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南陽漢畫館是中國第一座專門收藏、陳列、研究漢代畫像石刻的藝術博物館,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郊,始建於1935年10月,當時的館舍位於南陽民眾教育館內(今臥龍區廣播站後院)。館藏漢畫像石118塊。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羅震撰寫了“
南陽漢畫館創修記”碑文。
解放後,隨著大量散存畫像石被發現和收集,空間狹小的館舍已無法容納越來越多的畫像石。於是,漢畫館於1958年被搬遷到南陽市西郊臥龍崗上的武侯祠景區內。二次修建的館舍展廳面積擴大到900餘平方米,共收藏畫像石500餘塊。郭沫若先生為新館題寫了“漢畫館”門
額。
七十年代中期,漢畫像石的館藏量由原先的500餘石猛增至1000餘石,展館容量再次趨於飽和。1976年,開始在原館東北側再次重建一座新館舍,並於1979年竣工開館。新館展廳面積1700餘平方米,展出畫像石精品187塊,館藏畫像石總量已達1500塊。
歷史進入八十年代,隨著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對外開放和經濟、文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作為南陽地方歷史文化的傑出代表,南陽漢畫像石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參觀、研究南陽漢畫的人日益增多。為了適應新的發展需要,在八十年代後期,國家、省、市有關部門決定投資新建一座規模更大、功能齊全、融展覽、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館舍。經過多年的努力,總投資一千多萬的新漢畫館大樓終於在1999年12月竣工並對外開放。
1999年12月27日新建成的漢畫館,座落在南陽市區西南方的臥龍崗龍首處,她背靠蜿蜒起伏的臥龍崗,前臨流淌不息的白河之水,北邊與南陽名勝武侯祠相鄰,門前有漢畫路與東面的車站南路和北面的臥龍路相連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整個漢畫館景區占地面積80餘畝,院內的中心建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陳列大樓,它的總面積為6000平方米。
漢畫館一樓為基本陳列,二樓為辦公室,三樓為臨時展廳。
景像
南陽漢畫館景園大門前兩側聳立著一對高達11米的仿漢門闕。(附雙闕照片)大門入口處正中是一堵具有厚重、古樸特色的大理石牆壁,其上雕鑿著由郭沫若題寫的“漢畫館”三個金色大字。穿過兩邊如茵的草坪,步入平坦的廣場,拾級而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座凝重典雅、氣勢壯觀的二重樓仿漢建築——主體陳列大樓。進入南陽漢畫館展覽大廳,引人注目的是一對東漢大型圓雕石刻——天祿、辟邪(附照片)。大廳西壁上方是一幅仿漢大型雕塑“德漢雄風”,它集中體現了南陽漢畫豐厚的文化內涵。
整個畫像石陳列大廳的平面布局略呈“T”字型,展廳總面積為2000平方米,共設有十一個展廳。
主題陳列——“南陽漢代畫像石刻”按展覽內容又分為序廳、生產勞動、建築藝術、歷史故事、社會生活、車騎田獵、天文與神話、角牴、舞樂百戲、逐疫升仙等十大部分。
漢畫像石是漢代墓葬中的建築材料,也是一種以刀代筆,以石為底的石刻藝術品,其內容和構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呈現出明顯的變化。早期。布局疏朗,內容單調,多以門悶樓閣為主;中期作品內容豐富,題材繁多,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並注意到了對空間的修飾;到了晚期,構圖就逐漸趨於簡單的圖案畫了。它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漢代是我國天文科學高度發展時期。先民們已掌握了五大行星在內的星宿的視覺運動規律,對日食、月食和太陽黑子的記錄已很詳細,並初步認識了各種天象所產生的原因。據《晉書·天文志》記載:漢代科學家張衡在製成“渾天儀”後,經過測試,渾天儀所顯示的天象與實際觀察完全相符,從而證實了漢代人對天文觀測的高超水平。
