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舍簡介
天津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2004年由原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和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合併組建,其前身為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天津博物館的館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並重,現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及近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2007年底對外免費開放,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與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國古代藝術及天津城市發展歷史的大型藝術歷史類綜合性博物館。天津博物館舊館占地面積約47,000平方米,擁有11,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展廳。建築外形似從湖面振翅欲飛的天鵝,線條流暢,極富時代感與藝術性,是天津市的標誌性文化設施。館藏文物達20萬件,包括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器、璽印、硯台、甲骨、錢幣、郵票等傳世文物和歷史文獻、地方民間工藝及天津地區出土文物等多個門類,其中尤以古代陶瓷器、書法、繪畫、硯台、錢幣以及中國近代歷史文物、文獻最為突出。此外,還藏有各種專業圖書資料20餘萬冊。館內擁有大型歷史主題陳列《中華百年看天津》,大型文物主題陳列《百年集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和瓷器、書法、繪畫、硯台等一系列古代藝術品專題陳列,展現了天津厚重的歷史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中華百年看天津》大型歷史主題陳列採用三維空間的展示手法,通過對大量珍貴文物、文獻與歷史照片的集中展示,力求展現出一個真切、完整的天津。《百年集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通過館藏107件文物精品的展示,揭示了天津文物收藏的歷史特點和深厚實力。此外,館內一樓大廳為共享空間,觀眾可免費進入,並設有咖啡廳等休閒娛樂設施,體現了博物館的人文關懷。特別是2000平方米的臨時展廳每年可承辦幾十個臨時展覽,使觀眾欣賞到更為豐富多彩的國內外文化藝術。
天津博物館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共分為三層,從外面看建築設計整體就像一隻正在展翅高飛的天鵝。據介紹,天津博物館是本市規模最大、種類最為齊全的博物館,也將是本市文物精品的大薈萃。館中的主要展品將是來自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兩座博物館中館藏珍品的集合,共有青銅器、玉器、名人字畫等珍貴文物數十萬件,其中大部分是國家一二級文物,有一些甚至是我國僅存、很少跟觀眾見面的珍品。
館內布局初步確定博物館內的展廳將分為歷史廳、珍品廳、玉器廳等眾多部分,其中歷史廳初步確定將著重展示從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直到解放前這段時間內,發生在本市的眾多歷史事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和城市的變遷。
珍品廳中將陳列國寶一級的館藏文物,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中的“精華”將薈萃在這裡,其中包括溥儀從皇宮帶到天津來的珍貴文物、歷年考古發掘出來的珍品和歷代名人捐贈的有價值的文物。同時根據展覽周期長短的不同,博物館的展廳將分為兩種類型:一部分展廳用於布置基本陳列,內容相對穩定;一部分展廳陳列內容可調整、更換。
實物高科技同唱主角除了擁有一流的外觀和眾多的精品,在布展時博物館也將採用實物和高科技相結合的方式。大量的文物、史料、照片等實物將與聲光電、模型、原型複製等高科技手段相結合,使展覽在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同時能透出濃郁的現代氣息和時代感,力爭讓每一個展廳都能直觀、全面、細緻,從而使參觀者能夠對展覽所反映的情況有一個全面、綜合、詳細的了解。
