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北京紫禁城]內。是在明朝[中國歷史朝代]、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幾乎每周一閉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內。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10月,故宮博物院發布首款主題功能遊戲和首張古畫主題音樂專輯,拉開“智慧故宮”序幕。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宮博物院將連刷三個首次,成為京城"最亮"景點--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約公眾開放。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太和殿 太和殿

故宮博物院的建院基礎-紫禁城

故宮為中國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開始營造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逐出宮禁。

故宮博物院的建院和開放

清銅鍍金寫字人鍾,鐘錶館陳列 清銅鍍金寫字人鍾,鐘錶館陳列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這座宮殿本應清銅鍍金寫字人鍾,鐘錶館陳列全部收歸國有,但根據當時臨時革命政府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溥儀卻被允許“暫居宮禁”,即紫禁城後部的“後寢(內廷)”。當時的政府決定,將熱河(承德)行宮(即承德避暑山莊)和盛京(瀋陽)故宮的文物移至故宮前半部的“前朝(外朝)”部分,於1914年成立了古物陳列所。 

溥儀居宮內,一直與亡清殘餘勢力圖謀復辟,且以賞賜、典當、修補等名目,從宮中盜竊大量文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嚴重關注。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組織攝政內閣,修改對清皇室優待條件,將溥儀逐出宮禁,接管了故宮,同時成立“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負責清理清皇室公、私財產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

1925年9月29日,“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制訂並通過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設臨時董事會“協定全院重要事物”,由董事嚴修、盧永祥、蔡元培、熊希齡、張學良、張璧、莊蘊寬、鹿鍾麟、許世英、梁士詒、薛篤弼、黃郛、范源濂、胡若愚、吳敬恆、李祖紳、李仲三、汪大燮、王正廷、于右任、李煜瀛等21人組成。又設臨時理事會“執行全院事物”,有理事9人。下建古物館、圖書館。李煜瀛為臨時董事兼理事長,易培基任古物館館長,陳垣任圖書館館長。

“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曾對故宮文物逐宮逐室地進行了清點查收,事竣後整理刊印出《故宮物品點查報告》共6編28冊,計有9.4萬餘個編號117萬餘件文物。據1925年公開出版的《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一書所載,清代宮廷遺留下來的文物包括三代鼎彝、遠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書法名畫、宋元陶瓷、琺瑯、漆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匏、金銅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嬪服飾、衣料和家具等等。可謂金翠珠玉,奇珍異寶,天下財富,盡聚於此。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檔案。為此故宮博物院下設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分別組織人力繼續對文物進行整理,並就宮內開闢展室,舉辦各種陳列,還編輯出版多種刊物,公開資料,進行宣傳。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人文薈萃,極一時之盛。

燈光秀 燈光秀

經過一年的緊張籌備,於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門前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禮,並通電全國,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放的第一天,人們以爭先一睹這座神秘的皇宮及其寶藏為快,北京市內萬人空巷,交通為之堵塞,此亦成為當天各大報紙的重大新聞。

故宮博物院的中央政府接管

宋定窯孩兒枕,陶瓷館陳列 宋定窯孩兒枕,陶瓷館陳列

1926年,李煜瀛易培基受到段祺瑞政府通緝,被迫離開北京,清皇室致函斡噱孚,要求溥儀回宮,故宮博物院存亡危在旦夕,臨時董事會、理事會改而成立了“故宮博物院維持會”,以支危局。1927年9月,張作霖所控制的政府又宣布成立“故宮管理委員會”,強行接管故宮博物院。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結束。6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了故宮博物院。10月5日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及《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規定“故宮博物院直隸於國民政府,掌理故宮及所屬各處之建築、古物、圖書、檔案之保管、開放及傳布事宜(按:所屬各處系指故宮以外之大高殿、清太廟、景山、皇史宬、實錄大庫等)”。國民政府任命理事27人,復由理事會推舉理事10人。李煜瀛任理事長,易培基任院長,院以下設秘書處、總務處、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古物館館長為易培基(兼),文獻館館長為張繼,圖書館館長為莊蘊寬,至此故宮博物院大局初定。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南遷和一分為二

明弘治黃釉描金雙耳罐,陶瓷館陳列 明弘治黃釉描金雙耳罐,陶瓷館陳列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日本帝國主義鯨吞了中國東北領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又步步進逼華北,形勢危急。1933年,易培基遭誣陷離職。馬衡接任院長。同年,故宮博物院為保護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戰火毀滅或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決定採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擇其精要裝箱南遷,並在南京建立文物庫房,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從1933年2月至5月,先後檢選出文物、圖書、檔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南遷文物又歷盡艱險,沿三路輾轉遷徙至四川,分儲於巴縣、樂山、峨嵋山等地。日偽占領時期,故宮博物院在北平僅勉強開放。日偽從故宮掠走銅缸、銅炮、銅燈亭計149件,溶毀製造武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北平收復,國民黨政府再度接收故宮博物院,馬衡繼任院長,三處南遷文物復集中於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1947年9月,古物陳列所合併至故宮博物院。

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宮博物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接管。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故宮博物院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渡江之際,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台灣,後於台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公開對外展出。餘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一萬餘箱,但至今還有2176箱仍封存於南京庫房,委託南京博物院代為保管。

建築維修和整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職工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拔除雜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50年代初,從宮內清除出去的上百年的垃圾竟達250000立方米,自此院容煥然一新。故宮博物院制定了“著重保護、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的古建維修方針,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許多殘破、滲漏、瀕臨倒塌的大小殿堂樓閣得到了修復和油飾,愈顯金碧輝煌。院內各處高大宮殿都安裝了避雷設施,又以巨額投資建設了防火防盜監控系統和高壓消防給水管網,使這座古老的宮殿建築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護。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徹底整治了環繞故宮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現了昔日皇城的風貌。

2018年4月,北京故宮對古建築及地磚大面積修繕 ,下半年啟動養心殿修繕工程。

管理機構調整

1951年故宮博物院業務管理機構進行了調整,院以下設陳列、保管、民眾工作、古建築管理等部及圖書館。文獻館改稱檔案館,後劃歸中央檔案局,成立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54年建立了文物印刷工廠。同年夏吳仲超接替馬衡任院長。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故宮博物院設有陳列、保管、民眾工作、古建築管理、開放管理、服務等部及研究室、圖書館、出版社、文物修復廠、文物保護科學實驗室、古代建築修繕隊、安全保衛處等機構。

文物整理充實和庫房維修

紅山文化玉人獸神像 紅山文化玉人獸神像

1949年以後,對故宮的文物重新進行了整理編號,計有“故”字號文物78萬餘件,加上新入藏的“新”字號文物21萬餘件,總數近百萬件。建院以來,對文物進行了科學鑑定、分類,利用故宮舊有房屋按文物類別建立了一系列庫房。為確保文物安全,除了不斷改善庫房條件、制定嚴格的文物保管和使用規章制度外,逐步引進現代化設備,開展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對原有損傷、殘壞、破舊的文物,進行了修復,重要文物加以複製,迄1985年累計達1.1萬餘件。

