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原省博物館自然部成立於1956年,它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先後舉辦了20餘個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其中主要的有《吉林省自然環境》《從猿到人》。《地球的歷史》、《保護鳥類》、《吉林省自然資源及開發利用》、《海洋動物》、《人與生物圈》、《性的自然史》等。
館藏文物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目前共收藏有各類自然標本11000餘件,其中動物標本2058件,植物耐5531件,古生物化石耐843件,岩礦標本3526件,土壤標本40餘件。
久負勝名的長白山是吉林省人民的驕傲,也是東北三省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的生存環境的依託,這裡保存著整個歐亞了陸北半部最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被破壞的自然綜合體。由於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所以吉林省自然博物館的標本收藏以反映長白山的自然狀況為主,收藏有比較完整的長白山蝶類標本、鳥類標本、獸類標本,藥用植物標本和土壤標本.同時也收藏國內外的自然標本,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長臂猿、紫貂、雲豹,豹、東北虎、白唇鹿、梅花鹿、白鶴、金雕、褐馬雞、綠孔雀、丹頂鶴、大鴇、巨晰、蟒、揚子鱷、中華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黑熊,棕熊、小熊貓、水獺、猞猁、躊、馬鹿、駝鹿、黃羊、雪兔、斑嘴鵑鵬、白琵遂、大無鵝、鴛鴦、紅腳隼、”黃爪隼、游隼、紅隼、灰背隼、燕隼、花尾棒雞、藍馬雞、白鵬、白冠長尾雉、灰鶴、蓑羽鶴、草鴉、縱紋角、紅角、普通雕、長尾林、長耳、犀烏、蚋龜、馱猖、大鰓、文昌魚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溫泉瓶爾小草、東劉謝開碳、刺參;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黃替、草蓯蓉、水曲柳、平貝母、天麻、野了豆、核桃揪、黃孽、樟子松、長白松、長白柳等。
收藏的國外動物標本有企鵝、駝烏、長頸鹿、斑馬、北美海獅、非洲獅、黑猩猩、還有一件德國巴伐利亞州博物館贈予我館的始祖鳥模型。
展覽常年對外開放,冬季周一休息,觀眾人數每年可達千餘人。
目前吉林省自然博物館正在積極籌備和東北師範大學自然博物館合併的有關事宜.合併後的吉林省自然博物館將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
藏品
《館藏珍稀動物展覽》,薈萃了館藏動物標本之精華,通過550件標本使觀眾目睹了棲息在水陸空不同生態環境中的動物的風采。
魚類部分展出有朔河而上繁殖的大馬哈魚,體重40餘千克的厥魚,體形奇特的海馬、海龍、海洋中的兇手白槍魚。在展室的一隅有一逼真的海洋生態景觀。展覽中還展出有國家保護動物娃娃魚,揚子鱷,蚋龜和體長2米多的蟒。鳥類標本中有婷婷玉立的丹頂鶴、振翅欲飛的金雕、羽衣華麗的孔雀、形態奇特的犀鳥,生活在南極的企鵝,澳洲的駝鳥。
獸類中展出了東北“三寶”中的兩寶梅花鹿和紫貂,梅花鹿的鹿茸是聞名遇爾的獸藥,紫貂皮被稱為“軟黃金”,價值昂貴。其他的如黑熊、野豬、東北虎、馬鹿、非洲獅等大型獸類在這裡都有標本展出。
展覽是按照生物進化順序排列的鯽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最後一部分是保護與利用,告訴人們野生動物自然環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保護併合理開發野生動物資源,將保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資源的永續利用。
古動物陳列室陳列著恐龍骨架模型。在恐龍骨架的兩側還立著猛獁象化石骨架和披毛犀化石骨架。展覽分為化石,水生動物,的繁盛時代,爬行動物稱霸時比,哺乳動物統治時氏和東北地區猛獁分一披毛犀動物五部分,概括地展示了各地質歷史時期動物的演化過程,將生存競爭,自然選擇這些深奧的理淪通過133件標本和模型直觀地揭示給觀眾,布展錯落有序,內容表現形式比較新穎,在暴露的展台上,觀眾可以親手觸摸展品,了解歷經滄桑巨變形成的動物化石。
地址
乘坐輕軌,或160、120、102、158路公共汽車在東北師範大學淨月校區(師大新校站)下車。
館長介紹
姓名:吳正方
性別:男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所學專業:氣象氣候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所在院系: 自然博物館(館長)
Email:[email protected]
學習和工作經歷:
1979,9~1983,7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系 學習
1983,8~1987,8 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 工作
1987,9~1990,7 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 攻讀碩士
1990,8~ 至今 東北師範大學 教師
1992,9~1996,7 中國科學院地理所 攻讀博士
2002,3~2002,10 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部訪問學者(JICA資助)
2004,9~2004,12 日本京都大學綜合防災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JSPS資助)
現任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東北師範大學自然博物館館長。
