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釋義
【拼音】:jīngluò
【注音】:ㄐㄧㄥㄌㄨㄛˋ
詞語
◎經絡jīngluò
[mainandcollateralchannels]中醫指人體內血氣運行通路,包括主幹和分支
詳細
釋義:(1).中醫學名詞。經脈和絡脈。
是人體中內屬臟腑、外絡肢節、運行氣血、聯繫全身的通路。經脈為縱行幹線,絡脈為橫行分支。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孫絡、十二經筋及十二皮部等。
【出處】:《素問·三部九候論》:“血病身有痛者治經絡。”《漢書·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陰陽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
【示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唐張守節正義:“言經絡下於三焦及膀胱也。”明宋濂《醫家十四經發揮序》:“學醫道者,不可不明乎經絡。”
釋義:(2).比喻縱橫。
【出處】:宋·葉適《煙霏樓記》:“碎坡叢岫,靡迆連線,淺泉細石,經絡田畔。”
釋義:(3).方言。訣竅;花樣。
【出處】:《何典》第二回:“形容鬼也不懂打官司經絡,茫茫無定見的。”
【示例】: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
經絡的粗淺定義是:關於人類身體狀況的愉悅部分的外在表現。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路”,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這是將脈按大小、深淺的差異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於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於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黃道日曆的經絡:安機器、織布、收蠶、安紡車、機器。
經絡是細胞群、體液、組織液之間交換能量通道,並且形成低電阻、神經信息和生物電信號的網路叢群。經絡的分形"細胞群-自身調節-神經-體液協同模型"。
以經絡細胞群為主體的經絡實質的新模型較傳統的延續多年的"神經-體液","神經-內分泌-免疫"假說有許多優勢,它能比較輕鬆,且順其自然地就能解釋清楚"神經-體液假說等"費很大勁和很大週摺也解釋不清的"簡單"經絡現象。若將現代,精緻,實體,單純,單一的"經絡細胞社會模型",用於傳統古代(古典)的,粗特徵。故又將傳統的機體三種調節的另二種,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補充,綜合加入"經絡的細胞群模型"使其更具中醫的整體性。因此,又提出了更具整體(全面)和概括性的經絡"細胞群-神經-體液多系統協同模型"或"細胞社會-縫隙-神經-體液(內分泌-免疫)多系統協同說","細胞-縫隙-結締組織-血管-淋巴-體液(內分泌-免疫)-神經多元系統協同假說"等。
自由基
通過對自由基顯影技術的改進與套用,在生物體內發現與經絡吻合的清晰的線形路線。是目前全世界獲得最清晰的經絡顯影照片。並且在單純性肥胖中,利用穴位清除自由基方法,初步獲得針灸相類似的療效,為有效證明自由基與經絡的關係,推進了一步。
但需要指出的是,幫饒平凡,劉樹滔,郭靜科三人發表的論文的《Bioscience Hypotheses》雜誌,中文名又稱《生物醫學假說》雜誌,不是SCI論文期刊,並且有人爆料稱該刊物索要版面費用。該假說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權威性較弱,並不獲得世界主流科學的認可。該雜誌2008年4月創刊,2009年11月就被停刊,可以說是非常短命的雜誌。在其發表的論文,也應該謹慎看待其嚴肅性。
分形
《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經脈則“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故針灸“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由此可見,經絡理論對指導中醫各科實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經絡是什麼,存在於人體何處?經絡有哪些作用?是通過什麼途徑實現的?這些問題既是中外科學家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奧秘。至今,儘管有關經絡的研究已取得相當的成果,有了很大的進展,但無論是實驗研究,還是假說論證,就其總體來說,仍處於百家爭鳴的科學數據和理論學說的形成、積累階段。因此,有關經絡的科學結論還需要長期的、艱苦的探索與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於全書,那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古人發現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發現這些大幹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
《黃帝內經》對經絡的認識是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中得來的,記載這些臨床觀察的文獻,已在馬王堆帛書、張家山竹簡和綿陽木人經絡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漸找到。這些早期文獻主要描述了經脈系統,並涉及了三種古老的醫療手段:一個是灸法,一個是砭術(即用石頭治病的一種醫術),另一個就是導引術(一種古老的氣功),而經脈是這三種醫術施用時藉助的途徑。
東漢的“方書之祖”,有著“救命活神仙”之稱的張仲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發展了經絡學說。他認為人所生的病是通過一條叫“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樣的通路從體外向體內傳輸的,根據疾病所屬的經絡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療。比如最初的風寒感冒病在太陽經,要用麻黃湯來治。他的《傷寒論》也是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在這個環境污染,充斥著抗生素、添加劑的時代,天然療法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經絡養生、經絡治病法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很多中醫大家對人體經絡的護生作用也是倍加推崇。雖然醫學技術很發達,但我們也不可能把醫生24小時都帶在身邊,身體不舒服了醫生也不能馬上就為你手到病除,況且這個時代,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去趟醫院,一套檢查下來,幾百塊錢沒了,再開點藥,又進去幾百。所以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運用經絡、穴位來自我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方法,這樣也就等於有了個隨身攜帶的“保健醫生”,既方便又省時省錢。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們製成了金屬針,稱為微針,並用微針對經脈進行治療。《黃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黃帝內經》對經絡作了系統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黃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里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黃帝內經》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由於《黃帝內經》的概念體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給現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內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此,從文獻和實驗等多個方面揭示古典經絡概念的內涵,是中醫研究者的任務。