如北斗七星圖。北斗星居於天體的中央,繞北極星鏇轉,一年四季也不會落下。因此,早在距今4卿0年前的夏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發現北斗星勺柄的指向和季節的對應關係。即勺柄指向東南西北,對應的季節是春夏秋冬,從畫面上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顆星至第四顆星組成勺子,第五顆星至第七顆星組成勺柄,而且勺柄是指向太陽運動的反方向東方,為此,我們可以肯定他說,這是一幅春天的星象圖。
第二,漢代藝術是融合了雜技、幻術、角牴等多種技藝的綜合性藝術。它生動體現了氣勢雄渾包羅萬象的時代精神,成為中國表演藝術史上的創舉。
如許阿翟墓志銘畫像石。最珍貴處為左部墓志銘。銘文豎刻六行,滿行23字,共136字。記述了發生在東漢建寧三年即公元170年3月 18 日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年僅五歲的幼童許阿翟不幸離開人世,他的雙親無限傷心。墓志銘上136個字可以說是博採眾美,既有隸書的縱橫端莊,又可體味到魏碑的端倪,是隸書向魏碑過渡時期的代表作,對於研究中國書法、書體的發展史以及畫像石的斷代分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畫像石的右部分為上下兩組,上組是許阿翟端坐在漢榻上,身後還有一位奴僕為其打扇,漢榻前面有三個兒童,有的手縛烏,有的牽木鳩車奔跑玩耍。
下組是舞樂百戲。第一人擊手鼓,第二人右腿單跪,雙手跳兩劍四丸,那鏇轉的彈丸與寒光四射的飛劍組成一條弧線,顯示出表演者拋接自如的高超技藝。第三人為一女子,在做七盤舞,這種舞蹈要求藝人要在七個盤於上跳躍翻飛,輕盈快捷需要很高的平衡技巧,最後兩人分別鼓瑟、吹排蕭做伴奏。對於這塊畫像石,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先生十分欣賞,曾明確表示:‘“許阿翟不用說是大貴族,大官僚的兒子,年僅五歲就在享受大福。”
第三,貴族奢華生活的真實寫照。一座畫像石墓的產生,要經過石料的採制,運輸雕刻到建成墓室,每個環節的要求都很高,費工費時又費財,因此,一般平民百姓是沒有能力修造這樣的冥宅大墓的。
如出殯奔喪圖,整幅畫像石長將近六米,真實地再現了貴族車騎出行的盛大場面。畫像石第一人身旁植有柏樹而象徵墓地。。第二位騎馬的人手中拿的幡是做招魂用的。從藝術表現上,雕刻家們很好地動用了浮雕的層次作用,而使奔馬具有了肌肉發達的視覺效果。同時)駕車的馬昂首奮蹄表現出極為強烈的動勢;而被馬牽引的車與車上乘坐的人物,以橫平豎直的造型達到了平穩安靜的效果,動與靜的處理恰到好處。最巧妙的是,畫像石前面的招車完全是寫實的,而最後一輛車的後半被虛掩起來,意味著後面還有好多輛車,虛實並用,使人回味無窮。
第四,玄妙汪洋的神話世界。這裡不僅有東王公、西王母、伏轟女蝸兩對主神,更有風伯雷公、河怕、鬥神等等,、在神抵族系裡,他們地位顯赫,稟天受命,各盡其職。我國最早的鬥神:神茶和鬱壘。
傳說這兄弟二人居住在萬鬼聚集的度朔山上的大桃樹下。其主要職責是把守桃樹下的鬼門關,如果有鬼外出做了壞事,他們就毫不客氣地給以懲處。因此漢代人為了祈求平安,在每年的春節時候用桃符刻畫神茶和鬱壘的形象驅鬼避邪。後來,這種桃符逐漸演化為一年一度的春聯,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桃符春聯本一家”。
南陽漢畫館象它所處的時代一樣波瀾壯闊,被藝術界稱為“純粹的本土藝術”,被理論界稱為“中國第一個藝術熱情時代”。
稟三代鐘鼎玉器雕刻之工,開兩晉唐宗繪畫之先河,它留給我們的是古拙素樸、活潑熱情的藝術風采。藝術是全人類的,它代表了人類的福祉和尊嚴,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惟漢代藝術,博大沉雄。
特徵
畫像內容方面
南陽漢畫像石的內容與其它地方相比較有一定的差別,其中反映達官富
商生活的畫像、天文星象畫像、神鬼辟邪升仙畫像、角牴戲畫像以及舞樂戲畫像的內容最多,而反映農業生產活動的畫像則極為少見。漢代的南陽是皇親貴戚、富商大賈雲集之地,因而漢畫中刻畫貴族侈奢享樂生活的畫像居多,而表現平民生活和勞動的場面極少。天文圖像是南陽漢畫像石最獨特的內容,其發現的數量之多,位居全國之首。它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漢代天文學的偉大成就,對研究漢代天文學史具有重要的價值。總之,南陽漢畫豐富的內容為我們研究漢代歷史尤其是漢代南陽地方的文化藝術、宗教信仰、民風民俗等方面具有極其珍貴的價值
