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十法》

《外科十法》

《外科十法》是由清代朱世傑所著的一部中醫著作,出版於1644年。

基本信息

資料

書名:外科十法
作者:朱世傑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外科十法》者,予歸宗普陀時所作也。余自普陀生長天都,五十有三載,業醫者凡三十年。爰著《醫學心悟》一書,詳言內證,梓行於世,而外科有未及。壬子冬,還歸普陀修行。適逢聖祖仁皇帝廣發帑金,修葺我菩薩行宮。前後寺僧及任務人等,不下數千人。其中病患不一,予為調治悉痊。復有患背疽者,有患廣瘡疥癬者,投以膏散,不半月而收功。因思予在天都時,僅著內科,而未及外科,亦一時之闕略也。乃復聚精會神,參悟外科旨要,約以十法,而施治之道,似無餘蘊。言簡而賅,方約而效,以之問世,庶幾其有小補乎。將見《十法》一書,與《醫學心悟》並行於天壤間也。
天都普明子程國彭鍾齡著

內消法一

內消者,腫毒初起,隨用藥消散也。凡病癰疽、發背、對口、疔毒,其初起憎寒壯熱,有似傷寒,而痛偏一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當初起時,膿尚未成,不過氣血乖違,逆於肉理耳。外敷以遠志膏,或貼普救萬全膏。內服銀花甘草湯,實時消散。若系疔瘡,急宜刺破。或艾灸腫處,塗上蟾蜍餅,貼以萬全膏,內服菊花甘草湯,隨即平伏。菊花連根帶葉,皆治疔瘡之聖藥也。其中亦有挾風寒而發者,宜先用芎芷香蘇散以散之,隨服菊花銀花等藥,即可內消。須及早下手,不可遲滯。

艾灸法二

灸法,勝用刀針。書雲,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時。凡治癰疽疔腫流注及一切無名腫毒,以大蒜切片,安瘡頂上,用陳艾炷安蒜上,香點灸之。其艾炷大小,看瘡毒大小為取裁。若癰疽之大者,以蒜搗餅,敷上灸之。不痛者灸至痛而止,痛者灸至不痛而止。若內已有膿,即將烏金膏塗灸處,外用普救萬全膏貼之。爛開大口,卸卻瘀膿,易收功也。若口不收,或腐肉不脫,洗用防風湯,敷以海浮散,外貼萬全膏,腐自去,新自生,計日可愈,真神藥也。

神火照法三

凡腫在頭面以上者,不宜艾灸,恐引火氣上攻,宜用火照法,神乎其神。法用火照散,安紙捻中,以麻油浸點。每用火三枝,離毒半寸許照之。自外而內,俾氣透入。皮色紫滯者,立轉紅活。若瘡熱平塌者,立轉高聳。仍須不時照之,則毒瓦斯頃解,轉陰為陽,以收全功。且此法不止施於頭上,即如發背等毒,亦宜用之。其頭面患毒,亦有用艾灸而愈者。因其毒純陰,平塌頑麻,非艾灸無功。但艾炷宜小,如黍粒樣式。二法乃瘡疽門之寶筏,宜互用參考,以神其用。

刀針砭石法四

凡毒有脹痛緊急,已成熟,無暇待灼艾火照者,即宜用刀法開之。但刀法,須在的確膿熟之時,又須要深淺合度。以左手按腫處,先看膿之成否。如按下軟而不痛,腫隨手起者,膿已成也。按下硬而痛,或凹陷不起者,膿未成也。已成膿者可刺,未成膿者宜姑待之。若脾氣虛弱者,宜托補之。又須看其膿之深淺,以手指按下,軟肉深者,其膿必深;軟肉淺者,其膿亦淺。若膿淺刀深,恐傷好肉。膿深刀淺,恐膿不出而肉敗,最宜斟酌。更有伏骨之疽,膿腐於肉,皮色不變者,宜以刀刺入深處,放出瘀膿。或灸開大口放出之。不得姑息因循,俾毒瓦斯越爛越深也。其小刀須利刃,勿令病者見,恐驚彼耳。砭法施於頭面及耳前後 。因其漫腫無頭,急用此法以瀉其毒。取上細瓷鋒,用竹箸夾住緊扎,放鋒出半分,對患處,另以箸敲之,遍刺腫處,俾紫血多出為善。刺畢,以精肉切片貼,再用雞子清調乳香末潤之。此地不宜成膿,頭肉中空,耳前後更多曲折,提膿拔毒,恆多未便,故砭法斷宜早施。

圍藥法五

書雲,用膏貼頂上,敷藥四邊圍。凡腫毒之大者,將以成膿,用烏金膏貼瘡頭上,然後用萬全膏貼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貼膏處取其出膿,敷藥處取其消散。並能箍住根腳,不令展開。其作三層敷圍法。第一層用烏金膏貼瘡頭。若漫腫無頭,以濕紙貼上,先乾處是瘡頭也。第二層萬全膏貼之。第三層芙蓉膏圍之。然予嘗用萬全膏遍覆腫處,連根腳一齊箍住,其中消處自消,潰處自潰,竟收全功。可見膏藥之妙矣。