生理功能
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1、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人體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成,它們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過經絡的聯繫作用,這些功能才能達到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從而使人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2、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通過經絡才能輸布周身,以溫養濡潤各臟腑、組織和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應傳導:經絡有感應刺激、傳導信息的作用。當人體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這個刺激就可沿著經脈傳入人體內有關臟腑,使其發生相應的生理或病理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可通過經絡反應於體表。針刺中的“得氣”就是經絡感應、傳導功能的具體體現。
4、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經絡能調節人體的機能活動,使之保持協調、平衡。當人體的某一臟器功能異常時,可運用針刺等治療方法來進一步激發經絡的調節功能,從而使功能異常的臟器恢復正常。
臨床套用
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套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
1、解釋病理變化
經絡與疾病的發生、傳變有密切的關係。某一經絡功能異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襲,既病之後,外邪又可沿著經絡進一步內傳臟腑。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傳變途徑,而且也是內臟之間、內臟與體表組織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
2、協助疾病診斷
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臟腑絡屬,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以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症狀,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繫的臟腑,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如脅痛,多病在肝膽,脅部是肝經和膽經的循行之處。人們根據經絡循行通路,或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現的疼痛、結節、條索狀等反應物,以及皮膚的形態、溫度、電阻改變等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肺臟有病,中府穴可有壓痛。
3、指導臨床治療
經絡學說早已被廣泛用於指導臨床各科的治療,特別是針灸、按摩和中藥處方。如針灸中的“循經取穴法”,就是經絡學說的具體套用。如胃病,常循經遠取足三里穴;脅痛則取太沖等穴。中藥治療亦是通過經絡這一渠道,使藥達病所,以發揮其治療作用。如麻黃入肺、膀胱經,故能發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張潔古、李杲還根據經絡學說,創立了“引經報使藥”理論。如治頭痛,屬太陽經的用羌活;屬少陽經的用柴胡。
系統組成
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等。十二經脈是經絡的主幹,“內藏於府藏(臟腑),外絡於支節”(【靈樞·海論】)。
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在胸腹及頭部的內行支脈。奇經八脈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絡脈是指人體十二經脈加上軀幹前的任脈、軀幹後的督脈各自別出的一絡和軀幹側的脾之大絡,共十五條。十二經脈按其循行順序分別成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所以稱其為“正經”。
循行走向
循行走向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正如 《靈樞·逆順肥瘦》所載:“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十二經脈的分布和表里關係
一、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具體從以下三方面敘述。
頭面部:手三陽經止於頭面,足三陽經起於頭面,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分布的特點是:手足陽明經分布於面額部;手太陽經分布於面頰部;手足少陽經分布於耳顳部;足太陽經分布於頭頂、枕項部。另外,足厥陰經也循行至頂部。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的分布規律是: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後。
軀幹部:十二經脈在軀幹部分布的一般規律是:足三陰與足陽明經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陽與足太陽經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後),手三陰、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分布在腋、脅、側腹部(側)。
十二經脈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規律是: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