近五年主持完成和和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全球環境基金項目《中國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CPR/98/A1G/99)》子契約3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恢復與管理”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恢覆信息系統旨在建立一個以數位化的水資源利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數據為主要內容、以完善的基礎地理管理體系為主要結構的信息系統,為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恢復提供完善、優質和高效的地理空間數據服務,為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區劃和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需求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支持。通過分析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短缺原因,指出水資源恢復的原則:①確立保水第一引水第二的水資源恢復戰略;②準確計算水資源需求量和補水潛力;③解決補水中的污染問題。提出了水資源恢復的理論與技術路線,結合水文計算過程與濕地生態規律,設計了水資源恢複方案,並對方案進行了綜合分析。項目所提供的水資源恢複方案設計的原理與技術路線,對其它濕地水資源恢復有指導意義。項目已於2002年完成並通過鑑定。
國家“973”項目《西部典型區域森林植被對土壤侵蝕過程的調控機理(2002CB111502)》項目骨幹,承擔“黃土高原森林恢復的動力學機制和土壤侵蝕控制研究”
研究以黃土高原主要森林樹種與生態環境素關係研究為基礎,進行樹種和森林類型生態區劃分和生態適宜性評價;通過以氣候(水、熱條件)、土壤(養分)等為要狀態變數的森林動力學摸擬,掌握黃土高原主要森林類型的動態變化演替規律;根據各樹種地上生長與根系發育規律,建立主要樹種地上生物量或基徑面積與根系系統生長的關係方程;通過分析樹種冠層結構、根系系統結構與土壤侵蝕控制的內在聯繫,確定最佳樹種搭配和林型結構;以控制水土流失為森林建設目標,制定適地、適時、適種的重建方案,提高該區森林生態效應和生態服務質量。項目正在進行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地形過渡區氣候邊際效應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研究》
項目綜合運用常規氣候資料、野外定位觀測、遙感信息和模型模擬等方法,以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地形過渡區的氣候邊際效應及其對東北西部生態環境的影響為重點,研究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地形過渡區內焚風和大風效應的形成機制和規律,以及對風蝕、沙塵災害形成的影響;研究大興安嶺東坡下沉氣流增溫效應對東北西部地面溫度場和濕度場的影響;研究大興安嶺東坡雨影區形成及其減雨效應;研究東北西部土壤水分平衡時空規律和乾旱災害風險;從氣候變率、災害綜合風險、土地生產力變化等方面研究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地形過渡區氣候邊際效應對東北西部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東北西部生態環境脆弱性,為預警東北西部生態環境演化趨勢和服務區域生態提供科學基礎。
陳列展覽
展覽共分《林之韻》、《山之魂》、《蝴蝶谷》、《鳥之靈》、《獸之趣》和《化石世界》六個展區進行展示,其中《林之韻》、《山之魂》為主要展區,它突出吉林省地方特色,主要展示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景觀——長白山,其他展區配合介紹了與吉林省生態環境有關的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等相關知識。
項目設計
陳列展覽中還設計了一些有益於中國小生身心健康的項目,如鼓勵增強勇氣的攀岩,克服恐高心理障礙的高架玻璃橋,滿足探秘心理的林中通幽,提高動手能力的標本製作、擴展知識面的聯網計算機知識問答等,讓觀眾在參觀中得到身心的快樂,知識的薰陶,審美的情趣。
展覽的開放將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對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展覽的目標是達到全國一流展覽的水平,成為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精品。其影響力將覆蓋全省,波及全國。
所獲榮譽
鑒於東北師範大學自然博物館在科學普及工作領域做出的巨大貢獻,1999年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被長春市教育委員會指定為“長春市中國小生科技活動基地”;2007年被吉林省科學技術廳指定為“吉林省科普基地”;2007年被共青團吉林省委、吉林省教育廳、吉林省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吉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吉林省教育學會、吉林省學生聯合會等共同認定為“吉林省青少年新聞小記者培訓基地”。
東北師範大學暨吉林省自然博物館將以辦成全國一流的博物館為目標,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陳列,一流的服務迎接海內外廣大觀眾。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 |||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