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書名:《吳普本草》
作者:吳普
朝代:魏晉
年份:公元420年—589
書籍類型:藥學著作
簡介
本草著作。一作《吳氏本草》。6卷。魏吳普約撰於公元3世紀初期。其說藥性,集錄神農、黃帝、岐伯、雷公、桐君、扁鵲、季氏、《一經》、醫和等9家之論,乃魏以前藥性研究之匯總。所記藥效,注重臨床實際,較少神仙方士之說。此書約佚散於北宋。此前的類書、本草或有摘引《吳普本草》者(如《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蜀本草》、《嘉本草》等)。清焦循輯《吳氏本草》(1793年),載藥168種,今存稿本。孫星衍等所輯《神農本草經》中,亦收錄此書內容,散附於各藥條下,且題《本經》為“魏吳普等述”。尚志鈞輯《吳普本草》(1961年),得藥200餘,仿《本草經集注》分類法,考據詳明。作者考證
吳普,華佗弟子(詳見李當之本草條)。七錄著錄:華陀弟子吳普本草六卷,隋志曰:“亡。”舊唐志有“呂氏本草因六卷,吳普撰。”新唐志則作“吳氏本草因六卷,吳普。”可見“呂”字為“吳”字之誤。後漢書卷一一二華陀傳中有普之記事。蜀本草之陶序注曰:“普,廣陵人也。華陀弟子,撰本草一卷。”嘉祐本草所引書傳曰:“吳氏本草,魏廣陵吳普撰。修神農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種。唐經籍志尚存六卷,今廣內不復有,惟諸子書多見引錄,其說藥性寒溫、五味,最為詳悉。”本草綱目卷一:“吳氏本草,其書分記神農、黃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鵲、華陀、弟子李氏,所說性味甚詳,今亦失傳。”流傳
《吳普本草》大約著成於公元三世紀中葉,流行於世達數百年,後代有不少子書引述了它的內容,如南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唐代官修《藝文類聚》,《唐書·藝文志》還載有該書六卷的書目。直到宋初太宗所修《太平御覽》,仍收載較多的條文。自此該書即散佚不存,因而《宋史·藝文志》及《崇文總目》都已見不到本書的書目,可見宋代建國後不久,此書即佚。
分類與質疑
關於《吳普本草》的分類,據尚氏所輯,認為該書原為六卷,雖然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類、菜、米食等類。但是對照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中批評其“草石不分,蟲獸無辨”的觀點來看,這個分類似乎與原意不夠吻合。
草創特徵
藥物知識的積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本草專著的出現表明藥學知識已經經過漫長的歲月,積累到了一定的階段。最晚在漢代及魏晉之間,出現了一批早期本草著作,但這些著作大多早已失傳,我們只能從現存的《吳普本草》中對其學術內容窺知一二。藥物數量較少、內容簡單,是早期本草共同的、也是表面的特點。但在簡單之中,又有不簡單的成分。例如早期本草中的多數藥物都有一個或幾個別名,這些別名在早期寥寥數十字的藥條中確實占了不小的比例。別名眾多說明早期本草是綜合各地藥物知識而成的。例如《吳普本草》“署豫”(即山藥)條載:“一名諸署,秦、楚名玉延,齊、越名山羊,鄭、趙名山羊,一名玉延,一名修脆,一名兒草。”這一記載提示:眾多的藥物別名,來自戰國時期不同的國家。早期本草之所以注重出示各種別名,就是為了方便各地用藥者確定藥物來源,交流藥物知識。後世本草著作中,藥物別名雖然也會不斷地出現,但已經不是很顯眼的內容。
與藥物別名眾多迥然不同的是,早期本草關於產地的記載卻出奇的簡略。從現存早期本草的佚文看來,似乎越是早期的本草,越難以記錄藥物在全國範圍的分布。而越晚出的本草,產地的記載就越多。至三國時的《吳普本草》,具體地名就已經甚為多見了。本草產地記載趨於細緻,說明隨著國家的統一,人們對藥物的分布、出產有了更多的了解。
理解早期本草著作是匯集各地散在藥物知識而成,就更容易解釋《吳普本草》中諸多託名(神農、黃帝、岐伯、醫和、桐君、雷公、扁鵲等)的本草書在藥物性、味、良毒方面的認識差異,甚至對藥效認識的矛盾意見。例如《太平御覽》在“桑”條引《本草經》云:“桑根旁行出土上者名伏蛇,治心痛。”
綜上所述,早期本草處於經驗積累的初期,其產生的時代大致在秦漢一統之時。出於整合各地藥名、藥性、藥效的目的,早期本草具有藥物別名眾多、藥效多源於經驗的特徵。其時受外界因素影響的藥效記載,主要是秦漢時期方士追求長生不老的服食藥,以及醫藥發展早期的巫藥殘餘。
昆布
昆布出自《吳普本草》;《綱目》:“按《吳普本草》綸布一名昆布,則《爾雅》所謂綸似綸,東海有之者,即昆布也。綸音關,青絲綬也,訛而為昆耳。陶弘景以綸為青苔、紫菜輩,謂組為昆布。陳藏器又謂綸、組是二種藻,不同如此。”“昆布生登、萊者,搓如繩索之狀,出閩、浙者,大葉似菜。蓋海中諸菜,性味相近,主療一致,雖稍有不同,亦無大異也。”性味:鹹,寒。《吳普本草》:“酸鹹,寒,無毒
中國醫學古籍
中國的傳統醫學淵源流長,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而要想讓大家學習到其中的精神,最簡便的方法就只有通過閱覽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