在文物工作方面,五六十年代的重點是對故宮博物院舊藏的清宮文物重新清點核對,登記造冊,進行鑑別、分類和建檔,糾正了過去計件不確之處並增補了遺漏的文物,例如從雜物堆中發現了用草簾裹著的象牙席、修復漱芳齋戲台時發現在地板下存放的傳為唐代盧稜伽的《六尊者像》冊等。通過長達十餘年的工作,總計清理出清宮舊藏文物七十一萬餘件。與此同時,還通過國家調撥、向社會徵集和接受私人捐贈等方式,新入藏文物達二十二萬餘件之多,大幅度地填補了清宮舊藏文物時代、類別的空缺和不足,諸如石器時代的彩陶,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玉器,漢代的陶俑,南北朝時代的石造像,唐代的唐三彩等。而新入藏的古代法書名畫尤為大宗,為世所注目。如晉代陸機《平復帖》、王珣《伯遠帖》、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卷》,唐代韓滉《五牛圖卷》、杜牧張好好詩卷》,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宋代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郭熙《窠石平遠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等,均是人間瑰寶。此項工作數十年堅持不懈,近年還從市場上以巨資購回宋代張先《十詠圖卷》,元代乃賢《城南詠古詩》,明代張宏《延陵掛劍圖》、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清代石濤《高呼與可圖卷》等,尤其前兩件是溥儀以賞溥傑為名從宮中盜出而流散民間的,今日復歸寶藏。

故宮平面圖 故宮平面圖

為保護好這批數量巨大的古物瑰寶,從五六十年代起對原有庫房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採取了防潮、防蟲的各種措施。九十年代後又建立了新的文物庫房,可入藏文物六十餘萬件。新庫房恆溫、恆濕,防火、防盜,並採用現代化技術自動控制,可保文物安全無虞。自1950年開始,組建了文物修復工廠,1980年擴建為文物保護科學技術部,繼承、利用傳統工藝技術和引進自然科學新成果,對殘損的文物進行修復,數十年來為本院及兄弟單位累計修復文物達十一萬餘件。

2014年1月6日,故宮博物院全日閉館謝客,正式恢復了中斷30餘年的每周一天常規休息。同日,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啟動1994年來第一次徹底保養。

2017年10月2日,故宮博物院首次實現全網售票。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宣布全網售票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建築介紹

故宮概況

太和殿 太和殿

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中心,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占地面積723600餘平方米,周圍環以10米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筒子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名午門,北稱神武門,左右為東華門西華門,其中午門為參觀入口,神武門為參觀出口。城內古建築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一說為163,000平方米),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布局與形制均嚴格按照封建禮制和陰陽五行學說設計與營造,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外朝

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輔以文華殿武英殿,統稱為“外朝”,是明、清兩代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及其他重要慶典的場所。三大殿建於高8.13米的3層漢白玉石台基上。

後寢區

又稱內廷,為紫禁城北部皇室生活區域的統稱。這裡以皇帝、皇后的正寢宮殿乾清、坤寧二宮為中央,東、西分布皇帝的便殿,和后妃們居住的東六宮、西六宮,以及皇子們生活的乾東五所、乾西五所等院落。再向東為乾隆皇帝興建起的太上皇宮殿院落寧壽宮區,外西路則是供太后、太妃們養老的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等區域。

太和殿

太和殿內景 太和殿內景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間所謂皇宮中的“金鑾寶殿”,這裡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初建於明永樂年(15世紀初),後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後改為今名,蘊含天下和諧的宏旨。現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並留存下來的。

中和殿

中和殿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曾歷經三次火災,現存為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華蓋殿,後改中極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稱中和殿。保和殿頂為重檐歇山式,殿內沿襲宋、元“減柱造”法式,空間開闊,在清代是宴請王公、舉行殿試等的地方。

保和殿

保和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謹身殿。明嘉靖年間,曾遭火災,重修後改稱為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保和殿,其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以保持宇內的和諧,才能福壽安樂,天下太平。保和殿匾額“皇建有極”匾,為乾隆御筆。典出:箕子《洪範》“皇建其有極”。保和殿內懸掛對聯:“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天心降鑒,惟萬邦臣庶當思永保無疆”。

養心殿

養心殿建於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清雍正年重修,作工字形建築,分前後兩殿。自清雍正以後,皇帝寢宮移至後殿,前殿成為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接見臣工的地方。東暖閣是同治、光緒皇帝年幼時,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在此召開“御前會議”,作出退位決定。西暖閣是清代皇帝批閱奏章,或與親近大臣密商之處。西暖閣西側另一小室為乾隆皇帝最著名的書房之一三希堂。

乾清宮

乾清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現存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是明清皇帝日常起居和處理政務的地方,自清雍正移居養心殿後改為接見外國使臣的場所。

交泰殿

交泰殿建於明嘉靖年間,順治康熙和嘉慶年間重修,原為皇后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清代用來存放“清二十五寶”御璽。

坤寧宮

坤寧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代屬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清寧宮的式樣重修。西端四間闢為薩滿教祭神的場所,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文華殿

文華殿初為皇帝便殿,明天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為皇帝便殿,清康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為明清皇帝經筵之所。

武英殿

武英殿始建於明初,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在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清兵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康熙皇帝開始將這裡作為刊刻典籍之所。

金水橋

內金水橋 內金水橋

位於太和門廣場,共5座,單孔拱券式。廣場南部自西向東蜿蜒流淌著一條如弓形的金水河,這就是所謂的“內金水橋”。這是紫禁城內最大,也是最壯觀,最華美的一組石橋。正中的是御路橋,供皇帝專用。東西兩側為王公橋,供皇室成員、親王大臣通行。再兩側為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功能和天安 門前的外金水橋相同。

文物南遷

故宮 故宮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日本帝國主義鯨吞了中國東北領土,步步進逼華北,形勢危急。為了保護故宮文物不至遭戰火毀滅或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故宮博物院決定採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從1933年2月至5月,宮內重要文物被裝成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遂於南京建立文物庫房,並成立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南遷文物又沿三路輾轉遷徙至四川,分別存於四川省的巴縣、峨嵋和樂山。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三處文物復集中於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渡江之際,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台灣,後於台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公開對外展出。餘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一萬餘箱,但還有2,221箱仍封存於南京庫房,委託南京博物院代為保管。

建國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職工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拔除雜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50年代初,從宮內清除出去的上百年的垃圾竟達250,000立方米,自此院容煥然一新。故宮博物院制定了“著重保護、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的古建維修方針,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許多殘破、滲漏、瀕臨倒塌的大小殿堂樓閣得到了修復和油飾,愈顯金碧輝煌。院內各處高大宮殿都安裝了避雷設施,又以巨額投資建設了防火防盜監控系統和高壓消防給水管網,使這座古老的宮殿建築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護。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徹底整治了環繞故宮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現了昔日皇城的風貌。

