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位於北京亞運村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東南,1990年9月建成開放。博物館建築面積為7100平方米,展出面積為510平方米,藏有古今體育文物逾4700件,珍貴體育文物圖片逾5000幅,是宣傳和研究中國體育文化的多功能綜合性新型社會教育陣地和了解中國體育的一個重要視窗。展覽共分為中國古代、中國近代、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成就、奧林匹克運動和民族體育5個部分。通過展品,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到具有悠久傳統的中國體育歷史的發展過程。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體育博物館位於北京亞運村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東南,1990年9月建成開放。博物館建築面積為7100平方米,展出面積為510平方米,藏有古今體育文物逾4700件,珍貴體育文物圖片逾5000幅,是宣傳和研究中國體育文化的多功能綜合性新型社會教育陣地和了解中國體育的一個重要視窗。展覽共分為中國古代、中國近代、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成就、奧林匹克運動和民族體育5個部分。通過展品,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到具有悠久傳統的中國體育歷史的發展過程。

特點

中國體育博物館在北京市安定路,位於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東南角,整個建築呈八角扇形張開,螺鏇式上升,象徵著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1990年9月22日,中國體育博物館正式開館了,它經過了十年漫長的孕育過程,從國家體委“七五”制定計畫到實施,整個過程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和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關注,得到了霍英東先生的慷慨捐贈,許許多多幕後英雄為此付出了辛勤勞動和汗水。如今它以獨特的風格,占地7100平方米的規模,並以中國古代體育、中國近代體育、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成就、民族體育幾個主題,展示了中國體育發展的輝煌成就。

博物館還舉辦各種臨時展覽,如第11屆亞運會育集郵展覽(共展出30個國家和地區的207部共1374展框郵票,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專題郵展)、弘揚北京亞運精神巡迴展覽、爭辦2000年奧運會展覽、奧林匹克運動百年展、中國健兒在巴塞隆納、開放的中國盼奧運等,每年來博物館參觀的觀眾超過20萬人次。

燦爛多姿的古代體育

中國體育博物館古代體育
中國體育博物館的序廳,第一展廳為中國古代體育,分為先秦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和明清幾個部分。展出的古代體育文物、照片資料、繪畫、拓片和沙盤模型,都是極有價值的歷史見證。

第一躍入眼中的是石球,從距今10萬年左右,屬舊石器時期粗糙的大石球,到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000年的石球和陶球,明顯地看到石球從生產工具到遊戲器具的演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體育的產生。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陶盆描繪出古樸的線條、紋路,生動地表現了先人們聯臂踏歌的情形,這種滿足身心需要的身體活動,在奴隸社會已是慶賀、祭祀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從石鏃、銅戈、青銅戈中,我們仿佛看到先人彎弓射雁的場面,這種遊獵方式古人稱為“戈射”。《戈射圖》反映了從漁獵到農耕,弓箭從狩獵性質轉變到軍事訓練和娛樂消遣。游水是漁獵中的另一種獲得生活資料的方式,人面魚紋彩陶盆和《游泳圖》形象地描繪了《詩經》所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的景象。此外角牴,競渡、青銅劍等文物,再現了生產勞動、部落戰爭和日常生活中古代體育的萌芽。

戰國至秦漢三國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產生,相對穩定的社會生活,為體育的勃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一時期文物資料十分豐富,有墓葬壁畫、畫像石、畫像磚、陶俑及詩、賦等。其中漢代畫像磚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記錄下諸多體育遊戲活動。

秦漢之時,百戲藝術已發展成眾多的表演節目,就漢畫磚中所見就有跳丸、飛劍、疊案、戲車、透飛梯馴獸、馬術等。山東沂南出土的漢畫石反映了當時融合了講武之禮與各少數民族的樂舞雜技內容的綜合表演形式??百戲。從左至右,第一部分是跳丸,也就是雙手舞弄小球,跳丸的動作講究流暢、輕快,歷代跳丸有三、七、九、丸。還有跳劍尋幢也是生動活潑難度較大的表演。前者與跳丸相似,只是以劍代丸,後者又稱“緣幢”,通俗地講是用身體的頭、手等部位,撐起很高的長桿,頂部呈十字,在桿頂和橫桿兩端都有表演者。第二部分有十五人的樂隊,鼓、鍾、琴等樂器清晰可辨。第三部分是履索,履索可能是走鋼絲的前身,而古人履索的動作複雜,甚至倒之而行。《百戲圖》的第四部分是馬戲與喜車,這是一種大型的雜技表演,它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而且也需要過人的膽量。其它的一些展品也生動地反映了各種表演項目,如:逆行連倒,即倒立行走。倒立的形式多種多樣,漢倒立俑陶奩是一件很精彩的文物。此外類似鑽火圈的沖狹運動,象燕子躍掠過水麵的燕濯活動,在《石棺雜技圖》中可見。

