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介紹
《本草經集注》(約公元480-498年前)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編著。陶氏認為《本經》自“魏晉以來,吳普、李當之等更復損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熱交錯,草石不分,蟲獸無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醫家不能備見”等問題,於是給予整理、作注。又從《名醫別錄》中選取365種藥與《本經》合編,用紅、黑二色分別寫《本經》與《別錄》的內容,名之為《本草經集注》。
該書共7卷,載藥730種,分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類,這是藥物分類的一個進步,但每類之中仍分三品。又創“諸病通用藥”,如治風通用藥有防風、防已、秦艽、芎勞等,治黃疽通用藥有茵陳。柜子、紫草等。這對臨床選擇用藥,有很大的助益。對藥物的產地、採集時間。炮製、用量、服法、藥品真偽等與療效的關係,均有所論述。本書問世後有很大的影響,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書基礎上補充修訂而成的。
該書原書已佚,現僅存有敦煌石室所藏的殘本。但原書中的主要內容,還可從《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之中見到。
南朝博物學家陶弘景把千仞積累的經驗和知識蒐集起來,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了另一次總結,整理成《本草經集注》一書。共得藥物七百三十種,書中,他首創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和治療屬性分類的新方法。首先把七百多種藥分為草、木、米食、蟲獸、玉石、果菜和有名未用等七類,這種分類方法後來成了我國古代藥物分類的標準方法,在以後的一千多年間一直被沿用,並加以發展。陶弘景還首創治療性能對藥物進行分類的方法,例如,祛風的藥物有防風、秦艽、防己、獨活等,就歸在同一類。這種分類方法便於治療參考,對醫藥的發展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內容介紹
《本草經集注》七卷,梁-陶弘景撰,約成書於5世紀末。此書以《神農本草經》為基礎,補入魏晉年間諸名醫增添的內容(即《名醫別錄》),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釋而成。全書共收藥物730種,其中《神農本草經》365種,《名醫別錄》365種。
書前首列“序錄”及作者釋文,其下是藥物各論,諸藥分隸於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6類,又把基原不明或已經不用之藥歸入“有名未用”類。此分類法以藥物自然屬性分類,比《神農本草經》的三品分類法先進。在此書之前,世間流傳的《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內容均較混亂,《本草經集注》採用統一體例整理各藥條文,成為早期經典本草的範本。陶弘景注文及其創設的“諸病通用藥”、“七情表”等,豐富了早期藥學理論,並方便臨床用藥。
書中用朱筆寫《本經》,墨字書寫《名醫別錄》,個人見解則用小字注於藥物正文之後,使全書出處分明,源流清晰,後世藥書多繼承這種嚴格標註文獻出處的傳統,使中國本草學文獻脈絡明晰。作者在注文中補充大量有關藥物形態、鑑別、產地、效用等內容,對確定藥材品種,保證用藥安全均有重要意義。另外,書中補充了眾多藥物製劑、炮炙、採收、劑量等資料,又在序錄中設“解百藥及金石等毒例”,此為最早之中藥解毒專篇。總之,陶弘景《本草經集注》所創立的本草分類法及新體例,多為後世本草著作所仿效。
《本草經集注》原書僅存殘篇,因其主要內容被收入《證類本草》,故得以保存至今。現有日本森立之所輯《重輯神農本草經集注》七卷(1847年)、1961年尚志鈞輯《本草經集注》傳世。
著作特點
首先,它改進了藥物的一般分類法。《神農本草經》的三品分類法,僅僅概括地指出藥物有毒或無毒,較為粗糙,既不容易掌握藥性,又難於尋檢,容易造成治療上的差錯。陶弘景把三品分類發展到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種分類。這種分類方法後來成為我國古代藥物分類的標準方法,在以後的一千多年間,一直被沿用,並加以發展。
其次,對於藥物的性味、產地、採集、形態和鑑別諸方面的論述,有顯著提高。再次,總結了諸病通用的藥物。例如祛風的藥物有防風、防己、秦艽、川芎、獨活等,就歸在同一類,叫做“諸病通用藥”。這種分類方法,便於臨床參考,對醫藥學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此書問世後,影響很大,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藥典—唐代《新修本草》,就是在此書基礎上進一步補充修訂完成的。但《本草經集注》也存在不少問題。李時珍對其採取一分為二的評價,說“其書頗有裨補,亦多謬誤”。
著作貢獻
《本草經集注》在本草發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新修本草》以後,一直到《證類本草》,都是沿襲著《本草經集注》體系發展的,直至明末李時珍《本草綱目》問世以後,才代替了它。
