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六)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
《脈學發微》脈學著作。四卷。惲鐵憔撰於1926年。全書用中西匯通的觀點闡述脈理,解釋脈要,於脈學發展或有積極意義。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
《脈學發微》是192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惲鐵憔。
《頻湖脈學》是我國明代著名中醫藥學家李時珍所做,頻湖脈學也是我國一部醫學著作。它是作者研究脈學的心得。他根據各家論脈的精華,列舉了二十七種脈象。先以簡明...
作者 簡介 脈學七言訣脈學是利用切脈診治疾病,是中國診斷學中的一項獨特方法。我國人民很早便發現了人體血液循環的道理,並且發現通過切脈可以觀察內臟器官的病變,有關情況在《周禮》...
起源 中醫脈學演變簡介 在四診中的地位 切脈法 脈的種類脈診是通過按觸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以體察脈象變化的切診方法。又稱切脈、診脈、按脈、持脈。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若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就會受...
簡介 源遠流長 相關因素 臨床意義 脈象圖《金匱發微》中醫醫學著作,清代醫家曹穎甫撰。2008年1月1日在學苑出版社登出。
內容簡介 著者簡介 書籍目錄《脈訣》,又名《崔氏脈訣》,由宋朝崔嘉彥撰。公元1189年出版的醫學書籍,主要論述脈學。
簡介 內容《金匱發微》是曹穎先生多年對《傷寒雜病論》探索的心得,論述密切臨床,精湛允當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也就是認識和防治溫病的學說。是一門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本詞條收集中藥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