中國體育博物館古代體育
這個時期,蹴鞠活動十分盛行。這是一種中國古代的足球遊戲。“鞠”為皮革縫製,另一種是對抗性質的比賽。從畫像磚、石及肖形印中都有豐富生動的記載。而沙盤模型則使我們更直觀地了解這一運動在漢代盛行的狀況。

西漢《導引圖》更是引入人勝,它圖示了一整套的練習動作,如同我們當今練習各種拳、操的示意圖。這說明,人類已經開始逐漸提高了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強調通過鍛鍊來抵禦外界的各種考驗。戰國時期諸多思想家的湧現,以及《黃帝內經》等書的出現,集中反映了中國古人已創立了獨特的對生命現象的認識方式。華佗的《五禽戲》,莊子的“行氣術”,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可謂珍貴的古代遺產,至今依然閃爍著不朽的光芒。

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是封建社會高度發達的時代,古代體育由雛形走向初步定型。馬球、武藝、養生導引是比較突出的項目,隋唐的棋盤又足見當時棋藝的盛興。

馬球在這一時期是最為吸引人的項目,館內除各種圖畫、陶俑、銅鏡、文字記載外,又特意製作了生動逼真的唐代打馬球的巨大沙盤模型。馬球在古代又稱擊球,唐代最為盛行,上到唐皇,下到士兵,都把它做為一種經常性的活動。在唐代宮庭里,女伎一般都受過打球的訓練,她們主要是陪皇帝、貴族消遣。後蜀花蕊夫人的《宮詞》中說:“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這種景象在擊球銅鏡和唐明皇擊球圖中都有記載。

唐代相朴運動成為節日娛樂活動和重要的比賽活動。可以從石硯敦煌壁畫、白描幡畫上的相撲畫了解這一運動在隋唐的發展。南北朝時戰事紛紛,少數民族將騎術帶入軍中,唐代時,已盛行騎術和騎箭術。銅鏡及圖畫中的狩獵圖,恰是大詩人李白描述了“一射兩虎穿,輕背落雙鳶”的高超技術的體現。此外,唐代人的字舞,以人做字,栩栩如生,正是古代大型團體操的雛形。

圍棋在我國的起源和發展,文獻中多有記載,望都出土的漢石制圍棋盤,隋代張盛基出土的磁製棋盤,以及《重屏會棋圖》、《仕女弈棋圖》,記述了圍棋的發展歷史及其開展的普遍性。

習武的傳統在我國根深化蒂固,從狩獵到“六藝”中的射箭,從大規模的武戲到“取士技才,必先弓馬”的武舉可見一斑。今天的習劍主要以強體長壽、練氣凝神為主,逐步脫離了古時軍隊的訓練方法,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成為中華民族武術的精華之一。

宋代是古代蹴鞠發展的高潮時期,成為當時的表演節目,而且產生了不同的踢法。從宋太祖蹴鞠圖、兒圖蹴鞠、宋代蹴鞠紋象牙筆筒,到元代蹴鞠銅鏡上男女對練的形象,與“若道是成就了洞房中惜玉憐香,六皮兒香皮做煙眷”詩句相吻合。明代婦女、兒童依然喜好此活動,但朝庭已出現過禁止踢球的命令。

縱觀中國古代體育的發展,從有限的被保存和挖掘出的文物,使我們領略到中國體育演變的輝煌歷史。

近代體育的興衰

中國體育博物館體育雕塑
第二廳為中國近代體育的發展,主要介紹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中國體育發展的歷史。當鴉片戰爭打開中國長期封閉的大門,西方近代體育傳入我國。一些具有民族意識的人們認識到,要挽救中國,必須“師夷之長以制夷”。因此在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指導下,開展了洋務運動,採用了一系列學習西方軍事、科技、文化的措施。西方體育隨著“洋操”也逐漸興起。當時北洋水師學堂體育課程中就有賽跑、跳高、跳遠、足球、單槓、刺棍等體育項目。

洋務運動送出國的留學生和傳教士、商人們在西方體育傳入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籃球、排球的傳入與基督青年會有關,足球運動組織“南華足球會”中的隊員常代表中國出國參賽,曾一度稱雄東亞,與世界強手爭雄,湧現出一批出色的足球選手,如號稱“鐵門丁”的丁煦春,善於凌空截球的後衛袁度祥。曾任國足聯委員的“亞洲球王”李惠堂,曾寫地我國最早的現代足球理論專著。一些圖片和實物可以使我們領略到一代球星們馳騁球場的英姿。