部位 | 內 側 | 外 側 | ||
手 | 前 | 太陰 , 肺經 | 陽明 , 大腸經 | |
中 | 厥陰心包經 | 少陽三焦 ,經 | ||
後 | 少陰心經 | 太陽 , 小腸經 | ||
足 | 前 | 太陰 , 脾經 | 陽明 , 胃經 | |
中 | 厥陰肝經 | 少陽膽經 | ||
後 | 少陰 , 腎經 | 太陽膀胱經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經在前,脾經在中線。至內躁八寸處交又之後,脾經在前,肝經在中線。
二、十二經脈的表里關係
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通過經別和別絡相互溝通,組成六對,“表里相合”關係,即“足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厥陰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足之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心主(手厥陰心包經)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手之陰陽也。”
互為表里的兩經,分別循行於四肢內外側的相對位置,並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別絡屬於相為表里的臟腑,從而構成了臟腑陰陽表里相合關係。十二經脈的表里關係, 不僅由於相互表里的兩經的銜接而加強了聯繫,而且由於相互絡屬於同一臟腑,因而使互為表里的一髒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響。在治療 上,相互表里的兩經的腧穴經常交叉。
循經感測
國內外學者對經絡問題進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古人所說的經絡是否真實存在。當時,有人認為古人所說的經絡就是現代解剖學中的血管,並不存在一套獨立的經絡系統。另一方面,國外有人聲稱發現了經絡的實體,結果被我國學者證明是一種假象。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們在針刺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有些人接受針刺治療時,會產生一種沿經脈路線移動的感覺。後來正式命名這一現象為循經感傳現象,能產生這一現象的人稱為“經絡敏感人”,但這類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經感傳現象的發現,扭轉了人們認為經絡就是血管的觀點,因為血管顯然無法形成這種感覺循經移動的現象。另外,人們還發現循經脈路線的皮膚電阻較低,這些現象為驗證經絡的客觀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到了七十年代,人們對循經感傳現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循經感傳的一些奇異特性:
●速度較慢,為每秒厘米量級。
●可被機械壓迫和注射生理鹽水及冷凍降溫所阻斷。
●可出現回流和乏感傳。
●可繞過疤痕組織及通過局部麻醉區,可趨向病灶。
●循經感傳的路線上有時出現血管擴張、輕度水腫並可測出肌電發放。
●發現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現幻經絡感傳。
這些現象使人們對經絡的認識走向複雜化,因為單純的神經傳遞或血液流動均無法解釋上述特點。不過,由於循經感傳的這些特性主要依賴病人的主觀感覺和描述,其真實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進行的一些可見經絡現象和經絡客觀檢測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時循經出現的皮膚過敏、色素帶,沿經檢測到微小聲波(循經聲發射)、隱性循經感傳(一種90%以上人都存在的經絡敏感現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經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經絡的研究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誕生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課題,即“七五”國家攻關課題——“十四經循經路線的客觀檢測”。這時,科學家們已不滿足於通過主觀感知等簡單的手段說明經絡的存在,而是試圖通過更科學的手段證明經脈路線的客觀存在。這期間的最重要發現莫過於用γ照相機拍攝到同位素循經脈路線運動的軌跡。使用生物物理學手段對經絡進行研究成為經絡研究的一大特點,研究者先後發現經脈路線上具有低電阻、高聲振動和較好的聲光熱傳導以及同位素遷移等物理學特性。這些工作被總結在一部重要經絡研究著作——《針灸經絡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觀證實經絡存在的一個里程碑。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又先後進行了“八五”和“九五”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畫項目,
●神經論:認為循經感傳是神經元之間興奮傳遞的結果。
●體液論:認為中醫經絡中的氣血指人體中的各種體液,經絡是體液運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
●能量論:認為經絡是某種物理能量與信息的傳輸渠道。
●自身調節論:認為經絡是以西醫"三調節"之一的"自身調節"為第一主要機制的理論,以及相應的"自身調節-體液調節-神經調節"大統一的分形經絡(鄧氏理論)。
●細胞群(細胞社會學)論:細胞充填,粗糙,不光滑,非管的細胞群的"自身調節"經絡(鄧宇)。
●分形論:1996年鄧宇等提出的"分形經絡(分維經絡)",及同年張聲閎提出"間隙維"(出錯)經絡."間隙維"與"分形維"有本質實質性區別。
●間隙論:張聲閎等的間隙維經絡認為,經絡在0.3維,暨0.3間隙維經絡.分形維是2.7維(有疑問)。
●自由基論:饒平凡,劉樹滔,郭靜科等認為,經絡與自由基密切相關,甚至已通過自由基特點顯影技術獲得全世界第一張清晰度最高的經絡路線照片。
現代經絡
現代分形經絡,1996年張聲閎提出“間隙維”(出錯):間隙,而鄧宇等提出了“分形維經絡”;經絡是粗糙,不光滑,非管,細胞充填的細胞群的經絡。
●自身調節-經絡
●細胞群-經絡,細胞社會學經絡
●分形經絡
經絡山脈學說:關於中醫經絡的科學論證[修正稿]ele經絡產生至今,兩千年的醫療實踐以及各種醫學研究實驗,都證明了經絡的客觀存在,而唯獨在人體解剖中沒有發現被公認的特殊的經絡物質;那么我們應當說經絡很可能不是由特殊物質構成的,經絡是一種人體已有物質的未知的特性。基於此觀點,我做了如下論證:
一、全新的視角度1. 經絡可能都是分布在肌肉上面的,經絡現象也是通過肌細胞的生物電變化實現的,因此應當認定經絡是肌肉的一種特殊的性質。
2.經絡都是處於兩條血管之間,經絡應當與血管的影響有關。
3.年青人、女人、健康人的經絡現象明顯,老年人、男人、久病之人的經絡現象不明顯,進食前後,進食不同的食物,也會使經絡現象發生變化,經絡應當與血液的性質有關。
4.很多自然現象的原理是相似的,如行星環繞恆星鏇轉,電子環繞原子核鏇轉,同理兩條河流之間的土壤形成山脈,那么兩條血管之間的肌肉,是否也可能形成一條特殊的山脈-----經絡。
5.山峰位於兩條大河之間幾條支流的源頭交匯處,人體的穴位是否也在兩大血管之間的幾條支血管的末端交匯處呢。
6.人體的單只手臂和大腿有三條大血管,人體是立體的,兩條血管與它們的支血管可以形成前、中、後三條經絡,三條大血管可以形成六條經絡,而人體的單只手臂和大腿上正好是六條經絡,這不可能是一種巧合。