在文物工作方面,五六十年代的重點是對故宮博物院舊藏的清宮文物重新清點核對,登記造冊,進行鑑別、分類和建檔,糾正了過去計件不確之處並增補了遺漏的文物,例如從雜物堆中發現了用草簾裹著的象牙席、修復漱芳齋戲台時發現在地板下存放的傳為唐代盧稜伽的《六尊者像》冊等。通過長達十餘年的工作,總計清理出清宮舊藏文物七十一萬餘件。與此同時,還通過國家調撥、向社會徵集和接受私人捐贈等方式,新入藏文物達二十二萬餘件之多,大幅度地填補了清宮舊藏文物時代、類別的空缺和不足,諸如石器時代的彩陶,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玉器,漢代的陶俑,南北朝時代的石造像,唐代的唐三彩等。而新入藏的古代法書名畫尤為大宗,為世所注目。如晉代陸機《平復帖》、王珣《伯遠帖》、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卷》,唐代韓滉《五牛圖卷》、杜牧《張好好詩卷》,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宋代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郭熙《窠石平遠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等,均是人間瑰寶。此項工作數十年堅持不懈,近年還從市場上以巨資購回宋代張先《十詠圖卷》,元代乃賢 《城南詠古詩》,明代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清代石濤《高呼與可圖卷》等,尤其前兩件是溥儀以賞溥傑為名從宮中盜出而流散民間的,今日復歸寶庫。

為保護好這批數量巨大的古物瑰寶,從五六十年代起對原有庫房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採取了防潮、防蟲的各種措施。九十年代後又建立了新的文物庫房,可入藏文物六十餘萬件。新庫房恆溫、恆濕,防火、防盜,並採用現代化技術自動控制,可保文物安全無虞。自1950年開始,組建了文物修復工廠,1980年擴建為文物保護科學技術部,繼承、利用傳統工藝技術和引進自然科學新成果,對殘損的文物進行修復,數十年來為本院及兄弟單位累計修復文物達十一萬餘件。

建設發展

展覽和對外交流

(圖)故宮 故宮

為了使院藏瑰寶和廣大觀眾見面,在陳列展覽方面,除了保存和復原三大殿、後三宮和西六宮等處的原狀陳列之外,又不定期開闢了青銅陶瓷、工藝、書畫、珍寶、鐘錶等專館,供參觀者欣賞。還開設有臨時展廳,舉辦各種主題性展覽,如近年來的《古書畫真偽對比展》、《古陶瓷真仿品對比及古窯址資料展》、《清代宮廷包裝藝術展》、《五十年入藏文物精品展》等,都是廣受社會各界歡迎的展覽。同時也引進國內各兄弟博物館和國外的收藏文物展。

為滿足廣大民眾的要求,北京故宮博物院還組織小型文物展到各省市博物館展出,並應邀到國外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此類展覽愈見頻繁。曾赴展的國家有英國美國法國前蘇聯德國奧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所到之處,無不引起當地觀眾的極大興趣,使異國的人民得以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為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和文化交流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北京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800萬人次,而且,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觀眾的人數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

學術研究和文獻出版

除了直接面向觀眾之外,故宮博物院同時組織編輯出版各種圖書畫冊和定期刊物,向社會各界廣泛介紹故宮的宮殿建築和文物收藏。已出版的大型圖冊有《故宮博物院藏曆代名畫集》、《故宮藏瓷選》、《國寶》、《紫禁城宮殿》、《清代宮廷生活》、《國寶薈萃》、《故宮博物院藏珍品文物全集》(共60卷,已出版18卷)等等,不勝其數。定期刊物有《故宮博物院院刊》《紫禁城》兩種。

數位化改革

1997年起,為了適應故宮博物院深化改革開放的需要,院內組織機構又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將原先分置的保管、陳列和研究三個部門進行改組,成立了古器物部、古書畫部、宮廷部和展覽宣教部。新組建了資料信息中心,專司推進故宮博物院的信息化工作。陸續投入資金,引進現代科學技術,開通了故宮院內的計算機光纖網路系統和各類管理用資料庫,又利用聯通世界的國際網際網路建立了故宮博物院的網站。現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這個網站將使遠在異地的人們也可通過網際網路暢遊這座神秘的宮殿,一窺故宮雄奇瑰麗的建築和琳琅滿目的文物收藏。 建立一個全新意義上的數字故宮已不再是夢想。

新館建立

2016年10月23日,2016“國際旅遊網際網路大會”在杭州開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大會中透露,故宮目前每年展出藏品不到百分之一,故宮博物院將在北京北部新建一個博物院讓更多藏品走出庫房和遊客見面。

故宮同時還將進一步擴大開放範圍,目前開放的區域達到了76%,2020年達到80%,2025年計畫開放到85%。

展覽與藏品

雖然有部分清宮舊藏文物於1948到1949年遷往台北故宮,但通過收回溥儀私帶出宮的珍品,接受民間捐贈,並參與考古發掘,故宮博物院在1949年以後進一步豐富了館藏,文物總數達到1807558件,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標本7577件,涵蓋幾乎整個古代中國文明發展史和幾乎所有文物門類。

古書畫

故宮博物院共藏有繪畫壁畫版畫書法尺牘碑帖約14萬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館所藏中國古代書畫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故宮書畫館設在武英殿區,每年春到秋季舉辦兩到三期常設書畫展。

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繪畫:故宮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繪畫近420件,其中17件入選國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故宮藏有諸多中國繪畫史上的孤品、絕品,如:東晉顧愷之(傳)《洛神賦圖》卷:顧愷之代表作的宋代摹本,是同一主題摹本中的最佳版本,在顧愷之無真跡存世的情況下成為研究中國早期繪畫的珍貴資料。

隋朝展子虔遊春圖》卷:展子虔唯一可信的傳世真跡(雖有爭議),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捲軸類繪畫作品,是青綠山水畫的開山之作,在山水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唐朝韓滉五牛圖》卷:韓滉代表作,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紙本繪畫作品,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唐朝閻立本步輦圖》卷:閻立本代表作的宋代摹本,保留了唐代人物畫的線條與風韻,真實記錄了重大歷史事件,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五代衛賢高士圖》卷:衛賢唯一可信的傳世真跡,山水與人物皆描畫精彩,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五代黃荃《寫生珍禽圖》卷:花鳥畫祖師黃筌的代表作,在花鳥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五代顧閎中(傳)《韓熙載夜宴圖》卷:顧閎中代表作,在人物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雖被一些人認定為宋人摹本,但被公認為同一主題摹本中最精彩的一幅,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
北宋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卷:張擇端唯一可信的傳世真跡,是一幅記錄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巨幅畫卷,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元朝:故宮博物院元代書畫在國內外博物館藏品中名列前茅,元代繪畫僅紙絹類就有130多件,收藏數量和藝術品質都很驚人,幾乎代表了元代畫壇諸畫科和各流派的藝術成就。趙孟頫的山水、人物、花鳥、鞍馬等諸畫科精品皆有收藏,元四家作品堪稱琳琅滿目。

