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經》

《中藏經》

綜合性臨床醫著。又名《華氏中藏經》,傳說為華佗所作,有名鄧處中者嘗為該書作序,言此書系從華氏寢室遺藏中獲得,然語多怪誕,頗不足信,且《隋書》及新舊《唐書》均未著錄,疑為六朝人所作,特假託華佗之名而已。成書年代尚無定論。

基本信息


簡介

中藏經中藏經

綜合性臨床醫著。又名 《華氏中藏經》。 託名東漢華佗所撰,但成書年代尚無定論。本書醫論部分中對臟腑辨證的論述對後世易水學派有較大影響。書分 3卷《宋書•藝文志》作“一卷”。另有 “二卷”本或“八卷”本,內容相同。從內容分析,《中藏經》可能成書於北宋。該書載述之地黃煎丸,內有山藥(舊名薯蕷,為避英宗名諱而改此名),故知此書當成書於英宗後(1064年以後)。而《中藏經》的書名首見於《宋志》。但清代孫星衍認為:“此書文義古奧,似是六朝人所撰。”亦有人主張,醫論與附方部分成書於不同年代。全書前半部屬基礎理論範疇,後半部為臨床證治內容(以內科雜病為主)。醫論部分共49篇,聯繫臟腑生成和病理以分析證候和脈象,並論各個臟腑的虛實寒熱,生死逆順之法。 所述病證包括陰厥、 勞傷、中風偏枯、腳弱、水腫、痹證、痞證、瘕積聚等內容。兼論外科常見的疔瘡、癰疽等病,書中對一度盛行之“服餌”有較為中肯之評析。臨床部分則介紹各科治療方藥及主治病證。所列諸方大多配伍嚴密,服法交代清楚。不少方劑類似經方,方論亦有精義,為後世臨床家所珍視。此書有多種刊本,現存最早為明《醫統正脈》本,另有明清多種刊本及日刻本、現代排印本等。

書名淵源

《中藏經》《中藏經》
《華氏中藏經》見鄭樵《通志·藝文略》 ,為一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同。云:漢·譙郡華佗元化撰。《宋史·藝文志》華氏作黃,蓋誤。今世傳本有八卷,吳勉學刊在《古今醫統》中。

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見趙文敏手寫本。卷上,自第十篇“性急則脈急”已下起,至第二十九篇為一卷;卷下,自萬應圓藥方至末為一卷;失其中卷。審是真跡。後歸張太史錦芳,其弟錄稿贈余。又以嘉慶戊辰年乞假南歸,在吳門見周氏所藏元人寫本,亦稱趙書,具有上、中、下三卷,而缺“論診雜病必死候第四十八”及“察聲色形證決死法第四十九”兩篇。合前後二本,校勘明本,每篇脫落舛誤,凡有數百字。其方藥名件、次序、分量,俱經後人改易,或有刪去其方者。今以趙寫兩本為定。

此書文義古奧,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後世所能假託。考《隋書·經籍志》有《華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一卷,疑即是中卷"論診雜病必死候"已下二篇,故不在趙寫本中,未敢定之。鄧處中之名不見書傳,陳振孫亦云:“自言為華先生外孫,稱此書因夢得於石函,莫可考也。”序末稱“甲寅秋九月序”,古人亦無以乾支紀歲不著歲字者,疑其序偽作。至一卷、三卷、八卷分合之異,則後人所改。趙寫本旁註有高宗、孝宗廟諱,又稱有庫本、陸本異同,是依宋本手錄。元代不避宋諱,而不更其字,可見古人審慎闕疑之意。

此書四庫書既未錄存,又兩見趙寫善本,急宜刊刻,以公同好。卷下萬應圓等,皆以丸散治疾,而無湯藥。古人配合藥物分量,案五臟五味,配以五行生成之數。今俗醫任意增減,不識君、臣、佐、使,是以古人有“不服藥為中醫”之嘆。要知外科丸散,率用古方分量,故其效過於內科。此即古方不可增減之明證。余所得宋本醫學書甚多,皆足證明人改亂古書之謬,惜無深通醫理者與共證之。

