰。許多疾病在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都可以影響津液的生成、運化、敷布而變生成痰。丹溪認為治其病而消除成痰之因,便可以達到祛痰的目的。因此提出了“見痰休治痰,而治其本”的學術觀點,其治痰的主要途徑有3個方面。元代醫家朱震亨,是金元四大醫學家中滋陰派的代表人物。《丹溪心法》是根據其平素所述和醫療實踐,由其弟子們整理而成的著作。本書源流清晰,有條不紊,內容豐富,充分地展示了朱震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床經驗。書中對腫瘤有關的病因病機、治療方法和預後判斷等也多有發揮。[組成] 蒼朮6克 香附9克 川芎6克 神曲9克 梔子10克[用法] 制小丸,一次服9克,一日服3次;亦可水煎二次作二次服,一日服2劑。
[功效] 行氣開郁。
[主治] 氣、血、痰、火、濕、食等鬱結之證。證見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嘈雜吞酸,食欲不振,噯氣嘔吐,苔膩,脈弦。
[按語] ①本方證以胸悶,腹脹、苔膩、脈弦為辨證要點。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神經官能症。
燥濕土而痰自化
若脾胃虧虛,運化失司,則水濕內停,凝聚成痰。故治痰應注重健脾胃,燥濕土,令津液暢行而不致停留聚濕,則痰無由生。丹溪認為:“治痰法,實脾土,燥脾濕,是治其本也。”“去痰須用蒼白朮。”二術既能健脾胃,助運化,又能燥濕土,祛濕邪,用以治痰是很中肯的。利水滲濕法雖是祛濕除痰的一種治法。但滲利之品如澤瀉、豬苓、車前子等多服、久服極易耗傷精氣。故丹溪主張慎用,並認為:“大凡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虛則痰易生而多。”
理氣機而痰自散
《丹溪心法》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古方治痰飲用汗吐下溫之法,愚見不若以順氣為先,分導次之。”指出了理氣機而化痰的重要意義。其常用理氣藥有香附、青皮、陳皮、枳實等。清趙晴初《存存齋醫話稿》中云:“痰屬濕,為津液所化。蓋行則為液,聚則為痰;流則為津,止則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者,皆氣為之也。龐安常有言:‘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余謂‘不治痰而治氣’一語,為治痰妙諦。”可見通過調理氣機而治痰的學術觀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因痰致病
丹溪認為:“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痰之為患,為喘為咳,為嘔為利,為眩為暈,心嘈雜怔忡驚悸,為寒熱痛腫,為痞膈,為壅塞,或胸脅間瀝瀝有聲,或背心一片常為清冷,或四肢麻痹不仁。”丹溪將與痰相關的疾病分成兩類。其一,以痰為主因的疾病,如中風、哮喘、嘈雜、癲癇、喉痹、頭風、頭痛、頭眩等。其二,痰為該疾病諸病因中的一種,如喘證、泄瀉、痞證。前者“治痰為先”,“行痰為主”。對於後者,則是配伍化痰藥,即使是消化系統疾病,如泄瀉,“痰積宜豁之”。
治痰方法
丹溪治療痰病痰證的方法,可以歸納為10法。①涌吐法:丹溪指出:“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痰在經絡中“非吐不可”。“暑氣夾痰夾火實者,可用吐法。”升提之藥如防風、川芎、桔梗等可促進嘔吐。使用二陳湯加味作為涌吐劑,也是丹溪的首創;②清化熱痰法:主治痰熱證,代表方有清化丸、中和丸、黃連化痰丸等。③祛風化痰法:主治風痰證,代表方有搜風化痰丸、祛風痰行濁氣方、上焦風痰方等。④燥濕化痰法:適於濕痰內郁諸證,代表方有治濕痰方、治肥人濕痰方。⑤消導化痰法:適於食積痰諸證,代表方有黃瓜蔞丸等。⑥益氣化痰法:適於氣虛痰郁諸證。丹溪指出:“內傷夾痰,必用參、芪、白朮之屬,多用薑汁傳送,或加半夏,虛甚加竹瀝。”內傷如夾痰者,“則以補中益氣湯加半夏、竹瀝,仍少入薑汁傳送。”⑦軟堅化痰法:適於頑痰、老痰為患諸證。丹溪指出:“老痰用海石、半夏、瓜蔞、香附、五倍子,作丸服。”“五倍子能治老痰,佐他藥大治頑痰。”⑧消瘀化痰法:適於痰瘀互結諸證。丹溪推崇蒼朮的化痰消瘀功用,認為“痰夾瘀血,遂成窠囊。”而蒼朮治窠囊極妙。常用三棱、莪術、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之類。⑨解郁化痰法:適於痰氣鬱結諸證,代表方有治痰郁方。⑩滋陰化痰法:適於陰虛夾痰諸證,代表方如保和湯。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