明朝:明代畫壇沿著元代已呈現的變化繼續演變發展、文人畫匯成洪流,並形成諸多流派;山水、花鳥題材流行,人物畫也得到發展;水墨技法不斷創新,進一步豐富了筆墨表現能力:創作宗旨更強調抒寫客觀情趣,追求筆情墨韻。明代繪畫包括吳門畫派在內的諸多名家精品皆有收藏,其中還有明星畫家唐伯虎的精品力作,堪稱流派紛呈,各領風騷。

其他歷代繪畫精品如下:

朝代作者藏品
東晉顧愷之(傳)列女圖》卷
唐朝周昉(傳)揮扇仕女圖》卷
陸曜六逸圖》卷
唐人宮苑圖》卷
五代胡瓌卓歇圖》卷
周文矩(傳)重屏會棋圖》卷 《 文苑圖》卷(宋摹)
董源瀟湘圖》卷
阮郜閬苑女仙圖》卷
北宋趙昌(傳)寫生蛺蝶圖》卷
宋崔白寒雀圖
郭熙窠石平遠圖》軸
王詵漁村小雪圖》卷
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梁師閔蘆汀密雪圖》卷
祁序江山放牧圖
宋徽宗趙佶創作或題款的《雪江歸棹圖》卷
芙蓉錦雞圖》軸
聽琴圖》軸
南宋李唐採薇圖》卷
米友仁瀟湘奇觀圖》卷
揚無咎四梅圖》卷
李迪楓鷹雉雞圖》軸
馬和之後赤壁賦圖》卷
趙芾江山萬里圖》卷
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卷
趙伯驌萬松金闕圖》卷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卷
李嵩貨郎圖》卷
馬遠水圖》卷
踏歌圖》軸
夏圭遙岑煙靄圖》頁
梁楷秋柳雙鴉圖》頁
馬麟層疊冰綃圖》軸
陳居中四羊圖》頁
陳容墨龍圖》卷
趙孟堅墨蘭圖》卷
大儺圖
搜山圖
宋人百花圖》卷
元朝趙孟頫人騎圖》卷
秋郊飲馬圖》卷
浴馬圖》卷
水村圖》卷
幽篁戴勝圖》卷
秀石疏林圖》卷
趙孟頫、管道升、趙雍趙氏一門三竹圖》卷
黃公望九峰雪霽圖
天池石壁圖》軸
丹崖玉樹圖》 軸
吳鎮漁父圖》軸
枯木竹石圖》軸
《蘆花寒雁圖》軸
王蒙夏日山居圖》軸
葛稚川移居圖》軸
倪瓚古木幽篁圖
幽澗寒松圖
秋亭嘉樹圖》軸
倪瓚、王繹楊竹西小像》卷
錢選山居圖》卷
李衎竹石圖》軸
高克恭墨竹坡石圖》軸
任仁發張果見明皇圖》卷
王振鵬伯牙鼓琴圖》卷
朱德潤秀野軒圖》卷
曹知白疏林幽岫圖》軸
盛懋秋江待渡圖
花竹錦雞圖》軸
柯九思清閟閣墨竹圖》軸
趙雍挾彈游騎圖》軸
王冕元五家墨梅圖》卷
方從義武夷放棹圖》軸
顧安幽篁秀石圖》軸
周朗杜秋圖》卷
張遜勾勒竹石圖》卷
明朝 夏昶湘江風雨圖》卷
戴進 關山行旅圖》軸
雪景山水圖》軸
呂紀殘荷鷹鷺圖》軸
林良灌木集禽圖》軸
沈周 京江送別圖》卷
溪山晚照圖》軸
唐寅 王蜀宮妓圖》軸
桐蔭清夢圖》軸
文徵明 蘭竹圖》卷
曲港歸舟圖》軸
仇英 玉洞仙源圖》軸
蓮溪漁隱圖》軸
吳偉漁樂圖》軸
陳淳天香圖》扇頁
張宏 延陵掛劍圖》軸
擊缶圖》軸
徐渭 驢背吟詩圖》軸
墨花九段圖》卷
吳彬 千岩萬壑圖》軸
達摩圖》軸
陳洪綬荷花鴛鴦圖》軸
崔子忠藏雲圖》軸
項聖謨雪影漁人圖》軸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明清:故宮博物院藏明清繪畫數量大、門類全、精品多。具有廣泛影響的著名畫派和畫家均有大批代表作品入藏,諸如明代的院體浙派、 吳門畫派松江派武林派嘉興派青藤白陽南陳北崔,清代的 金陵畫派新安畫派四王吳惲四僧揚州八怪海派等等。故宮博物院尤其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彌補了清宮舊藏的缺項,如揚州八怪、京江畫派、改派和 費派海派金陵八家四僧黃山派等。此外,清代宮廷繪畫與地方畫派冷門畫家的作品也屬故宮特色藏品。

書法:故宮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書法310件,其中11件入選國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故宮藏有諸多中國書法史上的孤品、絕品,例如:

西晉陸機《平復帖》卷:陸機唯一傳世真跡(雖有爭議),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捲軸類書法作品,被譽為“法帖之祖”,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東晉王獻之《中秋帖》卷:王獻之書跡的摹本,保留原作精彩之處,被清乾隆皇帝視為三希堂“三希”中的“一希”。

馮承素摹《蘭亭序》 馮承素摹《蘭亭序》
東晉王珣《 伯遠帖》卷:王珣唯一的傳世真跡,也是王羲之家族唯一的傳世真跡,被清乾隆皇帝視為三希堂“三希”中的“一希”,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唐朝馮承素摹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卷(神龍本):在王羲之無真跡存世的情況下,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最佳摹本,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此外,王羲之《蘭亭序》的三個最佳摹本都收藏在北京故宮。

唐朝李白《上陽台帖》卷:大詩人李白唯一可信的傳世真跡,書風豪邁,字如其人。

唐朝杜牧《張好好詩》卷:大詩人杜牧唯一可信的傳世真跡,內容與古籍善本相印證,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王獻之《中秋帖》卷 王獻之《中秋帖》卷
其他歷代書法精品有:

北朝:曹法壽《華嚴經卷》。

隋唐五代:隋人《出師頌》卷,虞世南摹王羲之《蘭亭序》卷(天曆本),褚遂良臨王羲之《蘭亭序》卷(米芾詩題本),唐歐陽詢書張翰帖和《卜商讀書帖》,國銓《善見律》卷,楊凝式《夏熱帖》卷和《神仙起居法帖》卷。

兩宋:李建中《同年帖》頁和《貴宅帖》頁,林逋《自書詩》卷,范仲淹《道服 贊》卷,歐陽修《灼艾帖》卷,蔡襄《自書詩》卷,文彥博《三帖卷》,蘇軾《新歲展慶帖》卷和《人來得書帖》卷,黃庭堅《諸上座帖》卷,米芾《向太后輓詞帖》頁和《苕溪詩》卷,薛紹彭《大年帖》頁,吳琚《壽父帖》頁,吳說《門內帖》頁,陸游《自書詩》卷,朱熹《城南唱和詩》卷,張即之《佛遺教經卷》,文天祥《上宏齋帖》卷。