。
藝術風格方面
南陽漢畫像石在藝術風格方面具有如下突出的個性特徵:
(1)雕刻技法多樣化。主要可分為平面陰線刻,凹面陰線刻,平面剔底淺浮雕、橫豎紋襯底淺浮雕以及局部的高浮雕等。其中又以橫豎紋襯底和平面剔底淺浮雕為最多。
(2)畫面布局疏朗,主題鮮明突出,大多為一石一主題的構圖。
(3)形象刻畫不飾細部,注重整體效果。簡略的大輪廓顯示出粗獷、豪放的審美特點。
(4)恰當的誇張和變形。在寫實的基礎上恰當地運用了誇張和變形的
手法,使南陽漢畫迸發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氣勢。
(5)畫像線條流暢,動感強烈,如行雲流水,又似輕歌曼舞,充盈著浪漫、灑脫的美學情趣。
南陽漢畫像石首先為中國一畫一主題的傳統獨幅繪畫構圖形式開闢了道路,其次又為我國民族藝術確立了不拘形似、追求神似、寓情於畫、精神超於像外的創作法則。總之,南陽漢畫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南陽漢畫像石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它涉及到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等方面,堪稱為一部形象
內容歸納
社會生活類
南陽漢代畫像石中反映漢代貴族生活的畫像極多且內容龐雜,主要有宴饗投壺、車騎出行、弋射田獵、鬥雞走狗、達官小吏、奴僕侍女以及武庫、蹶張等
。
舞樂百戲類
舞樂百戲也是南陽漢畫中的主要內容之一,百戲是盛行於兩漢時代的一種綜合性表演藝術,它集歌舞、雜技、幻術為一體。南陽漢畫像石中常見的舞蹈有建鼓舞、踏鼓舞、長袖舞、七盤舞等。常見的樂器有建鼓、鞞鼓、鞀鼓、排簫、塤、瑟、鎛鍾、鐃、竽等。雜技與幻術項目主要有倒立、飛劍跳丸、沖狹、弄壺、吐火等。
角牴戲類
角牴戲起源於戰國,盛行於兩漢。南陽漢畫中的角牴畫像不僅數量多,而且形象也極為生動感人。其表演形式可分為人與人斗、人與獸斗和獸與獸斗三種。
前兩種又包括徒手相搏、持械相鬥和戴假面具等多種形式。鬥獸畫像中常見的動物有牛、虎、熊、兕等。
天文星象類
天文畫像是南陽漢畫中最富地方特色的部分。其發現的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均位居全國之首。典型畫像有刻有陽烏或三足烏的日輪、刻有蟾或兔的月輪、表現日食天象的“日月合壁”、象徵“四宮”二十八宿的“四神”、牛郎織女星、北斗星、蒼龍星座、白虎星座、慧星(蚩尤旗)等。
祥瑞、辟邪升仙類
神禽瑞獸和辟邪也是南陽漢畫常見的題材之一。其中的祥瑞動物有龍、虎、鹿、大螺、玄武(龜)、朱雀(鳳)等,
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怪異禽獸。升仙的方式主要有羽人戲龍或乘龍、駕虎騎龜、鹿車、虎車、魚車等。
神話傳說類
神話傳說類畫像較為常見的有:伏羲、女媧、羲和、常羲、羿射十日、嫦娥奔月、雷公出行、風伯、雨師、河伯魚車、東王公與西王母等。
歷史故事類
歷史故事畫像主要有二桃殺三士、晏子見齊景公、鴻門宴、聶政自屠、范睢受袍、趙氏孤兒、狗咬趙盾、西門豹除巫治鄴、荊軻刺秦王、高祖斬蛇等。
建築類
南陽漢畫像石所反映的漢代建築主要有廳堂、門闕、樓閣、橋樑等。
裝飾圖案類
裝飾圖案主要有菱形穿環、菱形套連、十字穿環、三角形圖案等數種。
文字榜題類
主要有“郁平大尹馮君孺久”、“許阿瞿”、楊官寺、獨山西坡等畫像石墓中的一些文字刻石。
人說“看景不如聽景”,這是對於一般的景點而言。面對南陽漢畫館,我們則要說“聽景不如看景”。乍一聽,這是一個石頭的世界,是沉悶而了無生氣的。
然而,據這裡的工作人員講,好多起初很有些不以為然的遊客,一旦走進漢畫館,便如同中了神奇的魔法,立即現出如醉如痴的狀態。當然,這不是玄而又玄的“鬼怪”使然,這是祖先創造出的穿越時空的神秘藝術,震驚了後來者——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凡夫走卒。
南陽漢畫館,一個當之無愧的漢文化藝術寶庫!這是南陽人的驕傲,這是中國人的自豪。不進南陽漢畫館,枉為南陽人;不引導我們的後人瞻仰漢畫瑰寶,便是我們教育的失敗。享受藝術之美,激發愛國情愫,南陽漢畫館便是一個至善至美的平台。
