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是個綜合性博物館,原館址是“北京孔廟”,現址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於2001年12月正式奠基興建。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5年12月開始試運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首都博物館的定位決定了首博展覽的構成:基本陳列、精品陳列和臨時展覽。博物館展陳的核心,表現了恢宏壯麗的北京文化及不斷遞升並走向輝煌的都城發展史,成為創建中國一流博物館的品牌陳列。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3年,首都博物館開始籌備,館址位於國子監街孔廟內。
1981年10月,首都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1999年,為容納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務更多的參觀遊客,作為北京市“十五”期間重點文化建設工程,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立項申請,並於本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
2001年12月,首都博物館新館正式奠基興建。
2006年5月18日,首都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2007年5月24日,首都博物館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館舍介紹

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屬中國省市級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館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孔廟內。孔廟占地2.2萬平方米,創建於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經歷代修葺,三進院落保存完整。主體建築有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等。明、清進士題名碑林為國內僅有。兩側殿廡闢作展廳,面積2000餘平方米,環境幽雅寧靜。

為了容納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務更多的參觀遊客。1999年,作為北京市“十五”期間重點文化建設工程,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的立項申請,於1999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2001年12月正式奠基興建。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亮相於中華第一街——長安街西延長線上,位於西城區白雲路的西側(復興門外大街16號)。首都博物館新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新館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鑑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北京特色的現代化展陳。 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並躋身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首都博物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是北京市政府投資興建的面向21世紀的大型現代化文化設施,新世紀北京市標誌性建築之一。由於在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2007年5月24日,首都博物館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的稱號。

現任領導

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兼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法人代表):郝東晨

館 長:郭小凌

副館長: 齊密雲

副館長: 安 理

副館長: 黃雪寅

副館長: 陳建國

副館長: 楊文英

部門設定

辦公室(下設兩個二級部門:外事辦公室、檔案辦公室)

人事部(下設兩個二級部門:貫標辦公室、科研工作管理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

督查辦公室

財務部

安全保衛部

開放管理部

物業管理部

宣傳與資訊中心

數字首博管理部

文物保護修復中心

社會教育部

藏品保管部

研究與展示中心(下設四個部門:展覽一部、展覽二部、展覽三部、綜合部)

文化產業部

文物資源調查徵集部(下設兩個部門:古代文物徵集部、近現代文物徵集部)

博研所籌備處

展品陳列

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在國內外舉辦了許多頗受好評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如:《北京歷史文物陳列》、《元大都歷史陳列》、《老北京春節民俗展》、《館藏曆代陶瓷、書畫真偽辯識展》、《北京歷史文化展》等數百項。內設: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文物庫房、社會教育區、業務科研區、行政辦公區、綜合服務區和地下車庫等。新館以完善的功能,先進的設施,躋身於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博物館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覽、修復、研究、教育、交流融為一體。

2000年,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啟動之時,展陳大綱的編寫工作馬上開始;展覽大綱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社會科學院等學術機構的多位學術權威的指導,力求體現已得到學術界公認的最新成果。展覽設計力求運用全新的設計理念,突破傳統的、枯燥的展陳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展陳技術和手法,營造不同類別的陳列氛圍,給觀眾以體驗式的參觀經歷,具備形式上的親和力、趣味性、互動性,做到雅俗共賞。

數十年來,首都博物館廣泛徵集各類文物,館藏文物已達二十五萬件,其中包括:青銅器、陶瓷、書畫、石刻、錢幣、玉器、璽印、織繡、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文具、民間工藝品等,藏品中還不乏享譽海內外的孤品與珍品。首都博物館館藏的各類文物總計 8.3萬餘件,其中一級品305件。藏品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北京地區出土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商周以至遼、金、元、明、清各代。館藏珍品如京郊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銅器“堇鼎”,通高62厘米,重41.5千克,內壁有銘文4行26字,對研究北京古代歷史有重要作用。此外還有“伯矩鬲”,“碧玉版十三行”等。

首都博物館內設基本陳列、精品陳列和臨時展覽。

一.基本陳列有《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是首都博物館展陳的核心,表現了恢

宏壯麗的北京文化,不斷遞升並走向輝煌的都城發展史,成為創建國內一流博物館的品牌陳列。

二.精品陳列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教藝術精品展》、《書房珍玩精品展》。這七個館藏精品展覽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對北京文化展現的補充和深化。

以上展覽共展出館藏文物5622件。

三.臨時展覽是研究與觀賞北京文化與其它地區文化、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關係的舞台。