王珣《伯遠帖》卷 王珣《伯遠帖》卷
元朝:故宮博物院元代法書收藏在國內外博物館中名列前茅,比如趙孟頫的上碑墨跡存世僅11件,故宮博物院獨占4件,而鮮于樞唯一楷書和鄧文原唯一長卷亦存於此。重要藏品有:趙孟頫《帝師膽巴碑》卷,鮮于樞《 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和《 道德經》卷,鄧文原《 急就章》卷,康里巎巎《 謫龍說》卷,楊維楨《張南軒城南唱和詩》卷,周伯琦《朱德潤墓志銘》卷,元俞和臨定武本蘭亭卷。

明清:明清書法收藏較為系統全面,帖學、碑學、台閣體、文人字、畫家書的各個流派和代表書家皆有收藏,清代宮廷書法收藏獨占優勢。

碑帖:故宮博物院在1949年以後接受大量捐贈,充實了原為清宮收藏弱項的碑拓與法帖,現藏2.5萬多件。原石和初刻珍品有: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東漢《 西嶽華山廟碑》宋拓本(華陰本):原碑是現存最早署有書家姓名的碑刻,故宮藏有僅存四種原石拓本中的兩種,其中的華陰本是考證題跋最豐富的一本。

東漢《張遷碑》明拓本(東里潤色本):故宮藏本“東里潤色”四字完好,極其難得。

唐《九成宮醴泉銘》宋拓本:碑文由歐陽詢書寫,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故宮藏本中“蔽虧”、“四”字等未損,是存世最佳拓本。

宋刻宋拓《淳化閣帖》:宋太宗下令摹勒的歷代墨跡合集,故宮藏本為內府舊藏的宋拓全本,彌足珍貴。

宋刻宋拓《大觀帖》:宋徽宗下令摹勒的歷代墨跡合集,故宮藏有臨川李氏本和聊城楊氏本,雖是殘卷,已稀如晨星。

刻石:故宮藏553件套,最重要者當屬戰國秦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陳列於石鼓館。

瓷器

花瓷腰鼓 花瓷腰鼓
故宮博物院擁有35萬件陶瓷器,總量居世界博物館之首,包括一級品1100多件,二級品約5.6萬件,另有從全國200多個窯口所採集的3.6萬餘片陶瓷標本。藏品覆蓋面極廣,貫穿整箇中國陶瓷史,兼顧陶器與 瓷器官窯民窯。收藏特色尤其體現在三國至唐五代陶瓷器、元瓷、清中晚期御窯、宮廷陳設用瓷、紫砂器、多釉彩大型瓷器、清御窯生產資料、歷代民窯瓷器和考古發掘資料。故宮陶瓷館設在 文華殿區。

三國兩晉南北朝:東吳三國青釉堆塑穀倉罐:結構複雜,製作精細,有確切年代,是研究穀倉發展演變的重要資料。青釉仰覆蓮花尊是北朝青瓷的罕見傑作,存世僅四件。鉛黃釉綠彩蓮瓣紋罐開唐三彩工藝的先河,存世僅兩件。

各種釉彩大瓶 各種釉彩大瓶
唐代: 越窯青釉八棱瓶與西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極其相似,應同屬罕見的秘色瓷器。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吸取波斯造型風格,以青瓷為質地極其罕見,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貴實物。 唐魯山窯花瓷腰鼓造型優美,釉色斑斕,是存世唯一完整的花瓷腰鼓。

宋代:宋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汝窯天青釉碗各存世兩件,宋定窯白釉孩兒枕存世僅三件,故宮分別收藏其一。其他珍品還有宋官窯青釉弦紋瓶、鈞窯月白釉出戟尊哥窯魚耳爐宋龍泉窯青釉鳳耳瓶登封窯珍珠地刻虎紋橄欖式瓶

元代: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將兩種不同釉彩集於一器,融鏤空、雕塑、堆貼等裝飾技法於一體,存世僅四件。藍釉描金匜是罕有的元代藍釉器,金彩未損更是罕見。元藍釉白龍紋盤同樣罕見,同類型器存世僅四件。

明代:名品有鬥彩雞缸杯鬥彩葡萄紋高足杯五彩鏤空雲鳳紋瓶(天府永藏展)、明德化窯白釉達摩像等。明德化白釉觀音座像是瓷塑家何朝宗的經典之作。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是永樂朝名品,迄今已知帶永樂年款的四件壓手杯都收藏在北京故宮。青花藍查體梵文出戟法輪蓋罐富有宗教寓意,極為少見。黃釉金彩犧耳罐和祭藍釉金彩牛紋雙系罐屬於珍貴的弘治朝祭祀用器,且金彩未褪,極其難得。

銅器

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
故宮博物院藏曆代銅器1.5萬餘件(不包括錢幣和銅鏡),其中先秦青銅器約1萬件,有銘文的1600餘件這三個數量均占中外傳世與出土數量總和的十分之一以上,故宮是世界上收藏中國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另有歷代錢幣1萬餘枚、銅鏡4000面、印押1萬餘件。故宮青銅器館設在承乾宮和永和宮。

商代小臣缶方鼎:銘文所述的賜禾稼事在金文中罕見,是少數可與卜辭相聯繫的銅器之一。

商代邲其卣(三件):商代銘文最長的幾件青銅器,保存了商代貴族祭奠和貴族生活的重要史料。

商代三羊尊:現存最大的青銅尊。

商獸面紋甗:現存最大的青銅甗之一。

西周師趛鬲:現存最大最華麗的青銅鬲。

西周師旂鼎:銘文罕見地記錄了一起軍法處罰事件,是研究法律史的珍貴資料。

西周大鼎西周太師虘簋頌鼎西周比盨、□盤:這五件器銘文記有年、月、月相和乾支日,現存商周青銅器中如此完整記錄該四要素的總共只有三十多件。

春秋蓮鶴方壺:造型華麗輕巧,前所未有,被譽為“青銅時代的絕唱”,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戰國宴樂狩獵水陸攻戰紋壺:紋飾複雜華麗,是研究戰國生產、生活、戰爭、禮俗、建築等各方面的重要資料。

玉器

桐蔭仕女玉雕 桐蔭仕女玉雕
故宮博物院藏玉器28461件,涵蓋中國主要歷史時期,尤以清代宮廷玉器為收藏特色。故宮玉器館設在東六宮的 鍾粹宮

凌家灘文化玉器:出土於安徽凌家灘,精品有人獸複合式玉器、刻紋長方形玉板、直立形玉人和玉勺。

紅山文化玉人獸神像:迄今所見紅山文化玉器中最複雜的一件。

紅山文化玉龍:現存四件紅山玉龍中最大的一件。

戰國玉螭鳳雲紋璧:已知戰國玉璧中最精美的一件。

唐代白玉人物紋舟形杯:唐代玉杯存世量極少,此杯對於玉杯發展史與服飾史研究均有重要意義。故宮另有一件唐代雲形玉杯,是唐代同造型玉器的孤例。

元白玉龍鈕押:開創明清御璽的基本形制。

清代碧玉光素大盤:乾隆皇帝平定阿睦爾撒納叛亂的戰利品,具有重要歷史意義。陳列於天府永藏展。

清代“桐蔭仕女”玉雕:利用廢材製成的巧作精品,獨具匠心。

清代大禹治水圖玉山:重達5噸,開鑿、運輸和製作時間長達十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玉雕藝術品。陳列於珍寶館。