開口除膿法六

凡治癰疽,口小膿多則膿不出,或出而不盡,或薄膿可出,硬膿難出,以致瘀不去而新不生,延綿難愈。法當爛開大口,俾瘀膿盡出為善。其爛藥,烏金散最佳。祛瘀肉不傷新肉,且不甚痛,為至妙也。若有膿管,以棉紙捻裹藥納入,頻換數條,即化去耳。亦有頑硬之極,非烏金散所能去者,則用化腐紫霞膏搽之。然終不若烏金散為至穩。

收口法七

凡治癰疽最難收口者,由瘀肉夾雜,瘀膿不盡所致。庸工不識,妄用補澀之劑,勉強收口,恐他日內毒復發,更甚於日前。惟予所用海浮散堪稱至寶。以此敷上,瘀肉自脫,不必用刀。新肉自生,又不藏毒,萬舉萬當也。大法先用防風湯洗之,再上末藥。洗時須避風為主。書雲頻將湯洗,切忌風吹是已。更有體虛不能收口者,須內服補藥以助之。

總論服藥法八

凡癰疽服藥,宜照顧脾胃為主,不得已而用清涼;但期中病,切勿過劑。大法初起時,設有挾風寒者,宜先用芎芷香蘇散一劑以散之。散後而腫未消,隨用銀花甘草以和解之。若腫勢痛,大便閉結,內熱極盛者,則用衛生湯加大黃以疏利之。若病勢雖盛而元氣漸虛者,則清藥中須兼托補之劑,透膿散主之。若膿水已潰,必須托補元氣為主,參內托散主之。如或元氣虛寒,則補托藥中須用辛熱以佐之。脾虛者,理中湯、參苓白朮散。氣虛下陷者,補中益氣湯。胃經受寒,飲食停滯者,藿香正氣散。氣血兩虛者,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鹿茸輩。間亦有虛而挾熱者,即於前方中去附子、姜、桂,加麥冬、銀花、丹皮等藥以收功。是又不可不知也。大抵有陽毒,有陰毒,有半陰半陽,宜細辨之。陽毒者,瘡勢紅腫,瘡頂尖聳,根腳不散,飲食如常,口渴便結,五心煩熱,脈洪數。陰毒者,瘡勢灰白,平塌頑麻,少痛,根腳走散,食少便溏,手足厥冷,口鼻氣冷,脈沉遲。半陰半陽者,瘡腫雖紅,不甚尖聳,飲食差減,大便不結,寒熱往來,微渴喜熱,脈虛軟。此三者必須細辨,俾用藥寒溫得宜,方為合法。治陽者,清涼解毒。治陰者,溫中回陽。半陰半陽之治,清不傷胃,溫不助邪,如斯而已矣。

詳論五善七惡救援法九

或問,癰疽五善七惡,何謂也。答曰∶五善者,飲食知味,一也;便溺調勻,二也;膿潰腫消,膿水不臭,三也;神氣清爽,動息自寧,四也;脈息有神,不違時令,五也。七惡者,大渴發熱,泄瀉淋閉,一也;膿潰尤腫,膿稀臭穢,二也;目睛無神,語聲不亮,三也;食少不化,服藥作嘔,四也;恍惚嗜臥,氣短乏力,腰背沉重,五也;唇青鼻黑,面目浮腫,六也;脈息無神,或躁動不和,七也。古語云∶五善得三則吉,七惡得四則凶。余謂七惡之凶,不待四矣。然而急救之方,正不容以不講。大抵熱渴淋閉,喘急內熱,皆真陰受傷,宜六味湯加麥冬、五味。如不應,用八珍湯加麥冬、五味。更不應,用十全大補湯,兼服 六味地黃丸。此乃補陰生陽之說也。若氣短倦怠,昏憒乏力,飲食不化,乃陽虛之候,宜用 補中益氣湯。若臥睡不寧,宜用歸脾湯。若飲食減少,面目浮腫,宜用香砂六君子湯。若兼 脾胃虛寒,更用理中湯。腎氣虛寒須用桂附八味丸,兼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此溫補回陽之法。若癰疽潰後,膿血去多,變為角弓反張,手足搐搦,肢體振搖而發痙者,並用參歸術並附子等藥以救之。如不應,用十全大補湯,間有可生者。當此時勢,性命急如懸縷,司命者宜叮嚀反覆,熟思而審處之。

將息法十

凡病中設有挾風寒者,即宜斷去葷腥油膩,微服散藥。俟外邪祛盡,另用滋味調補。大抵將息癰腫,不可缺少滋味,以血肉能生血肉也。然又不宜過多,使肉氣勝谷氣。更忌生冷 滯氣之物,恐反傷脾胃耳。並宜避風邪,戒嗔怒,寡思慮,少言語,兢兢保養為貴。至於病後將息,毒大者,三年內宜遠帷幕。毒小者,期年內宜遠帷幕。犯之則成虛損,或成偏枯,或陰減天年,不可不慎也。其他戒怒慎風,亦須常作有病時想。以上十法,乃治癰疽發背之大綱。大者可為,小者可知已。餘生平善治外證,其心法全在於此。約而能賅,確而可守也。至於周身上下所患之病名,備載於後,以資參考。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