近代體育的發展與學校教育的興起是不可分割的。諸如江文書院金陵大學正蒙書院大通師範學院都以重視體育而著名。其中大通學堂的創辦人徐錫麟,曾留學日本,意識到尚武精神的重要性,回國後開始創辦體育會。大通學堂的繼任校長秋瑾,從小就熱愛習武,經常騎馬、打靶、練劍。一張秋瑾女士手握短劍的照片,足以見她不凡的豪俠氣質。徐一冰這位愛國人士曾培養千名專門體育師資和人才,創辦了《體育界》《體育雜誌》

運動會雖已初具規模,在全國各省市教有開展,但每屆舊中國的運動會都不同程度地帶著失敗的陰影,不是洋人控制,就是大打出手,觀眾受傷,甚至出現運動員無飯可吃的狀況。雖然規模不斷擴大,然而由於缺乏科學管理、資金、器材,以至於體育運動水平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參加遠東運動會及奧運會的歷史更加悲壯。第一個為中國奪得冠軍的人是參加第一屆遠東運動會的陳彥,他以6.08米的成績奪得跳遠冠軍。在第二屆遠東運動會中獲五項第一。然而地區性的成績不能抹掉十幾年令國人恥辱的“零”的記錄。當第一屆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前,顧拜旦致信李鴻章,清政府不知奧運會為何物,竟未答覆,由此整整九屆奧運會都未參加。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行時,中國只有唯一的代表劉長春,此時在希臘雅典的奧林匹亞競技場遺址處,有一位靠徒步和騎腳踏車進行歷時七年環球旅行的中國人潘德明,聽到這個訊息後,憤然在遺址處貼出“中國人潘德明步行到此”的紙條。在第十四屆奧運會後,運動員竟無錢回國,靠借貸才得以回家。

當然中華兒女中不乏有豪傑,霍元甲便是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他對體育的貢獻首推創辦精武會,推廣武術運動,在抗日期間組織抗日活動,並將體育組織帶到東南亞。

延安時期紅軍開展各項體育活動的照片很吸引人,毛澤東主席打桌球,小戰士在簡陋的單槓上飛舞,在延河上練習跳水,都讓人感到十分親切。雖然所有的器材都是因陋就簡,但這紅色體育以最廣泛的民眾基礎、在“鍛鍊體魄,好打日本”的口號聲中蓬勃展開。1942年9月,解放區組織了一次規模宏大的運動會,《解放日報》對此做了生動的描述:這裡沒有大理石砌成的司令台??簡陋的土台子,不是同樣莊穆嗎?這裡沒有鋼筋水泥建築的會場大門,用野草紮成的門樓,不是同樣嚴肅嗎?這裡沒有整齊排列的看台,那鋪著青石板和草褥子的山坡,不是坐著成千上萬的觀眾嗎?這感人肺腑的話語,這熱火朝天的體育盛會,使我們看到了中國體育的希望。

再現輝煌的新中國體育

中國體育博物館力與美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成就陳列在第三、四、五展廳。這裡有體現黨和人民的關懷,有從城市到鄉村,從部隊到學校,從兒童到老年各個階層勞動人民參加體育活動的國畫,各種圖表展示了體育先進縣及行業體育活動的長足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成就突出表現在一系列的體育大賽中,我國體育健兒屢屢奪魁,並湧現出一大批世界水平的高手,團體項目蒸蒸日上,金牌獎盃燦爛奪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給這個古老的民族帶來了無限的生機,甦醒的巨人毅然站立起來,走向奧運賽場。第十五屆赫爾辛基奧運會,新中國的五星紅旗第一次插上了奧林匹克的競技場。由於各種原因,中國被阻擋在奧運會賽場之外達30多年。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賽場,並打破了零的記錄。當美國洛杉磯普拉多射擊場上,隨著清脆的槍聲,捷報傳來,“中國人獲得了第一枚金牌”。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將金牌掛在許海峰胸前時說:“今天是中國體育史上偉大的日子。”為了這個偉大的日子,有多少中華體育健兒努力登攀,他們中有曾使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國際賽場上升起的吳傳玉,數次打破世界紀錄的黃強輝,桌球單打冠軍榮國團,還有多次在羽毛球桌球大賽中奪冠的一代又一代人,更有激動全國人民的女排姑娘……。從此,五星紅旗在國際賽場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中國人讓世界刮目相看。

體育反映國力。安定的環境和富裕的生活,健全的體育組織和廣泛的民眾基礎,中國體育界幾乎在所有的現代體育項目中都大膽嘗試,終於使這猛醒的睡獅,在許多項目中稱雄世界體壇。這是切都來自民族自尊、自豪和自強的的精神,都來源於極大的愛國熱忱和充分的投入精神。

民族體育的奇葩

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統一國家,各民族自然環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在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辛勤勞作的人們,把他們的智慧和傳統文化、融入多彩多姿的體育活動,為我國體育發展上,增添了一朵朵爭奇鬥豔的奇葩。第六展廳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體育。