7.經絡線上有幾處急轉折,我解釋為兩條血管與另外兩條血管發生了交叉,經絡線也就發生轉折,這是任何一種經絡是由特殊物質構成的學說,都無法解釋的。
8.地球上的所有的山脈構成一張網,山脈網鑲嵌在河流網之間,人體的經絡也不是幾條簡單的直線,每條經線還會分出許多支叉,大的支叉又會分出許多小叉,人體上所有的經線也構成一張網,這張網應當鑲嵌在血管網之間,它們的關係應當同山脈與河流的關係相似血液的性質,血管的通暢狀態,會影響著經絡,反之,經絡的變化也會影響著血液和血管。
9.因為本人沒有見到過完整的經絡解剖圖,不能保證經絡傳導只此一種,在肌肉和血管的斷處也可能藉助於神經傳遞一下。
10.我們不能通過解剖來證明電路里存在著電流,是否可以說,經絡也是不能被解剖的。因為人體死亡和離體的組織相同的是失去了活著的血液的影響,失去了血液的影響,經絡已經消失了,又怎么能通過解剖來發現呢。
二、現代科學的論證1.生理學中寫明,蛋白質、胺基酸在血液鹼性時顯負電性,在血液呈酸性時顯正電性,健康人體的血液為弱鹼性。我認為,當蛋白質等顯負電性時,它們的負電性會吸引中和血液中鹽的正離子,排斥鹽的負離子,這些被排斥的負離子,一部分會中和掉紅細胞外邊所吸附的部分正離子,使紅細胞內的負離子數大於紅細胞外的正離子數,使紅細胞整體顯負電性。另一部分被排斥的負離子,在血液壓力的作用下進入血管壁內,中和掉血管平滑肌細胞間液的正離子,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負離子數大於細胞間液的正離子數,使血管平滑肌細胞整體顯負電性,因此我們可以說整條血管顯負電性。
兩條顯負電性的血管,會使兩血管之間其它肌細胞間液的正離子靠攏於兩血管,而使兩血管的中間部分形成一條肌細胞內負離子的數量大於細胞外細胞間液正離子的數量。肌細胞整體顯負電性的一條線,這條線上的肌細胞內外之間,處於一種正負離子的弱平衡狀態。
2.有實驗,敲擊經絡線上發出的聲音比敲擊敲擊其兩側發出的聲音響,這正好證明經絡線上肌細胞間液的正離子流向兩側血管,經絡線上形成空洞的結果。
3.生理學告訴我們,人體動靜脈的中小血管具有自動性,這恰好證明了上述論證中血管平滑肌細胞整體顯負電性的正確性.這種血管平滑肌細胞內外正負離子的弱平衡,是中小血管自動性的原因。
4.如果說血管的作用是運輸和容納血液,則血管壁根本不需要血管平滑肌.如果血管平滑肌細胞整體顯負電性,那么它對外形成經絡,對內排斥紅細胞,使紅細胞處於一種懸浮狀態.另外它還會吸引血液中的正離子,使之匯集於血管內壁,使紅血球保持自身的負電性。
5.當人體的血液鹼性逐漸降低,經絡線上以匯集到兩側血管的肌細胞間液的正離子,也隨之逐漸回到經絡線附近。這時的經絡現象也就不明顯了,而當人體裡血液的鹼性增強時,血液中的蛋白質等的負電性也會增強,紅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的負電性也會增強,也就是整條血管的負電性增強,則兩條血管之間的經絡線也就更明顯了。
6.當金屬針刺入經絡線時,金屬針的自由電子,中和了經絡線上肌細胞間液的本來很少的正離子,破壞了本來很弱的肌細胞內外的正負離子平衡,使針刺處的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後,肌細胞內湧出的負離子,又中和了其兩側肌細胞間液的正離子,使它們也產生動作電位,產生動作電位的肌細胞,又影響其相鄰的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如此下去,向針刺處的兩端發展,進而使整條經絡產生動作電位,乃至使全身所有的經絡產生動作電位.這就是經絡現象.當經絡線上的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時,它也會使其兩側至兩血管間的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這些在血管附近產生動作電位的肌細胞中湧出的負離子,又會吸引血管平滑肌細胞間液中的正離子,使之流向血管外壁一邊,以至流出血管壁,此時血管平滑肌細胞因其細胞間液的正離子的減少,其肌細胞的內外平衡被破壞,使之產生動作電位,致使血管發生收縮和後來的舒張,進而改善了血管的輸送血液的效果.當人體的血管運輸血液的功能增強了,人體的各個髒噐以及其它組織的功能也同時得到了改善,這就是經絡治病的原理。
7.當人的生命死亡之後,紅細胞的負電性消失,血管壁肌細胞的負電性也隨之消失,由經絡線上靠攏到血管兩側的細胞間液的正離子也就回到了經絡附近,這時經絡線上肌細胞的內外的正負離子相等了,經絡線也就消失了,人體死亡經絡線消失,因此離體的解剖是不能證明經絡的存在的。
8.疼痛是神經末梢處的細胞產生動作電位,其細胞中湧出的負離子拉動神經纖維中的正離子,這些正離子的移動,使人感受到了疼痛。當經絡現象產生時,經絡線上肌細胞中湧出的負離子會固定神經纖維中的正離子,致使神經末梢處的負離子,不能拉動神經纖維中的正離子,這正是針灸能夠止痛和麻醉的科學原理。
也有人在經絡線上找到一些特殊物質,這些物質只是經絡現象造成了肌細胞的一些變化。經絡現象越強烈的地方,其變化越明顯,它們是經絡現象產生的結果,不是經絡現象產生的原因。
9.通過上述對中醫經絡的證明,我們發現了一個原理,既分布在不同部位上的肌細胞的內外離子數是不同的,在經絡線上,肌細胞內部的負離子數大於肌細胞間液的正離子數,在血管附近肌細胞內的負離子數少於肌細胞間液的正離子數,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如同山脈一樣,山脊處的土壤含水量最少,河岸處的土壤含水最多。再就是,健康人的紅細胞整體顯負電性,血管平滑肌整體顯負電性。
10.我還認為,人體的神經細胞啟動肌細胞工作,也是首先在經絡線上進行的,因為只有在經絡線上神經細胞才會以最小的力,啟動肌細胞工作。這也是人們曾經誤將神經解釋為經絡的一個原因。而同一經絡線上的不同穴位與不同的神經末梢共處,因此針刺不同的穴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或者說當人體經絡現象不強烈的時候,針刺相關器官神經末梢處的穴位,治病效果才會更好.
11.人們順著山脈的正脊處行走比較容易,但是如果在山坡處再順著山脈的方向行走,就比較困難,因為會受到山樑阻擋。有科學家實驗,經絡線上兩點之間的電阻比經絡線兩側的兩點之間的電阻低,我們可否認為在經絡線兩側兩點之間的電流流動,需要克服血管周圍的多餘的正離子的影響,因此電阻比較大,而經絡線上的正離子比較少,電流所受的阻力也就小了。或者單純是血管的物理影響,總之是血管的存在造成的,而經絡線上是應當不會有較大的血管的。
12.在經絡線上注入鹽溶液,鹽溶液沿經絡方向流動,是因為經絡線上肌細胞顯負電性,負電性的肌細胞的吸引造成鹽溶液的流動。
三、論點的否定
1.人體的經絡線是否絕大部分或者全部是在肌肉上運行的。2.經絡線是否是在動靜脈相互轉化之間的毛細血管處。
3.食入不同的食物,對於經絡是否影響。
4.脈搏的快慢是否影響經絡現象。
當然我更希望從更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方面批判本論點。
以上觀點可能有錯誤的地方,為了科學的進步,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論文發表於《醫藥世界》2006年09期第187頁,論文名稱《關於中醫經絡的科學解讀》
作者:李傳福
地址 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缸窯鎮豐廣街
本文所用資料都是來源於醫學教科書《生理學》
簡史
2009年,饒平凡,劉樹滔,郭靜科等人首次通過自由基特定顯影技術獲得清晰度最高的經絡路線照片,並刊登在《Bioscience Hypotheses》雜誌上。