嘉慶十三年太歲戊辰十月四日孫星衍撰序於安德使署之平津館

華氏中藏經序

應靈洞主探微真人少室山鄧處中

華先生諱佗,字元化,性好恬淡,喜味方書。多游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於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先生訝其異,潛逼洞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術可付焉。”復有一人曰:“道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可付也?”先生不覺愈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先生躬趨左右而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遂乃忘歸。況濟人之道,素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願賢者少察愚誠,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恩。”首坐先生云:“術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然後可脫子禍。”先生再拜謝曰:“賢聖之語,一一不敢忘,俱能從之。”二老笑指東洞云:“石床上有一書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時得書,回首已不見老人。先生懾怯離洞,忽然不見,雲奔雨瀉,石洞摧塌。既覽其方,論多奇怪。從茲施試,效無不存神。先生未六旬,果為魏所戮,老人之言預有斯驗。余乃先生外孫也,因吊先生寢室,夢先生引余坐,語:“《中藏經》真活人法也!子可取之,勿傳非人。”余覺,驚怖不定,遂討先生舊物,獲石函一具,開之,得書一帙,乃《中藏經》也。予性拙於用,復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實。

甲寅秋九月序

成書淵源

《中藏經》《中藏經》
華佗(公元2~3世紀間) 東漢臨床醫學家。以發明全身麻醉的“麻沸散”,擅長外科手術和設計體育醫療的五禽戲而著稱於世。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本為士人,早年遊學徐州,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太尉黃琬等人曾兩次辟其為官,皆不就,年百歲猶有壯容。曹操積苦頭眩,聞佗醫技精良,召其常侍左右,以針灸治療,隨手而愈。但他性情孤傲,又去家思歸,以妻疾為托,歸家至期不返,累召不應,被曹操所殺。臨死,曾出書稿一卷與獄吏,吏懼而不敢受,及索火燒之,未能傳世。後世《中藏經》是託名之作。

華佗精於方藥,醫學造詣甚深,醫療涉及面很廣,傳世治療案例即包括現在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婦產科病、小兒科病、呼吸器官病及皮膚病等。尤其在全身麻醉和外科手術上有相當成就。對於病在腹中,針藥所不能及者,便先令病人飲“麻沸散”,使之如醉而無知覺,再剖腹斷腸,去其病患,縫合後敷以膏藥,四五日痊癒,一月後平復。又主張積極的體育鍛鍊,創“五禽之戲”,即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以活動筋骨,疏通氣血,增強體質,防治疾病。人有不適,作一禽之戲即舒。他醫術精良,療疾處劑用藥不過數種,針灸取穴不過數處,沿用至今的還有其所創沿脊柱兩旁夾骨施針之穴, 現名為“華佗夾脊穴”。弟子有吳普、 樊阿、李當之等。

現存之《中藏經》,傳說為華佗所作,有名鄧處中者嘗為該書作序,言此書系從華氏寢室遺藏中獲得,然語多怪誕,頗不足信,且《隋書》及新舊《唐書》均未著錄,疑為六朝人所作,特假託華佗之名而已。現今出版的編輯作者為譚春雨。

學術思想

《中藏經》中醫診療
《中藏經》以臟腑脈證為中心,廣搜而精選《內經》《難經》以及上古醫籍之中論陰陽、析寒熱、分虛實、辨臟腑、言脈證之理,揆諸大旨而融會貫通,條分縷析且發揮蘊奧,最早形成以脈證為中心之臟腑辨證學說,奠定臟腑辨證理論之基礎,為中醫明經正道,厥功甚偉。其學術思想包括:①指導思想為“天人相應”,提出“陰陽否格、上下不寧”病機學說;②診斷思想為重“形證脈氣”,創立“寒熱虛實生死逆順”臟腑辨證八綱;③治療思想為“從順其宜”,倡導“調平陰陽、水火相濟”之大法;④學術觀點為“貴陽賤陰”,啟迪扶陽溫補之醫學流派。