天津博物館是一座大型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歷史類文物與藝術類文物並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館藏各類文物近20萬件,包括書法、繪畫、青銅器、陶瓷器、玉器、璽印、硯台、甲骨、錢幣、歷史文獻、近現代文物、地方民間工藝等多個門類,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藏品數量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天津博物館新館於2012年建成並對外開放,是一座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層疊錯落,空間感極強的現代化建築。新館總投資8.3億人民幣,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4000平方米,庫房面積11000平方米,充分滿足了博物館的各項功能需求,是天津地區最大的可移動文化遺產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教育機構。
作為天津的標誌性文化設施,天津博物館集收藏、保護、研究、陳列為一體,竭誠為國內外觀眾奉獻各種精美展覽。天津博物館不僅限肩負著保護本地區地上,地下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職責、更是集中展示華夏文明的一座藝術殿堂和承續天津地方歷史文化的主要場所。
現任領導
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姓名:陳卓
天津博物館館長
姓名:白文源
天津博物館副館長
姓名:黃克力
天津博物館副館長
姓名:李凱
館長致辭
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傳承與保護,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的發展都離不開它作為一個公益性機構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2012年文化中心新天津博物館的建成開放,意味著天津博物館將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重新起航。站在新的起點,我們不禁要再次思索三個最本源的命題:博物館是什麼?要給與社會什麼?怎么給與?這不是博物館自己就能回答的問題,更需要公眾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和反饋。天津博物館將以開放的辦館理念,歡迎各界人士來與我們共同回答這三個問題,努力為城市留存記憶,為文明傳承守望。
天津博物館館長白文源
歷史沿革
2004年12月,天津博物館建成開館。行走其間,一切的感覺都是全新的,無論是體現著先進理念的建築外觀,還是重新架構的展覽陳列,無不散發著一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的新鮮氣息。在這新鮮的身影背後是其長達90年的歷史足跡。追溯其源,天津博物館是由上世紀天津文博、社教、美術、博覽四個系列的館、院匯集而成。自二十世紀早期至40年代,由於時局動盪,天津文教機構雖為數不多,但幾經變革,很難平穩順利的發展。天津博物館發展史的前50年可謂曲折多變。
天津博物院籌備處存在於1916年4月至1918年5月,1918年6月1日正式成立了天津博物院。10年後的1928年更名為河北第一博物院。1934年12月更名河北博物院,並沿用至1940年6月。日偽時期,河北博物院更名為天津特別市市立博物館直至日本投降。抗戰勝利後,原市立博物館更名河北省立天津博物館。天津解放後,該館由天津市教育局接管,於1949年初更名為天津市立博物館。1950年11月該館改屬天津市文化事業管理局,遂更名為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館直至1952年10月。
天津社會教育辦事處存在於1915年至1925年。1925年1月在此處基礎上建立了天津廣智館,1937年7月30日,天津淪陷後閉館。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後逐漸恢復。天津解放後,該館由天津市教育局接管,1950年11月改屬於天津市文化事業管理局,遂更名為天津市立第二博物館,直至1952年10月。
天津市市立美術館,建於1930年10月1日,抗戰勝利後不久更名為天津市市立藝術館。解放後,該館由天津市教育局接管,1950年11月改屬於天津市文化事業管理局,仍沿用天津市立藝術館館名。
天津華北城鄉物資交流展覽會建於1951年7月10日至同年11月20日。1954年5月16日,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華北人民博覽館,直至1955年3月終結。