2005年,代啟彬提出經絡是“類分化細胞集合”論斷。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又先後進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畫項目,研究從現象逐漸深入到本質,課題圍繞著循經感傳的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和經脈線的理化特性三個方面展開,形成了若干個假說:
1996年鄧宇等“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非間隙經絡,細胞充填的非管經絡)
1996年張聲閎“間隙維”經絡 (出錯)
1992年,中國曾邦哲提出“神經-內分泌-免疫調控”功能整合(經絡寬頻效應是三體互動的混沌現象)與系統醫學模型等。
1985年,法國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蹤顯像方法;另外,法國Niboyet 對皮膚電研究
1984年,謝浩然,人體經絡間隙結構解剖觀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測定儀研究經絡。
1980年張保真等採用的肉眼實地觀察鋪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經絡第三平衡系統
1972年汪桐提出經絡的實質是二重反射假說
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觀察,循經感傳線上的溫度變化
1970年,法國J.Borsarello使用紅外熱像方法進行經絡研究。
1956年Nogierop對中國耳針穴點陣圖譜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古義雄等“良導絡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導點”,“良導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關於經絡的假說
1950年,日本長濱善夫報導了循經感傳現象。
作用
聯繫臟腑
《靈樞·海論》指出:“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的協調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實現的。經絡中的經脈、經別與奇經八脈、十五絡脈,縱橫交錯,入里出表,通上達下,聯繫人體各臟腑組織;經筋、皮部聯繫肢體筋肉皮膚;浮絡和孫絡聯繫人體各細微部分。這樣,經絡將人體聯繫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的聯絡溝通作用,還反映在經絡具有傳導功能。體表感受病邪和各種刺激,可傳導於臟腑;臟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於體表。這些都是經絡聯絡溝通作用的具體表現。
運行氣血
《靈樞·本藏》指出:“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全身各組織器官只有得到氣血的溫養和濡潤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能將營養物質輸布到全身各組織臟器,使臟腑組織得以營養,筋骨得以濡潤,關節得以通利。
抗禦病邪
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經絡“行血氣”而使營衛之氣密布周身,在內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在外抗禦病邪,防止內侵。外邪侵犯人體由表及里,先從皮毛開始。衛氣充實於絡脈,絡脈散布於全身而密布於皮部,當外邪侵犯機體時,衛氣首當其衝發揮其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屏障作用。如《素問·繆刺論》所說:“夫邪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人舍於孫脈,留而不去,人舍於絡脈,留而不去,人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
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是經絡學說的主要內容。“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這概括說明了十二經脈的分布特點:內部,隸屬於臟腑:外部, 分布於軀體。又因為經脈是“行血氣”的,其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說的“脈行之逆順”,後來稱為“流注”;各經脈之間還通過分支互相聯繫,就是所說的“外內之應,皆有表里”。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主要分布在頭面、胸腹第二側線及下肢外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脈旁開第二側線及下肢內側前緣, 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 分布其外部。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側線及下肢外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 布其外部。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主要分布在下肢內側後緣及胸腹第一側線,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 部。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主要分布在下肢內 側的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線,經筋分布其外部。
十二經別
經別,就是別行的正經。十二經別的循行,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分(多為肘、膝以上)別出(稱為“離”),走入體腔臟腑深部(稱為“入”),然後淺出體表(稱為“出”)而上頭面,陰經的經別合入陽經的經別而分別注入六陽經脈(稱為“合”)。所以,十二經別的循行特點,可用“離、合、出、入”來概括。每一對相為表里經別組成一“合”,十二經別共組成“六合”。十二經別的功能主要是加強和協調經脈與經脈之間、經脈與臟腑之間,以及人體各器官組織之間的聯繫。
足太陽與足少陰
(一合):
1、足太陽經別:從足太陽經脈的膕窩部分出,其中一條支脈在骶骨下五寸處別行進入肛門,上行歸屬膀胱,散布聯絡腎臟,沿脊柱兩旁的肌肉到心臟後散布於心臟內;直行的一條支脈,從脊柱兩旁的肌肉處繼續上行,淺出項部,脈氣仍注入足太陽本經。
2、足少陰經別:從足少陰經脈的膕窩部分出,與足太陽的經別相合併行,上至腎,在十四椎(第二腰)處分出,歸屬帶脈;直行的一條繼續上行,系舌根,再淺出項部,脈氣注入足太陽的經別。
足少陽與足厥陰
(二合):
3、足少陽經別:從足少陽經脈在大腿外側循行部位分出,繞過大腿前側,進入毛際,同足厥陰的經別會合,上行進入季脅之間,沿胸腔里,歸屬於膽,散布而上達肝臟,通過心臟,挾食道上行,淺出下頜、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當目外眥部,脈氣仍注入足少陽經。
4、足厥陰經別:從足厥陰經脈的足背上處分出,上行至毛際,與足少陽的經別會合併行。
足陽明與足太陰
(三合):
5、足陽明經別:從足陽明經脈的大腿前面處分出,進入腹腔裡面,歸屬於胃,散布到脾臟,向上通過心臟,沿食道淺出口腔,上達鼻根及目眶下,回過來聯繫目系,脈氣仍注入足陽明本經。
6、足太陰經別:從足太陰經脈的股內側分出後到大腿前面,同足陽明的經別相合併行,向上結於咽,貫通舌中。
手太陽與手少陰
(四合):