《本草經集注》共收藥730種,它把藥物從三品分類法改成按自然屬性進行分類,計分成七類,即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其後代的本草著作分類,就基本上是在這一方法基礎上的發展。書中還創用"諸病通用藥"的分類,即以病為綱,把每一病證之下可用的藥物列出,這種分類法也是後世本草學另一種分類方法的雛型。在藥物學方面的另一種發展,是對各種藥物進行加工製作,即所謂炮炙,目的是去除雜質、便於保存、減除毒性、增強藥效等等。劉宋時期的雷(xiao)著成《炮炙論》,書中記載不同藥物的炮製方法計有17種,形成具有中藥學特色的一門科學,即中藥炮製學。對藥物的產地、採集時間。炮製、用量、服法、藥品真偽等與療效的關係,均有所論述。本書問世後有很大的影響,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書基礎上補充修訂而成的。
殘卷
《本草經集注》存有兩種殘卷,一是出土於敦煌石窟的殘卷,一是出土於吐魯番的殘卷。
敦煌本殘卷只存一卷,也即“序錄”部分,原卷長十七米,正背兩面均書寫。1908年日本人桔瑞超及吉川小一郎受龍谷光瑞之命,在中亞細亞進行探險時,由敦煌攜往日本。此卷正面及背面小部分為其他文獻內容,背面有720行屬《本草經集注》的序錄,但缺卷首。據文字內容最末兩行寫有“開元六年九月十一日尉遲盧麟於都寫本草一卷。辰時寫了記”的記錄,羅振玉氏認為此段文字與原文書法不同而認為應是六朝時的作品。此殘卷1955年群聯出版社有影印本。
吐魯番出土的殘卷為一28.5×27厘米的殘片,卷上只有燕屎、天鼠屎的全文,及豚卵後半部的注文,還有鼴(鼠泉)的前部正文,應是《本草經集注》中獸類藥的部份內容。
此兩件一在日本龍谷大學(一說在英國倫敦博物館),一在德國普魯士學院。
本書原書已佚,現僅存有敦煌石室所藏的殘本。但原書中的主要內容,還可從《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之中見到。
南朝博物學家陶弘景把千仞積累的經驗和知識蒐集起來,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了另一次總結,整理成《本草經集注》一書。共得藥物七百三十種,書中,他首創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和治療屬性分類的新方法。首先把七百多種藥分為草、木、米食、蟲獸、玉石、果菜和有名未用等七類,這種分類方法後來成了我國古代藥物分類的標準方法,在以後的一千多年間一直被沿用,並加以發展。陶弘景還首創治療性能對藥物進行分類的方法,例如,祛風的藥物有防風、秦艽、防己、獨活等,就歸在同一類。這種分類方法便於治療參考,對醫藥的發展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作者介紹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齊梁間道士、道教思想家、醫學家,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卒謚貞白先生。入齊,為諸王侍讀,除奉朝請,征左衛殿中將軍。梁武帝永明十年(492年)辭官赴句曲山(芳山)隱居,從孫岳遊學,並受符圖經法,遍歷名山,尋訪仙藥。梁武帝禮聘不至,卻每每就諮朝廷大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其思想源於老莊,並受葛洪道教影響,亦雜有儒佛觀點。主張儒、佛、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將儒家封建等級觀念引入道教理論。善書法,尤精行書,長於醫藥、歷算、地理。在整理古籍《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吸收魏晉間藥物學的新成就,撰有《本草經集注》七卷,所載藥物凡七百三十種,對後世本草學之發展有很大影響。另又著有《真誥》,是道家重要典籍之一。
陶弘景小時候很聰明,也很勤奮。四五歲常以蘆荻為筆,在灰沙上學寫字。十歲看了葛洪的《神仙傳》等著作,“晝夜研尋”,深受影響。長大以後,“神儀明秀,朗目清眉”,曾作諸王侍讀的官,深受統治者的賞識。先是東陽郡守沈約,“累書邀之”,他不至;接著,梁武帝“屢加禮聘”,他也不出。梁武帝問他:“山中有什麼,為什麼不出山呢?”他先寫了一首詩,後畫了一幅畫作為回答。詩為《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陶隱居集》)。畫的內容是:紙上畫了兩頭牛。一頭散放水草之間,自由自在;一頭鎖著金籠頭,被人用牛繩牽著,並用牛鞭驅趕。梁武帝看了詩和畫,領會他的用意,就不再強迫他出來做官了。但是“國家每有吉凶徵討大事,無不前以諮問”,故當時人稱之“山中宰相”。由於王公貴戚,“參候相續”,干擾也很大。後來,他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層的樓房,“弘景處其上,弟子居其中,賓客至其上”,關門讀書,與世無爭。
陶弘景在醫藥方面的最大貢獻,是對《神農本草經》的科學整理。《神農本草經》總結了漢代以前勞動人民積累的藥物知識,共收載藥物三百六十五種,分成上、中、下三品。書中對每一味藥的產地、性質、採集和主治的病症,都作了詳細的記載。對各種藥物如何配伍以及簡單的製劑,都做了概述。但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藥物知識農漸豐富起來。到了南北朝時期,漢代的這本《神農本草經》,不僅輾轉傳抄,“遺誤相繼,字義殘缺”,而且內容 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
因此,陶弘景便對本草學做了一次較全面的總結。他從自己名醫別錄編中挑選出了三百六十五種新品種附入《神農本草經》,使原書只有三百六十五種的藥物增加到七百三十種,並予以一一訂正、調整、分類注釋,編成《本草經集注》一書。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