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公元1769年,清乾隆34年)是黃宮繡編著。
黃氏認為諸家本草,對藥物的形質氣味,證治功能,雖然備載,但還存在著“理道不明,意義不疏……況有補不實指,瀉不直說,或以隔一隔二以為附會,反借巧說以為虛喝,義更可通,意難即悟”等問題。因此,他將“往昔諸書,細加考訂”,闡明意義,刪除牽強附會之說,而成此書。分上、下兩編,上編7卷,載藥520種,按品性分為補、澀、散、瀉、血、雜,食物7類,每類又各分若干子目。對每種藥物,分述其氣味、功能、禁忌、配伍和製法等,下編3卷,就藥物與臟腑病症之關係,六淫偏勝之所宜,作了扼要的介紹。
本書之特點,正如作者在本書的凡例中說:“余尚論藥性,每從實處追求,既不泥古以薄今,復不厚今以廢古,惟求理與病符,藥與病對”,這種求實精神,是非常可貴的。
作者
黃宮繡(約公元1736~1795年),字錦芳,清代江西撫州宜黃人,出身於儒醫世家,學識淵博,精通醫藥。其有感於當時本草書多“理道不明,意義不疏”,況有“補不實指,瀉不直論,或以隔一隔二以為附合,反借巧說以為虛喝”的現狀,乃力糾時弊,集平素之治驗,采百家之精粹,著成《本草求真》十卷,付梓於乾隆己丑年(公元1769年)。該書載藥520味,分上下兩編,上編對藥物的形態、性味、功能、主治以及禁忌,記載甚詳,下編分列臟腑病證主藥、六淫病證主藥和藥物總義三部分。該書於藥物意義“無不搜剔靡盡,牽引混說,概為刪除,俾令真處悉見”,故冠以“求真”之名。
目錄
繡按:是書編次,悉以藥性氣味類載,如補火則以補火之藥一類,滋水則以滋水之藥一類,散寒則以散寒之藥一類,瀉熱則以瀉熱之藥一類,以便披閱。但人藥性不明,或以倉卒之會,藥次有難稽查,仍照古式分以草、木、金石鳥獸,另立篇目附於卷末 並於各藥之下 注立先後號次以便照號檢對。
卷一
補劑溫中 平補 補火 滋水 溫腎
溫中
人參一 參須 參蘆 黃芪二 當歸三 川當歸 白朮四 龍眼五 大棗六 荔枝七 荔枝核 飴糖八 雞肉九 雞冠 雞血 雞肝 雞屎 雞子 卵清 卵黃 卵殼 肫內黃皮 卵中 白皮 牛肉十 鯽魚十一 鯽魚鱗 蜂蜜一二 白蜜 赤蜜
蜂房
平補
萎蕤一三 黃精一四 甘草一五 草梢 草節 桑寄生一六 柏子仁一七 冬青子一八 女貞子 枸骨 合歡皮一九 陳倉米二○山藥二一 扁豆二二 鴨肉二三 鴨血 鴨卵 鴿肉二四 鴿卵 鴿屎 阿膠二五 牛膠 羊肉二六 羊肝 羊膽 羊骨 羊腎 羊胰 羊血 羊乳 羊須 燕窩二七 蠟 二八
補火
附子二九 烏附頭 烏尖 天雄 側子 仙茅三○ 葫巴三一 淫羊藿三二 蛇床子三三 遠志三四 肉桂三五 沉香 三六 硫黃三七 土硫黃 陽起石三八 石鐘乳三九 鹿茸 四○ 麋茸 蝦四一 海馬 蛤蚧四二 龍子 雄蠶蛾四三 蠶退紙
滋水
乾地黃四四 冬葵子四五 春葵子 蜀赤葵 蜀白葵 川牛 膝四六 杜牛膝 枸杞四七 楮實四八 榆白皮四九 榆赤 皮 胡麻五○ 麻油 火麻仁五一 黑鉛五二 鉛粉 鉛丹 豬肉五三 心血 肝血 豬肺 豬肚 豬腎 豬腸 豬膽 豬脂 豬乳 豬蹄 龜板五四 龜尿龜膠五五 桑螵蛸五六 蝗螂 人乳五七
溫腎
熟地黃五八何首烏五九 肉蓯蓉六○ 鎖陽六一 菟絲子六二 巴戟天六三 續斷六四 杜仲六五 覆盆子六六 狗脊六七 胡桃肉六八 胡桃殼 靈砂六九 鹿膠七○鹿角 角霜 鹿胎 鹿肉 鹿筋 麋胎 麋肉 麋筋 海狗腎七一 獺肝七二 山獺 水獺 獺莖 獺爪 犬肉七三 紫河車七四
卷二
收澀 溫澀 寒澀 收斂 鎮虛
溫澀
肉豆蒄七五 補骨脂七六 沒石子七七 蓮子七八 蓮心石蓮 蓮須七九 芡實八○ 鎖鎖葡萄八一 阿芙蓉八二 禹餘糧八三
寒澀
五倍子八四 百藥煎八五 粟殼八六 龍骨八七 龍齒牡蠣八八 蛤蜊粉又八八 蛤肉 文蛤 海蛤
收斂
白芍八九 五味子九○ 酸棗仁九一 金櫻子九二 訶子九三 山茱萸九四 赤石脂九五 白石脂 木瓜九六 烏梅九七 白鹽梅
鎮虛
金銀箔九八 鐵粉九九 磁石一○○ 代赭石一○一 雲母石一○二 密陀僧一○三
卷三
散劑 散寒 驅風 散濕 散熱 吐散 溫散 平散 散寒 麻黃一○四 麻黃莖 麻黃根節 細辛一○五 紫蘇一○六 蘇梗 蘇子 桔梗一○七 桔梗蘆 黨參一○八 生薑一○九 姜皮 蔥一一○
……
卷十
品析