館藏珍品

青銅器
名稱 簡介 圖片
三羊銅罍 商中期,通高27厘米,口徑20厘米。 1977年平谷劉家河出土。斂口,口沿外折,方唇,頸粗短,折肩,深腹,高圈足。
三羊銅罍 三羊銅罍
見簋 西周早期,通高16厘米,口徑19.8厘米。首都博物館徵集。侈口,頸微束,鼓腹,兩側各置一半環形獸首耳,耳下有小鉤珥,圈足有階。口沿下兩獸首耳間各置對稱突起的獸耳,其兩側分別以獸首、兩耳為軸的鼻、額組成四組獸面紋,圈足飾一周獸面紋。腹內底鑄有銘文“見作寶尊”,4字。
見簋 見簋
人形足雙耳洗 漢,通高14.5厘米,口徑27厘米。首都博物館藏。此洗為深盆形,敞口,唇微卷,下腹收斂,腹兩端各飾一獸首銜環,平底,腹下有三人形象。三人均圓目,大口,作直立狀,雙手叉腰,赤上身,僅下部著短裙,以頭肩承負洗腹。腹部飾一組凸弦紋。洗為日常盥洗用具。
人形足雙耳洗 人形足雙耳洗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中期-公元前10世紀中期),北京昌平白浮村出土。長21厘米,戟兼有戈之勾殺、矛之刺擊兩種功能,殺傷力大增。此戟前端並非矛形,它可能是戈、刀合體,應是無實用功能的儀仗器。
戟
班簋 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紀中期-公元前9世紀中期),高22.5厘米 、徑25.7厘米。 班簋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一件蜚聲中外的器物。此簋有4個獸首環耳,以內卷象鼻為足將簋身懸起,器腹內底銘文多達198字,記述了貴族"班"追隨大貴族"毛公"東征的史實。
班簋 班簋
三犀鼎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北京通州出土 ,高22.4厘米 徑23厘米。此鼎的高附耳、細長鼎足,均為燕國銅鼎的特徵。鼎蓋上的高浮雕寫實裝飾則是典型的燕國銅器裝飾風格。
三犀鼎 三犀鼎
陶瓷器
青釉辟邪 西晉(265-317),高12厘米,長16.5厘米。首都博物館藏。辟邪昂首站立,長須,垂尾,背部有管狀插口,腹部兩側刻劃有翼。四肢勁健,肌肉豐滿。釉層薄而透亮。辟邪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似獅而帶翼。瓷辟邪最早出現於三國東吳時期。
青釉辟邪 青釉辟邪
黃釉騎馬男俑 隋(581-618),通高32厘米。首都博物館藏。明器。男俑與馬俑為分別模製後再捏合一體,男俑頭戴幞頭,身著右衽窄袖圓領長袍騎於馬上,足蹬長靴,左手扶鞍橋,右手執物(已失)。馬立於長方形扁平托板上,鞍韉俱全,神態馴順。通體施黃釉,釉面有細碎開片。
黃釉騎馬男俑 黃釉騎馬男俑
青釉羽觴 晉(265-420),高5厘米,口徑13.5厘米×10厘米。首都博物館藏。敞口,弧腹,平底,兩側有耳。內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底部露胎處呈火石紅色。胎體呈灰色,釉面瑩亮。羽觴又稱“耳杯”,由杯耳而得名,常用於飲酒,也有的作為食器。
青釉羽觴 青釉羽觴