北方寒冷的季節較長,為這裡開展冰雪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運動場,滑雪、滑冰、賽爬犁的活動得到廣泛開展。長期從事狩獵的活動的民族,個個精騎善射,內蒙古慶豐收的那達慕大會上,摔跤、賽馬、射簡被稱為“男兒三項”。達斡爾族波依闊,即曲棍球,在夜晚打火球的場面一定令眾人喝采。朝鮮族的盪鞦韆、跳板則是婦女最喜愛的項目。

西北地區是我國畜牧業的生產基地,各民族交往頻繁,各個能騎善射,機智勇敢。回族的打鉚球、踏腳,保全族的羊皮筏子東鄉族的賽馬都非常吸引人。以回族為代表的西北崑崙派武術,是西北各民族共同創造出的文化遺產。

新疆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大型沙盤上展示著賽馬、叼羊、達瓦孜(走索)、沙哈爾地(轉輪秋乾)、姑娘追等傳統體育活動。

西南各民族體育活動項目多達140餘項,有射箭、賽馬、摔跤、打陀螺跳蘆生爬花午打磨秋等活動。如侗族的搶花炮是一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勇敢者的運動。藏族的氂牛賽中,騎士們在疾馳的氂牛背上飛身取哈達,頭巾,令人拍手叫絕。當你看到栩栩如生的氂牛標本時,一定會感到藏族同胞的勇氣和力量。傈僳族的刀午節是氣氛熱烈的體育盛會,屆時有弩弓射、頂牛、泥彈弓、陀螺、上刀桿等表演,從傈僳族上刀午的沙盤模型中你能領略到民族體育節日的歡愉。許多展品使人感到新鮮無比,如二百多年前藏族碧秀(響箭)靶子,傣族土司使用的腰刀,苗家跳蘆笙所戴的頭飾等等。

華東、中南地區的民族,由於居住在多雨地帶,水上活動開展廣泛,賽龍舟已成為一傳統的體育項目。每當賽時,千萬觀眾聚集在江邊,四周響起此起彼伏的號子聲和加油聲,的確熱鬧非凡。由於經濟發達和廣泛交流,很多少數民族也引入武術、舞龍、舞獅等漢族體育活動。

東南地區為漢族聚居區,許多照片和實物反映了漢族的體育活動。其中放風箏是一項受到民眾普遍喜愛的活動,每年濰坊國際風箏節都吸引著國內外人士的積極參與。展品中有一個1米8見方的板鷂,由江蘇南通陸寶如老先生扎制,上面綴著400多哨子,這樣大的風箏,如沒有力量、勇氣和技巧,是很難放飛的。

新館建設

中國體育博物館新館預計在2007年竣工,2008年7月開館接待觀眾。 根據初步規劃方案,中國體育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內設中國古代體育廳、中國近代體育廳、新中國體育廳、民族體育廳、奧林匹克與中國廳、體育集郵廳、體育藝術廳、武術廳、中國優勢項目廳、體育紀錄廳10個陳列展廳和3個臨時展廳。

為契合數字奧運的宗旨,建設一個現代化的體育博物館,方案特別提出要建設一個名為“動感體育”的數位化體育博物館,將採取三維動畫保存體育文物。

在5000平方米的民眾參與廳,觀眾可以在這裡參加近20項的體質體能檢測或自測,或者參加足球、棒球、高爾夫等趣味遊戲,甚至可以在名棋手的指導下下棋、登獎台感受升國旗等等。

北京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休閒娛樂功能,2008年3月28日第一批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創建、提升博物館詞條質量顯得至為重要。
首都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慈悲庵
定陵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國家動物博物館
海淀區博物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梅蘭芳紀念館
北京天文館
北京戲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鐵路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蠟像館
大覺寺
曹雪芹紀念館
法海寺
恭王府
觀復博物館
郭沫若紀念館
歷代帝王廟
老舍紀念館
老甲藝術館
李大釗故居
首都博物館
坦克博物館
通州區博物館
團城演武廳
徐悲鴻紀念館
西瓜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正陽門
中國美術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體育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延慶博物館
炎黃藝術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
國際友誼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中華民族園
遼金城垣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山戎文化陳列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通州區博物館
香山雙清別墅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北京文博交流館
北京百工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坦克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白塔寺文物保管所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航空館
皇城藝術館
金台藝術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空竹博物館
北京老爺車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昌平區博物館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卡通藝術博物館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
李大釗烈士陵園
毛主席紀念堂
梅蘭芳紀念館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密雲博物館
明十三陵博物館
茅盾故居
中國長城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攝影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圓明園展覽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
中國印刷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中國醫史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郭守敬紀念館[北京]
中山紀念堂[北京]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胡同張老北京民間藝術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博物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東韻民族藝術博物館
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