7、手太陽經別:從手太陽經脈的肩關節部分出,向下入於腋窩,行向心臟,聯繫小腸。
8、手少陰經別:從手少陰經脈的腋窩兩筋之間分出後,進入胸腔,歸屬於心臟,向上走到喉嚨,淺出面部,在目內眥與手太陽經相合。
手少陽與手厥陰
(五合):
9、手少陽經別:從手少陽經脈的頭頂部分出,向下進入鎖骨上窩。經過上、中、下三焦,散布於胸中。
10、手厥陰經別:從手厥陰經脈的腋下三寸處分出,進入胸腔,分別歸屬於上、中、下三焦,向上沿著喉嚨,淺出於耳後,於乳突下同手少陽經會合。
手陽明與手太陰
(六合):
11、手陽明經別:手陽明經別:從手陽明經脈的肩髁穴分出,進入項後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腸,歸屬於肺;向上者,沿喉嚨,淺出於鎖骨上窩。脈氣仍歸屬於手陽明本經。
12、手太陰經別:從手太陰經脈的淵腋處分出,行於手少陰經別之前,進入胸腔,走向肺臟,散布於大腸,向上淺出鎖骨上窩,沿喉嚨,合於手陽明的經別。
十五絡脈
⑴手太陰之別絡:從列缺穴處分出,起於腕關節上方,在腕後半寸處走向手陽明經;其支脈與手太陰經相併,直入掌中,散布於魚際部。
⑵ 手陽明之別絡:從偏歷穴處分出,在腕後三寸處走向手太陰經;其支脈向上沿著臂膊,經過肩髃,上行至下頜角,遍布於牙齒,其支脈進入耳中,與宗脈會合。
⑶ 足陽明之別絡:從豐隆穴處分出,在外踝上八寸處,走向足太陰經;其支脈沿著脛骨外緣,向上聯絡頭項,與各經的脈氣相合,向下聯絡咽喉部。
⑷ 足太陰之別絡:從公孫穴處分出,在第一趾跖關節後一寸處,走向足陽明經;其支脈進入腹腔,聯絡腸胃。
⑸ 手少陰之別絡:從通里穴處分出,在腕後一寸處走向手太陽經;其支脈在腕後一寸半處別而上行,沿著本經進入心中,向上系舌本,連屬目系。
⑹ 手太陽之別絡:從支正穴處分出,在腕後五寸處向內注入手少陰經;其支脈上行經肘部,網路肩髃部。
⑺ 足太陽之別絡:從飛陽穴處分出,在外踝上七寸處,走向足少陰經。
⑻ 足少陰之別絡:從大鐘穴處分出,在內踝後繞過足跟,走向足太陽經;其支脈與本經相併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貫腰脊。
⑼ 手厥陰之別絡:從內關穴處分出,在腕後二寸處淺出於兩筋之間,沿著本經上行,維繫心包,絡心繫。
⑽ 手少陽之別絡:從外關穴處分出,在腕後二寸處,繞行於臂膊外側,進入胸中,與手厥陰經會合。
⑾ 足少陽之別絡:從光明穴處分出,在內踝上五寸處,走向足厥陰經,向下聯絡足背。
⑿ 足厥陰之別絡:從蠡溝穴處分出,在內踝上五寸處,走向足少陽經;其支脈經過脛骨,上行到睪丸部,結聚在陰莖處。
⒀任脈之別絡:從鳩尾(尾翳)穴處分出,自胸骨劍下行,散布於腹部。
⒁督脈之別絡:從長強穴處分出,挾脊柱兩旁上行到項部,散布在頭上;下行的絡脈從肩胛部開始,從左右別走足太陽經,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
⒂ 脾之大絡:從大包穴處分出,淺出於淵腋穴下三寸處,散布於胸脅部。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里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八脈中的督、任、沖脈皆起於胞中,同出會陰,稱為“一源三岐”,其中督脈行於腰背正中,上至頭面;任脈行於胸腹正中,上抵頦部;沖脈與足少陰腎經相併上行,環繞口唇。帶脈起於脅下,環行腰間一周。陰維脈起於小腿內側,沿腿股內側上行,,至咽喉與任脈會合。陽維脈起於足跗外側,沿腿膝外側上行,至項後與督脈會合。陰蹺脈起於足跟內側,隨足少陰等經上行,至目內眥與踵陽蹺脈會合。陽蹺脈起於足跟外側,伴足太陽等經上行,至目內眥與陰蹺脈會合,沿足太陽經上額,於項後會合足少陽經。
奇經八脈交錯地循行分布於十二經之間,其作用主要體現於兩方面。其一,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奇經八脈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繫起來,達到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繫,稱為“陽脈之海”, 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任脈與六陰經有聯繫,稱為“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沖脈與任、督脈,足陽明、足少陰等經有聯繫,故有“十二經之海”、“血海”之稱,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帶脈約束聯繫了縱行軀幹部的諸條足經;陰、陽維脈聯繫陰經與陽經,分別主管一身之表里;陰、陽蹺脈主持陽動陰靜,共司下肢運動與寤寐。其二,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當十二經脈及臟腑氣血旺盛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滲灌供應。
沖、帶、蹺、維六脈腧穴,都寄附於十二經與任、督脈之中,惟任、督二脈各有其所屬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及所屬腧穴,是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在臨床上是針灸治療及藥物歸經的基礎。
1.督脈:督,有總督的意思。督脈行於背正中,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又稱“陽脈之海”。
[循行部位] 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後行於腰背正中,經項部,進入腦內,屬腦,並由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帶處。並有地脈絡腎、貫心。
主要病證:脊柱強直、角弓反張、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兒驚劂等。
2.任脈:任,即擔任。任脈行於胸腹部的正中,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有"陰脈之海"的稱號。
[循行部位] 起於胞中,下出會陰,經陰鼻,沿腹部正中線上行,通過胸部,頸部,到達下唇內,環繞口唇,上至齦交,分行至兩目下。
主要病證:疝氣、帶下、少腹腫塊、月經不調、流產、不孕等。
3.沖脈: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衝。
[循行部位] 起於胞中,並在此分為三支:一支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一支沿腹腔前壁挾臍上行,散布於胸中,再向上行,經喉,環繞口唇;一支下出會陰,分別沿股內側下行至大趾間。
主要病證:月經不調、經閉、崩漏、乳少、吐血及氣逆上沖等。
4.帶脈:帶脈圍腰一周,有如束帶,能約束諸脈,所以有“諸脈皆屬於帶”的說法。
[循行部位] 起於季脅,斜向下行至帶脈穴,繞身一周。
5.陰蹺脈、陽蹺脈:蹺,有輕健蹺捷的意思。生理功能是: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同時還有濡養眼目,司眼瞼的開合和下肢運動的作用。
[循行部位] 蹺脈左右成對。陰陽蹺脈均起於足眼。
主要病證:陰蹺為病,肢體外側肌肉馳緩而內側肌肉拘急、喉痛、嗜睡;陰蹺為病,肢體內側肌肉馳緩而外側肌肉拘急、癲狂、不眠、目內眥赤痛。
6.陰維脈、陽維脈:維,有維繫的意思。陰維脈維繫三陰經,陽維脈維繫三陽經。
[循行部位] 陰維起於小腿內側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沿下肢內側上行,到腹部,與足太陰脾經同行,到脅部,與足劂陽肝相合,然後上行至咽喉,與任脈相會。
主要病證:陰維脈發生病變時,常患胸痛、心痛、胃痛等證。