其他工藝品

剔紅觀瀑圖八方盤 剔紅觀瀑圖八方盤
漆器:故宮博物院藏漆器近1.8萬件,尤以元明清三代作品為勝。

元代藏品雖只有17件,但匯聚名家力作,如:“張成造”剔犀雲紋盤剔紅梔子花圓盤(天府永藏展);元楊茂造剔紅花卉紋尊剔紅觀瀑圖八方盤(天府永藏展);張敏德造剔紅賞花圖圓盒是張敏德唯一存世作品。

明代早晚期精品皆有,如:明代林檎雙鸝紋剔彩大捧盒、朱地描漆雙鳳長方盒等。

清品種類齊全,精品逾萬。剔紅海獸紋圓盒技藝精妙,波浪式海水紋細若髮絲;剔彩百子睟盤雕百子嬉戲,繁而不亂,僅有兩件,皆藏故宮。

象牙席象牙席
竹木牙角器:共1萬件,匯聚精美材質與名家精品,如明 朱三松款竹雕白菜筆筒、清吳之璠款竹雕御題劉海戲蟾圖筆筒、元黃楊木雕李鐵拐、 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天府永藏展)。最靡費的象牙製品當屬象牙席,用象牙劈絲編織而成,納涼極佳,技藝已失傳兩百年,清宮製作過五張,現僅存三張,其中兩張收藏在故宮。 

琺瑯器:故宮博物院藏金屬胎琺瑯器6155件(不含瓷胎、玻璃胎、宜興胎和宮廷原狀陳列品),幾乎貫穿琺瑯工藝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元明時期和大型金屬琺瑯器獨具優勢,如元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獸耳三環尊,明代的掐絲琺瑯七獅戲球圖長方盤等。清代最著名的掐絲琺瑯極品為乾隆朝寶相花紋金佛喇嘛塔,圖案複雜,氣勢宏偉,一批六座,完整保存在梵華樓。

金嵌珍珠天球儀金嵌珍珠天球儀
金銀器:故宮博物院是清代金銀器的主要集中地,

有清代金器2200件,銀質工藝品800多件,銀質生活用具6000多件。故宮金銀器館設在景陽宮。 

金髮塔:乾隆為供奉母親髮絲敕造,耗金3440兩(清制單位),是現存金塔中最高、最重、做工最精細的一件。

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重18000克,以金累絲工藝將火焰牆、金剛牆、經閣、本尊等依照藏傳佛教規定表現出來,繁而不亂,是清代金累絲、鏨花工藝的代表。陳列於珍寶館。

金甌永固杯:清代皇帝舉行元旦開筆儀式的專用酒器,象徵疆土永固。以寶石和黃金為材料,三足為象首形狀,極其罕見。陳列於珍寶館。

金嵌珍珠天球儀:又稱渾天儀,是流傳至今唯一一件以黃金製成的天球儀模型。陳列於珍寶館。

朱碧山造銀槎杯:元代名家朱碧山的代表作,兼有傳統繪畫與雕塑的特點,各部分間的接焊處混然無跡,代表元代鑄銀技藝的最高水平。陳列於天府永藏展。

螭紋提梁壺:造型小巧玲瓏,壺蓋設計別具匠心,是雍正朝銀器的成功之作,也是現存清代官造銀器中最古老的一件。

文具:故宮收藏各類古代文具多達8萬餘件, 包括:

乾隆旅行文具箱 乾隆旅行文具箱
文房四寶:罕見的帶有製作年款的明代毛筆;青玉雕龍管琺瑯斗提筆、青花雲紋礬紅龍紋提筆等清代御用筆精品;程君房、方於魯和徽墨四大家的墨品;白鹿紙、梅花玉版箋等名貴紙品;歙硯、端硯,存世僅一方的 御題駝磯石長方硯顧二娘、劉源的硯品。

成套文具:代表藏品是清乾隆旅行文具箱,箱內含兩個多寶格,可盛放文具、燭台、繪圖儀器、雙陸棋、鼻煙壺、微型書畫手卷等64件,是清宮遺存的唯一一件旅行用文具箱。

玻璃器:故宮博物院藏有戰國至清末玻璃器4010件,尤以清三代時期官造作品為傲,在中外博物館中首屈一指。存世康熙款玻璃器僅四件,故宮珍藏的透明玻璃刻面紋水丞就是其一。雍正朝珍品有21件,件件精純。乾隆朝品種繁多,如三羊開泰山子和天雞式水丞是金星玻璃存世孤品。

匏制蒜頭瓶匏制蒜頭瓶
匏器:即葫蘆器,把初生嫩匏套入模範中,使其長成器形,由於葫蘆生長自有規律,所以成品率極低,精品非常難得。故宮藏匏器590件,以康熙、乾隆朝最多最精,如清康熙匏制蒜頭瓶:紋飾清晰、宛若天成,更可貴的是每瓣器身間的圖案銜接自然、天衣無縫,陰陽圖案無任何錯亂,代表了康熙朝匏器的最高水平。

鐘錶:故宮博物院收藏中外鐘錶1500多件,外國鐘錶包括英國、法國、瑞士、美國、日本所產精品,體現了18世紀至20世紀初世界鐘錶製造業的最高水平。故宮鐘錶館設在奉先殿。

彩漆描金自開門群仙祝壽樓閣式鍾:清宮造辦處製造,報時過程複雜。每逢三、六、九、十二時有三個機械小人走出樓閣模型自動敲鐘碗報時,隨後鐘面兩側觀景箱子出現海屋添壽、群仙祝壽的場景。

銅鍍金寫字人鍾:英國製造,上弦後一機械小人能在面前白紙上寫下“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字跡工整有神。

青玉水仙盆景青玉水仙盆景
珠寶盆景:共1400餘件,用料奢華,一盆一景就價值連城。

孔雀石嵌珠寶蓬萊仙境盆景:共用珍珠1136顆、紅寶石679塊、藍寶石183塊、碧璽332顆、珊瑚6枝,盡顯榮華富麗。

金鐵樹延年益壽盆景:以銀制花盆,以金塑鐵樹,樹枝上以金絲彈簧連線五隻金蝙蝠,搖顫欲飛。

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青玉花盆的四角雕成菊花形狀,以紅寶石為菊花瓣、以綠料為芯,盆中用青金石製成湖石,水仙則以象牙為根,染牙為葉,白玉為花瓣,黃玉為花蕊。雖材料昂貴,但風格清雅。陳列於珍寶館。

家具:故宮博物院現存明清家具5300餘件,是國內外收藏中國古典家具最多、質量等級最高的博物館。以高檔硬木家具為主,雲集紫檀、黃花梨雞翅木等名貴材質,明清式樣皆有大量精品。