1952年6月,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館與市立第二博物館在天津市文化事業管理局領導和主持下,遵照文化部有關指示,開始籌劃兩館合併事宜。同年10月初兩館合併工作完成,組建成天津市歷史博物館。1952年10月20日,經上級批准正式啟用“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公章,標誌著該館於這天正式建立。同年年底,天津市市立藝術館併入天津市歷史博物館。1955年3月,華北人民博覽館亦併入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至此,天津市歷史博物館的構架已基本定型。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始建於1957年12月10日,是天津市文化局從市歷史博物館抽調出其藝術部,並在此基礎上組建的。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將部分歷史文物中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調撥給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由此,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各具特色,各顯風采。
1968年8月,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市“泥人張”彩塑工作室曾合併,組建成天津市博物館。1973年10月,經上級決定,撤銷天津市博物館建制,恢復1968年8月之前的建制。
1984年2月,天津市文化局文物管理處屬考古隊併入天津市歷史博物館,成為該館的考古部。2003年,天津市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建成,考古隊遂併入該館脫離天津市歷史博物館。
2004年12月20日,天津博物館落成開放,該館是由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合併而成,並於友誼路31號建設了新的館址。始於1916年的天津博物院籌備處、始於1915年的天津社會教育辦事處、始於1930年的天津市市立美術館,歷經90年的漫長歲月,終於走進了一個新的會合點——天津博物館。
建築特色
天津博物館占地面積5.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5032平方米,擁有11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展廳和功能齊全的文化休閒設施,建築共3層,最高處33米,主體部分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鋼支撐結構,屋頂為鋼網殼,建築平面呈半圓形,直徑達186米,基礎形式為樁——承台基礎。天津博物館的建築外形為仿天鵝造型,內部由陳列展覽區、藏品庫房區、圖書資料中心、辦公與技術用房和設備用房等五大部分組成,室外設有容積為6500平方米的天鵝湖。天津博物館建築造型線條流暢,極富時代感與藝術性,頗具特色。天津博物館是由著名的日本川口衛構造設計事務所設計的。天津博物館代表21世紀中華民族的騰飛,於是聯想到展翅飛翔的天鵝,因此,天津博物館的建設預示著中國,特別是天津在新世紀的騰飛和快速發展。從建築造價上則充分考慮了結構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以表現天鵝騰飛的翼部大跨度網殼體結構,實現了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間的思想。這種大跨度網殼體結構已經非常成熟,能夠很輕鬆地高精度完成整個結構的設計和施工,具有極強的可實施性。
天津博物館運用現代浪漫主義的思維觀點,引用仿生原理,以極具震撼力的創作手法,成就了一座昂首挺立、展翅騰飛的“白天鵝”造型建築,賦予城市景觀以生命活力,從而使天津博物館的外觀與周圍環境優美和諧的融為一體,成為天津重要的文化標誌性建築。
天津博物館的外觀由天鵝湖、天鵝頸和綠色項鍊構成。天鵝湖直徑130米,水深從30厘米到80厘米逐漸加深,湖岸可供兒童遊戲,湖水可作為消防用水。天鵝湖周圍設有湖邊廣場,採用花崗岩鋪地,並在石才下鋪兩層沙和灰土來為防止冰凍造成花崗岩脫落。天鵝頸由從主入口經過天鵝湖進入博物館的迴廊構成,屋頂用玻璃覆蓋,在建築表現上,就象一隻白天鵝的脖子,造型豐滿美麗。圍繞天鵝湖的綠色項鍊以10度的角度緩慢傾斜,種植4米以下的植物,使人無論從哪裡都能夠看到天鵝的造型,再鋪上草坪,作為遊人休憩的空間。
天津博物館的外裝修主要包括殼面和玻璃幕牆、採光窗、落地窗。殼面的外形是半徑158米的球面的一部分,表面積為15539平方米,殼面由網殼、保溫層、折板及鍍瓷鋁板構成。玻璃幕牆由天鵝兩翼的側幕牆和與天鵝頸相連的中央幕牆構成,玻璃幕牆上的鋁製窗框主要沿垂直方向布置,以形成從球面邊緣向天鵝湖方向的流線造型,使其與天鵝湖的水面形成有機的聯繫。從前廳內的空間眺望天鵝湖,一至三層所有的樓層都與外部環境渾然一體,非常壯觀。採光窗為可開合式,作為前廳和三層展室的通風口還具有排煙、換氣等功能。落地窗傾斜角度為69度。
在天津博物館的建造過程中,還採用了12項專利技術,包括可“呼吸”的大跨度空間結構、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鍍瓷鋁板屋面、弦支穹頂網殼結構、保溫螺栓、板鉸節點體系、鋅加技術、大直徑高強螺栓、大拱及鑄剛節點、六面斜牆、屋面防水設計、超長度異型壓型鋼板。
天津博物館開館至今,無論從建築外觀還是展覽內容都得到了廣泛認可,真正成為融美觀與實用性、建築新工藝與人性化服務相結合的完美的建築形式。
