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草崇原》,三卷,約始撰於康熙十三年(1674),著者張志聰歿而書未成,後由弟子高世栻續成。繼而王琦訪得副本,校刊後刻入《醫林指月》叢書,時已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後續有翻刻。
此書摘錄《本草綱目》中本經藥233味,(另有附品56種),作“崇原”之論,自序雲“詮釋《本經》闡明藥性,端本五運六氣之理,解釋詳備,”有探討藥性理論之意,藥分上中下三品,從藥物性味、生成、陰陽五行屬性、形色等入手,結合主治疾病之機理,闡明功效,崇本求原思想,對徐大椿、陳修園等影響頗大。
《本草崇原》是歷史上第一部注釋《神農本草經》的藥學專著。全書共分三卷,按《神農本草經》三品分類法,將藥物分成上、中、下三品,運用五運六氣的理論,對300味中藥的藥性做了恰當的闡釋。是一部實用價值較高的本草學專著。
此次據乾隆三十三年(1762年)《醫林指月》本為底本,以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鉛印《醫林指月》本為校本點校而成。可供中醫臨床、中藥研究工作者及廣大的中醫藥愛好者參考。
目錄
卷上 本經上品
人參
甘草
黃芪
白朮
蒼朮附
薯蕷
石斛
酸棗仁
大棗
芡實
蓮實
蓮花附
蓮蕊須附
蓮房附
蓮薏附
荷葉附
荷鼻附
薏苡仁
大麻仁
巨勝子
赤箭
乾地黃
麥門冬
天門冬
葳蕤
牛膝
杜仲
枸杞
枸杞苗附
地骨皮附
構把子附
女貞實
五加皮
肉蓯蓉
巴戟天
五味子
蛇床子
覆盆子
菟絲子
沙參
澤瀉
菖蒲
遠志
細辛
柴胡
升麻
桂
羌活
防風
紫蘇
蘇子附
蘇枝附
橘皮
青橘皮附
橘核附
橘葉附
辛夷
木香
續斷
蒺藜
桑根白皮
桑葉
桑枝附
桑椹附
桑花附
桑上寄生
寄生實
柏子仁
側柏葉附
松脂
松節附
松花附
茯苓
赤茯苓附
茯神附
茯苓皮附
神木附
蔓荊子
小荊實附
槐實
槐花附
槐枝附
槐葉附
槐膠附
乾漆
黃連
蒲黃
菊花
茵陳蒿
天名精
鶴虱附
土牛膝附
石龍芻
車前子
冬葵子
地膚子
……
卷中 本經中品
卷下 本經下品
跋
作者介紹
張志聰(1616—1674),字隱庵,浙江杭州人。出身醫學世家,少年喪父,遂棄儒習醫,師事名醫張卿子,學醫行醫數十年,窮研醫理醫術高明,醫學博洽。於《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頗有心得。構侶山堂於杭州胥山(即吳山),招同道、弟子數十人,講論醫學,為中醫醫學教育民間授徒形式之一大發展。著《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靈樞經集注》、《傷寒論宗印》、《金匱要略注》、《侶山堂類辨》、《本草崇原》等行於世,《針灸秘傳》今佚。晚年又著《傷寒論綱目》九卷(1673)、復集《傷寒論》各家注而為《傷寒論集注》,書未成而卒,由門人續篆為六卷。他的《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一書,是他和他的門徒集體智慧的結晶,仿宋明理學家注釋經書的做法,按《素問》原文,逐句注釋,對研究《內經》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為《素問》注述中較好之作。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