總結陰陽否格、上下不寧之病機學說:

《中藏經》以“人與天地相應”為指導思想,明確指出“人者,上稟天,下委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人之動止,本乎天地;天合於人,人法於天。”故以人身四肢五臟、呼吸初寤寐類比天地四時五行、寒暄動靜,認為人之百病、病之百候、候之百變,皆天地陰陽逆從而生:“陰陽平,則天地和而人氣寧;陰陽逆,則天地否而人氣厥。”陰陽者,氣血也,上下也,虛實也。故《中藏經》以《陰陽否格論第六》、《寒熱論第七》、《虛實論第八》、《上下不寧論第九》、《脈要論第十》諸篇論述病機。“陰陽否格”者,謂氣機不從順也。而氣有陰陽之分,陰陽有否順之機。陰陽否格,則諸病乃生。從“陰陽否格”入手論述病機,可謂提綱挈領。

“寒熱”者,病機也;“虛實”者,病性也。《中藏經·寒熱論第七》曰:“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又上盛則發熱;下盛則發寒。”總括之,則曰“陰陽相勝”。又予“病有髒虛髒實、腑虛腑實,上虛上實、下虛下實”總論與分論之,本於《內經》、《難經》而全於《內經》、《難經》,論寒熱虛實,可謂要而不略。

上下者,病位也。臟腑之位有上下之序,五行制化有母子之系。而母子者,亦上下也。故一髒受病而累及他髒之病機,《中藏經》以“上下不寧”喻之,如“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屬陰;肺者,氣也,屬陽。脾病則上母不寧,母不寧則為陰不足也,陰不足則發熱。又脾病則上子不寧,子不寧則為陽不足也,陽不足則發寒。脾病則氣血俱不寧,氣血不寧則寒熱往來,無有休息。”若此,則臟腑受病之傳移變化,五行生剋之制化機變均涵泳於上下不寧論中矣。《中藏經》論病位及其變移之意義,可謂發前人之所未發。

氣血者,陰陽也,亦病機之所本也。《中藏經·脈要論第十》曰:“脈者,乃氣血之先也。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血熱則脈數,氣血寒則脈遲,氣血微則脈弱,氣血平則脈緩。”故以脈象察病機,為其特色。

創立“寒熱虛實生死逆順”臟腑辨證八綱:

《中藏經》源於《內經》而異流,以形證脈氣為依據,創立“臟腑辨證八綱”,曰“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辨病機則定性為寒、熱、虛、實,辨病勢則預後為生、死、逆、順,指出:“夫人有五臟六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皆見於形證脈氣,若非診察,無由識也。”其臟腑辨證八綱之學術思想十分明確,獨具特色。茲列述如次:

指導思想——天人相應。認為“天合於人,人法於天;百病、百候、百變皆天地陰陽逆從而生”。

生理觀點——臟腑中心、陰陽平衡。認為“天地有陰陽五行,人有血脈五臟;陰陽平,則天地和而人氣寧;陰陽逆,則天地否而人氣厥”。

病機觀點——陰陽否格、上下不寧。認為“否格者,謂陰陽不相從也”,而“寒熱乃陰陽相勝,臟腑有虛實之變”。

辨證要旨——判定順逆、決斷生死。認為“生死致理,陰陽中明;從逆之兆,亦在乎審明”。

辨證依據——形、證、脈、氣。

辨證方法——臟腑辨證。

辨證綱領——虛、實、寒、熱、生、死、逆、順。

評價

《中藏經》概括地敘述了中醫學天人相應的哲學基礎,確立了臟腑辨證論治體系,開創了“虛實寒熱生死逆順”的有別於《內經》《傷寒》的八綱辨證之先河,總結了各種疑難雜病論治大法,從理論到臨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起到了執簡馭繁的作用,在中醫學史上,有著獨特的理論價值和臨床價值。

中國醫學古籍

中國的傳統醫學淵源流長,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而要想讓大家學習到其中的精神,最簡便的方法就只有通過閱覽古籍。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