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3年4月,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河北省博物館成立,館址設在保定古蓮花池院內。
1982年,河北省博物館搬遷到石家莊,借用河北省展覽館辦公並舉辦展覽。
1986年,河北展覽館、博物館合併改建為河北省博物館,次年正式開館。
200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改擴建河北省博物館,同年開工建設。
2013年6月8日,擴建後的河北省博物館對外試開放。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河北博物院總建築面積53128平方米,展覽面積22000餘平方米,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建於1968年,原為“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外觀仿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廊柱式建築,總建築面積20028平方米;南區為新建區,總建築面積33100平方米,總投資6.28億元,新建築周圍環以高大的廊柱,與北區建築形制和主色調相呼應。從服務功能上大體劃分,南區為基本陳列展區,集中展示河北的古代文明;北區(老展館)除《百年掠影——近代河北》陳列外,其餘場館為臨時展覽展區,以舉辦當代文化藝術、社會熱點透視、國內外文物交流及其它各類臨時展覽為主;連線南北區的陽光大廳為觀眾休閒服務區。
館藏精品
長信宮燈: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長信宮燈通高48厘米,1968年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通體鎏金,作宮女跪坐執燈形象。宮女梳髻覆幗,著深衣,跣足。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等部分組成。各部分可拆卸,燈盤可轉動,燈罩可開合。宮女體臂中空,右臂為煙道,可將燈煙導入器內,以保持室內清潔。燈上刻銘文九處,內容包括燈的重量、容量、鑄造時間和所有者等。因刻有“長信尚浴”字樣,故名長信宮燈。 | 長信宮燈 |
銅羊尊燈: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銅羊尊燈通高18.6厘米、長23厘米,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燈作臥羊形。羊昂首,雙角捲曲,身軀渾圓,短尾。羊背和身軀分鑄,頸後置活紐,可將羊背向上翻開,平放於羊頭上作為燈盤。燈盤為橢圓形,子口,一端有小流嘴。羊腹中空,用以儲油,出土時腹腔內殘留有含油脂成分的白色沉積物。 | 銅羊尊燈 |
錯金博山爐: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錯金博山爐是一種薰香用具,通高26厘米,1968年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通體用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紋。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爐柄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托爐盤。 | 錯金博山爐 |
鐵足大銅鼎:戰國時期 鐵足大銅鼎是一種禮器,高51.5厘米,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王墓出土。鐵足大銅鼎是戰國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銅身,鐵足。外壁刻有銘文77行469字,是目前(截止至2014年)所見銘文最長的一件戰國銅器。銘文記載了中山國相邦司馬賙率師伐燕、擴大疆土的功績,告誡後代吸取歷史教訓,警惕周邊諸國的進攻。 | 鐵足大銅鼎 |
劉勝金縷玉衣:西漢時期 劉勝金縷玉衣長1.88米,1968年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劉勝金縷玉衣是中國首次發現、規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按人體結構比例製作,分為頭罩、上衣、手套、褲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種形狀的玉片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絲加以編綴,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與玉衣同時出土的有鑲玉鎏金銅枕、玉眼蓋、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門塞,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 | 劉勝金縷玉衣 |
鄭燮竹石圖軸:清(公元1693年-1765年) 鄭燮竹石圖軸縱102、橫59厘米,由原張家口專署收藏,是一副水墨畫。該畫在構圖上打破前人陳規,採用柱石居中,左竹右詩的章法。題款“一塊石,兩竿竹,小窗前,清趣足,伴讀書,寒玉,夜燈紅,窗紙綠。板橋鄭燮”。“克柔”、“爽鴆氏之官”二朱文印。 | 鄭燮竹石圖軸 |
展覽陳列
常設陳列