十二經筋
具體分布如下
1、足太陽經筋:起於足小趾,向上結於外踝,斜上結於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結於足跟,向上沿跟腱結於膕部,其分支結於小腿肚(腨外),上向膕內則,與膕部另支合併上行結於臀部,向上挾脊到達項部;分支入結入舌根;直行者結於枕骨,上行至頭頂,從額部下,結於鼻;分支形成“目上網”(即上瞼),向下結於鼻旁,背部的分支從腋行外側結於肩髃;一支進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出,上方結於耳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從缺盆出,斜上結於鼻旁。
2、足少陽經筋:起於第四趾,向上結於外踝,上行沿脛外側緣,結於膝外側;其分支起於腓骨部。上走大腿外側,前邊結於“伏兔”,後邊結於骶部。直行者,經季脅,上走腋前緣,繫於胸側和乳部,結於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過缺盆,行於太陽筋的前方,沿耳後,上額角,交會於頭頂,向下走向下頜,上結於鼻旁。分支結於目外眥,成“外維”。
3、足陽陰經筋:起於第二、三、四趾,結於足背;斜向外上蓋於腓骨,上結於膝外側,直上結於髀樞(大轉子部),向上沿脅肋,連屬脊椎。直行者,上沿脛骨,結於膝部。分支結於腓骨部,併合足少陽的經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結於股骨前,聚集於陰部,向上分布於腹部,結於缺盆,上頸部,挾口旁,會合於鼻旁,上方合於足太陽經筋——太陽為“目上網”(下瞼)。其中分支從面頰結於耳前。
4、足太陽經筋:起於大足趾內側端,向上結於內踝;直行者,絡於膝內輔骨(脛骨內踝部),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股骨前,聚集於陰部,上向腹部,結於臍,沿腹內,結於肋骨,散布於胸中;其在里的,附著於脊椎。
5、足少陽經筋:起於足小趾的下邊,同足太陽經筋並斜行內踝下方,結於足跟,與足太陽經筋會合,向上結於脛骨內踝下,同足太陰經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陰部,沿脊里,挾膂,向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經會合。
6、足厥陰經筋:起於足大趾上邊向上結於內踝之前。沿脛骨向上結於脛骨內踝之上,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陰部,聯絡各經筋。
7、手太陽經筋:起於手小指上邊,結於腕背,向上沿前臂內側緣,結於肘內銳骨(肱骨內上踝)的後面,進入並結於腋下,其分支向後走腋後側緣,向上繞肩胛,沿頸旁出走足太陽經筋的前方,結於耳後乳突;分支進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結於下額,上方連屬目外眥。還有一條支筋從頜部分出,上下頜角部,沿耳前,連屬目不暇接外眥,上額,結於額角。
8、手太陽經筋:起於和無名指末端,結於腕背,向上沿前臂結於肘部,上繞上臂外側緣上肩,走向頸部,合於手太陽經筋。其分支當下額角處進入,聯繫舌根;另一支從下頜角上行,沿耳前,連屬目眥,上額,結於額角。
9、手少陽經筋:起於食指末端,結於腕背,向上沿前臂外側,結於肩髃;其分支,繞肩胛,挾脊旁;直行者,從肩髃部上頸;分支上面頰,結於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陽經筋的前方,上額角,絡頭部,下向對側下額。
10、手太陽經筋:起於手大拇指上,結於魚際後,行於寸口動脈外側,上沿前臂,結於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內側,進入腋下,出缺盆,結於肩髃前方,上面結於缺盆,下面結於胸里,分散通過膈部,到達季脅。
11、手少陽經筋:起於手中指,與手太陰經筋並行,結於肘內側,上經上臂內側,結於腋下,向下散布於脅的前後;其分支進入腋內,散布於胸中,結於膈。
12、手少陽經筋:起於手小指內側,結於腕後銳骨(豆骨),向上結於肘內側,再向上進入腋內,交手太陰經筋,行於乳里,結於胸中,沿膈向下,繫於臍部。
介紹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主幹,絡脈是分支。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
正常生理情況下,經絡有運行氣血,感應傳導的作用,而在發生病變情況下,經絡就成為傳遞病邪和反映病變的途徑。
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絡屬臟腑,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根據疾病症狀出現的部位,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繫的臟腑,作為疾病的診斷依據。
在治療上,無論是針灸、推拿或藥物治療,都是通過調整經絡氣血的功能活動,進而調節臟腑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經絡新解:經絡本身是一種意識規律活動的產物,它的的活動以氣和意識做為物質,活動的路徑即為經絡。
內氣:重在體內規律活動的一種意識。並且合以下三要素
內氣的三要素:
A, 有明確的布《布置,調控》氣位置
B, 有由動靜演生的方向性
C, 在身體部位之間的左右交叉性,並有一交叉點
舉例說明:
1, 意識在手指,則布氣位置在手指
2, 意由手至腳,則方向性為向腳
3, 意由左手至右腳,右手向左腳,則,二氣之間會相互交叉,並有一焦點。
一次調控內氣的完整調控過程:
如,意由左手行至右腳,同時意由右手行至左腳。
則:行氣位置在手,足。方向向腳,交叉點在二盆骨正中點。
經絡,穴。
內氣的流動必然有一定的路徑,這種路徑就是經絡。二氣相交之處,即為穴位。
經絡與穴先天即存在。但隨內氣的廢止而無法感知和判斷,猶如不存。故經絡與穴位隨內氣的建立和疏通而自知存在,隨內氣的消散而自不知存在。
經絡的及相關元素的作用
內氣的作用過程依次是氣—血---肌肉---筋---骨。
內氣的活動直接支配血液的活動。
血液的活動會引起肌肉,筋,骨的相應變化。
即血的活動引發肌肉的活動,肌肉的活動引發筋的活動,筋的活動引發骨的活動。
整個過程的始端為意識,終端為骨。
如:導內氣由手至腳,持續。
則:隨著腳部內氣的積累,血液增加,肌肉膨脹,筋骨移位,趨利於氣血的通入和聚集,骨密度增加。
經絡,穴位的作用
經絡是內氣的通道,本身無特定的作用,隨內氣的變化作用發生變化。
穴的作用相當於一個閥門,隔離不同部分之間的氣血,保證內氣的流向不發生變化。
如引內氣由手入腳,腳部會積累內氣,血液,同時血壓升高,而手部則血壓降低。如果沒有穴的控制,此時腳部的氣血會自動流向手部,進而失去對氣息的控制。而守住穴位後,氣血則不會發生逆流。
但是當持續到一定的時間以後,腳部會因為內壓太大而氣,感覺疲勞,氣血無法導入,此時,一次導氣結束。
總體而言,穴的作用就是保證氣血的流向,並且持續一段時間。
與時辰
膽經子時
(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攝生學認為:"肝之餘氣,瀉於膽,聚而成精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決定於膽氣以壯膽,邪不能侵膽氣虛則怯,氣短,謀慮而不能決斷"因而可知膽的重要性。有些人等閒切除患者的膽,是不負責的表現。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睡,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腦筋清楚,精神和面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膽汁缺乏新陳代謝的氣而變濃結晶,形成結石,猶如海水變濃曬成鹽此中一部門人還會是以而"膽怯"