國內文化
近年來,在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積極引導和文化體制改革的大力推動下,我國文化產業已經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級階段,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在近幾年的文化博覽會上,國內眾多文化建設、創意公司紛紛嶄露頭角,其成就也獲得了或內外同行的一致認可。在能代表文化建設水準的高端劇院建造於設計方面,獲得眾多殊榮的中孚泰文化集團可謂是國內文化建設業內的代表。中孚泰文化集團成立近二十年來,其公司團隊先後參與了東莞玉蘭大劇院、武漢琴台大劇院、武漢音樂廳、廣州歌劇院、青島大劇院、蘭州大劇院、甘肅大劇院、長沙音樂廳、成都世界非遺大劇院的室內裝修設計與施工,並獲得過多項魯班獎和全國裝飾獎,是國內劇院建設獲魯班獎最多的裝飾公司。展廳分布
白天鵝
這個外觀像一隻巨大的白天鵝的建築物贏得了大家的陣陣驚嘆,它的設計採用了仿生原理,建築外形似一隻從湖面振翅欲飛的天鵝,線條流暢,極富時代感與藝術性,象徵著中國,特別是天津在新世紀的騰飛。天津博物館的收藏,以數量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這些藏品不僅門類齊全,而且每一類別都自成體系,時代跨度更是從原始社會到近現代均有涉及,可謂琳琅滿目,其中更不乏堪稱國寶的名貴珍藏。這一切都更使它成為一隻真正的價值連城的美麗“天鵝”。天津博物館分三層,但展廳主要在二樓和三樓。進入博物館我們便迫不及待的奔二樓去了。我們先被引入瓷器廳,走在大紅的地毯上,看著那些在黑暗中發出幽幽的光芒的瓷器,我不禁有些恍惚。一件件珍貴的瓷器,讓我們感嘆著祖先想像力的豐富和手藝的精巧。像那一對琺瑯器,是世上獨一無二的,而最為神奇的是這一對是一模一樣的。通過講解員的解說我們才了解到這種琺瑯器的來歷。據說琺瑯器上的初始是從景德鎮燒制幾百件上等瓷品,再從中挑選最好的幾件,剩下的縱使很好也會被當場砸掉,被挑選出的精品會被送入宮中經皇帝允許才在上面繪製我們看到的這種絢爛的花紋,而皇帝會從中挑選出一件,其它的也會被當場砸掉,所有這種琺瑯器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且由於它精細的製作使得它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在這個展廳中還有很多讓人驚奇它是否存在的稀世珍品,比如,宏治年間的黃釉盤,春花滕王閣圖缸,五彩石二月花神杯,定窯劃花萱草紋玉壺春瓶,等等等等。讓我們欣賞到了很多以前“藏在深宮人未識”的珍品。文字廳
接著進入的是文字廳,在這裡我們認識了中國文字的發展史,並親眼目睹了智慧的祖先在骨頭龜殼上寫下的文字,那些在幾千年前就被他們用來記載他們生活的文字,讓我浮想聯翩,想著寫下這些文字的人,當他們揮筆時正發生著什麼事呢,這些揮之不去的想法讓我對歷史的神秘有著強烈的好奇。在這裡我們還看到了類似於黃庭堅,唐伯虎,鄭板橋等名人的真跡,真是大長見識了。然後進入了硯台廳,精品廳,繪畫廳,在這些散發著濃濃的古典高雅氣息的地方,我們看見了《雪景寒林圖》(為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清乾隆琺瑯芍藥雉雞玉壺,“西周克鎛”(這是西周青銅樂器中的重器,鼓部有銘文16行79字),“王兵戎器銅璽”(這是迄今惟一的春秋銅璽)等。歷史展廳
參觀完二層的展廳,看完了一件件珍寶薈萃,我們進入三樓的歷史展廳。進入展廳我們從天津名字來歷開始看起,原來天津衛即是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乃朱棣所經之地,因而被賜此名。我們一路跟著歷史的足跡,回顧著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所經歷的恥辱,艱辛,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有了一個感性而深刻的認識。我們的心情是複雜的,有著起伏的憤怒和讚嘆。其中我們還著重認識了我們南開大學的歷史,看到了一些珍貴的照片,激起了我們對我們身為南開學子的自豪和立志為南開為中國爭光的鬥志。展館展示
精品陳列廳
該展覽是一個大型的文物主題陳列。展廳面積600平方米,這裡薈萃了館藏文物精品110餘件(套)。這些文物涉及到玉器、青銅器、書法、繪畫、瓷器、璽印、甲骨、敦煌寫經等多種類別,並且是從館藏20餘萬件文物藏品中萃取的文物精華。展覽通過對百餘年來從各種渠道匯集到天津的文物珍品的展示,揭示了本館文物集藏的過程,表現了天津文物收藏的歷史特點和深厚實力,彰揚了天津在保護與研究物質文化遺產上取得的卓著成就。是文物方面的專家、學者和廣大文物愛好者及收藏家最難得一見的好去處。中國古代瓷器陳列
該展廳面積為750平方米,展覽選用館藏瓷器250餘件,從瓷器裝飾藝術的角度,將中國古代瓷器劃分為胎裝飾、釉裝飾和彩裝飾三大類加以展示,以此來揭示中國古代瓷器的發展歷程,使您充分了解那些紛繁複雜的裝飾技法和多姿多彩的瓷器品種,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瓷文化的深刻內涵。是廣大瓷器專業工作者、愛好者和收藏者學習與研究的好場所。中國古代書法藝術陳列