黃地藍壽字紋碗

清同治,高7.5 cm,口徑14.7 cm,足徑5.9 cm。

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施黃釉為地,上飾藍彩篆書壽字紋。足內施白釉書紅彩“同治年制”四字楷書款。

碗造型敦厚穩重,黃釉呈嬌嫩的明黃色,釉面瑩潤。“壽”字紋裝飾,每周排列20字,上下由疏至密。該碗是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

黃地紅蝠金團壽字紋蓋碗

清同治,通高通高8.8 cm,口徑10.5 cm,足徑4.2 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蓋拱形帶環行抓鈕。里施白釉,外施黃釉為地,上飾金彩“壽”團字紋,蓋面和腹壁各書兩周、3周,每周8字。字間以紅彩蝙蝠紋和藍彩“卍”字紋相隔。抓鈕及足內施白釉,書紅彩“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蓋碗造型規整,黃釉呈嬌嫩的明黃色,釉面瑩潤亮澤。團“壽”字紋裝飾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

黃地粉彩五福捧壽紋奓斗

清同治,高8.9 cm,口徑8.7 cm,足徑5.1 cm。

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小巧。內施白釉,外通體黃釉色地上,彩繪各種雲蝠紋,間插團“壽”字,口沿、腰部及近底處飾金彩一周。底白釉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此器造型小巧秀美,黃釉釉面瑩潤。“壽”字紋每周排列4字,每字外環繞5雲蝠紋,寓意“五蝠(福)捧壽”。該器是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

黃地紅蝠金彩團“壽”字渣斗

清同治,高8.6 cm,口徑8.5 cm,足徑5.8 cm。

渣斗撇口,闊頸,鼓腹,圈足。內施白釉,外壁黃釉地上書寫金彩團“壽”字,間以紅彩蝙蝠紋,疏密隨形變化。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紅彩楷書“同治年制”雙行四字款。

渣斗的功能相當於唾盂。這件寓意“福壽”的渣斗應當是為慶祝慈禧太后壽辰而燒造的。

黃地藍壽字紋盤

黃地藍壽字紋盤,清同治,高5.1 cm,口徑17.3 cm,足徑10.4 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里飾黃釉地藍彩篆書“壽”字紋,以盤心團“壽”字為中心,由里向外排列4周,每周字數不同,但書寫疏密一致。外壁飾白釉地粉彩折枝花卉紋3組。足內施白釉書紅彩“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此盤是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

宮廷類文物

故宮博物院藏有極為豐富的宮廷特色文物,從代表皇權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無所不藏。明清帝後璽印、鹵簿儀仗、武備器具彰顯皇威;地毯、帷幔、藥具、典制文物是宮廷生活的真實反映。帝后冠服也最為齊全。反映清代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地理儀器亦為故宮特藏。清代皇帝鑑賞所用印章,也大多藏在故宮。清代皇家信仰以薩滿教、道教、藏傳佛教為主,故宮藏有大量宗教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還完整保存了藏傳佛教和道教殿堂。

檔案古籍

大清受命之寶 大清受命之寶
1949年以後,故宮博物院將800萬件明清檔案撥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後者明清檔案占存世總量的一半。故宮另將包括天祿琳琅善本在內的14萬冊宮廷藏書撥交國家圖書館等機構。

故宮博物院現藏60餘萬件古籍、古建類藏品,包括約40萬件善本古籍和20多萬塊書版。故宮的特藏類別有:內府修書各館在編纂過程中產生的稿本,呈請皇帝御覽、待刻之書的定本,從未發刻的清代滿、蒙、漢文典籍,為便於皇帝閱覽或攜帶而重抄的各式書冊,以及為宮內外殿堂陳設而特製的各種賞玩性書冊。此外還有翰林學士、詞臣自撰的未刊行書籍,各地藏書家進呈之書;一大批宮中戲本和檔案;帝後服飾和器物小樣、樣式雷建築圖樣、輿圖、清宮照片等;另有20餘萬塊精美的武英殿殿本原刻書版。此外,故宮古建部保存了大量古建築文物。

《甘珠爾》 《甘珠爾》
藏文大藏經之《 甘珠爾》:內府泥金藏文寫本,乾隆皇帝為慶祝生母壽辰所制,收佛典1000餘部,總計108函,以泥金字撰寫經文,飾以黃金和一萬多顆珍珠、珊瑚珠、松石等珠寶,極其富麗堂皇。現分藏兩岸故宮,北京有96函,台北有12函。

滿文大藏經:全名《清文翻譯全藏經》,收佛教典籍699部,包含大量精美的版畫插圖,代表了清內府書籍雕版印刷及裝潢的最高水平。原印12套,另一套分藏兩岸故宮,北京76函,台北32函。清內府原刻4萬餘塊字版和160餘塊佛像圖版完好收藏於北京。

.《皇輿全覽圖》,又名《皇輿遍覽全圖》,木刻墨印設色,不注比例,板框210cm × 226cm,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內府刻本,是康熙朝繪製全國輿圖中刊刻年代較早而又罕見的善本輿地圖。

樣式雷建築圖檔:清代雷氏家族在負責皇家建築工程的200年間留下圖樣2000餘件,成為清代皇宮建築設計與建設活動的真實記錄。

金磚:太和殿等重要建築所用鋪地材料,因敲擊有金石之聲,故名金磚。由蘇州御窯專門燒造,工序繁瑣,質控嚴格,每塊方磚的生產周期都耗時近兩年,據說成本高達一兩黃金。故宮博物院仍藏有自明永樂至晚清生產的金磚600餘塊。

展館

宮廷原狀

保和殿丹陛石 保和殿丹陛石
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外朝前三殿區: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御製《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寧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三希堂 三希堂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內廷外東路區(寧壽宮區):

寧壽宮九龍壁 寧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寧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寧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布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寧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寧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書畫館

陸機《平復帖》卷 陸機《平復帖》卷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 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髮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

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鍾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

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

三羊尊 三羊尊
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 承乾宮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定“台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了解。

捐獻館

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

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

閻立本《步輦圖》卷 閻立本《步輦圖》卷
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寧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鍾即在此展示。館內循環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寧壽宮區

大禹治水圖玉山,珍寶館陳列 大禹治水圖玉山,珍寶館陳列
寧壽宮區位於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 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寧壽宮區內。參觀寧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寧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寧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台、帝後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 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 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 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 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御製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特展臨展

午門:故宮博物院最重要的特展展館之一,設在故宮南門午門的城樓上,登城口在午門西北角,用於特展和臨展。整個展廳是玻璃結構,建在城樓內又獨立於城門結構,既保持了古建原貌,又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較強的保溫、耐火、抗震能力。