河北博物院共9個常設陳列:《 石器時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趙故事》、《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大漢絕唱——滿城漢墓》、《百年掠影——近代河北》、《北朝壁畫》、《 曲陽石雕》、《名窯名瓷》。《石器時代的河北》展現河北石器時代的歷史,展示面積873平方米,展出文物300餘件(套)。展覽分為“舊石器時代的泥河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兩部分,“舊石器時代的泥河灣” 圍繞著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遺址展開,分為舊石器時代早期、舊石器時代中期和舊石器時代晚期3個單元,重點展現馬圈溝、小長梁、侯家窯和於家溝等著名遺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從河北上百處新石器遺址中選取了3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址加以展示,分為南莊頭文化遺址、北福地文化遺址和磁山文化遺址3個單元。展覽通過大量實物、照片、模型及復原景觀,再現了史前時期河北先民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生活場景,展示了人類祖先由蒙昧落後走向文明開化的歷程。 展覽地點:南區三層東北展廳 | 石器時代的河北 |
《河北商代文明》展示面積972平方米,展出文物203件(套)。展覽分為銅鑄文明、中國最早的鐵器、木盤水井、先民用陶、厚葬習俗、最早的平紋縐絲織物、古老的醫療器具、原始瓷的出現、高超的漆器工藝、台西先民的房屋建築和中國最早的實物酒麴11個單元,展示河北商代先民創造的燦爛的青銅文明,展現了商代河北的社會風貌。 展覽地點:南區三層東南展廳 | 河北商代文明 |
《慷慨悲歌——燕趙故事》展示面積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710餘件(套)。展覽分為兩個展廳。《燕國故事》分為燕國故都——燕下都、禮樂之邦、金戈鐵馬、鐵器時代、王者餘輝5個單元,通過眾多文物、圖表、大型繪畫等全面展示燕國概況。其中燕下都出土的透雕龍鳳紋銅鋪首、大型陶禮器、成組鐵范、金銀飾品等。《趙國故事》除展出趙國墓葬出土的銅器、玉器和陶器外,還運用多媒體展示手段,演示“胡服騎射”、“完璧歸趙”等歷史故事,表現趙國的歷史文化。 展覽地點:南區三層西側展廳 | 慷慨悲歌——燕趙故事 |
《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展示面積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400件(套),占用兩個展廳。第一展廳“古國風貌”分為國史、國都、經濟、文化、征戰、王陵6個單元,展示了中山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第二展廳“王室寶藏”分為青銅器、陶器、玉石器3個單元,展出了戰國中山國帶有鮮明遊牧民族風格的禮器、武器、日用器具、裝飾品、明器等眾多文物精品。其中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底座、銀首人俑銅燈、錯銀雙翼神獸等文物是展出中的精品。[15] 展覽地點:南區二層西側展廳 | 戰國雄風——古中山國 |
《大漢絕唱——滿城漢墓》展示面積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605件(套),共21個單元,占用兩個展廳。第一展廳分為驚天發現、陵山古墓、劉勝其人、棺具、金縷玉衣、玉器、玻璃器、人俑、車馬、幄帳10 個單元;第二展廳分為燈具、爐具、日用雜器、文具文玩、醫療、錢幣、兵器、鐵工具、烹飪飲食、石磨和陶器11 個單元。其中劉勝和竇綰的金縷玉衣是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鎏金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鎏金銀蟠龍紋銅壺、透雕雙龍高鈕谷紋白玉壁等都是舉有代表性的精品。 展覽地點:南區二層東側展廳 | 大漢絕唱——滿城漢墓 |
《北朝壁畫》展示面積850平方米,展出這些墓葬中出土的壁畫原件6塊、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繪製的壁畫摹本400餘平方米。其中按原件繪製的長37米、最高點達8.2米的北齊文宣帝高洋墓墓道臨摹壁畫,表現了53人組成的儀仗佇列護送引導墓主人升天成仙的出行場景。 展覽地點:南區一層西南展廳 | 北朝壁畫 |
《曲陽石雕》展示面積729平方米,按時代分為西漢、北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現代8個部分,展示了從漢代到元代的曲陽石雕精品132件,大部分為佛教造像,還有石像生、石雕藝術品等。其中北齊釋迦牟尼說法像、北齊鏤雕彌勒七尊像、唐脅侍菩薩立像、五代彩繪散樂浮雕、奉侍浮雕等更是精品。 展覽地點:南區一層東北展廳 | 曲陽石雕 |
《名窯名瓷》展示面積873平方米,分為北朝瓷器、邢窯瓷器、定窯瓷器、磁州窯瓷器、井陘窯瓷器、元瓷遺珍、明清官窯精品7個部分,展出瓷器精品276件。 展覽地點:南區一層西北展廳 | 名窯名瓷 |
臨時展覽
2015年 9月1日,河北博物院推出“抗日烽火——英雄河北”和“銘記歷史圓夢中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河北檔案文獻展”等紅色主題展覽。該展覽以 文物史料講述抗戰歷史,以大量真實的歷史圖片再現當年的史實,展示了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戰期間河北軍民的鬥爭史實,內容包括烽火狼煙、日軍暴行、河北敵後抗戰和偉大勝利等四個單元。陳列面積1300平方米,展出文物240餘件,歷史圖片350餘幅。舉辦活動