對於藥物的分類,黃氏頗具獨到之處。他沒有採用歷代本草諸書所延用的部屬分類法,亦即將藥物以草木谷菜金石等為編次,而採用藥物功效分類法,按藥物之品性分為補澀、散、瀉、血、雜、食物七類,各類又分為若干子目,如補劑中又分為溫中、平補、補火、滋水、溫腎等;瀉劑又分為滲濕、瀉濕、瀉水、降痰、瀉熱、瀉火、下氣、平瀉等。於每味藥下面註明該藥的部屬和卷首目錄序號,這可謂是本草著作中很有進步意義的索引形式,不僅便於查閱,而且有助於學者辨析藥物的異同,指導臨床遣藥組方。例如,山藥和白朮雖同屬補劑,但山藥為平補,白朮為溫中,臨床運用,自當有別。
在用藥法象方面,黃氏根據五色入五臟的理論,結合自己的學術見解,提出以形、色、性、味來區分用藥。認為“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凡藥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凡藥色黃、味甘、氣香、屬於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凡藥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於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凡色黑、味鹹、氣腐、性屬水者,皆入於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並明確提出藥有“形性氣質”、“氣味升降浮沉”、“根梢上中下”、“五傷”、“五走”、“五過”。這些認識,為藥物的功效和臨床研究起了積極的作用。
黃氏十分重視前人的理論和經驗,對成無己、張潔古、朱丹溪、李東垣、李時珍、喻嘉言等人的精湛論述一一採擷,然卻師古而不泥。如《本經》謂白茅根能“補中益氣”,黃氏卻不以為然,他說:“至雲能以補中益氣,雖出本經,然亦不過因其胃熱既除而中氣自復,豈真補益之謂哉。經解之論,似未可信。”此說頗為成理。另外,對於前賢之言,黃氏也不盲目崇拜。如張潔古、李東垣、朱丹溪鹹謂黃柏為滋陰之品,後人遂翕然學之,視為補品。黃氏卻力駁其謬,認為:“黃柏性稟至陰,味苦性寒,行隆冬肅殺之氣”,“奈今天下之人,不問虛實,竟有為去熱治勞之妙藥,而不知陰寒之性能損人氣、減人食,命門真元之火一見而消亡,脾胃運行之職一見而沮喪,元氣既虛,又用苦寒,遏絕生機,莫此為甚。”此精闢的論述,對喜用苦寒,欲通過“堅陰”而收補益之功的醫者,無疑於當頭捧喝。
有些藥物的某些性用十分相似,極易混淆,黃氏通過辨析,力求盡得深蘊。如麥冬與天冬均屬養陰清熱之品,但黃氏強調“麥冬甘味甚多,寒性差少,天冬所主在肺,而麥冬所主在肺,更在心”。半夏與貝母皆能祛痰,但“半夏兼治脾肺,貝母獨清肺金;半夏用其辛,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溫,貝母用其涼;半夏性速,貝母性緩;半夏散寒,貝母清熱,氣味陰陽,大有不同”。另外,辨芍藥赤白之異,赤者能瀉能散而白者善補善收,分當歸有頭尾等,皆予以詳論。凡此種種,體現了黃氏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黃氏在長期的臨證中,還發展了一些藥物的新功能。如對劉寄奴,除點明其具有破瘀通經行血的功用外,還指出該藥用於金瘡出血,可使血頓止。也實為黃氏的經驗之談。對於藥物的來源、真偽和炮製,黃氏也十分重視。如謂“山西太行新出黨參,其性只能清肺,並不能補益,與久經封禁真正之黨參(人參)絕不相同”。防風以“北出地黃潤者佳,泗風車風不堪入藥”等等。對藥物的炮製,強調“製藥貴乎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並把藥物配伍理論引伸為“以藥製藥”的炮製方法。以黃連為例,就有10種製法:“心火生用,虛火醋炒用,膽火豬膽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薑汁炒,下焦火鹽水炒或童便炒,食積火黃土炒,濕熱在氣分吳茱萸炒,在血分乾漆水炒,眼赤人乳炒。”這些敘述,對在中藥炮製方面,頗有實踐意義。
總之,《本草求真》的特點在於切合實際,不尚空談,是一部醫藥學緊密結合、內容精簡扼要、臨床實用價值較高的本草專著,值得進一步學習和研究。
作品連結
http://jd.aizy.cn/Content.Asp?ID=10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