佛造像[15]
釋迦牟尼佛像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 ,銅鍍金,高6.6厘米。這尊像為釋迦牟尼佛成道相。台座束腰處刻有銘文:"周府欲報四恩,命工鑄造佛像一樣五千四十八尊,俱用黃金鍍之,所以廣陳供養,崇敬如來,吉祥如意者。洪武丙子四月吉日施。
釋迦牟尼佛像 釋迦牟尼佛像
韋馱菩薩像 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 ,銅鍍金,高120厘米。韋馱是佛教著名護法神。其地位原來很高,為四大天王的統率,後受明朝《封神演義》影響,變成四天王的部屬。常供奉在佛寺天王殿影壁後,面朝北方,守護主殿釋迦牟尼佛。這尊像軀體高大,頭戴戰盔,身著鎧甲,足蹬高靴,右手托金剛杵,形象威武彪悍,整體鑄造十分精細。
韋馱菩薩像 韋馱菩薩像
增長天王像 元(公元1271-1368年),銅,高45.5厘米。增長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主要掌管南瞻部洲。此像站姿,頭戴戰盔,身著甲冑,足登高靴,身披倒"U"字形帔帛,一副武士裝束。頭部高昂,面部雙目圓鼓,上牙咬住下唇,下頦長髯垂胸,氣勢凜然。
增長天王像 增長天王像
玉器
青玉宴飲圖插屏 清代(1644-1911),直徑21.6厘米。玉插屏是清代較為盛行的陳設品,琢制方法主要有陰線、浮雕,一般插於木座上。此件玉插屏屏心兩面紋飾均採用多層浮雕技法琢刻,一面琢刻出長廊、芭蕉、樹、桌、凳、人物;另一面琢刻出山水、垂柳、小船、人物,採用遠山近景法,層次分明,技法精練,拋光極好。
青玉宴飲圖插屏 青玉宴飲圖插屏
白玉童子詩文佩 清代(1644-1911),長6.3厘米 寬4.8厘米。佩白玉質,細潤光亮。一面琢刻人物,周邊為花邊形細框,刻畫細膩;另一面無框線,琢刻詩文,內容為 "青雲連直上,指日近龍光"。佩上方有小孔,可系佩。
白玉童子詩文佩 白玉童子詩文佩
青玉蕃蓮紋香薰 清代(1644-1911),高8.3厘米 口徑14厘米。香薰為青玉質,青白色中夾有黑色小斑點,蓋上鏤雕蕃蓮花紋,器身外滿飾相互纏繞的蕃蓮花,細圈形平底足內琢刻一朵盛開的蕃蓮花,璧薄精巧,造型新奇,琢制紋飾細密剔透,呈玻璃光,是乾隆時期仿製痕都斯坦玉器中的佳品。
青玉蕃蓮紋香薰 青玉蕃蓮紋香薰
金銀器
藏文荷花金圓牌 清 ,徑7.7厘米 厚0.7厘米 ,北京門頭溝區西峰寺清墓出土。圓形,邊緣寬厚,中心鏨刻圖案,呈半浮雕效果。一面為荷葉與盛開的荷花,荷葉滿鋪,盛開的荷花或正面,或側面,間以莖桿穿插其間;構圖飽滿,疏密有致。運用范鑄、鏨刻等手法,圖案造型準確生動,紋路刻劃細膩順暢,既具寫實性又富裝飾性。
藏文荷花金圓牌 藏文荷花金圓牌
金盞、托 明 ,通高4.2厘米。京右安門外萬貴墓出土徑7.8厘米 底徑4.8厘米。北京右安門外萬貴墓出土。盞與盞托同出一墓,盞恰可置於托上,為一套器具。
金盞、托 金盞、托
嵌寶石桃形金杯 明,高4.4厘米 長6.8厘米 寬5.2厘米。北京永定門外南苑萬通墓出土 。杯體為剖開的半個桃子形,杯柄為桃枝與桃葉,杯中與柄部鑲嵌紅、藍寶石。
嵌寶石桃形金杯 嵌寶石桃形金杯