2014年8月5日,河北博物院舉辦了“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創文明城市”活動。河北博物院“小小美術家 快樂臨壁畫”活動中的20餘名“小美術家”走進社區,進行以“同繪文化城 共建文明城”為主題的宣傳畫。2015年7月,河北博物院與自貢恐龍博物館聯合舉辦《恐龍來啦》自貢恐龍科普展。該活動在河北石家莊展出的恐龍化石已經走過全球五大洲,20多個國家。展廳中心用身長8米多,高4米多的和平永川龍化石拼裝而成。此次展覽共有8具恐龍骨架、10件典型標本、12具仿真機器恐龍、32幅恐龍科學繪畫,還有恐龍遺址複製品和一大批互動展品。
2015年12月25日,由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舉辦的“中山風雲——古中山國文物展”將在山西博物院一層展廳開展。112件古中山國文物即將亮相山西博物院,其中“山”字形禮器、錯金銀“雙翼神獸”、十五連盞銅燈、刻有長篇銘文的王器等,都是極具特色的文物精品。
科研文化
出版書籍
《戰國雄風古中山國》 | 《名窯名瓷》 | 《北朝壁畫曲陽石雕》 |
《大漢絕唱滿城漢墓》 | 《十年回眸》 | 《燕趙古蹟》 |
《杜錫瑞書法作品》 | 《龍年說龍》 | 《河北全省博物館通覽》 |
《燕趙國寶》 | 《河北省博物館藏—旭宇捐贈書法作品集》 | 《五大名窯史話》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圖片展 河北抗日戰爭紀實》 | 《鄧小平與河北 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 | 《河北省博物館藏—趙貴德捐贈繪畫作品》 |
《河北省博物館50年》 | 《定州文物藏珍》 | 《河北省博物館藏曆代書法集》 |
《滿城漢墓》 | 《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精品集》 | 《中山靖王與滿城漢墓》 |
《戰國中山國史話》 | 《河北長城游》 | 《黃綺刻印集》 |
《明文徵明書元旦朝賀詩卷》 | 《楹聯墨跡選集》 |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
《蓮池書院法帖》 | 《滿城陵山漢墓》 | 《歸國謠、無弦曲合集》 |
主辦期刊
《文物春秋》是以文物、考古、博物館學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河北省文化廳主管,河北省文物局主辦,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於1989年創刊,原為季刊,1999年改為雙月刊。《 文物春秋》已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同時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學術組織
河北博物院學會成立於1984年,是河北博物院的非盈利性民眾學術團體,其業務範圍是組織博物院學研究,提高博物院工作者的業務和學術水平,加強館際間學術交流,增進省內外博物院的聯繫與了解,開展博物院業務諮詢;提供符合學會宗旨的社會服務,配合國家和省內業務行政主管部門開展業務活動。
所獲榮譽
1994年,河北博物院(前身河北省博物館)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河北博物院的期刊《文物春秋》曾榮獲第二、三、五屆河北省社科期刊優秀期刊獎,1992年獲河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河北省新聞出版局共同頒發的用字規範獎,2000-2001年獲河北省期刊優秀編校質量獎。
2001年,河北博物院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第二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18年5月18日,河北博物院獲“2018年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
參觀指南
票務信息
憑有效證件於南門或北門票務處現場領票,免費參觀。有效證件包括:身份證、學生證、軍官證、護照、戶口本。團體參觀請撥打電話預約。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00停止進館),周一閉館。
講解服務
河北博物院對重要展覽提供免費定點講解服務;學校、團體等集體參觀可提前預約。義務講解時間:
《石器時代的河北》 上午:9:30 下午:14:30
《河北商代文明》 上午:10:00 下午:15:00
《慷慨悲歌——燕趙故事》 上午:10:30 下午:15:30
《戰國雄風——古中山國》 上午:10:00 下午:14:30
《大漢絕唱——滿城漢墓》 上午:11:00 下午:15:30
《北朝壁畫》 上午:9:30 下午:14:00
《曲陽石雕》 上午:11:00 下午:15:30
《名窯名瓷》 上午:10:00 下午:14:30
注意事項
1、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請勿大聲喧譁,人多時請自覺排隊參觀。
2、衣冠不整者、醉酒者、精神病患者、攜帶寵物者謝絕入館。
3、幼兒、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須在監護人陪同下入館參觀。
4、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入館。
5、請勿在館內吸菸、隨地吐痰、亂扔雜物。
6、請勿在館內奔跑、追逐、攀爬、躺臥。
7、禁止使用閃光燈、三腳架拍攝。
交通信息
河北博物院位於石家莊市文化廣場,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東臨東大街,西至西大街,交通便利。
1、5、10、12、28、30、36、41、42、45、60、68、116、130、518、519、快1、旅遊11、夜觀光1、夜觀光3路等多條公交線路設有“省博物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