南陽漢畫像石
1931年夏,雨季,南陽連日暴雨傾盆,白河水位暴漲,衝上堤岸,沒想到在南陽城西南18里草店村附近,衝出一座漢墓,墓中的文物被盜搶一空,只剩下搬不動的墓石,後來有學者下到墓中,發現這些搬不動的墓石上刻有許多圖案和文字,沒想到這一發現,打開了兩千年前漢代的生活全景圖。
在其後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不知有多少座漢代畫像石墓被盜掘和拆毀。漢代畫像石在出土後,或被移作別用,或被散落荒郊野外。明清南陽城牆的基礎中,也使用了大量的漢代畫像石,因當時無人知其為漢代畫像石,便誤以為是神仙造化的古景,南陽市方城縣的博望橋,建於明代橋身上有近百餘塊畫像石,備用作橋的基石砌在橋下。傳說中的“石人大睡覺”,就是指橫砌於橋基上的人物畫像石。南陽漢代畫像石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中國的文物考古學專家發現,並認定其為漢代遺物,出自漢代古墓。
景區評價
南陽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屬於剔底紋襯的淺浮雕,構思大膽奇妙,線條剛柔適度,雕鋒蒼勁有力,形象栩栩如生。漢畫像石的內容豐富,有統治階級的舞樂百戲、角牴戲、車騎出行、騎射田獵、宴饗、投壺、奴婢、六博、樓閣等豪華生活的場面,有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龍鳳、青龍、白虎、仙鶴、飛廉、羽人、雷公車、虎.車升仙等珍禽異獸、神話人物,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玉兔、蟾蜍、日月合璧、牛郎織女、北斗七星、五星連珠、虹等神話傳說和天文圖象,有音樂、舞蹈、雜技花紋等文化藝術圖案,還有以二桃殺三士、范雎受袍、聶政自屠、荊河刺秦王、鴻門宴等歷史故事為題材的畫面。眾多的漢畫像石系統,形象地反映了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和風情,具有珍貴的研究價值。
南陽漢畫像石,是漢代藝術的寶庫,是中國建館歷史最早、規模最大、藏品數量最多的一座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收藏的漢畫,曾5次榮登“國家名片”:
國家郵政部1984年發行的《牛》郵票、1986年發行的《蹴鞠》郵票、1991年發行的《角牴》郵票、1999年發行的《嫦娥奔月》郵票、2004年中國與希臘聯合發行的《奧運會從雅典到北京》紀念郵票中北京天壇祈年殿的背景襯圖,都選自南陽漢畫。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圖案,創意也來自漢畫中的“蹴鞠”系列題材。蹴鞠最早起源於戰國時齊國,秦末漢初劉氏皇族將蹴鞠運動傳播到了全國各地。漢代400餘年中,蹴鞠運動在民間蓬勃發展。“蹴鞠”系列畫像圖案的動感、民族性的普適意義,正契合了奧運“中國印”對運動的表現手法的訴求。
遊覽信息
景區分類 | 國家一級博物館 |
景區級別 | 國家AAA級景區 |
開放時間 | 冬季:8:30-17:00,春、夏、秋季:8:30-17:30(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
交通指南 | 市內公交線路 18路、19路、26路 |
特色服務 | 有中、英文講解;每場次50元 |
常設旅遊活動 | 每年國慶節前後舉辦"張仲景國際醫藥節"和"玉雕節" |
參觀指南
南陽市區旅遊線路推薦:
1、南陽市區一日游:南陽武侯祠——南陽漢畫館(免費參觀)——南陽府衙;
2、南陽市區兩日游:南陽武侯祠——南陽漢畫館(免費參觀)——醫聖祠——白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免費遊覽)——南陽府衙——南陽月季博覽園。
本館:免費開放
地址:南陽市臥龍區漢畫街398號(臥龍區車站南路以西,臥龍路以南)
參觀時間:8:00-18:00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 |||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