著名臨展

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一個博物館的臨展往往才是決定這個博物館水平和帶給這個博物館活力的重要因素。

首都博物館在新館完成建設後,曾經多次的舉辦過優秀的臨展。以下對幾個較為重要和產生較大影響力的臨展做出簡介。

回望大明——走近萬曆朝 2011年8月9日至2012年4月15日在首都博物館在首都博物館地上一層B展廳展出 。本展覽以明代北京地區出土的文物為主要支撐,匯集了首都博物館與十三陵特區明代萬曆朝文物的精華,以萬曆朝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社會生活等為切入。該展覽最終在2013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在山東濟南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11年十大文物精品展”第一名。

早期中國——中華文明起源 2009年9月26日至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館一層B展廳展出。本展覽是在時任國務委員的劉延東同志的指示下,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這一國家重大課題的階段性成果展。

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 2008年7月29日至10月7日在首都博物館西區一層

展出。本展覽是在08年北京奧運會,同時國家博物館改造修繕這一特殊的背景下,由國家文物局、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遼寧省人民政府、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雲南省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陝西省人民政府、甘肅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該展覽幾乎匯集了全國所有省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級的文物。是一次“空前絕後”的展覽。

羅浮宮珍藏展——古典希臘藝術 2007年8月12日至11月9日在首都博物館展出。這次展覽是羅浮宮館藏藝術品首次來北京展出,也是羅浮宮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展覽。展覽集中了羅浮宮古希臘分館130件藏品,規模之大、展品之多、質量之高,為羅浮宮歷次外借展覽所罕見。

文化建築

如果說博物館是因聚集了諸多古文物,而成為核心的文化建築,大劇院作為演藝文化展示的最高殿堂,其在文化建築界的地位只會比博物館更高。在我國迎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文化建築的發展也隨之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諸如博物館、大劇院等高精端文化建築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建設了起來。

在博物館的層面上行,故宮博物館依託故宮成為了世界知名、且獨具特色的文化建築。而近年來在劇院建設層面上我國也有著長足的進步,前不久廣州大劇院便被評為了“世界十大劇院”,而作為廣州大劇院的建設者,中孚泰文化集團,素來也有著“大劇院建設專家與領導者”的美譽。其在建築聲學方面的造詣之高,使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聲學裝飾工程開創者”。近年來中孚泰建設的高精端劇院的聲學效果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近年來中孚泰的表現為文化建築界豎起了一桿大旗,積極帶動了我國文化建築行業的發展。

研究成果

專業期刊

《收藏家》雜誌創刊於1993年,曾榮獲首屆“國家期刊獎”,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第二屆“全國百種社科期刊獎”。先後發表了《北方文物》、《北京文博》、《故宮博物院院刊》、《考古》、《考古學報》、《考古與文物》、《文物》、《文物天地》、《中國博物館》、《華夏考古》、《文博》、《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中原文物》等期刊。
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出版專著

《盛世風華——大清康熙御窯瓷》該書是首都博物館2015年同名展覽的的配套圖書,是一本以康熙一朝御窯及民窯瓷器為主要研究及展示對象的專業書籍,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100件瓷器展現了清朝康熙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御用瓷器及同時期民窯瓷器的風采。
《首都博物館藏清代契約文書》(全八冊)該書是清史編纂工程項目之一,收錄了首都博物館所藏的清代契約文書4000餘件套,以影印的方式進行出版,編年範圍自1684年至1911年,內容集中於土地買賣、租賃、贈與等經濟活動,內含農耕文明晚期京畿及我國部分省區社會經濟關係的可靠信息,絕大多數系第一次公諸於世,對重構清代社會經濟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歷史文化》該書是《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歷史文化》展的配套圖錄,書中以中國古代社會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在京津冀地區的衝突與融合為出發點,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進程為主線,展現京津冀地區的歷史淵源。

所獲榮譽

1992年4月,首博被命名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1994年10月,首都博物館被評為“北京市先進青少年教育基地”。
1995年12月,首都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優秀社教基地”。
2000年12月,“古都文化展”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9年度陳列展覽精品提名獎”。
2004年17月,首都博物館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二OO三年度首都文明單位”。
2006年6月,首都博物館黨委被北京市委宣傳部評為“宣傳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7年6月,首都博物館被評為“2007年度首都文明單位標兵”。
2008年12月,首都博物館被評為“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市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先進示範點”、“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優秀組織單位”、“《高精度三維文物影像——物華天寶》榮獲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電子獎”。
2009年10月,首都博物館被被北京市旅遊局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華誕——安全保障先進單位”。
2010年1月,首都博物館被市旅遊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第十三屆“首都旅遊紫禁杯先進集體”。
2011年12月,首都博物館榮獲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首都博物館被中共北京市市委宣傳部評為“北京市宣傳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
2013年3月,首都博物館被評為“第十一屆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2012年度西城區文明單位”。
2013年4月,首都博物館開放管理部獲“北京市工人先鋒號”稱號。

機構設定

辦公室下設兩個二級部門:外事辦公室、檔案辦公室,人事部下設兩個二級部門:貫標辦公室、科研工作管理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督查辦公室,財務部,安全保衛部,開放管理部,物業管理部,宣傳與資訊中心,數字首博管理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社會教育部,藏品保管部,研究與展示中心下設四個部門:展覽一部、展覽二部、展覽三部、綜合部,文化產業部,文物資源調查徵集部下設兩個部門:古代文物徵集部、近現代文物徵集部,博研所籌備處。

場館特色

智慧型化

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

展廳安裝智慧型化控制溫濕度的空調系統,保證展廳內觀眾活動的空間是舒適的溫濕度,而展櫃內保持利於文物保護的溫濕度;在文物庫房則是根據不同材質的文物庫區提供不同的溫濕度。館內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含停車庫管理和燈光照明控制)、消防監控與自動滅火系統(含應急廣播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音響燈光聯動控制系統,全面實現智慧型化;其中自動滅火還針對文物易損怕水的特性做出特殊設計。