該展廳面積為800平方米,共陳列館藏有關書法方面的文物180餘件。從距今八千年前的刻畫符號、到商代甲骨文、周代的青銅,金文、戰國的璽印、錢幣、秦磚、漢瓦、魏晉南北朝的石刻、碑帖一直到歷代的卷、軸、冊等載體中,精選的真草隸篆等各種書體,加之考古出土的實物、典型文字的照片、摩崖石刻景觀等為輔助展品而組織的一個類似於中國書法簡史的一個陳列。展覽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系統地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歷程,揭示了中國書法藝術由最早的實用價值到審美價值的全過程和中華民族書法藝術深厚的審美意識與追求。是研習書法藝術的專家、學者及廣大書法愛好者的極好課堂。中國古代繪畫陳列
該展廳面積為750平方米,展覽以本館豐富的館藏明清繪畫為基礎,遴選出87件各時期、各流派具有代表性的著名畫家的代表作品,力求展現宋代以來中國畫文學化發展的趨勢,形象地揭示了詩與畫相通的規律和特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特性和優美典雅的藝術魅力。是廣大美術專業及愛好者的好去處。變遷合併
1968年8月,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以及“泥人張”彩塑工作室曾合併組建天津市博物館。到1973年10月,又恢復至合併前的建制。1984年2月,天津市文化局文物管理處所屬的考古隊併入天津市歷史博物館,成為考古部。2003年,考古隊脫離,併入新成立的天津市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2004年12月20日,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合併而成的天津博物館,在河西區友誼路31號的新館址正式對社會開放。
參觀須知
1、天津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觀眾在開放時間內可憑有效證件到領票處領取參觀門票。團體觀眾需預約參觀。2、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領票(周一閉館)
3、酗酒者、衣冠不整者以及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無監護人陪伴的,謝絕入館。
4、請自覺接受入館安檢以保證您的人身安全和博物館的文物安全。
5、管制械具、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以及寵物是不允許帶入場館的,請您提前處理。
6、請您將隨身攜帶的箱包到存包處(或存衣處)存放,不能帶入展廳,貴重物品請自行妥善保管。
7、請您不要將飲料、食品等帶入展廳。
8、參觀時請您自覺遵守參觀秩序,不要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其他觀眾。請將手機設定為靜音。
9、參觀時請您不要觸摸文物及展品。展廳內不允許攝像和使用三腳架、閃光燈拍照。
10、請不要在場館內吸菸,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請勿丟棄雜物。
11、請不要在場館內奔跑追逐、攀爬躺臥,並請您照顧好老人和孩子,我們大家共同維護良好的參觀秩序和參觀環境。
12、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服從工作人員指揮。
票務信息
天津博物館實行免費參觀制度,您可通過網上預約、排隊領票和電話預約(僅限團體)等方式領取參觀門票,參觀各免費展覽。網上預約
1.個人觀眾通過登入天津博物館官方網站進行預約,預約時需進行實名註冊,請務必提供真實有效信息,否則將無法領取參觀門票。2.註冊用戶登錄後,可預約當日後第2-8日的參觀門票,每賬戶每日預約免費參觀門票不得超過3張(最多可攜帶1.2米及以下兒童2人)。
3.預約完成後,預約信息將通過網頁顯示,參觀當日憑預約號或註冊時登記的有效證件領票參觀。
4.如預約當日未能按時來館取票參觀,需重新預約,預約號僅在預約參觀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5.對於不能按時前來取票的預約,請及時取消。如發現多次預約卻均未取票的觀眾將取消其預約資格。
排隊領票
觀眾在開放時間內可憑有效證件到領票處領取參觀門票。電話預約
團體、旅行社需通過撥打諮詢官方電話進行登記預約(需至少提前一天)如因臨時舉辦重大活動或特展致使預約後無法正常換領當日免費參觀門票,我們將提前通過天津博物館官方網站向社會進行公示。請您參觀前注意瀏覽天津博物館官方網站發布的相關信息,合理安排參觀行程。
交通指南
公交
公交662路、668路、686路、868路、912路、835路、800路(單程)、47路(單程)捷運
5號線、6號線文化中心站、10號線銀河廣場站天津博物館列表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 |||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