神武門:設在故宮北鬥神武門的城樓上,用於特展和臨展。

齋宮:位於內廷後三宮區以東、東六宮區以南。用於特展和臨展。

智慧故宮

2018年10月22日,故宮博物院發布首款主題功能遊戲和首張古畫主題音樂專輯,拉開“智慧故宮”序幕。高科技眼動遊戲《睛·夢》是騰訊首款套用眼動追蹤技術的前沿遊戲,結合故宮經典書畫藏品,通過識別人眼移動觸發操作,實現與螢幕畫面實時同步。遊戲畫作均取材於中國經典書畫作品,《步輦圖》《千里江山圖》的秘密都可以用眼睛去發現。 

紫禁城上元之夜

2019年2月17日,故宮博物院公開了將於正月十五、十六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屆時故宮博物院將首次於夜間面向公眾開放,網友可以在故宮官網預約,憑身份證入場,不收門票費用。

此次活動地點主要安排在故宮博物院的午門展廳、太和門廣場、故宮東城牆、神武門等區域。屆時,也將邀請勞動模範、北京榜樣、快遞小哥、環衛工人、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消防指戰員、公安幹警等各界代表以及觀眾朋友前往參加活動。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為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參觀導覽

開放時間

御花園 御花園
故宮博物院全年開放,開放時間按照淡、旺季會有所改變,遇到法定假期、重大活動或特殊情況也會延長或縮短開放時間,請隨時注意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的公告。

故宮博物院2013年11月18日宣布,計畫自2014年1月1日起,除法定節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正式實行周一全天閉館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採用旺季開放時間: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含鐘錶館、珍寶館)16:00;停止入館時間16:10;清場時間17:00。

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採用淡季開放時間: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含鐘錶館、珍寶館)15:30;停止入館時間15:40。

重要須知

自2011年7月2日起,故宮博物院實行自南向北單向參觀路線:午門(南門)只作為參觀入口,觀眾一律從午門進入故宮;神武門(北門)只作為參觀出口,觀眾參觀結束後可由神武門或東華門(東門)離開故宮

故宮博物院內任何場所都嚴禁吸菸。嚴禁亂塗亂畫。在展廳內拍照時請勿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 

交通指南

文淵閣 文淵閣
公車:(一)故宮博物院午門(南門):天安門東站和天安西站。午門是唯一觀眾入口。

1、天安門東站:1路、2路、10路、20路、82路、120路、37路、52路、126路、99路、203路、205路、210路、728路、專1路、專2路。下車後直接步行經端門到達故宮午門(南門)。

2、天安門西站。1路、10路、37路、52路、99路、205路、728路、5路、22路、專1路、專2路。下車後直接步行經端門到達故宮午門(南門)。

(二)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北門):故宮站和景山公園東門站。神武門是唯一觀眾出口

1、故宮站:101路、103路、109路、202路夜班、211路夜班、685路、619路、614路、609路、專1路、專2路、124路無軌電車。

2、景山公園東門站:111路無軌電車。

故宮博物院東華門(東門)和西華門(西門)平時僅做工作人員通道。

捷運1號線:天安門東站或天安門西站 

溫馨提示:故宮博物院沒有專用停車場,最近的公共停車場在東華門外、景山后街與北海南門,車位有限,建議遊客搭乘公共運輸車輛到故宮博物院參觀。

中國5A旅遊景區

華北北京故宮博物院 · 天壇公園 · 頤和園 · 八達嶺長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 · 天津盤山風景名勝區
河北 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區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 忻州市五台山風景名勝區
東北遼寧瀋陽市植物園 ·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 · 老虎灘極地館
吉林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 · 長白山景區
黑龍江哈爾濱市極樂寺
華東上海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 上海野生動物園
江蘇南京市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 · 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 · 蘇州市拙政園 · 蘇州市周莊古鎮景區
浙江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 · 溫州市雁盪山風景名勝區 · 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安徽黃山市黃山風景區 ·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山東煙臺市蓬萊閣旅遊區 · 濟寧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 · 泰安市泰山景區
福建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 南平市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江西九江市廬山風景旅遊區 ·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
中南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 ·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 焦作市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湖北武漢市黃鶴樓公園 · 宜昌市三峽大壩旅遊區
湖南衡陽市南嶽衡山旅遊區 · 張家界武陵源旅遊區
廣東長隆歡樂世界樂園 · 深圳華僑城旅遊度假區
海南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 · 三亞市南山大小洞天風景區
廣西桂林市灕江景區 · 桂林市樂滿地度假世界
西南

四川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 ·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 ·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旅遊景區
重慶重慶大足石刻景區 · 重慶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
貴州安順市黃果樹瀑布景區 · 安順市龍宮景區
雲南昆明市石林風景區 · 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
西北陝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 西安市華清池景區 · 延安市黃帝陵景區
甘肅嘉峪關市嘉峪關文物景區 · 平涼市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寧夏石嘴山市沙湖旅遊景區 · 中衛市沙坡頭旅遊景區
新疆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 ·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 · 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

中國三大博物館

名稱簡介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初名“國立故宮博物院”。193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以躲避日本侵略。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不久後在原址恢復“故宮博物院”,前通天安門,後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大部分南運文物重返北京故宮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興建的國立大型綜合博物館,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新中國成立後,仍名國立中央博物院,由文化部領導;1950年3月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初屬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後隸屬華東行政委員會文化部;1954年起,改屬江蘇省文化局(廳)領導;1959年,南京博物院、江蘇省博物館、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三單位合併,仍名南京博物院。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位於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其中包括毛公鼎、翠玉白菜、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等。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發起的“2010知識中國”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對知識的傳播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團體及個人,倡導以知識復興引領社會進步的理念,為提升中文知識的全球影響力,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2010年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觀復博物館電影傳奇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2010年度NGO綠色和平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氣候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自然之友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多背一公斤北京動物園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2010年度WIKI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河南汝州第二高級中學深圳市筍崗中學張家港市萬紅國小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南開大學北京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
2010年度網站中國公眾科技網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環保網東西網果殼網豆瓣網博聞網阿邦網化石網
2010年度人物李開復方舟子王春燕李煒光朱學恆黃集偉袁越薩蘇
2010年度教師趙欣如莊秀麗劉國臣薛寶衛魯家寶喬碧昌袁花榮羅鵬
2010年度公益行動大使王菲李亞鵬李連杰李冰冰翁虹楊瀾李宇春濮存昕姚晨周迅徐靜蕾
2010年度知識傳播大使:《這裡是北京》阿龍、《讀書》王寧、《讀書俱樂部》常宏玖、《子午書簡》李潘、《文藝之聲》賀超、《魅力科學》盧迪、《國醫堂》梁冬、《走近科學》張騰岳
2010年度產品漢王電紙書iPhone4IpadBambook諾基亞N8海爾模卡電視長虹3D歐寶麗、聯想樂Phone三星美人魚SF系列筆記本愛國者N700
2010年度企業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亞洲航空公司Wacom(中國)公司利樂(中國)公司桔子酒店集團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
2010年度媒體:百科知識雜誌新知客看歷史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生命時報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品味書香艦船知識大眾醫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讀書俱樂部》博覽群書
2010年度圖書:《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大象為什麼不長毛》《俺們農村》《可怕的科學》《讀庫》《自然》《性別戰爭》《歷史:何以至此》《五百年來誰著史》《造物記》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