多媒體展示

在展陳中,廣泛使用多媒體展示手段,如多幕投影(在國際博物館領域首次使用)、幻影成像、數字電影,強化展陳效果,深化實物展品信息的傳達,完全打破了以往歷史文物類展陳教科書式的乏味與單調。

環保節能

採用蒙皮式非晶體柔性太陽能發電板,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太陽能電源的博物館和文化場館。館內還採用節能燈具、膠體電池EPS應急電源;館內裝飾材料和展櫃等展覽用品均為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環保產品。

文物修復

引進成套先進的文物保護和修復設備,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文物保護與修復水平,使首都博物館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

重要活動

2015年4月23日,首博舉辦“北京歷史文化、考古”系列講座。
2015年2月11日,首博大講堂舉辦《文物與文學》講座。
2015年1月29日,首博大講堂成功舉辦《楚漆藝及其審美文化》講座。
2012年11月3日,舉辦“英國的博物館和中國的收藏”講座。
2010年3月22日,首博舉辦“中國清代外銷瓷展”專題講座。
2010年6月02日,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高凱軍講《中華民族概說》。
2010年4月13日,首都博物館舉辦“博物館大講堂”系列講座。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

開館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

捷運:乘坐1號線木樨地站向東500米。
公交線路:26、45、80、114、308、840、843、844、937、特19路白雲路站下車,向北100米;
乘坐1、52、99路工會大樓站下車,向西200米。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發起的“2010知識中國”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對知識的傳播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團體及個人,倡導以知識復興引領社會進步的理念,為提升中文知識的全球影響力,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2010年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觀復博物館電影傳奇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2010年度NGO綠色和平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自然之友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多背一公斤北京動物園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2010年度WIKI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河南汝州第二高級中學深圳市筍崗中學張家港市萬紅國小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南開大學北京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
2010年度網站中國公眾科技網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環保網東西網果殼網豆瓣網博聞網阿邦網化石網
2010年度人物李開復方舟子王春燕李煒光朱學恆黃集偉袁越薩蘇
2010年度教師趙欣如莊秀麗劉國臣薛寶衛魯家寶喬碧昌袁花榮羅鵬
2010年度公益行動大使王菲李亞鵬李連杰李冰冰翁虹楊瀾李宇春濮存昕姚晨周迅徐靜蕾
2010年度知識傳播大使:《這裡是北京》阿龍、《讀書》王寧、《讀書俱樂部》常宏玖、《子午書簡》李潘、《文藝之聲》賀超、《魅力科學》盧迪、《國醫堂》梁冬、《走近科學》張騰岳
2010年度產品漢王電紙書iPhone4IpadBambook諾基亞N8海爾模卡電視長虹3D歐寶麗、聯想樂Phone三星美人魚SF系列筆記本愛國者N700
2010年度企業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亞洲航空公司Wacom(中國)公司利樂(中國)公司桔子酒店集團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
2010年度媒體:百科知識雜誌新知客看歷史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生命時報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品味書香艦船知識大眾醫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讀書俱樂部》博覽群書
2010年度圖書:《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大象為什麼不長毛》《俺們農村》《可怕的科學》《讀庫》《自然》《性別戰爭》《歷史:何以至此》《五百年來誰著史》《造物記》