膽經這時要上床睏覺,利於骨髓造血。
肝經丑時
(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撐持,廢舊的血液裁減,新穎的血液孕育發生,這類代謝都是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攝生學認為:"人臥則血歸與肝"。若丑時未入睡的話,肝還在輸出能量,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入睡者,臉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經最旺的丑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
肺經寅時
(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於丑時推陳出新,將新穎血液提供給肺,經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臉色紅潤,精神抖擻。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肺經呼吸運作最佳的時候,而此時脈搏最弱。
大腸經卯時
(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將充足的新穎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步入興奮狀況,完成對食品中水分與營養的吸收,排出渣滓。這時起床,大腸蠕動旺盛,適合吃早餐。
胃經辰時
(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表現為嘴唇乾,重則豁嘴或生瘡。胃經胃最活躍,此時一定吃早餐,每一天這時敲胃經最佳,開始工作人體的發電系統。
脾經巳時
(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
心經午時
(11:00-13:00)
此時心經最旺," 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表"。心氣鞭策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中午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擻 。心經此時保養表情舒服,適當休息或午睡。
小腸經未時
(13:00-15:00)
此時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至脾。未時是小腸最活躍的時候,故午餐應在下午1時前吃。
膀胱經申時
(15:00-17:00)
此時膀胱經最旺,膀胱儲藏水液和津液,輪迴水液並將駢枝部分排出體外。津液在體內輪迴,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證。膀胱經膀胱最活躍的時候,適當多喝水。
腎經酉時
(17:00-19:00)
此時腎經最旺,"腎藏於生殖之精,腎為天賦和五臟六腑之精之根"。人體經過申時泄火排毒,腎在酉時步入儲藏精華的階段。腎經適合休息 。
心包經戌時
(19:00-21:00)
此時心包經最旺,"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是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心包經戌時行旺,可斷根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無缺狀況。心包經旺時宜隨便走走,這時心腦顱神經器官系統最活躍,心臟欠好的人最好這時候敲心包經,成效最佳。
三焦經亥時
(21:00-23:00)
此時三焦經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備主持諸氣,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深度睡眠,百脈可休息生息,對身板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獨特之處,即亥時睏覺。
肝炎患者體表經絡有壓痛點嗎?
中醫整體觀念的基本內容指出入是—個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互相關連的統一體,人與自然界也是息息相通的統一體。人體各部分聯繫的通道就是經絡。陰精陽氣周流全身,因此表里、上下、內外、氣血之間是互相密切聯繫的。所以中醫理論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素問.陰陽離合論》也指出:“陰陽沖沖,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即指出陰陽之氣往來運行不息,周流全身,氣行於里,形見於表,相互溝通,而成統一整體。
肝炎患者既然病在於里,必然要形見於外,除因具體患者出現不同的症狀外,尚有一些體表經絡壓痛點如有人發現肝炎患者背部第六胸椎處,其范上至“神道”穴, 下至“靈台”穴,左右各抵第六胸椎之側緣,其反應點以第六胸椎棘突處最為明顯,有明顯壓痛。命名“陽摳”穴,通過對“陽樞”穴壓診陽性率的對比發現:急性黃疸型肝炎為88.7%,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為93.4%,遷肝88.9%,慢活肝71.1%。而肝硬度,繼發性肝鬱血,膽道疾患,細菌仕肝膿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極不顯著,說明該穴壓痛對肝炎具有特異性。隨著病情的好轉,“陽樞”穴的壓痛也相應減弱或消失。由於“陽樞”穴位在督脈循行部位,督脈與肝脈會合於巔頂。因此,督脈可能反應出肝脈的病變。
另有一些學者用經絡測定儀在十二經原穴進行測定,其結果以肝、脾、三焦經原穴的測定值最高。有人則對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分別測定耳部肝區經絡,以肝區指數增高為明顯,各地還有報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旁開三寸的“胃倉”穴、“陽陵泉”穴下二寸的“膽囊”穴,中都”穴有壓痛者。
中醫理論
氣 | 中醫學認為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護線,聚於體裡保護著臟腑,而流散發於膚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導致疾病發生。 |
臟腑 | 臟腑(或五臟六腑)是中醫對內臟的總稱。 |
陰陽 | 中醫學以人體陰陽虛盛為判斷疾病與治療方向的指標。 |
經絡 | 中醫學認為經絡是人體中聯絡臟腑與肢體,運行氣血的通路,大者為經脈,經脈的分支為絡脈。 |
五行 | 古代中醫依此互動方式進行中醫辯症,現代物理學就很少見依此四類互動方式進行研究。 |
望聞問切 | 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即“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 辨證論治就是運用中醫理論來觀察分析診斷疾病,治療處理疾病的原則和方法。 |
四氣五味 | 傳統的中藥分類方法之一。大多數食物材料因此也為中醫認為是藥材而也有性味的分類。 |
君臣佐使 | 《內經》提出的中醫藥處方原則,是對處方用藥規律的高度概括,是從眾多方劑的用藥方法、主次配伍關係等因素中總結出來的帶有普遍意義的處方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