文化場館分類導航

博物館| 圖書館 | 美術館| 檔案館| 舊址|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北京城八區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名景點名
東城區 故宮 | 天安門廣場 | 雍和宮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安門城樓 | 毛澤東故居 |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 隆福寺 | 國子監 | 中山公園 | 鐘鼓樓 | 文天祥祠 | 東堂 | 北京大學紅樓 | 勞動人民文化宮 | 淳親王府 |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 社稷壇 | 皇史宬 | 老舍紀念館 | 于謙祠 | 柳蔭公園 | 茅盾故居 | 肅親王府 | 青年湖公園 | 僧格林沁祠堂 | 孚郡王府 | 聖米厄爾教堂 | 宣仁廟 | 明城牆遺址 | 城東南角樓 | 柏林寺 | 凝和廟 | 東四清真寺 | 人民英雄紀念碑 | 天安門 | 太廟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中國革命博物館 | 中國美術館 | 毛主席紀念堂 | 文天祥祠 | 孔廟 | 正陽門 | 地壇 | 古觀象台 | 孫中山行館 | 國子監 | 金水橋 | 柏林寺 | 智化寺 | 普渡寺 | 鼓樓 | 鐘樓
西城區北海公園 | 北京動物園 | 恭王府花園 | 景山公園 | 什剎海 | 白塔寺 | 北京胡同游 | 北京天文館 | 明城牆遺址公園 | 白雲觀 | 廣化寺 | 宋慶齡故居 | 歷代帝王廟 | 梅蘭芳紀念館 | 郭沫若故居 | 月壇公園 | 廣濟寺 | 德勝門箭樓 | 阜景文化旅遊街 | 會賢堂 | 徐悲鴻紀念館 | 匯通祠 | 首都博物館 | 民族文化宮 | 魯迅故居
宣武區大觀園 | 法源寺 | 萬壽公園 | 陶然亭公園 | 北京古城建築博物館 | 報國寺 | 天寧寺 | 湖廣會館 | 宣武藝園 | 白雲觀 | 牛街清真寺 | 先農壇 | 松筠庵 | 法源寺 | 南堂 | 琉璃廠 | 梨園劇場 | 老舍茶館
崇文區天壇 | 北京自然博物館 |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 北京遊樂園 |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 永定門城樓 | 天壇體育場 | 百工博物館 | 珠市口教堂 | 龍潭湖公園 | 北京市琺瑯廠 | 龍潭西湖公園 | 金魚池社區 | 袁崇煥祠 | 南崗子天主教堂 | 正陽門箭樓 |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 | 燕墩 | 花市清真寺 | 陽平會館戲樓 | 天橋樂茶園
朝陽區北京歡樂谷 | 蟹島 | 朝陽公園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 北京工體富國海底世界 | 中國紫檀博物館 | 北京民俗博物館 | 中國科學技術館 | 中國電影博物館 | 摩銳水世界 | 團結湖公園 | 北京中華民族園 | 興隆公園 | 金盞鬱金香花園 | 朝來森林公園 | 日壇 | 四得公園 | 北京朝來農藝園 | 平房天主教堂 | 紅領巾公園 | 東都樂園 | 麗都花鳥園 | 北旭野生動物樂園 | 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 萬子營清真寺 | 北京市卡通藝術博物館 | 東壩觀光果園 | 個園 | 中國現代文學館 | 紅軍公園 | 小紅門清真寺 | 南下坡清真寺 | 常營清真寺 | 康營清真寺 | 八里莊清真寺 | 通勝卉芳農業科技園 | 鎮海寺公園 | 西會清真寺 | 西黃寺 | 中國農業展覽館
海淀區香山公園 | 頤和園 | 中華世紀壇 | 圓明園遺址公園 | 北京植物園 | 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 北京海洋館 | 玉淵潭公園 | 中國電影資料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太平洋海底世界 | 北京藝術博物館 | 百望山森林公園 | 陽台山自然風景區 | 北京電影旅遊城 | 中央廣播電視塔 | 大覺寺 | 紫竹院公園 |鷲峰森林公園 |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 翠湖水鄉旅遊區 | 北京航空館 |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 錦繡大地農業觀光 | 團城演武廳 | 中國郵電博物館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 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 | 李大釗烈士陵園 | 臥佛寺 | 七王墳 | 三一八烈士墓 | 大慧寺 | 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塔 | 松堂 | 首都體育館 | 真覺寺 | 高梁橋 |埃德加·斯諾墓 | 紫竹院 | 景泰陵 | 黑龍潭 | 薊門煙樹碑 | 慈壽寺塔 | 碧雲寺 | 櫻桃溝 | 摩訶庵 | 魏太和造像
豐臺區世界花卉大觀園 | 北京世界公園 | 北宮森林公園 | 盧溝橋 | 北京青龍湖公園 | 蓮花池公園 | 鷹山森林公園 | 北京南宮溫泉垂釣中心 | 南宮旅遊景區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 中華航天博物館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 遼金城垣博物館 |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 萬芳亭公園 | 南宮溫泉 | 北京萬龍八億滑雪場 | 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 | 宛平城 | 金土城遺址 | 鎮崗塔
石景山區石景山遊樂園 | 西山八大處公園 | 北京射擊場 |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 北京亞洲電視城 | 北京古城公園 | 承恩寺 | 八角公園 | 皇姑寺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 法海寺 | 四海公園 | 希望公園 | 慈善寺 | 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